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类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鸥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7-108,共2页
分析了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类课程体系与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为强化课程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和食品机械工程实践能力,结合具体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提出了整合构建机械类课程体系、优化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构建机械工程素... 分析了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类课程体系与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为强化课程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和食品机械工程实践能力,结合具体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提出了整合构建机械类课程体系、优化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构建机械工程素质实训平台和综合应用实践教学模块、强化实践性教学等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北支 潮滩 粒度 围垦 表层沉积物 圆陀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景晨 孙琍 韩苗苗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目的对现阶段淀粉基气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及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淀粉基食品包装材料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综述前体水凝胶的形成及干燥的方法介绍淀粉基气凝胶的主要制备方式,其次讨论了淀粉基... 目的对现阶段淀粉基气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及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淀粉基食品包装材料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综述前体水凝胶的形成及干燥的方法介绍淀粉基气凝胶的主要制备方式,其次讨论了淀粉基气凝胶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对淀粉基气凝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结果淀粉基气凝胶的制备主要遵循形成溶胶、凝胶后干燥成为固体的流程。淀粉种类、浓度、凝胶形成条件、干燥方式均会对气凝胶的实用特性产生影响。淀粉基气凝胶具有低密度、优异的机械特性和阻隔特性,可作为食品有效且稳定的保护屏障。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使其可以负载活性化合物,为食品提供抗菌、抗氧化的环境,延长食品保质期。结论制备过程中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可以开发出成本更低、功能特性更强的淀粉基气凝胶。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淀粉基气凝胶的构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应多加考虑淀粉基活性包装的安全性,以此推动淀粉基气凝胶食品包装材料的工业化生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气凝胶 功能特性 活性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2
3
作者 扶庆权 王蓉蓉 +2 位作者 彭娅 吕刘岩 陈守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9-355,共7页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OBE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组织、持续改进”的逆向设计教育理念。《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是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食...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OBE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组织、持续改进”的逆向设计教育理念。《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是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食品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急需挖掘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本文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每个章节中的思政元素,并基于OBE理念对思政元素进行构建,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付诸实施,使专业课教学和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协同效应。通过对该课程思政元素的构建和实施,提高了学生对食品专业的认同感和职业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该课程研究成果期望为其它专业课程思政的构建和有效实施提供适当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食品工艺原理 OBE理念 混合式教学 构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平台食品类课程过程性考核的设计与实践
4
作者 阮鸣 王蓉蓉 +2 位作者 陈守江 夏天兰 张伟 《大学教育》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为了迎合国家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课程组以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和雨课堂平台为载体,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考核模式,重点分析了信息化平台技术在课程食品文化概论、食品工艺学和食品标准与法规过程性... 为了迎合国家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课程组以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和雨课堂平台为载体,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考核模式,重点分析了信息化平台技术在课程食品文化概论、食品工艺学和食品标准与法规过程性考核中的运用。结果表明,多元化、多通道的过程性考核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规避当前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系列问题,从而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课程评价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新工科 学习通 MOOC 食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5
作者 陈守江 王蓉蓉 +1 位作者 张伟 阮鸣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4期59-62,共4页
针对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食品类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遵循“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统一的原则,对食品类专业产教融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通过教学质量评价获得客观全面的信息反馈,促进教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针对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食品类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遵循“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统一的原则,对食品类专业产教融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通过教学质量评价获得客观全面的信息反馈,促进教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而有效促进食品类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培养出适合当前市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有利于推动专业综合改革,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类专业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产教融合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理念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6
作者 汪振炯 夏天兰 +2 位作者 陈守江 王蓉蓉 赵茹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137-140,共4页
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针对现阶段“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师资工程经验相对薄弱、时间安排不合理、课设组织和实施不合理、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将CDIO的先进教育模式和“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特征相融合,对课程设计... 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针对现阶段“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师资工程经验相对薄弱、时间安排不合理、课设组织和实施不合理、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将CDIO的先进教育模式和“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特征相融合,对课程设计的选题、实施、考核等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与探讨,构建新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能有效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 食品工厂设计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食品中Al^(3+)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鉴 扶庆权 +3 位作者 张辉 王小锋 孙幼红 马钰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92-296,共5页
