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病学PBL教学模式可行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锡金 干静 +1 位作者 叶民 刘振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教学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可行程度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方法选取华东地区六省一市2011~2012年处于实习医师培养阶段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调查显示,75.5%学生认... 目的探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教学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可行程度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方法选取华东地区六省一市2011~2012年处于实习医师培养阶段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调查显示,75.5%学生认为神经病学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一般,93.5%认为有必要引入新的教学模式,93.2%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4.1%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91.7%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91.4%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91.2%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另外,主、客观条件也为探索PBL教学增添了可行性,但PBL教学模式也存在不足,有86.1%的学生认为现阶段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教学应该实行PBL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论 PBL教学模式值得在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神经病学 P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抑制促炎因子生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被引量:4
2
作者 汪锡金 颜志强 +2 位作者 谷胜利 叶民 刘振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炎症介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脂多糖处理中脑原代神经元/胶质细胞培养体系建立S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炎症机制模型,于脂多糖处理该培养体系前或后加入米诺环素,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酪氨酸...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炎症介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脂多糖处理中脑原代神经元/胶质细胞培养体系建立S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炎症机制模型,于脂多糖处理该培养体系前或后加入米诺环素,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液闪测定法测定多巴胺摄取力,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法)、白介素-1β(IL-1β)(ELISA法)、一氧化氮(NO)(Griess法)和超氧阴离子(细胞色素C还原法)等促炎因子的变化。结果米诺环素(2~10μmol/L)前处理对脂多糖(1~100 ng/mL)诱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米诺环素(10μmol/L)后处理对脂多糖(10 ng/mL)诱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米诺环素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NO和超氧阴离子的生成。结论米诺环素在脂多糖处理的中脑神经元/胶质细胞培养体系中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生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米诺环素 多巴胺能神经元 促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奈普酶和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刚书成 郝雅男 陈津津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对比替奈普酶和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单中心回顾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南京明基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258例,按实际用药方式分为替奈普酶组86例和阿替普酶组172例,以72 h内NI... 目的:对比替奈普酶和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单中心回顾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南京明基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258例,按实际用药方式分为替奈普酶组86例和阿替普酶组172例,以72 h内NIHSS评分≤1分或较基线评分下降≥2分为主要疗效终点,PH2型颅内出血为主要安全终点,任何颅内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为次要安全终点,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溶栓前基线数据除BMI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72 h内NIHSS评分均较溶栓前显著下降(均P<0.01)。72 h内NIHSS评分≤1分或较基线评分下降≥2分替奈普酶组52例(60.47%),阿替普酶组93例(54.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2型颅内出血替奈普酶组2例(2.33%),阿替普酶组3例(1.74%);任何颅内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替奈普酶组8例(9.30%),阿替普酶组21例(12.2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均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改善预后;两种溶栓方法在疗效及安全方面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替奈普酶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转录图谱与疾病进展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刘飞 叶民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7期385-391,434,共8页
目的:通过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刻画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转录图谱并分析特定细胞亚群的特征。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IS小鼠的脑组织和同侧的正常... 目的:通过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刻画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转录图谱并分析特定细胞亚群的特征。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IS小鼠的脑组织和同侧的正常脑组织(Sham)scRNA-seq公共数据集GSE174574,对其中的3个IS病灶和3个Sham组织分别进行样本整合,完成过滤和质控后通过Harmony法去除批次效应进行下游分析。通过UMAP进行细胞亚群聚类。通过SingleR软件和手工完成各细胞亚群的注释。接着完成差异化表达和GSVA功能富集分析。使用Monocle2算法评估细胞的进化状态和发育轨迹。使用Cellchat算法刻画细胞间的通讯作用。结果:经严格质控后,3个IS样本共有29 920个细胞,经UMAP降维后共获得22个细胞亚群和10个注释出的亚群。其中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在IS样本中比例较高。3个Sham样本共有27 259个细胞,UMAP降维获取18个细胞亚群和9个注释出的亚群。与IS相比,Sham组有明显较高的小胶质细胞比例,但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上皮细胞的比例相对偏低。对IS样本进行进一步分析,星形细胞可分为7个细胞亚群(C0~C6),C0~C3组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C0组发育较早而C4、C5组发育较晚。