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与空间布局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勇 何峰 韩也逸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3,125,共11页
【目的】为进一步掌握江苏省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组成,探索其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南京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方法】基于2021—2022年的南京市古树名木的调查资料,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法与点要素核... 【目的】为进一步掌握江苏省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组成,探索其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南京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方法】基于2021—2022年的南京市古树名木的调查资料,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法与点要素核密度分析法等研究了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特征、空间格局特征、优势种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南京市共有古树名木2094株,其中名木、一级古树和二级古树分别为257、80和1757株,隶属于49科87属142种,且达20株以上的优势古树名木树种有16种。树龄高于1000 a的一级古树共有14株,而小于1000 a并高于500 a的一级古树共有24株,有70.06%的古树名木分布于玄武区的中山陵景区。南京市古树名木共有56.16%生长状况旺盛,生长状况一般的古树名木占比41.36%,且以柏科与松科为主。南京市古树名木空间分布特征属于空间聚集型,不同辖区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且中部区域具有最高的空间聚集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古树名木的占比排序为居民点及建设用地>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其他用地,分布于林地区域的古树名木总量占比为44.75%,仅有4.11%位于耕地区域。【结论】总体来看,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其数量和种类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聚集型分布,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经纬度和海拔等因素均对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南京市 资源现状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陵绿来满目春 绘就生态新图景——南京市园林式单位(居住区)绿化巡礼
2
作者 《国土绿化》 2021年第1期34-37,共4页
山因林而秀,城因绿而美。江苏省南京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按照《南京市绿化管理条例》,严格实行绿色图章制度,新建居住区(单位)实行高标准同步绿化,并积极探索居住区绿化长效管理办法。2013年以来,全市开... 山因林而秀,城因绿而美。江苏省南京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按照《南京市绿化管理条例》,严格实行绿色图章制度,新建居住区(单位)实行高标准同步绿化,并积极探索居住区绿化长效管理办法。2013年以来,全市开展了园林式单位(居住区)评选、园林式学校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等社会绿化工作,倡导爱绿护绿风尚,提升宜居环境品质,推动"美丽南京"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式单位 居住区绿化 城市生态环境 江苏省南京市 长效管理 宜居环境 园林式学校 管理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严俊 《林业勘查设计》 2021年第6期1-6,共6页
林木种苗产业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保证林木种苗产业的良性发展,才能实现林业产业的平衡、稳定发展。通过对南京市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为进一步发展林木种苗产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林木种苗 发展现状 技术策略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绿为底色 绘壮美画卷 南京市“长江大保护”走出新路子
4
作者 《国土绿化》 2020年第12期32-35,共4页
江山美如画,江河万古流。南京是长江入苏“第一站”,也是江苏省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长江岸线占全省近1/4。如今的南京,长江沿岸水清岸绿、鸟鸣景美,一批批滨江发展示范区彰显时代风采、凸显南京特色、传承文化底蕴;一道道沿江绿色廊道... 江山美如画,江河万古流。南京是长江入苏“第一站”,也是江苏省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长江岸线占全省近1/4。如今的南京,长江沿岸水清岸绿、鸟鸣景美,一批批滨江发展示范区彰显时代风采、凸显南京特色、传承文化底蕴;一道道沿江绿色廊道筑起城市生态屏障。绿色、生态肌理已深深植入南京的“城市基因”,以绿色为底色,五彩斑斓的南京岸线勾勒出“长江大保护”南京段的壮美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岸线 长江沿岸 绿色廊道 生态屏障 五彩斑斓 时代风采 长江大保护 美如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印发《南京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宁农规(2023)3号)
5
作者 《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3年第10期54-60,共7页
江北新区经发局、财政局(金融办)、规划资源局、环水局、建交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综治局,各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规划资源分局、建设局(住建局)、水务局、(园区)政务办(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信访局、... 江北新区经发局、财政局(金融办)、规划资源局、环水局、建交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综治局,各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规划资源分局、建设局(住建局)、水务局、(园区)政务办(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信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促进农村资源要素规范流动和优化配置,助力建设南京都市农业强市,结合南京实际制定了《南京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务局 信访局 农业强市 江北新区 资源要素 规范化建设 发改委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瘦西湖湖上园林景观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炜 蒋振欣 陈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85-88,共4页
为保护湖上园林景观,并进行合理开发,对扬州瘦西湖湖上园林8个代表性节点进行实地调研,归纳总结了徐园、小金山、五亭桥、凫庄、莲性寺、白塔、二十四桥、石壁流淙等湖上园林在造园结构、建筑技法、置石理水、植物栽植、细部与铺装等方... 为保护湖上园林景观,并进行合理开发,对扬州瘦西湖湖上园林8个代表性节点进行实地调研,归纳总结了徐园、小金山、五亭桥、凫庄、莲性寺、白塔、二十四桥、石壁流淙等湖上园林在造园结构、建筑技法、置石理水、植物栽植、细部与铺装等方面的艺术特征,并阐述了湖上园林的保护现状,分析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湖上园林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一定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湖上园林 艺术特征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法桐果絮综合治理模式
7
作者 宁渊林 《群众》 2023年第8期57-58,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南京绿化园林部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原则,持续加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南京绿化园林部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原则,持续加强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建立法桐行道树基本信息数据库,开展法桐健康评价指标的监测、检测工作,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法桐果絮综合治理模式,以实际行动守护市民绿色生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模式 绿化园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精细化管理 探索法 中国式现代化 信息数据库 文明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苦槠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变迁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缪菁 王勇 +1 位作者 王璐 许晓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为壳斗科栲属常绿阔叶树种,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各省区,被视为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分界树"。研究苦槠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变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保护其野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为壳斗科栲属常绿阔叶树种,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各省区,被视为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分界树"。研究苦槠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变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保护其野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MaxEnt模型,模拟和预测苦槠在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现代和2070年3个时期的潜在分布区,评估了气候因子变化对其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结果】MaxEnt模型模拟现代分布区准确度极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达0.971;苦槠现代高度适宜区主要是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天目山至北雁荡山地区;中度适宜区扩展到了苏南山区、江西及福建沿海地区;末次盛冰期退缩分布在我国华南北部地区,以及东海大陆架东部。2070年,苦槠的分布受气候影响预测适生区会急剧缩小,生境出现破碎化,高、中度适宜区残存于高海拔地区。Jackknife检验表明,最干季降雨量、最干季均温是影响苦槠地理分布的最主要气候因子。【结论】探讨不同气候因子对苦槠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利用其生物属性监测亚热带最北缘范围动态变化,可为苦槠的种源保护、生境恢复、繁育驯化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槠 潜在分布区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植物地理
原文传递
南京外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与周边区域活力再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泳汀 高翔 张国栋 《江苏建设》 2016年第4期74-78,共5页
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张,南京外秦淮河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区的河流。南京市从2002年开始对河道环境进行治理,整合周边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使外秦淮河真正成为一条'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华的河'... 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张,南京外秦淮河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区的河流。南京市从2002年开始对河道环境进行治理,整合周边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使外秦淮河真正成为一条'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华的河'。在南京外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采用的市场化融资手段,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项目探索了新的融资模式。该项目依托充足的资金支持、优质的空间设计和综合的治理手段,彻底改变了外秦淮河曾经的'脏、乱、差',南京也因此获得了2008年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年度'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水环境 污染治理 古迹保护 投融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