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特色大学中科技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云挺 徐逸卿 薛联凤 《学周刊》 2018年第32期23-25,共3页
针对特色大学科技英语课程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教师以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为依据,提出了一套新的科技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首先分析了当前英... 针对特色大学科技英语课程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教师以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为依据,提出了一套新的科技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首先分析了当前英语教学中双方主体存在的问题,其次给出了学院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旨在为特色大学的本科生科技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成效带来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英语 特色大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南京林业大学专利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军 欧阳宁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第3期32-36,共5页
文章通过壹专利大数据平台的专利数据库,检索南京林业大学2017—2021年申请的专利情况,从专利的申请量和趋势、法律状态、技术的领域和主题、合作与转让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方法,讨论了南京林业大学在第一轮“双一... 文章通过壹专利大数据平台的专利数据库,检索南京林业大学2017—2021年申请的专利情况,从专利的申请量和趋势、法律状态、技术的领域和主题、合作与转让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方法,讨论了南京林业大学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的专利发展特点,为推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知识产权工作和科技创新规划的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林业大学 壹专利大数据平台 专利分析 “双一流” 专利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林业高校信息类课程的改革与探索——以“物联网架构和技术”课程为例
3
作者 吴寅 索龙 焦万果 《科技风》 2024年第32期34-36,共3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了培养出切实符合林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本文在审视传统教学难点的基础上,坚决贯彻“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了培养出切实符合林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本文在审视传统教学难点的基础上,坚决贯彻“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念,对林业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物联网架构和技术”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更新实践工程项目和优化评测反馈机制,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行业特色高校信息类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更为智慧农林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林业高校 物联网架构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土地信息管理中的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宇 沈丽容 张黎宁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8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多源遥感图像为林业土地监测提供了更为丰富、精确和详尽的动态信息,提升了遥感技术科技含量和应用价值,在林业土地信息管理中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然而多源遥感同时也增加了有效图像信息的识别问题。结合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的信息... 多源遥感图像为林业土地监测提供了更为丰富、精确和详尽的动态信息,提升了遥感技术科技含量和应用价值,在林业土地信息管理中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然而多源遥感同时也增加了有效图像信息的识别问题。结合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的信息处理特点,采用基于模糊径向基函数网络、模糊Kohonen神经网络和模糊自适应谐振网的计算机图像目标识别技术,自主开发设计软件对高分辨率SPOT全色影像的多波段数据信息进行图像融合类别判断。实验证明模糊Kohonen神经网络在识别的精度、速度以及识别率是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图像融合 土地监测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
作者 黄正伟 李春 蒋玲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21期46-49,共4页
新农科建设为林业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特别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须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新农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目标导向、实践教学... 新农科建设为林业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特别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须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新农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目标导向、实践教学、学科融合、产教融合与动态反馈”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强调通过加强与行业的对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培养具有现代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此模式不仅为林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也为国家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林业高校 电子信息类专业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研究——以某林业院校为例
6
作者 王秋阳 何平 +1 位作者 朱颖萱 张梦娜 《中国林业经济》 2024年第5期45-52,共8页
