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化评估护理干预对预防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律失常及其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36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36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5.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9%(x^2=12.873,P〈0.01);满意度评分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控制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护理 胸外科手术/护理 心律失常 心性 病人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2
作者 王翰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790-0791,共2页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当中的使用。方法:选择 本院在 2021 年 2 月份 -2021 年 8 月份期间治疗的心胸外科手术 100 例患者开展相关 研究,按照随机挑选法将其分为 E 组与 F 组,每组 50 例心胸外科患者。E 组采用 一般护理...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当中的使用。方法:选择 本院在 2021 年 2 月份 -2021 年 8 月份期间治疗的心胸外科手术 100 例患者开展相关 研究,按照随机挑选法将其分为 E 组与 F 组,每组 50 例心胸外科患者。E 组采用 一般护理方式,F 组使用优质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心胸外科患者在诊治期间不良反 应出现情况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F 组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百分之八显著小于 E 组不良反应出现率百分之二十二,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F 组的护理满意度百分 之九十六明显超过 E 组的护理满意度百分之,二者之间差别明显;F 组心胸外科患 者的身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明显超过 E 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差别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患者临床护理当中成效明 显,十分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心胸外科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子黄 陈鑫 吴澄安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中晚期 食管肿瘤 贲门癌 外科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主动脉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快速分割的质量评估与临床价值
4
作者 黄晓斌 吴正参 +9 位作者 黄莹 陈谦 柴浩 叶鹏 谢光辉 徐辉 马琛明 杨剑 张海波 陈国中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通过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图像分析相比较,探讨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实现快速、准确的主动脉根自动分割与评估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68例患者... 目的通过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图像分析相比较,探讨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实现快速、准确的主动脉根自动分割与评估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68例患者的主动脉根部CTA图像,分别使用3mensio工作站和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进行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与专家主观评价。结果在专家主观评价的68例中,63例(92.6%)患者达到Ⅲ级,4例(5.9%)达到Ⅱ级,1例(1.5%)达到Ⅰ级。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的测量结果与3mensio工作站的测量结果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低年资医生,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的测量结果更加接近于专家的评估结果。此外,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显著减少了测量的总耗时与鼠标总移动距离(P<0.01)。结论对于接受TAVR的患者而言,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具有与常规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结果良好的相关性(r=0.883)。该平台可靠的评估质量使其在未来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自动分割 深度学习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手术教学”在胸心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秦卫 陈鑫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教学”模式在胸心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7月—2018年6月,共98名本科实习生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胸心外科进行临床实习,采用抽签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54人采用“手术教学”进行教学(A组);另44人... 目的探讨“手术教学”模式在胸心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7月—2018年6月,共98名本科实习生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胸心外科进行临床实习,采用抽签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54人采用“手术教学”进行教学(A组);另44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B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组理论学习成绩和技能成绩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实习满意度方面均优于B组(P<0.05)。结论“手术教学”在胸心外科实习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均有明显提高,可以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胸心外科 临床教学 学习兴趣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永胜 聂帅 +1 位作者 黄福华 章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23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230例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HAP发生率,纳入22例HAP...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230例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HAP发生率,纳入22例HAP患者为感染组,同时期按照1:2的病例比例纳入44例未发生HAP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易感因素并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对HAP发展和临床结局之间的影响。结果HAP的发生率为9.6%;两组患者在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术前炎症指标、CTA、超声心动图表现及手术特点相似;但在年龄、吸烟史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史有显著差异(P<0.05);细菌培养结果表明,HAP的多菌源性为18.2%,分离到的微生物中有68.7%为革兰氏阴性菌,15.6%为真菌。HAP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住院期间多器官功能障碍、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死亡率均较高[(32%vs.7%,P=0.012);(7.0±4.2)vs.(3.0±1.5)d,P<0.001;(16.0±14.8)vs.(6.0±1.1)d,P=0.005;(23%vs.5%,P=0.036)]。结论HAP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HAP的发生常伴随患者预后的恶化;对于高龄、术前有吸烟史及COPD病史患者,应加强围术期HAP的防治;HAP致病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对于ICU停留长、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应警惕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医院获得性肺炎 血管外科 临床特点 重症监护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一氧化氮气体对外科手术后肾功能损伤和出血影响的meta分析
7
作者 钱德伟 周任 +2 位作者 关礼春 张航 虞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评价吸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气体对外科术后肾损伤和出血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 目的·评价吸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气体对外科术后肾损伤和出血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3月26日。中文以"外科手术""一氧化氮"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英文以"nitric oxide""surgical procedures,operative""cardiac surgical procedures""cardiac surgery""transplantation"为主题词及自由词进行检索。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结局指标为肾损伤发生率和出血发生率。结果·共纳入7篇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文献,共计外科患者689例,其中接受NO治疗337例,对照组3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外科手术后应用NO组肾损伤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5,95%CI 0.61~0.92,P=0.005),而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9,95%CI 0.22~2.83,P=0.710)。结论·外科手术中应用NO不会增加患者的肾损伤和出血风险,且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NO可能具有保护肾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肾损伤 出血 外科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风险的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和评价
8
作者 陈烨 蒋英硕 +5 位作者 朱新悦 杜文心 陈鑫 娄晟 孙建国 朱君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2-1279,共8页
