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5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质量提升的途径——以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晨晨 陈养彬 严伟 《时代经贸》 2020年第24期92-93,共2页
当下,创新创业大赛大规模开展,本文基于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具体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具体情况,分析本科生创新创业大赛在组织宣传以及师生参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本科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质量提升的具体建议,以... 当下,创新创业大赛大规模开展,本文基于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具体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具体情况,分析本科生创新创业大赛在组织宣传以及师生参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本科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质量提升的具体建议,以期使我院学生高质量的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我院更好的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大赛 本科生 现状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高校化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学院梁希实验班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养彬 许晨晨 +3 位作者 严伟 张晓丹 吴帅帅 严琪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22期149-151,共3页
为探究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依托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梁希实验班的建设方案具体实践结果,结合实验班实体班和虚拟班建设,我们对实验班具体建设过程中实体班和虚拟班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结果的具体数... 为探究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依托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梁希实验班的建设方案具体实践结果,结合实验班实体班和虚拟班建设,我们对实验班具体建设过程中实体班和虚拟班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结果的具体数据和培养指标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确定实体实验班模式相对于虚拟班的人才培养的优势所在,进一步丰富林业类高校化工实验班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经验,为我校其他专业实验班建设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班 实体班 虚拟班 化工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林产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徐 王石发 +2 位作者 罗金岳 黄申林 张莹 《科教文汇》 2019年第26期68-70,共3页
作为高等本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实践教学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愈发突显其重要性。南京林业大学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依托学科在师资、实践条件、科技创新和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建设成果,打造优秀... 作为高等本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实践教学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愈发突显其重要性。南京林业大学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依托学科在师资、实践条件、科技创新和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建设成果,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创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了“二化三联四创”本科教育创新模式;提高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质量,制定生产实习的内容与考核要求,选送教师到生产企业锻炼学习,狠抓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提高,建设完善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的师资队伍得到加强,实践教学平台条件明显改善,同时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工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林业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4
作者 费宝丽 朱凯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1期146-146,141,共2页
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对当前的高校教学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依据林业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实践及院校特点,总结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和建议。主要是改进教学模式,加强专业实验课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为学生... 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对当前的高校教学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依据林业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实践及院校特点,总结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和建议。主要是改进教学模式,加强专业实验课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为学生创造条件参加科研活动以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创新能力 培养 林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学院梁希实验班的基本做法与启示
5
作者 许晨晨 陈养彬 《化工管理》 2020年第24期18-19,共2页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验班建设作为一种培养大学生的模式之一,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已经逐步被多所高校采用。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亦进行了化学工程类梁希实验班...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验班建设作为一种培养大学生的模式之一,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已经逐步被多所高校采用。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亦进行了化学工程类梁希实验班培养模式的探索,旨在进一步提升学院梁希实验班建设的效果,进而为校内其他专业实验班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希实验班 建设方案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工程类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渗透