高校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研究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消费行为对实现高校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知信行模式,构建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实证模型。以某林业高校为例,对该校大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 高校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研究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消费行为对实现高校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知信行模式,构建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实证模型。以某林业高校为例,对该校大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层级回归方法,探讨低碳科普教育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认知对低碳消费行为产生了间接影响,通过大学生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2)主观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其低碳消费行为;(3)在低碳消费意愿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过程中,低碳科普教育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消费行为 低碳校园 计划行为理论 低碳科普教育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江苏林业发展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鑫钰 姜华珏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第3期55-56,共2页
林业是造就绿水青山的主要资源和重要来源,在林业发达的江苏,森林面积有156万公顷,林木覆盖率22.9%,林业总产值达5000多亿元。在电子信息时代,江苏林业发展和资源利用离不开信息技术,定位系统、监控平台、共享平台、数据监测等给传统的... 林业是造就绿水青山的主要资源和重要来源,在林业发达的江苏,森林面积有156万公顷,林木覆盖率22.9%,林业总产值达5000多亿元。在电子信息时代,江苏林业发展和资源利用离不开信息技术,定位系统、监控平台、共享平台、数据监测等给传统的林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更多更精准快捷科学的技术方案,助力林业产业发展和乡村宜居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时代 林业总产值 林业产业发展 信息技术 林业生产 共享平台 数据监测 监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木材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海军 徐莉 蒋玲 《江苏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44-47,共4页
红外光谱法是分析化合物结构与化学组成的重要手段,该文综述了中红外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物理与化学性质测试、木材种属分类与鉴定、木材加工领域、林木病虫害预测等木材科学相关方向的国内最新研究进展。今后应在推广红外光谱技术... 红外光谱法是分析化合物结构与化学组成的重要手段,该文综述了中红外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物理与化学性质测试、木材种属分类与鉴定、木材加工领域、林木病虫害预测等木材科学相关方向的国内最新研究进展。今后应在推广红外光谱技术实践应用、方法标准提升、多技术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木材性质 分类与鉴定 木材加工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光谱技术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孙海军 徐莉 +5 位作者 蒋玲 宣艳 高步红 杜丽婷 唐颖 闵辉华 《江苏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50-53,共4页
综述了太赫兹(THz)光谱技术在林产品品质鉴定、木材加工业及林木生理研究等林业科学相关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望了THz光谱技术及其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在林木种质、种苗质量检测、森林病虫害预警及珍贵名木鉴定与分类等领域中的拓展应用。
关键词 太赫兹光谱 林业研究 品质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10
作者 胡春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9期240-241,共2页
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一课的特点,本文主要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模式等方面探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模式。经多年对该专业课教学... 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一课的特点,本文主要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模式等方面探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模式。经多年对该专业课教学经验,该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技术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理信息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圣倩倩 何文妍 +3 位作者 刘宇阳 叶舜尧 周思聪 李佳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5,共8页
植物监测技术对植物栽培及植物研究有着指导性作用,为生产种植智能化、经营信息化及管理数据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了解植物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植物监测在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植物生... 植物监测技术对植物栽培及植物研究有着指导性作用,为生产种植智能化、经营信息化及管理数据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了解植物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植物监测在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植物生理信息监测技术现状及进展情况,并进行差异性对比,总结出目前植物生理信息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梳理植物外部特征监测技术的研究历史,分析了接触式监测和非接触式监测的不足之处和发展方向;并对未来植物生理信息监测技术的相关研究提出对植物进行无损监测、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开发新型传感器、传感器的无线化和智能化、构建集成多功能监测系统等未来植物生理信息检测技术的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 信息监测技术 研究现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进式模型结构和时间信息嵌入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
