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T_(1)-Mapping与T_(2)-Mapping评估慢性肾病肾功能的价值
1
作者 李雪松 张庆娟 +2 位作者 余玉盛 周清清 张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84-87,99,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T_(1)-Mapping与T_(2)-Mapping评估慢性肾病(CKD)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CKD患者81例,所有患者均行T_(2)WI、T_(1)-Mapping及T_(2)-Mapping扫描及肾功能生化检查。基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轻、中及重度三组... 目的探讨联合T_(1)-Mapping与T_(2)-Mapping评估慢性肾病(CKD)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CKD患者81例,所有患者均行T_(2)WI、T_(1)-Mapping及T_(2)-Mapping扫描及肾功能生化检查。基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轻、中及重度三组,测量肾脏T_(1)及T_(2)值并比较其组间差异及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间肾皮质、髓质T_(1)值及髓质T_(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3,9.431,10.090;P<0.05)。肾皮质T_(1)值、髓质T_(1)值及髓质T_(2)与eGFR存在相关性(r=-0.409,-0.389,0.372;P<0.05)。联合肾皮质、髓质T_(1)值及髓质T_(2)值在鉴别轻度与中、重度CKD的诊断效能最佳(AUC=0.869,P<0.001)。结论T_(1)-Mapping与T_(2)-Mapping对CKD肾功能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联合T_(1)-Mapping与T_(2)-Mapping可提高鉴别轻度与中、重度CKD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肾功能评估 磁共振成像 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他克莫司辅助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程晨 王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7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小剂量他克莫司辅助治疗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24 h尿蛋白、血清指标、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严格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运用小剂量他克莫司辅助治疗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24 h尿蛋白、血清指标、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醋酸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醋酸泼尼松、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他克莫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和血清学指标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76.00%)对比对照组(50.00%)];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及血肌酐)及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白蛋白水平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均P<0.05)。结论在醋酸泼尼松、环磷酰胺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小剂量他克莫司辅助治疗,能够帮助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改善肾功能与脂代谢,提升生存质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小剂量 他克莫司 醋酸泼尼松 环磷酰胺 肾功能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江 袁自静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肾性贫血 左—卡尼汀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药物治疗 联合用药 慢性肾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维生素E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袁自静 朱江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生素E 治疗 肾性贫血 EPO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袁自静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6期493-494,共2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时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应用rHuEPO的同时,补充左-卡尼汀(治疗组),一组单用rHuEPO(对照...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时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应用rHuEPO的同时,补充左-卡尼汀(治疗组),一组单用rHuEPO(对照组)。治疗16周。rHuEPO剂量每月调整一次,当血红蛋白(Hb)>100g/L时rHuEPO逐渐减至维持量,以期使Hb、红细胞压积(Hct)达到并维持在100~120g/L、30%~35%。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Hct的变化以及rHuEPO的维持量。结果两组患者的Hb、Hct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且治疗组rHuEPO的维持量更少(P<0.05)。结论补充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增强rHuEPO的疗效,减少rHuEPO的维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左-卡尼汀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猛 朱江 袁自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轻、中度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及治疗组4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柴苓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轻、中度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及治疗组4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柴苓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李小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5期587-588,共2页
目的评价慢性肾脏病合并贫血且非透析的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血管方面的影响。方法 17例CKD(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46.30±16.38)岁,合并肾性贫血,平均(8.1±0.5)g/dL,接受rhEPO 10000U皮下注射,... 目的评价慢性肾脏病合并贫血且非透析的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血管方面的影响。方法 17例CKD(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46.30±16.38)岁,合并肾性贫血,平均(8.1±0.5)g/dL,接受rhEPO 10000U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分别检测治疗前后6个月患者血红蛋白浓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心房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CTR)。结果治疗6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1),颈动脉IMT、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P<0.001),LVEF、CTR无明显进展。结论 CKD患者应用EPO可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慢性肾脏病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梅芳 刘猛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8期486-487,共2页