6
作者 顾晓利 陈慕华 +2 位作者 徐勇 王飞 勇强 《大学教育》 2023年第7期111-113,共3页
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三全育人”,是工科人才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南京林业大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林业工程类林产化工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教学两个方面... 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三全育人”,是工科人才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南京林业大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林业工程类林产化工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教学两个方面提出课程思政教学的顶层设计,探讨专业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元素矩阵设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原理开展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设计,以点映面,点面结合,同时提出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举措,实现课程思政总要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化工原理 工科学生 思政元素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涌金莲根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
7
作者 唐靓 乔思薇 +5 位作者 张国栋 徐曙 冯博雅 刘群 李剑 陈雨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从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Fr.)C.Y.Wu ex H.W.Li〕根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到12个化合物,即2-甲氧基-9-(3′,4′-二羟基苯基)-1 H-非那烯-1-酮(1)、2-甲氧基-9-(4′-羟基苯基)-1 H-非那烯-1-酮(2)、2-羟基-9-(4′-羟基苯基)-1 H-非那... 从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Fr.)C.Y.Wu ex H.W.Li〕根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到12个化合物,即2-甲氧基-9-(3′,4′-二羟基苯基)-1 H-非那烯-1-酮(1)、2-甲氧基-9-(4′-羟基苯基)-1 H-非那烯-1-酮(2)、2-羟基-9-(4′-羟基苯基)-1 H-非那烯-1-酮(3)、2-羟基-9-苯基-1 H-非那烯-1-酮(4)、2-羟基-4-(4′-甲氧基苯基)-1 H-非那烯-1-酮(5)、2-甲氧基-9-苯基-1 H-非那烯-1-酮(6)、2-甲氧基-4-(4′-羟基苯基)-1 H-非那烯-1-酮(7)、菜油甾醇(8)、2-羟基-4-(3′,4′-二羟基苯基)-1 H-非那烯-1-酮(9)、2-羟基-4-(4′-羟基苯基)-1 H-非那烯-1-酮(10)、3,3′-bis-hydroxyanigorufone(11)和β-谷甾醇(12)。化合物7、8、10和11为首次从该属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涌金莲 乙醇提取物 苯基非那烯酮类 甾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林业工程学科《生物质高分子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思考
8
作者 游朝群 黄超伯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3期181-181,190,共2页
目前,《生物质高分子材料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大多延续高分子材料专业相关内容。随着学科发展,这种情况已经不适应林产化工专业自身发展需求。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课程《生物质高分子材料与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该... 目前,《生物质高分子材料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大多延续高分子材料专业相关内容。随着学科发展,这种情况已经不适应林产化工专业自身发展需求。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课程《生物质高分子材料与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课程的特点及当前教学现状,并尝试性提出改进方向,以期提升林产化工专业本科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高分子材料与技术 林产化工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课程教育改革及其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初探
9
作者 包远远 黄曹兴 +2 位作者 李鑫 陈瑞蕊 冯有智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91-192,185,共3页
生物化学作为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生命体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目前学生的学习需... 生物化学作为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生命体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目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未来的就业市场。然而,在传统的教育系统中,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多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传统传授上,缺乏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生物化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来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包括强化前沿科学和传统生物化学课程相融合以及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同时,本文还探讨了生物化学教学与科研、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探讨如何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期望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化学教学的质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生物化学人才,为推动我国生物化学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教育改革 前沿科学 实践教学 创新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有机硅环氧树脂的非均相催化合成及性能
10
作者 陈慕华 孙晨晖 +4 位作者 嵇震 陈鹏 谈继淮 王芳 朱新宝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8-683,696,共7页