12
作者 孙睿晨 董坤 +1 位作者 赵剑锋 毛妍纯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2,70,共9页
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算法对多时间尺度的用电规律缺乏关注,且存在电器状态误判率高和功率预测误差大的问题。对已有模型在学习框架、信息嵌入和损失函数3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递进式模型结构和时间信息嵌入的负荷分解方法。... 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算法对多时间尺度的用电规律缺乏关注,且存在电器状态误判率高和功率预测误差大的问题。对已有模型在学习框架、信息嵌入和损失函数3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递进式模型结构和时间信息嵌入的负荷分解方法。模型由预分解模块和功率预测模块构成,递进地完成判断电器开关状态与估计功率值2个任务。2个模块的网络结构均基于Transformer设计,使用不同的复合损失函数优化。另外,提出了多尺度时间信息编码及嵌入方法,增强模型对用电行为特征的提取能力。基于居民用电数据集REDD和UKDALE的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 深度学习 自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索
13
作者 花敏 何晶晶 +2 位作者 李春 卞博锐 隽月 《教师》 2024年第23期84-86,共3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创新、科研等综合能力。课堂教学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该改变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文章基于“数字...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创新、科研等综合能力。课堂教学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该改变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文章基于“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探索了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包括引入该课程发展前沿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实训以及引导学生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申报科研训练项目等。文章通过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以上这些教学改革探索,以期为培养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本科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子技术 创新能力 科研思维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践与启示——以南京林业大学“爆炸实验室”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猛 曹文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第5期9-11,共3页
对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省赛和国赛的过程进行回顾,结合对创新创业项目选拔培育、训练营精准辅导项目和参与双创国赛决赛过程,分析学校项目在参赛过程中成长经历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对学校今后参加“互联... 对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省赛和国赛的过程进行回顾,结合对创新创业项目选拔培育、训练营精准辅导项目和参与双创国赛决赛过程,分析学校项目在参赛过程中成长经历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对学校今后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主要包含:挖掘优势学科项目参赛、选拔科技含量高项目参赛、全方位打磨参赛项目、研究往届项目和比赛规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原文传递
原木CT图像3D重建及其虚拟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训华 业宁 +1 位作者 丁建文 王厚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0,共4页
将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原木CT图像的3D重建中,实现了一个具有用户交互切削、虚拟加工功能的系统Wood3D。使用该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虚拟切割出复杂形状的木产品,并通过阈值选取,实现对原木中缺陷图像的分割。通过进一步对缺陷3... 将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原木CT图像的3D重建中,实现了一个具有用户交互切削、虚拟加工功能的系统Wood3D。使用该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虚拟切割出复杂形状的木产品,并通过阈值选取,实现对原木中缺陷图像的分割。通过进一步对缺陷3D立体化显示,使用户对缺陷的大小和分布有最直观的了解,进而选择最佳的切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木 虚拟加工 CT图像 3D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木材剪切模量的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
16
作者 兰昕苑 王正 +3 位作者 邹红艳 齐亮 王军 陈清平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共8页
为提高动态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精度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动态测试木材主向面上2个相互垂直方向剪切模量的方法,即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首先根据能量原理和回归分析得到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推算公式及其相应的(... 为提高动态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精度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动态测试木材主向面上2个相互垂直方向剪切模量的方法,即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首先根据能量原理和回归分析得到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推算公式及其相应的(弦向面LT向、径向面LR向和横切向面RT向)悬臂方板振型系数公式;然后得到弦向面TL向悬臂方板的振型系数公式,以此测试木材弦向面TL向的剪切模量;最后对6个树种、3个木材主向和宽厚比6~30的悬臂方板进行木材主向剪切模量仿真计算。从仿真结果分析了利用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有效性;同时,宽厚比为15的悬臂方板用于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具有足够精度。