目的:分析并筛选心脏移植(heart transplant,HT)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HT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4年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HT术受者... 目的:分析并筛选心脏移植(heart transplant,HT)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HT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4年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HT术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按8∶2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因素,通过R建立可视化的动态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区分度,并将列线图模型同Cleveland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房颤史(OR=9.647,95%CI=1.961~47.470)、术中血管活性药物评分(OR=1.094,95%CI=1.012~1.183)、术中输入红细胞或血浆(OR=10.200,95%CI=1.727~60.238)、术后中心静脉压(OR=1.548,95%CI=1.186~2.021)和术后使用万古霉素(OR=25.082,95%CI=2.122~296.417)是心脏移植后急性肾损伤(HT-AKI)的5个独立危险因素,动态列线图模型在测试集中AUC=0.842(95%CI:0.676~0.971),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1的斜线,Brier评分为0.173;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5.658,P=0.685)提示模型预测性能较好。且本模型显示出比Cleveland评分更好的区分度。结论:本研究发现了影响HTAKI的术前、术中、术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建立的动态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准确识别AKI高风险人群,并方便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肾损伤 预测模型 动态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李雅婷 张小敏 陈玉红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9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CABG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CABG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高于护理前,LVEDD、LVESD均低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能够有效改善CABG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且能够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多学科协作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在女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在女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4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在女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4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叙事护理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心功能各项指标更优(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护理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在女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功能,优化心理弹性与问题应对方式,提高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激励式心理干预 心脏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效果比较
11
作者 马志飞 陈文 郑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483-1486,1490,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分别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及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为肺楔形切除组和肺叶切除组,各5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肺功能及...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分别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及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为肺楔形切除组和肺叶切除组,各5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肺楔形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住院时间低于肺叶切除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 d、1个月及3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均P<0.05)。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楔形切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FEV 1、MVV、FVC升高(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3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P<0.05)。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楔形切除组术后1、3 d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均P<0.05)。术后6个月,肺楔形切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7%,与肺叶切除组11.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相比,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应用于老年患者早期NSCLC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降低术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 围手术期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手术对比孙氏手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弓部夹层的预后分析
12
作者 张若禹 王晓棣 +2 位作者 陈文 黄福华 陈鑫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22-429,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杂交手术和孙氏手术治疗累及弓部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早期和中远期预后,为临床治疗急性主动脉弓部夹层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回顾性分析杂交手术和孙氏手术治疗累及弓部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早期和中远期预后,为临床治疗急性主动脉弓部夹层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93例急性主动脉弓部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杂交手术组144例,孙氏手术组549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结局和中远期预后。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和主动脉二次手术,三级终点包括住院期间的死亡和并发症。结果经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本研究共生成了127对病例。与杂交手术组相比,孙氏手术组的患者具有更长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P<0.05),且孙氏手术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输血率、新发透析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发生率、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杂交手术组和孙氏手术组的住院死亡、中远期全因死亡与心血管死亡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接受孙氏手术治疗与更低的主动脉二次手术率相关(HR 0.29,95%CI 0.10-0.87,P=0.027),这些结果在未匹配的队列中也得到了验证。结论杂交手术并未改善中远期生存率,且增加了中远期主动脉二次手术的风险。然而杂交手术较孙氏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在术后早期展现出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谨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部 杂交手术 孙氏手术 并发症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接受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发生早期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和评价
13
作者 杜文心 陈烨 +4 位作者 林晓南 钱正 朱一帆 刘冰 朱君荣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分析心脏移植(HT)术后接受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发生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HT术后早期感染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24年1月行HT且术后接受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 目的:分析心脏移植(HT)术后接受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发生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HT术后早期感染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24年1月行HT且术后接受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发生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通过R语言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持续时间、术后ICU时间、合并使用甲氧氯普胺和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rs776746位点基因多态性为早期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5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性能优秀,在测试集中曲线下面积(AUC)为0.844,bootstrap法验证得到的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拟合良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041,提示模型一致性较好,临床决策曲线(DCA)也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净获益水平。