以丁香酚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经醚化反应合成了丁香酚环氧树脂(EER)。以FeCl_(3)·6H_(2)O、对苯二甲酸(H_(2)BDC)和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PA)等为原料,通过载体修饰-浸渍法制备的Pt/TPA-MIL-88为催化剂,EER和七甲基三硅... 以丁香酚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经醚化反应合成了丁香酚环氧树脂(EER)。以FeCl_(3)·6H_(2)O、对苯二甲酸(H_(2)BDC)和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PA)等为原料,通过载体修饰-浸渍法制备的Pt/TPA-MIL-88为催化剂,EER和七甲基三硅氧烷经非均相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丁香酚有机硅环氧树脂(ES-EP)。ES-EP与E-51环氧树脂混合后经固化反应制备了ES-EP/E-51固化物。采用FTIR、^(1)HNMR、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SEM、TGA、DSC、动态机械分析仪对ES-EP/E-51固化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考察了m(ES-EP)∶m(E-51环氧树脂)(两者质量之和为10 g)对制备的ES-EP/E-51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S-EP)∶m(E-51环氧树脂)=10∶100时,制备的10%ES-EP/E-51固化物交联密度为2.79×10^(3) mol/m^(3),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3.38、122.79 MPa和16.33 kJ/m^(2);ES-EP/E-51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m(ES-EP)∶m(E-51环氧树脂)的增加而升高,并保持了良好的耐热性能。ES-EP中含有刚性的苯环结构和高稳定性Si—O—Si链段赋予ES-EP/E-51固化物较高的交联密度、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 丁香酚 有机硅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原位增韧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松香主要化学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段文贵 陈小鹏 +2 位作者 王琳琳 邓双 安鑫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改进的DEAE 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从自制氢化松香中分离出主要化学组成———酸性部分 ,然后采用DB 5毛细管柱对其进行GC MS DS分析。共鉴定出 6种二氢枞酸型树脂酸 ,4种二氢海松酸 /异海松酸型树脂酸 ,2种四氢枞酸型树脂酸。其主... 利用改进的DEAE 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从自制氢化松香中分离出主要化学组成———酸性部分 ,然后采用DB 5毛细管柱对其进行GC MS DS分析。共鉴定出 6种二氢枞酸型树脂酸 ,4种二氢海松酸 /异海松酸型树脂酸 ,2种四氢枞酸型树脂酸。其主要成分为 13 二氢枞酸、8 二氢枞酸、8α ,13β 四氢枞酸 ,13β 7 二氢枞酸及 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松香 DEAE-Sephadex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组成 酸性成分 分离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和美洲黑杨树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书翰 王传槐 +2 位作者 丁少军 叶汉玲 曾葵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71-73,共3页
分析了欧美杨(PopulusxeuramericanacvⅠ214)和美洲黑杨(P.deltoidescvHarvardexⅠ63/51)树叶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采集季节,二种树叶的化学成分相... 分析了欧美杨(PopulusxeuramericanacvⅠ214)和美洲黑杨(P.deltoidescvHarvardexⅠ63/51)树叶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采集季节,二种树叶的化学成分相差不大,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氨基酸及丰富的无机元素。但是,各种化学成分均随采集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其他成分变化较小。两种杨树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接近或高于一些农、副产品,可以代替粮食等作为畜、禽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扬 美洲黑杨 树叶 化学成分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段琼芬 刘飞 +4 位作者 罗金岳 马李一 王有琼 张重权 赵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79,共4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最后用GC—MS法测定...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最后用GC—MS法测定辣木籽油的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80mm,萃取压力20MPa,CO2流量20kg/h,萃取温度35℃,分离温度40℃,在此条件下出油率为36.3%,提取率为97%。GC—MS测定结果显示辣木籽油主要由脂肪酸组成。总的质量分数为92%,其中含油酸65.63%;此外还含有1%~3%的饱和烃(1.07%)、醛和醚(1.76%)、酯(2.85%),1.95%的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和岩藻甾醇。揭示了用超临界CO2法萃取辣木籽油是可行的;辣木籽油是一种富含油酸、甾醇等功能性成分的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萃取 超临界CO2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洲氢化松香主要化学组成的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段文贵 陈小鹏 +3 位作者 王琳琳 邓双 周永红 安鑫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1,共4页
利用改进的DEAE 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从株洲氢化松香中分离出主要化学组成部分 酸性部分 ,然后采用DB 5毛细管柱对酸性部分进行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分析。共鉴定出 6种二氢枞酸型树脂酸 ,4种二氢海松酸 /异海松酸型树脂酸 ,4种四... 利用改进的DEAE 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从株洲氢化松香中分离出主要化学组成部分 酸性部分 ,然后采用DB 5毛细管柱对酸性部分进行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分析。共鉴定出 6种二氢枞酸型树脂酸 ,4种二氢海松酸 /异海松酸型树脂酸 ,4种四氢枞酸型树脂酸。其主要成分为 8 二氢枞酸、18 四氢枞酸、13 二氢枞酸、8α ,13β 四氢枞酸、13β 8 二氢枞酸及 8 二氢异海松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氢化松香 DEAE-Sephadex 离子交换色谱 分离 酸性成分 化学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被引量:44
15
作者 王平 马立平 李开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3,共4页