通过应用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了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弦向面LT向(试件长和宽分别沿木材L向和T向)和TL向(试件长和宽分别沿木材的T向和L向)的剪切模量以及杨木LVL板材的纵向和横向剪切模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宽厚比约为15和10的悬臂方板,落叶松LT向与TL向的剪切模量测试值之比分别为1.09和1.16;而LVL纵向与横向剪切模量测试值之比分别为1.01和1.14。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落叶松LT向剪切模量的有效性得到了非对称四点弯曲梁法(静态)和自由板扭转振型法、自由方板扭转模态法(动态)的试验验证。因此,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成功地表明木材主向面上相互垂直方向的剪切模量在数值上存在差异,其差异大小与悬臂方板的宽厚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悬臂 方板 剪切模量 动态测试 扭转振动法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提取和SVM技术的自动木材缺陷识别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召 业宁 业巧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19-223,共5页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新的模式识别方法,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推广能力。研究了基于纹理提取和支持向量机的自动木材表面缺陷的识别问题,借助LBP纹理特征提取技术实现对木材图像数据降维处理,并研究了木材表面不同类型缺陷的分布规律。...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新的模式识别方法,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推广能力。研究了基于纹理提取和支持向量机的自动木材表面缺陷的识别问题,借助LBP纹理特征提取技术实现对木材图像数据降维处理,并研究了木材表面不同类型缺陷的分布规律。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对木材表面有无缺陷进行了快速准确的自动识别,实现了木材表面缺陷的自动定位。多次交叉实验表明,SVM分类算法对木材表面缺陷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识别率可达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分类算法 局部二值模式(LBP) 木材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熵与支持向量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业宁 王迪 窦立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7-130,共4页
标准支持向量机由于具有O(n^3)的时间复杂度和O(n^2)的空间复杂度,影响了其在海量数据集上的应用,而对支持向量机新模型的研究则最有可能取得一些突破,从而彻底解决上述难题。介绍新模型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信息熵引入到支持向量机建模... 标准支持向量机由于具有O(n^3)的时间复杂度和O(n^2)的空间复杂度,影响了其在海量数据集上的应用,而对支持向量机新模型的研究则最有可能取得一些突破,从而彻底解决上述难题。介绍新模型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信息熵引入到支持向量机建模中,重点分析数据的信息熵分布规律和支持向量数据及其熵值的关系,进一步构造了信息熵支持向量机算法,最后给出了相关实验,初步的实验结果显示信息熵支持向量机具有较快的分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模型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华为云的坐具多点融合感知评价系统
19
作者 余嘉乐 杨梦成 +3 位作者 童锴 顾颜婷 刘云飞 徐锋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沙发等坐具的力学性能及表面材料的温感特性对坐具的舒适度和人体坐姿具有重要影响。因缺乏专业的便携式坐具多位点数据采集与舒适度评测系统,致使对沙发等坐具舒适度评价及坐姿检测过程费时费力。基于此,设计了一套以STM32为主控的集... 沙发等坐具的力学性能及表面材料的温感特性对坐具的舒适度和人体坐姿具有重要影响。因缺乏专业的便携式坐具多位点数据采集与舒适度评测系统,致使对沙发等坐具舒适度评价及坐姿检测过程费时费力。基于此,设计了一套以STM32为主控的集成华为云平台物联网技术的坐具多点融合感知评价系统。系统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以STM32为主控制器,主要包含电源管理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等,以实现整个系统的电源分配、坐垫和靠背多位点温湿度和应力数据的采集与处理,通过Wi-Fi或2.4G无线模块将数据分别发送至华为云平台和电脑端上位机等;软件部分包含云端、手机端和本地上位机端。华为云平台将接收的数据实时流转至云端数据库,并提供云API供微信小程序调用以实现双向通信;上位机完成数据的实时动态显示、坐姿检测与预警和舒适度评价等;软件系统还包括网页端,以获取云数据库存储的历史数据。实测结果表明,系统能快捷准确地获取多点温湿度及压力数据,并动态显示当前的测试状况;测试数据能够较准确反映坐垫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同时舒适度评价和坐姿检测算法能有效地评价当前人体舒适度和坐姿状态,其平均准确率分别为77%和80%。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实时性强、成本低廉、便携可靠等优点,可为沙发等坐垫新材料的物理特性评测及舒适度评价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具 感知评测系统 舒适度评价 华为云 坐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超声技术的木材弹性模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锋 刘云飞 潘惠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0-214,共5页
提取声信号基频是声-超声方法测定木材弹性模量的关键。由于噪声和传感器谐振频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提取信号基频计算弹性模量通常比标准的力学方法大20%左右。基于此,提出应用最大公约数算法提取信号... 提取声信号基频是声-超声方法测定木材弹性模量的关键。由于噪声和传感器谐振频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提取信号基频计算弹性模量通常比标准的力学方法大20%左右。基于此,提出应用最大公约数算法提取信号基频,构建一种测量木材弹性模量的改进方法,并给出此算法的详细步骤。应用该方法和FFT方法分别对杨树木芯样本进行测试,弹性模量Eu和Ef的计算值范围分别为8.23~40.32 GPa和7.94~51.87 GPa,对比标准力学方法(弹性模量Es测量值为6.72~36.35 GPa),误差下降了约10%。进一步分析Eu -Es和Ef-Es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86,都呈显著相关。实测数据表明,应用本文方法计算所得的木材弹性模量与力学方法测试的数值更加吻合,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超声 弹性模量 最大公约数算法 基频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