设计合成Al^(3+)荧光探针L(2-((E)-((2-(((E)-(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乙基)亚氨基)甲基喹啉-8-醇),并利用元素分析、核磁、质谱等方法对探针结构进行表征。该探针在溶液中本身荧光很弱,但Al3+结合后荧光显著增强。由此,建立了... 设计合成Al^(3+)荧光探针L(2-((E)-((2-(((E)-(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乙基)亚氨基)甲基喹啉-8-醇),并利用元素分析、核磁、质谱等方法对探针结构进行表征。该探针在溶液中本身荧光很弱,但Al3+结合后荧光显著增强。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Al^(3+)的新方法。该方法对Al^(3+)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10^(-8)~1.4×10^(-6) mol/L,检出限为5.8×10^(-9)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5.89%,回收率在96.5%~105.9%之间,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荧光探针 Al3+ 食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8
作者 王亮亮 韩苗苗 +1 位作者 曹崇江 周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为改善燕麦蛋白基复合膜理化特性,本实验将天然燕麦蛋白(OP)改性制备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OPA)并进行表征,以此为基质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共同制备复合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 为改善燕麦蛋白基复合膜理化特性,本实验将天然燕麦蛋白(OP)改性制备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OPA)并进行表征,以此为基质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共同制备复合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所得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及性能,并测定复合膜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含水量、水溶性、水蒸气透过性。结果表明,燕麦蛋白改性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相较于OP/CMCNa复合膜,利用OPA制备的复合膜表面更加光滑,结构更加紧密。且OPA/CMCNa复合膜水溶性较OP/CMCNa复合膜降低了7.02%~15.84%,耐水性显著提高。其中由OPA8制备的复合膜穿刺距离提高到6.513 mm,受力提高到701.2 g,机械性能显著提高。综上,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可有效改良天然燕麦蛋白基复合膜的透明度、耐水性和机械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改性燕麦蛋白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蛋白 淀粉样聚集体 复合膜 结构特性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BL结合CBT教学法在食品化学课程中的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伟 汪振炯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5-106,共2页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从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探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初步构建基于PBL与CBT教学法相结合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从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探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初步构建基于PBL与CBT教学法相结合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掌握食品化学的各种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教学改革 PBL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3
10
作者 扶庆权 王蓉蓉 +2 位作者 韩苗苗 夏天兰 王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76-380,共5页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主题,课程思政既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我国高校人才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践,对提高食品专业...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主题,课程思政既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我国高校人才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践,对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根据《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深度挖掘本课程每个章节知识点的思政元素,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对采用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实践,努力探索出一种既能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的新方法,同时也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食品添加剂 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 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华盛顿州生物学结业考试中的科学写作评析
11
作者 杨帆 陈凯 陈悦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0,共4页
本文对美国华盛顿州生物学结业考试试题中体现科学写作特色的简答题进行介绍和评析,列举相关的试题以及评分标准。可从中汲取对国内新试行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研究、科学教育评价研究和科学与语言整合教学研究的各种启示。
关键词 美国华盛顿州 生物学结业试题 科学写作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山市干货食品中SO_2残留分析调查及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霞琴 岳都盛 周红霞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为了调查昆山市区干货食品中SO2 残留情况.方法:采用快速测定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及碘量法对10 种干货食品的SO2 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并对SO2 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银耳、莲子、粉丝SO2 残留量未检出.竹荪、... 目的:为了调查昆山市区干货食品中SO2 残留情况.方法:采用快速测定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及碘量法对10 种干货食品的SO2 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并对SO2 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银耳、莲子、粉丝SO2 残留量未检出.竹荪、蘑菇、香菇、黑木耳SO2 残留量为5.5-23.2 毫克/ 公斤,低于国家标准(50 毫克/ 公斤).蜜枣、黄花菜、腐竹SO2 残留量为60.3-312.5毫克/ 公斤,超标情况严重.结论:对三种SO2 残留检测方法比较发现,国标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是检测SO2 残留量最准确、最灵敏的方法,适用于各种SO2 浓度的样品;碘量法对于深色食品结果略微偏高;快速测定法在检测低SO2 残留样品时准确度不高,但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干货食品SO2 残留的定性检测和半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干货食品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扶庆权 王海鸥 +1 位作者 陈守江 王蓉蓉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9期115-117,120,共4页
"食品添加剂"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最重要专业课之一,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学好该课程对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分析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最重要专业课之一,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学好该课程对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分析了"食品添加剂"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进行全面具体的改革。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改革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并培养出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还能够提高食品添加剂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考核方式 问题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草莓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春霞 姚淑伟 +2 位作者 刘畅 杨平 侯北伟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12期60-64,69,共6页