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考虑了免疫抑制剂与HT术后早期感染的相关性,有助于HT术后更准确高效地识别早期感染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早期感染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ach-back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蒋承慧 黄青菲 +5 位作者 黄艳 张丹丹 王敏 胡宇洋 汪靖 谢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实施Teach-back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状态、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诊治的88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实施Teach-back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状态、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诊治的88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常规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行Teach-back健康教育。两组干预均实施至患者出院,出院后随访5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医院焦虑抑郁-焦虑分量表(HAD-A)、医院焦虑抑郁-抑郁分量表(HAD-D)]、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HAD-A、HAD-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HAD-A、HAD-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HAD-A、HAD-D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中实施Teach-back健康教育,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each-back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线粒体与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强 曹勖 王睿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442-446,456,共6页
腹主动脉瘤(AAA)是以腹主动脉壁发生持续性扩张为主要特点的血管疾病,破裂后常导致严重后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构成血管中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节血管的直径和血流,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血压。VSMCs线粒体作为VSMCs氧化代... 腹主动脉瘤(AAA)是以腹主动脉壁发生持续性扩张为主要特点的血管疾病,破裂后常导致严重后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构成血管中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节血管的直径和血流,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血压。VSMCs线粒体作为VSMCs氧化代谢的中心,在能量产生和细胞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VSMCs线粒体功能障碍与AA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从VSMCs线粒体与氧化应激和炎症、线粒体DNA损伤、线粒体动力学异常和细胞代谢四个方面探讨VSMCs线粒体损伤在AAA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AAA未来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血管平滑肌细胞 线粒体 氧化应激 线粒体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联合激励式健康教育在女性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晶晶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125-128,132,共5页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联合激励式健康教育在女性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食管癌胸腔镜手术的88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联合激励式健康教育在女性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食管癌胸腔镜手术的88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联合激励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引流管拔除、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激励式健康教育在女性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激励式健康教育 食管癌 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致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朱崟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致消化道出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致消化道出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止血成功时间、出血复发率、Blatchford危险评分系统(BR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B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4h、护理后48h及出院时,观察组B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致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时间,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出血复发率和再出血风险,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7
18
作者 牛永胜 李莉 +2 位作者 魏海燕 黄福华 章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术后入ICU监护治疗的AAD手术患者110例,男74例,女36例,年龄≥18岁。根据术后5 d内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术后入ICU监护治疗的AAD手术患者110例,男74例,女36例,年龄≥18岁。根据术后5 d内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POD的评估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进行。收集患者围术期指标,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有32例(29.1%)患者发生POD。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酗酒史、术前ALT、术后当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入ICU 6 h内MAP、入ICU 6 h内局部脑氧饱和度(SctO_(2))是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每增大1岁,OR=1.240,95%CI 1.062~1.267,P=0.036)、酗酒史(OR=1.106,95%CI 0.927~1.270,P=0.042)、入ICU 6 h内MAP(<65 mmHg,OR=1.326,95%CI 0.863~1.974,P=0.016)和入ICU 6 h内SctO_(2)(≤50%,OR=1.182,95%CI 1.021~1.356,P=0.022)是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POD组比较,POD组ICU内AKI、MODS发生率明显升高,ICU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术后大出血发生率、术后5 d内再次手术率、ICU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增大、酗酒史、术后早期低血压和低SctO_(2)是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脑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肾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树伟 苏存华 +3 位作者 阎岩 陆乘俊 韩林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接受手术的266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RF分为ARF组和无ARF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接受手术的266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RF分为ARF组和无ARF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特征间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例(6.77%)患者术后发生ARF.两组患者在术前心功能不全(NYHAⅢ~Ⅳ级,P=0.024)、肾功能不全(P=0.002)、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90 min(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90 min(P=0.015)及术后二次开胸止血(P=0.004)、脑损伤(P=0.013)和急性呼吸功能障碍(P=0.000)的人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RF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高于无AR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肾功能不全(OR=6.978,95% CI为1.874~25.997)、体外循环时间≥190 min(OR=5.663,95% CI为1.621~19.781)、围术期大量输注红细胞(OR=1.071,95% CI为1.030~1.113)和术后急性呼吸功能障碍(OR=4.853,95% CI为1.467~16.053)是术后AR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RF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ARF评估并个体化干预,以减少住院死亡率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 夹层动脉瘤 急性肾衰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280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鑫 徐明 +5 位作者 邱志兵 史宏伟 穆心伟 蒋英硕 赵阳 郭子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OPCAB)手术方法及评价其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 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中左主干病变 3 8例 ( 13 6% ) ,单支、双支和三支系统病变为 12、2 9和2 3 9例。均经正中切口行OPCAB ,... 目的 :探讨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OPCAB)手术方法及评价其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 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中左主干病变 3 8例 ( 13 6% ) ,单支、双支和三支系统病变为 12、2 9和2 3 9例。均经正中切口行OPCAB ,人均旁路移植 3 3 8支 ( 1~ 5支 )。应用左乳内动脉 2 61例 ,桡动脉 2例 ,17例为大隐静脉。结果 :2 73例病人顺利完成手术 ,3例转成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2 2 4例病人均在手术后 0~ 12 (平均 5 9±4 6)小时顺利拔除气管插管 ,其中 5例手术终在手术室拔除气管插管后回重症监护病房。胸腔引流量 ( 2 5 0± 98)ml,10 3例病人未输血。2例手术后 5天和 9天大面积脑梗塞分别于手术后 18天和 2 9天死亡 ,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病人 ,OPCAB是一项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冠状动脉疾病 脱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