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肾利水法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29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肖倩 张旸 谭善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温肾利水法联合前列地尔对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及尿量的影响。方法将57例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常规予限钠、支持、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抗感染、应用血管扩张剂及... 目的观察温肾利水法联合前列地尔对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及尿量的影响。方法将57例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常规予限钠、支持、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抗感染、应用血管扩张剂及促肝细胞生长素等对症治疗,前列地尔10μg静脉滴注。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温肾利水中药汤剂口服。两组均以三周为一疗程。1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腹水、肝肾功能及尿量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67.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利水法联合前列地尔在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的治疗上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腹水消退时间,改善肝、肾功能,延缓和阻止病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肾综合征 温肾利湿 前列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特点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正虚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曹慧 张旸 +5 位作者 谭善忠 赵磊 沈建军 肖倩 梁重峰 蒋淑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特点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正虚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肝衰竭组)40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HB组)50例,以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特点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正虚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肝衰竭组)40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HB组)50例,以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值、CD4+CD25+调节性T细胞所占比例,比较组间差异。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肝衰竭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34.12%±22.33%)、CD4+/CD8+比值(1.78±1.25)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0.83%±1.00%)所占比例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0.31%±12.09%、1.32%±0.31%、2.93%±1.31%)和CHB组(分别为49.72%±20.11%、1.31%±0.52%、3.17%±2.29%)相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一旦形成,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相关效应T淋巴细胞便处于"耗损"状态,体现其"正虚"的病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肝炎 乙型 慢性 T淋巴细胞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吴银亚 谭善忠 +3 位作者 沈建军 肖倩 梁重锋 蒋淑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以下简称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携带者200例,HBeAg阳性携带者和HBeAg阴性携带者各100例,通过辨证分析得出中医证型,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HBeAg阳性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为湿热中阻型3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以下简称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携带者200例,HBeAg阳性携带者和HBeAg阴性携带者各100例,通过辨证分析得出中医证型,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HBeAg阳性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为湿热中阻型3例,肝郁脾虚型92例,瘀血阻络型3例,肝肾阴虚型2例,脾肾阳虚型0例。HBeAg阴性携带者分别为4、87、5、4、0例。2组均以肝郁脾虚证为主,与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肝郁脾虚型为主,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和瘀血阻络型散在出现,没有表现为脾肾阳虚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 中医证型 肝郁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肝衰竭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谭善忠 徐乾 +3 位作者 杨觉民 杜建霞 谢碧红 肖倩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足三里穴位注射 地塞米松治疗 治疗早期 肝衰竭 小剂量 疗效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莲风 金小清 +1 位作者 张爱华 陈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156-157,共2页
肝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病程发展快,病死率高,预后差,在中国每年查出的肝癌患者达40余万人,全球一半左右的肝癌患者集中在中国,是中国肿瘤疾病预防重点之一[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晚期肝癌不能手术切除患者... 肝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病程发展快,病死率高,预后差,在中国每年查出的肝癌患者达40余万人,全球一半左右的肝癌患者集中在中国,是中国肿瘤疾病预防重点之一[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晚期肝癌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有利于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命时间[2],其优点是微创、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生活质量高,并可使肿瘤缩小而获得手术机会[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TACE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与HBeAg(-)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银亚 谭善忠 +3 位作者 赵磊 孙薇薇 沈建军 梁重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两组各50例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CD4+和CD8+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及其比... 目的探讨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两组各50例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CD4+和CD8+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及其比值、CD4+CD25+Treg所占比例;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在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与CD8+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与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HBeAg(+)HBV携带者有升高趋势,但与HBeAg(-)HBV携带者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HBV携带者,CD4+CD25+Treg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HBeAg(-)HBV携带者,CD4+CD25+Treg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肝功能在正常范围,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不同,HBeAg(+)HBV携带者高于健康对照组,而HBeAg(-)HBV携带者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处于不同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43例护理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慧 张旸 谭善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43例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用系统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统计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记录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72.0%...