目的观察大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规律血液透析,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大黄。疗程为3个月... 目的观察大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规律血液透析,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大黄。疗程为3个月。监测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改良SGA评分、人体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hs-CRP、Hb、Alb、TR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hs-CRP水平降低,Hb、Alb、TRF水平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前改良SGA评分、BMI、MAMC、T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改良SGA评分下降,BMI、MAMC、TSF指标升高(P<0.05)。结论大黄可以减轻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微炎症状态 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钠血液透析对20例透析相关性头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猛 王梅芳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11期635-635,共1页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在透析结束后发生的与透析治疗本身相关的头痛称为透析相关性头痛(HDH),是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率10%~20%,严重影响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采用可调钠透析,使透析相关性头痛明显减轻,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可调钠血液透析 透析相关性 头痛 常见并发症 可调钠透析 透析治疗 透析过程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使用综合征的预防及体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江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75-375,共1页
首次使用综合征在临床血液透析(HD)过程中并不少见.它是指使用新透析器时患者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一是即刻过敏反应(甲型),另一是非特异性胸背痛(乙型).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荨麻疹、皮肤骚痒、胸背部疼痛,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少数... 首次使用综合征在临床血液透析(HD)过程中并不少见.它是指使用新透析器时患者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一是即刻过敏反应(甲型),另一是非特异性胸背痛(乙型).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荨麻疹、皮肤骚痒、胸背部疼痛,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少数严重患者可伴有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我们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应尽量做好预防措施,减少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反应程度.我们在1999~2003年对12例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首次使用综合征 预防 环氧乙烷 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象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2期81-82,共2页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行腹膜透析患者65例,按入院时间将2008年5月-2010年12月进入透析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予传统护理;2011年1月-2012年4月进入透析患者32例作为观...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行腹膜透析患者65例,按入院时间将2008年5月-2010年12月进入透析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予传统护理;2011年1月-2012年4月进入透析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用药指导、液体平衡、腹透操作和换药操作的培训、康复指导、居家环境和物品的准备及突发状况等知识的培训,并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100.0%、100.0%高于对照组的93.9%、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在腹膜透过程中主动配合治疗,依从性较好,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有改善,维持透析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腹膜透析 依从性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反馈教学在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12
作者 王涛 陈杰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8期166-169,共4页
讨论指导-反馈教学在临床实习生带教期间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开展临床见习的60名医学生作观察样版,凭借任意分类对策,将60例平衡区划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总数设置均为30例,将基本临... 讨论指导-反馈教学在临床实习生带教期间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开展临床见习的60名医学生作观察样版,凭借任意分类对策,将60例平衡区划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总数设置均为30例,将基本临床对策贯彻落实于对照组,观察组则采取指导-反馈教学模式,将区别化教学模式下,组与组实习生的教学情况展开统计学分析,涵盖指标内容共涉及了5个层面。结果 结束本次教学工作之后,观察组实习生在出科考评阶段的最终得分较高(P<0.05)。观察组学生在考评得分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P<0.05)。观察组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得分也较高(<0.05)。对于本次教学工作完成后进行整体教学质量评价,观察组实习生在各项目中的占比均较高(P<0.05)。统计分析结果相比,观察组对本次教学工作的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指导-反馈教学方式的有序开展,对临床实习生的学习效果起到显著的提高作用,还能改善临床教学质量,有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反馈教学模式 临床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频生物电阻抗法的分层级护理法在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沈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5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频生物电阻抗法的分层级护理法在对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基于多频生物电阻抗法的分层级护理法在对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多频生物电阻抗法的分层级护理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干体重、浮肿指数、身体总水量、细胞外水分、体重指数(BMI)、过度水化(0H)值、血压水平、浮肿指数达标率、血压达标率及容量平衡达标率。结果:经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干体重较轻,其浮肿指数、BMI、0H值、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水平均较低,其身体总水量及细胞外水分均较少,其浮肿指数、血压及容量平衡的达标率均较高,P<0.05。结论:采用基于多频生物电阻抗法的分层级护理法对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保持其机体的容量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多频生物电阻抗法 分层级护理法 容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自静 朱江 蔡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825-826,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和雷公藤多甙,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和雷公藤多甙,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内皮素(ET)下降及血白蛋白(ALB)上升更显著。