目的:探究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草莓基地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根腐病的致病菌。方法:对分离的菌种通过形态学鉴定及返接实验确定致病菌株,对致病菌株开展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基因(ACT)、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 目的:探究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草莓基地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根腐病的致病菌。方法:对分离的菌种通过形态学鉴定及返接实验确定致病菌株,对致病菌株开展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基因(ACT)、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β-微管蛋白基因(TUB2)、查尔酮合酶基因(CHS)多基因联合测序鉴定。结果:从草莓基地采集草莓萎蔫发病植株,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20株菌株,返接试验确定了3株致病菌株:NJLS2、NJLS6、NJLS7。基于多基因联合测序鉴定,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鉴定引起溧水区草莓根腐病的是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结论:本研究为分析草莓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对南京溧水区草莓基地高效防治草莓根腐病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根腐病 病原菌 炭疽菌 测序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艺学”理论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蓉蓉 陈守江 +3 位作者 张伟 夏天兰 王海鸥 扶庆权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7期132-134,共3页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食品工艺学”的课程特点,构建了考勤+随堂测试、单元测试、作业、小组讨论、专题汇报、期末考试等方式的多元化理论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改革实践发现,多维度考核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平时对知识...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食品工艺学”的课程特点,构建了考勤+随堂测试、单元测试、作业、小组讨论、专题汇报、期末考试等方式的多元化理论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改革实践发现,多维度考核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平时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艺学 多元化 考核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厂设计”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守江 汪振炯 +2 位作者 王海鸥 王蓉蓉 张伟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10期77-79,共3页
"食品工厂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工程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小组协作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适合"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倡导学生自主... "食品工厂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工程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小组协作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适合"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倡导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基于小组协作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中获得初步成功,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厂设计 小组协作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食品文化教育对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守江 林红英 +1 位作者 王海鸥 王蓉蓉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6期118-120,共3页
针对目前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食品文化教育较为缺乏的现状,结合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论述了食品文化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民族自豪感、专业归属感、社会责任感及塑造文明优雅的个人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新时期食品类高... 针对目前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食品文化教育较为缺乏的现状,结合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论述了食品文化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民族自豪感、专业归属感、社会责任感及塑造文明优雅的个人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新时期食品类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提出通过现代食品科技与传统食品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唤发食品科技新的活力,大力弘扬传统食品文化,从而促进食品产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食品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聚乙烯醇-金针菇水提取物复合膜制备、表征与保鲜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雪松 刘丽 +2 位作者 唐玉娟 谢以勒 卞鑫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5-217,共13页
为开发新型食品包装膜,提高金针菇资源化利用水平,以可降解的聚乙烯醇(PVA)和金针菇水提取物共混制备PVA-金针菇水提取物复合膜。以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耐水性系数、厚度、不透明度及水蒸气透过系数等复合膜物理性能参数,研究PVA添... 为开发新型食品包装膜,提高金针菇资源化利用水平,以可降解的聚乙烯醇(PVA)和金针菇水提取物共混制备PVA-金针菇水提取物复合膜。以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耐水性系数、厚度、不透明度及水蒸气透过系数等复合膜物理性能参数,研究PVA添加量、2-乙酰柠檬酸三乙酯(ATEC)添加量、金针菇水提物添加量、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对复合膜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复合膜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PVA-金针菇水提取物复合膜制备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优化了复合膜制备条件,并研究了复合膜在20℃条件下对草莓贮藏期间(6 d)褐变度、失重率、维生素C、丙二醛等保鲜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A添加量4.0 g、ATEC添加量4.0 g、金针菇水提物添加量3.9 g、干燥温度62℃,干燥时间3.5 h为最佳制备条件,所得复合膜拉伸强度为31.76±0.50 N/cm^(2)、断裂延伸率为97.99%±0.25%、水蒸气透过系数为1.44×10^(-9)±1.53×10^(-11) g·mm/m^(2)·h·kPa、耐水性系数为549.14±0.94 s/mm、膜厚度为0.062±0.002 mm、不透明度为20.97±0.39,物理性能综合得分为102.25±0.16,与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57%。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膜结构完整,金针菇水提取物与基质相容性较好,并以氢键结合。通过草莓贮藏期间褐变度、失重率、维生素C以及丙二醛的测定,制备的复合膜显示出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提取物 聚乙烯醇 主成分分析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烹饪到食品工业——浅析食品制作的基本要素
19
作者 陈守江 王蓉蓉 +1 位作者 张伟 阮鸣 《食品界》 2023年第12期66-68,共3页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烹饪饮食文化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烹饪饮食文化各具特色,而在数千年中华文化中积淀和发展而来的鲜明而独特的中华烹饪饮食文化更是独树一帜。饮食文化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人类的发展史,从裹腹之需到精...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烹饪饮食文化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烹饪饮食文化各具特色,而在数千年中华文化中积淀和发展而来的鲜明而独特的中华烹饪饮食文化更是独树一帜。饮食文化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人类的发展史,从裹腹之需到精神享受,从摄取营养到养生保健,从单一的充饥到复杂的社会属性,无不体现出人类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永恒主题。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使传统的烹饪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烹饪术派生而来的现代食品工业既区别于传统烹饪,又与传统的烹饪术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现代食品工业 烹饪技术 养生保健 传统烹饪 精神享受 发展史 工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文化融入食品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
20
作者 王蓉蓉 陈守江 +2 位作者 阮鸣 张伟 夏天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7期128-131,共4页
本文结合食品专业特点,突出食品文化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找准专业课思政突破口,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食品文化作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树立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专业课程教育理念,着力培养... 本文结合食品专业特点,突出食品文化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找准专业课思政突破口,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食品文化作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树立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专业课程教育理念,着力培养专业学生的民族自信与自豪感,推动文化与工业科技融合,为中国传统食品文化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专业 人才培养 食品文化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