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43例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用系统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统计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记录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72.0%,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病情重,治疗中系统地采用针对性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对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肝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汪增秀 谭善忠 +4 位作者 孙薇薇 沈建军 肖倩 梁重锋 蒋淑莲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HBV-ACLF患者43例,随访观察3个月后患者的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的...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HBV-ACLF患者43例,随访观察3个月后患者的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比,并计算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选择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3个月后,43例HBV-ACLF患者存活26例,死亡17例。与肝衰竭存活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CD3^+细胞百分率(22.96±20.59)%、CD8^+细胞百分率(31.63±12.69)%均低于存活组(37.89±17.36)%和(36.52±9.75)%,而CD4^+细胞百分率(55.15±14.23)%、CD4^+/CD8^+(1.77±1.38)高于存活组(48.51±13.35)%、(1.32±0.6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CD4^+CD25^+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比例下降,CD4^+T淋巴细胞、CD4^+/CD8^+升高,肝衰竭存活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HBV-ACLF患者的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4^+CD25^+Treg比例下降的程度越重,预后可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纤复肝方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谢碧红 杨觉民 吴引伟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化纤复肝方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评价中药化纤复肝方抗肝纤维化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化纤复肝方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评价中药化纤复肝方抗肝纤维化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改善肝纤维化患者的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纤复肝方有比较良好的抗肝纤维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化纤复肝方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建军 谭善忠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7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联合注射用洛铂TACE治疗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洛铂TACE)18例,对照组(单纯洛铂TACE)18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变化和VEGF等指标变化。结果联合... 目的探讨华蟾素联合注射用洛铂TACE治疗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洛铂TACE)18例,对照组(单纯洛铂TACE)18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变化和VEGF等指标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2%和50%(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乏氧诱导因子(HIF)-1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能较好地抑制栓塞后局部微环境乏氧诱导细胞和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从而抑制TACE后残余肿瘤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华蟾素注射液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乏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疸之中医脏腑论治 被引量:6
11
作者 廉亚男 谭善忠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1-14,共4页
黄疸之源在肝脏,肝脏疏泄功能失常,胆汁入血而发黄;黄疸之因在脾脏,脾脏运化功能失调,湿热困脾而致黄;黄疸之本在肾脏,肾脏损伤阴阳亏虚,寒湿内蕴而成黄。黄疸的治疗应纵观全程,肝脾肾兼顾,同时辨证论治,或重在疏肝、治黄疸之源,或重在... 黄疸之源在肝脏,肝脏疏泄功能失常,胆汁入血而发黄;黄疸之因在脾脏,脾脏运化功能失调,湿热困脾而致黄;黄疸之本在肾脏,肾脏损伤阴阳亏虚,寒湿内蕴而成黄。黄疸的治疗应纵观全程,肝脾肾兼顾,同时辨证论治,或重在疏肝、治黄疸之源,或重在健脾、治黄疸之因,或重在补肾、治黄疸之本,尤强调补肾及健脾,综合治疗,则黄疸易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中医药疗法 疏肝 补肾健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90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文睿 王坚 严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509-2513,共5页
目的:观察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90例5a的长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降肝隆煎剂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退黄、降酶、抗纤维化、支持及对症处理;疗程6-67mo... 目的:观察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90例5a的长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降肝隆煎剂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退黄、降酶、抗纤维化、支持及对症处理;疗程6-67mo,疗程的中位数为31.4mo.对血清病毒水平、肝功能、合并症、肝癌的发生率、病死率进行观察.结果: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为61.4%(27/44),对照组为6.5%(3/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01);HBeAg转阴率:治疗组为33.3%(11/33),对照组为6.7%(2/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321);治疗组患者12,24,36,37-67mo,变异率分别为11.4%,22.7%,34.1%,38.6%.治疗组YMDD非变异病例的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分级积分下降,白蛋白(A)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17.90±1.01μmol/Lvs62.57±52.23μmol/L;5.18±1.40vs7.50±3.16;42.32±6.39g/Lvs38.35±7.27g/L,P<0.01);合并症的发生率:治疗组11.4%,对照组4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7);肝癌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2998);死亡率: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30.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377).结论: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可抑制病毒复制,YMDD累计变异率较低,肝功能得到改善,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降肝隆 拉米夫定 活动性肝炎 肝硬变 乙型肝炎 YMDD变异 拉米夫定治疗 联合治疗 肝硬变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中医治法特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立华 谭善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7期1732-1734,共3页