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药物疗法 丹参/治疗应用 红花/治疗应用 雷公藤多甙/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非诺贝特对肾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川 袁自静 朱江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1361-136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非诺贝特对不同人群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上高尿酸血症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3)、EMbase(1984~2013)、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1期)、CBM(1978~2013)和CNKI(1989~2013)... 目的系统评价非诺贝特对不同人群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上高尿酸血症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3)、EMbase(1984~2013)、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1期)、CBM(1978~2013)和CNKI(1989~2013)等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中西医结合杂志》及国内肾脏疾病相关杂志,纳入非诺贝特干预相关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南2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包括3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经非诺贝特治疗后,患者血清尿酸改善优于对照组[WMD=48.68,95%CI(10.02,87.34),P〈0.00001];内生肌酐清除率较对照组下降[WMD=8.88,95%CI(1.29,16.47),P=0.002];血清肌酐的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I.78,95%CI(-2.86,6.42),P=0.4510②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皮疹、GPT、转氨酶等一过性升高,但大多症状轻微。结论非诺贝特对于降低m尿酸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纳入文献方法学质最不高,确切疗效及有关毒副作用有待于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尿酸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半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与贫血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蒋美华 袁自静 +2 位作者 张庆娟 王涛 朱江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7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铁过载的相关情况及其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SF水平分为三组.A组(SF≤500 mg/L,n=60...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铁过载的相关情况及其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SF水平分为三组.A组(SF≤500 mg/L,n=60),B组(500 mg/L< SF≤1000 mg/L,n =35)和C组(SF> 1000 mg/L,n =25).调查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静脉补铁剂量、血红蛋白的变化、尿素氮、肌酐、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铁调素的水平.结果 C组患者的静脉铁补充剂量、输血量均大于A、B两组(P<0.05),A组血红蛋白变化量大于B、C两组(P<0.05),C组铁调素高于A、B两组(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在SF≤500 mg/L,静脉补铁能有效地改善贫血,如补铁过量;SF> 1000 mg/L并不能显著的改善贫血及表现出铁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贫血
原文传递
可调钠血液透析治疗透析相关性头痛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猛 王梅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8-528,共1页
透析相关性头痛(HDH)是血液透析(HD)中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采用可调钠透析,使透析相关性头痛明显减轻。
关键词 血液透析治疗 透析相关性 可调钠透析 头痛 常见并发症 生存质量 透析患者
原文传递
单次人体成分分析参数对住院尿毒症透析患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严陈燕 邬步云 +8 位作者 王雅杰 徐琳 许雪强 张承宁 黄智敏 任海滨 吴晶晶 毛慧娟 邢昌赢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163-169,共7页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单次测定的营养及液体负荷指标对住院尿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成年维持性透析患者(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患者入院后前3 ...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单次测定的营养及液体负荷指标对住院尿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成年维持性透析患者(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患者入院后前3 d内均使用人体成分检测仪测定透析前人体成分。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使用Cox回归分析瘦体重指数(LTI)、脂肪组织指数(FTI)、细胞外液(ECW)与体细胞质量(BCM)比值(ECW/BCM)、过多水负荷(OH)与预后的关系,并进行多因素校正Cox回归分析。结果(1)排除失访患者12例及随访期间行肾移植患者20例后共纳入819例患者,其中血液透析患者696例,腹膜透析患者123例。平均随访时间(28. 1±9. 7)月,172例(21%)患者随访期间死亡。(2)按照OH <-1L、-1~1 L及> 1L将患者分为3组、按照OH/ECW比值将患者分为液体负荷过量(fluid overload)和液体平衡(fluid balance)两组、按照LTI、FTI、ECW/BCM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各分为4组。生存分析发现不同OH组患者的死亡无显著差异(χ^2=2. 4767,P=0. 2899),而不同体液状态的两组患者、不同LTI、FTI、ECW/BCM的4组患者的死亡有显著差异(体液状况2个组比较,χ~2=12. 3874,P=0. 0004;LTI 4个组比较,χ~2=57. 0897,P <0. 0001;FTI 4个组比较,χ2=10. 5650,P=0. 0143;ECW/BCM 4个组比较,χ~2=69. 5081,P <0. 0001)。其中,液体负荷组、LTI越低组,FTI越高组,ECW/BCM越高组,死亡风险趋向增高。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在校正透析龄、糖尿病、感染、舒张压、FTI、ECW/BCM后,高龄、高Charlson评分、低白蛋白、低LTI均是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age=1. 03,P <0. 001;HRCharlson=1. 18,P=0. 003;HRAlb=0. 94,P <0. 001;HRLTI=0. 84,P <0. 001)。(3)按Alb和LTI的中位数将人群分为4组,发现预后按以下分组顺序依次变差:Alb>35. 2、LTI> 11. 5组,Alb> 35. 2、LTI≤11. 5组,Alb≤35. 2、LTI> 11. 5组,Alb≤35. 2、LTI≤11. 5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血Alb和LTI不存在交互作用。(4)亚组分析显示,血液透析亚组(n=696)结果与总体类似,而腹膜透析亚组(n=123)显示LTI、FTI与患者预后关系不明显。结论低LTI、高FTI、高ECW/BCM、液体负荷过量与患者中期死亡显著相关,而单个点的OH与中期死亡无显著相关。即使在校正年龄、Charlson共病评分后,LTI仍独立于Alb与预后相关,且两者间无交互作用,提示LTI联合血清Alb可评价尿毒症患者的营养指标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人体成分分析 营养 液体负荷 瘦体重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