少突细胞可被分为6个细胞亚群(C0~C5),C3组的发育较早而C2组的发育较晚。少突胶质细胞间的信号传导主要在PSAP通路,C0和C1组与其他少突胶质细胞亚组的信号传导更加密切。免疫细胞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介导巨噬细胞耐受和抗病毒免疫反应,NK细胞则对内源性刺激信号不敏感。轨迹分析提示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处于免疫细胞的发育早期阶段而NK细胞和巨噬细胞处于发育晚期阶段。细胞间的信号通路包括CCL、SPP1、CXCL等,其中CCL通路占比最大,单核细胞与其他细胞的互动较多,而NK细胞较少。结论:本研究从单细胞分辨率刻画了IS的转录图谱和各细胞亚群间的关系,并与Sham样本进行对比,揭示了大脑炎症微环境下星形细胞、少突细胞和各免疫细胞在IS疾病进展中的具体特征和重要作用。免疫细胞亚群在所有细胞中占有较大比例,具有免疫调节、抗炎反应和稳态的多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单细胞测序 转录图谱全景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疾病的经济负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遥 殷实 +5 位作者 刘卫国 卞鹰 王宝明 叶民 林兴建 张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疾病的经济负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50例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及其家庭的基本资料和2009年有关PD支出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应用Hoehn和Yahr分级(H-Y分级)量表评定PD患者的病情。应用...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疾病的经济负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50例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及其家庭的基本资料和2009年有关PD支出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应用Hoehn和Yahr分级(H-Y分级)量表评定PD患者的病情。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判断影响PD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相关因素。结果 PD患者的年平均PD支出为13576.43元,其中直接费用为12 306.73元(90.6%),间接费用为1269.70元(9.4%);分别占年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的17.9%和48.0%。单因素分析发现,PD患者的门诊次数(χ2=6.423,P<0.05)及家庭月收入(χ2=13.718,P<0.05)对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t=2.210,P=0.029)、门诊次数(t=2.185,P=0.031)和家庭月收入(t=1.679,P=0.096)为影响PD经济负担的相关因素。结论 PD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较重;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门诊次数和家庭收入是影响PD经济负担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疾病的经济负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正祥 杜丽 +3 位作者 刘新亚 张莺芳 叶民 丁新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PD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给予美多芭治疗)和观察组68例(给予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比较2组PD非运动症状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目的:探讨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PD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给予美多芭治疗)和观察组68例(给予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比较2组PD非运动症状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符号数字转换测试(SDMT)、Rey文字记忆测试(RAVLT)、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和韦氏智力测试-积木测验(BD)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觉异常、尿频尿急等非运动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PD效果确切,能够显著优化患者非运动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盐酸普拉克索 美多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RP水平与脑卒中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傅新民 陈兴国 +3 位作者 刘春燕 黄亚军 王自正 徐运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05-606,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P水平 脑损伤程度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非特异性炎症 C-反应蛋白 敏感指标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饶峰 叶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5,共3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一组由于脑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综合征,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上世纪20年代末,Critchley率先提出了"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这一概念并描述了其临...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一组由于脑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综合征,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上世纪20年代末,Critchley率先提出了"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这一概念并描述了其临床特征,他认为脑血管的病理变化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综合征,限于当时的条件,未行进一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该综合征此后在文献中的称呼有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综合征 影像学检查 脑血管病 左旋多巴 运动症状 黑质 弥散张量成像 多巴胺能药物 静止性 铅管样强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方英 叶民 曹桂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101-102,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9-10—2012-10就诊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9-10—2012-10就诊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分析2组护理前后患者肌力、上肢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继发性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肌力、上肢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继发性功能障碍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10