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病因病机、临床症候复杂,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历代医家对此认识及治法颇多。将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治法归纳为: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扶正补虚,并认为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扶正补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 治法 扶正补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患者陪护人员跌倒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小清 张爱华 赵莲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调查陪护人员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跌倒预防的知识、信念、行为的现况,提出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跌倒预防知信行评估调查问卷对100例陪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陪护人员对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差,且缺乏正规的学习... 目的调查陪护人员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跌倒预防的知识、信念、行为的现况,提出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跌倒预防知信行评估调查问卷对100例陪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陪护人员对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差,且缺乏正规的学习途径。大专及以上人员在预防跌倒的态度行为方面的得分要好(P<0.05),护理员比亲属预防跌倒的态度和行为要好(P<0.05),受过培训比未受过培训人员在预防跌倒的态度和行为更好(P<0.05),有陪护经历的比没有陪护经历的人员在跌倒预防的行为方面更佳(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肝硬化腹水患者陪护人员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跌倒 陪护人员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对老年慢性乙肝病人的抗病毒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娜 张绍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的抗病毒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在我院诊治的50例CHB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服用TDF,28例服用ETV。收集病人在治疗过程...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的抗病毒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在我院诊治的50例CHB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服用TDF,28例服用ETV。收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毒学应答、血清肌酐(serum creatitine,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和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病人的抗病毒疗效及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2组均出现较好的病毒学应答,且24个月内未见病毒学突破。治疗过程中2组各时点HBV DNA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各时点的SCr、eGF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24个月时,TDF组的β2-MG水平明显高于ET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时,TDF组的RBP水平明显高于ET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CHB病人,ETV和TDF均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但在使用TDF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肾功能,对肾功能的评估除SCr、eGFR外,还需要重视RBP和β2-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肾功能 视黄醇结合蛋白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未病”理念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防治的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立华 谭善忠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2期2228-2229,2232,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临床上无明显的不适症状,但随着其病程的延长,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而西医对其无明确的治疗方案。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它奠定了预防医学的基础,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大特色。可根据辨证从情志、...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临床上无明显的不适症状,但随着其病程的延长,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而西医对其无明确的治疗方案。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它奠定了预防医学的基础,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大特色。可根据辨证从情志、饮食、劳逸、药物等方面入手,以扶住正气、调和阴阳为原则,积极将"治未病"思想运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防治中,对患者有预防、延缓和减轻其发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携带者 “治未病”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乙肝病毒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肖倩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4-45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状况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eAg阴性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5种证型,采用迈科锐HBV突变检测基因芯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BCP)和前C基因终...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状况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eAg阴性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5种证型,采用迈科锐HBV突变检测基因芯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BCP)和前C基因终止变异检测。结果与HBeAg阳性组患者相比,HBeAg阴性患者HBV变异的发生与中医各证型无明显相关性;分为偏实证组和偏虚证组后,BCP区和/或前C区变异率偏实证组为34.5%,偏虚证组为65.5%,偏虚证组明显高于偏实证组。结论BCP区和/或前C区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实证变异率低于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诊断 辨证分型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血瘀证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增秀 谭善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25-127,共3页
原发性肝癌具有临床发现晚、进展快及预后差等特性,目前西医常用手术、化疗、放疗、介入及免疫等治疗方法[1],但因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术后复发率较高。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控制原发性肝癌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原发性肝癌具有临床发现晚、进展快及预后差等特性,目前西医常用手术、化疗、放疗、介入及免疫等治疗方法[1],但因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术后复发率较高。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控制原发性肝癌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意义。兹就近年来中医从瘀论治原发性肝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瘀 中医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型与检测指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淑莲 谭善忠 文剑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淤胆、肝功能、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15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辨证分型为水湿内阻、湿热蕴结、阳虚水盛、阴虚水停共4组,并对其肝纤维化、淤胆、肝功能、并发症进行检查和比较。结果:肝纤维化...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淤胆、肝功能、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15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辨证分型为水湿内阻、湿热蕴结、阳虚水盛、阴虚水停共4组,并对其肝纤维化、淤胆、肝功能、并发症进行检查和比较。结果:肝纤维化指标比较:阴虚水停型>阳虚水盛型>湿热内蕴型>气滞湿阻型(P<0.05)。淤胆指标比较:阴虚水停型>阳虚水盛型>湿热内蕴型>气滞湿阻型(P<0.05)。肝功能比较:阴虚水停型<阳虚水盛型<湿热内蕴型<气滞湿阻型(P<0.05)。Child-Pugh A级主要分布在水湿内阻、湿热蕴结证,C级主要分布在阴虚水停证。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主要发生在阴虚水停证。结论:肝硬化腹水检测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中医证型 检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小清 张爱华 赵莲风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3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及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护的效果、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治护工作满意度的评分。结果:接受治护后,观察组患者接受治护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对治护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其接受治护的效果、生活质量及对治护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慢加急性肝衰竭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