以南京市城市环境为例,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重点,确定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关的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层次化处理,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阐述了该指标体系的作用和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 以南京市城市环境为例,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重点,确定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关的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层次化处理,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阐述了该指标体系的作用和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划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等级。统计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南京市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基本相符,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在总体上呈逐步改善的趋势,环境污染状况明显改善,但是自然环境在逐渐恶化,主要是自然灾害的影响。本研究对开展我国城市环境生态化水平的评价以及生态城市的创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评价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ASL)在农林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佩卿 王丽倩 全金英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ASL是从碱法草浆黑液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经多年、多点反复应用试验与鉴定,确认它对多种作物有着稳定的增产效果及应用价值。其主要作用为:(1)促进植物分生组织的分生能力;(2)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ASL是从碱法草浆黑液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经多年、多点反复应用试验与鉴定,确认它对多种作物有着稳定的增产效果及应用价值。其主要作用为:(1)促进植物分生组织的分生能力;(2)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3)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酸钠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业 林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根干馏油提取杉木精油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程健 曾韬 杨彦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B10期65-68,共4页
本实验先通过水蒸气蒸馏后减压蒸馏法,从杉木根干馏油中分段提取出杉木精油,并用GC、GC-MS对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30个色谱峰,共鉴定出25个化合物。其中,水蒸气蒸馏部分的精油中主要含α-蒎烯11.88%、α-松油醇3.97%、α-... 本实验先通过水蒸气蒸馏后减压蒸馏法,从杉木根干馏油中分段提取出杉木精油,并用GC、GC-MS对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30个色谱峰,共鉴定出25个化合物。其中,水蒸气蒸馏部分的精油中主要含α-蒎烯11.88%、α-松油醇3.97%、α-柏木烯35.03%、β-柏木烯8.62%、柏木脑11.76%;减压蒸馏部分的精油中主要含α-柏木烯18.02%、β-柏木烯15.94%、柏木脑52.51%,精油经重结晶提纯得柏木脑,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根 干馏油 β-柏木烯 α-柏木烯 柏木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R法研究我国主要植物胶资源的多糖化学结构 被引量:25
18
作者 蒋建新 朱莉伟 +1 位作者 安鑫南 张卫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植物种子多糖^1H NMR和^13C NMR分析表明,胡芦巴、皂荚、野皂荚和塔拉多糖与瓜尔多糖化学结构基本相同,同属半乳甘露聚糖,即主链由β-(1→4)-苷键连接的D-吡喃甘露糖组成,D-半乳糖以侧链形式通过α-(1→6)-苷键连接到主链甘露... 植物种子多糖^1H NMR和^13C NMR分析表明,胡芦巴、皂荚、野皂荚和塔拉多糖与瓜尔多糖化学结构基本相同,同属半乳甘露聚糖,即主链由β-(1→4)-苷键连接的D-吡喃甘露糖组成,D-半乳糖以侧链形式通过α-(1→6)-苷键连接到主链甘露糖分子上;不同植物种子多糖,其半乳糖与甘露糖比值不同,其中胡芦巴1:1.2、皂荚1:2.5、野皂荚1:3.2、塔拉1:2.4(瓜尔1:1、6);种子多糖均为中性粘多糖,熔点在263~272℃之间,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v)为206000~343900(瓜尔胶Mv为430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芦巴 皂荚 野皂荚 塔拉 种子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氨解木质素化学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曹玲 全金英 李忠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6-70,共5页
以元素分析、凝胶色谱、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等方法对CaLs、CA、SFP三种木质素磺酸盐氧化氨解前后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产品分子量降低,芳环结构部分降解,而氮含量... 以元素分析、凝胶色谱、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等方法对CaLs、CA、SFP三种木质素磺酸盐氧化氨解前后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产品分子量降低,芳环结构部分降解,而氮含量明显升高,碳氮比降低,其中以SFP氮含量增加最多。氮主要是以胺、酰胺、环键合氮等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木质素 氧化氨解 长效缓释氮肥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酞酸酯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平 陈文亮 蔡维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7-450,共4页
利用分级采样器采样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研究了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六大功能区 (工业区 ,交通区 ,文化区 ,商业区 ,园林风景区和居民生活区 )大气气溶胶中的酞酸酯 .结果表明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检出的酞酸酯有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DMP... 利用分级采样器采样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研究了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六大功能区 (工业区 ,交通区 ,文化区 ,商业区 ,园林风景区和居民生活区 )大气气溶胶中的酞酸酯 .结果表明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检出的酞酸酯有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EHP) ,其含量随功能区和季节而变化 ,平均浓度具有工业区 >居民区 >交通区 >商业区 >文化区 >园林风景区和秋、冬季浓度高于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气溶胶 酞酸酯 大气污染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