作者 华烨 叶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索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关系。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分别以2269例AD患者和2854例对照人群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 目的探索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关系。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分别以2269例AD患者和2854例对照人群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等位基因、TT+TC基因型合并的OR值(95%CI)分别为1.18(1.05~1.32)和1.26(1.09~1.46)。按人群进行分层分析,亚洲人群等位基因频数T/C和基因型(TT+TC)/CC合并的OR值分别为1.32(1.09~1.59)和1.43(1.22~1.69);高加索人群等位基因频数T/C和基因型(TT+TC)/CC的OR值分别为0.98(0.85~1.13)和1.05(0.86~1.28)。入选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具有相关性,并且该相关性仅存在于亚洲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基因 阿尔茨海默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痨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张莺芳 张正祥 +2 位作者 龚大伟 叶民 丁新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0期494-494,共1页
目的分析脊髓痨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提高对脊髓痨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均有下肢闪电样疼痛,进行性共济失调,肌张力减低,闭目难立征阳性及病理征阴性,无阿-罗氏瞳孔表现。... 目的分析脊髓痨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提高对脊髓痨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均有下肢闪电样疼痛,进行性共济失调,肌张力减低,闭目难立征阳性及病理征阴性,无阿-罗氏瞳孔表现。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均为阳性,血清及脑脊液(CSF)的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均为阳性,CSF白细胞数及蛋白增加,脊髓MRI无明显改变。3例均给予大剂量青霉素治疗,3个月后复查RPR滴度下降,临床症状好转。结论脊髓痨患者具有一些较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以下肢放电样疼痛伴进行性感觉性共济失调患者,应考虑脊髓痨的可能,而相关的病史询问,血清及CSF梅毒方面的检查是必要的,大剂量青霉素治疗脊髓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痨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支架置入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彦勇 吕献军 +5 位作者 张正祥 陈丽华 叶民 徐格林 殷勤 刘新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症状性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CAD)是神经科的一个常见疾病,据报道5%~10%的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ICAD引起[1]。目前对ICAD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强化治疗和血管内治疗:药物强化治疗的优点是相对安全、并发症少、经济负担小,... 症状性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CAD)是神经科的一个常见疾病,据报道5%~10%的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ICAD引起[1]。目前对ICAD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强化治疗和血管内治疗:药物强化治疗的优点是相对安全、并发症少、经济负担小,目前是ICAD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血管内治疗是近几十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它具有及时、神经功能恢复快、促康复等优点。但由于它并发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并发症 血管内治疗 颅内支架 功能恢复 高灌注综合征 球囊支架 缺血性脑卒中 病变血管 血管破裂 狭窄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与帕金森病(英文)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丹宇 叶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4期4549-4554,共6页
背景: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对氧化应激特别敏感,小胶质细胞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易活化,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是氧自由基产生的主要来源,因此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在帕金森病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目的:总结讨论小胶质细胞与帕金... 背景: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对氧化应激特别敏感,小胶质细胞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易活化,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是氧自由基产生的主要来源,因此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在帕金森病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目的:总结讨论小胶质细胞与帕金森病的相互关系。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帕金森病,小胶质细胞"和"Parkinson’sdisease,Microglia",从小胶质细胞激活后产生的细胞因子、毒性物质对帕金森病发病的影响与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阻止神经毒性因子的损害作用进而阻止帕金森病的进展2方面进行总结,对小胶质细胞与帕金森病的相互关系作相关介绍。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12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7篇文章。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会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引发帕金森病。而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则使多巴胺递质进一步减少、继续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并释放炎性因子促使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则有可能阻止帕金森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帕金森病 细胞因子 多巴胺能神经元 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不同类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预后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欢 冯艳蓉 +1 位作者 徐家立 蔡兴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不同类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预后。方法应用变位试验对62例BPPV患者进行分型、定位,并采用耳石复位技术给予复位治疗。结果耳石位于后半规管(PC)55例(88.7%),水平半规管(HC)14例(22.6%),前半规管1例(1.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不同类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预后。方法应用变位试验对62例BPPV患者进行分型、定位,并采用耳石复位技术给予复位治疗。结果耳石位于后半规管(PC)55例(88.7%),水平半规管(HC)14例(22.6%),前半规管1例(1.6%);单一半规管46例(74.2%),混合半规管13例(21.0%)。单一半规管复位后1 d及3 d治愈率明显高于混合半规管(均P<0.01),PC-BPPV复位后1 d及3 d治愈率明显高于HC-BPPV(均P<0.05);1周后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后半规管型及单一半规管耳石BPPV患者复位治疗的早期疗效好于其他类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一例报道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冠宇 龚大伟 叶民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8-448,共1页
舞蹈病由锥体外系病变引起,表现为肢体或头面部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病灶位于对侧锥体外系,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丘脑底核等。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常见于脑血管病、感染、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药物损害以及神经... 舞蹈病由锥体外系病变引起,表现为肢体或头面部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病灶位于对侧锥体外系,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丘脑底核等。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常见于脑血管病、感染、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药物损害以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糖尿病并发偏侧舞蹈症临床少见,容易误诊,现对作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例糖尿病性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舞蹈症 纹状体 糖尿病 非酮症性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正祥 叶民 +4 位作者 周宁 吴有志 赵刘兵 吕献军 丁新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取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和南京市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70例,均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取栓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及预后。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取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和南京市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70例,均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取栓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取栓成功,闭塞的脑动脉全部或部分再通,术后未出现血管夹层、脑内出血和穿刺部位血肿等操作导致的并发症。术后1w及3个月时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70例患者平均改良Rankin(mRS)评分(0.6±0.2)分,其中预后良好(≤2分)67例(95.7%)。术后1年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复查无开通血管再闭塞情况发生。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用于脑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脑卒中安全有效,但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SOLITAIRE AB支架 机械取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虹 叶民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0期1934-1937,共4页
帕金森病和糖尿病都是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两者具有明显相似的细胞功能失调的途径。该文综述了帕金森病与糖尿病两者发病机制存在的相关性、两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高血糖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最后... 帕金森病和糖尿病都是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两者具有明显相似的细胞功能失调的途径。该文综述了帕金森病与糖尿病两者发病机制存在的相关性、两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高血糖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两者临床的相关性,并提出了通过调节糖代谢、胰岛素转导通路等在帕金森病治疗方面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糖尿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痴呆的临床诊断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8
作者 潘宁丰 叶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3-476,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期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运动障碍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随着PD临床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PD的非运动障碍症状,包括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备受重视,其中PD伴随的认知...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期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运动障碍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随着PD临床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PD的非运动障碍症状,包括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备受重视,其中PD伴随的认知功能障碍尤其受到了更密切的关注。临床上发现有相当一部分PD患者可有认知功能改变,甚至出现痴呆,此称为PD痴呆(PD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 帕金森病 痴呆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运动障碍 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黄敏 蔡丽琼 孙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54-155,共2页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主要由脑部血管阻塞或血管突然破裂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以脑梗死最为常见。脑卒中因其发病急、病死率高、治疗后致残率高,已成为发达国家前3位致...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主要由脑部血管阻塞或血管突然破裂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以脑梗死最为常见。脑卒中因其发病急、病死率高、治疗后致残率高,已成为发达国家前3位致死原因之一,很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延续性护理 遵医嘱行为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信美 刘雅慧 蔡丽琼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72-173,共2页
跌倒是指不能控制或非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平面上,是医院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神经内科患者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疾病、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运动障碍等导致跌倒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增高。跌倒后易发生骨折、脑外伤、甚至死... 跌倒是指不能控制或非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平面上,是医院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神经内科患者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疾病、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运动障碍等导致跌倒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增高。跌倒后易发生骨折、脑外伤、甚至死亡等意想不到的后果,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及相应的医疗费用支出,甚至会引发一些医疗纠纷。卫生行政部门已将"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作为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内科患者 感觉迟钝 器官功能减退 医疗纠纷 护理质量 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费用支出 脑外伤 护理人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