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抑素受体亚型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长生 全竹富 +3 位作者 张新华 孙桂勤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亚型(SSTR1~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为临床生长抑素治疗胰腺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50例胰腺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5种亚型的表达。结果:SSTR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亚型(SSTR1~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为临床生长抑素治疗胰腺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50例胰腺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5种亚型的表达。结果:SSTR1~5亚型在胰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强弱有明显差异。SSTR1表达阳性率为50%,SSTR2为94%,SSTR3为82%,SSTR4为90%,SSTR5为96%。胰腺癌SSTR表达优势是SSTR5〉SSTR2〉SSTR4〉SSTR3〉SSTR1(P〈0.01)。胰腺癌SSTR各亚型表达阳性率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有SSTR1~5表达,可为将来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胰腺癌提供理论依据。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胰腺癌组织中SSTR各亚型表达,可作为病理学分析肿瘤组织中SSTR亚型表达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受体 胰腺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菌易位发生部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晓旭 全竹富 +2 位作者 朱文强 李秋荣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不同肠段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假手术)和肠道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于再灌注后1、6和24 h取材)。检测空肠、回肠和结肠的细菌、内毒素易位情况,各段肠系膜静脉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 目的:探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不同肠段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假手术)和肠道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于再灌注后1、6和24 h取材)。检测空肠、回肠和结肠的细菌、内毒素易位情况,各段肠系膜静脉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肠道缺血-再灌注1 h组各肠段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均阴性,再灌注后24 h组空肠、回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结肠系膜淋巴结(P<0.05);两组大鼠各段肠系膜静脉血培养、内毒素测定均为阴性;肠道缺血-再灌注后1 h和6 h组大鼠TNF-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段肠系膜静脉血IL-6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后6 h组,空肠、回肠的肠系膜静脉血IL-6浓度明显高于结肠(P<0.05)。结论: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造成肠道细菌易位,空、回肠更易遭受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打击,从而发生细菌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菌易位 炎症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病人静息能量消耗与营养状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文强 全竹富 +2 位作者 王新颖 李秋荣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胰腺癌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REE),评估病人代谢变化的情况,探讨其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用间接能量测定法检测34例诊断为胰腺癌的病人(试验组)和同期30例腹股沟疝病人(对照组)的REE。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机体组成[体... 目的:通过检测胰腺癌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REE),评估病人代谢变化的情况,探讨其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用间接能量测定法检测34例诊断为胰腺癌的病人(试验组)和同期30例腹股沟疝病人(对照组)的REE。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机体组成[体质指数(BMI)、肌肉重、去脂体重、脂肪重、细胞内液量(ICF)、细胞外液量(ECF)等],将REE与营养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人的REE非常显著高于地对照组(P<0.01)。呼吸商(RQ)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病人的BMI、体重、肌肉群、去脂体重、脂肪、细胞内液量等与对照组比显著减少(P<0.05);细胞外液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胰腺癌病人的REE与肌肉重、去脂体重、细胞内液均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脂肪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胰腺癌各病人REE的变化并不相同,其中REE升高者为55.88%,REE正常者为29.41%,REE降低者为14.71%。结论:胰腺癌病人REE显著增加,营养状况显著低下。REE的升高与营养不良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能量消耗 机体组成 营养状态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结直肠癌细胞融合疫苗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正 许哲 +4 位作者 祁小平 李刚 吴晓宇 陈彻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结直肠癌(Lovo)细胞融合疫苗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①应用PEG融合技术融合树突状细胞和Lovo细胞,制备融合疫苗。②通过描记细胞生长曲线、倒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细胞生物学...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结直肠癌(Lovo)细胞融合疫苗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①应用PEG融合技术融合树突状细胞和Lovo细胞,制备融合疫苗。②通过描记细胞生长曲线、倒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③通过检测疫苗的克隆形成率、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疫苗的成瘤活性来观察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应。结果:融合疫苗呈悬浮生长,具有两种亲代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CD80、CD83、CD86等在融合细胞表面的表达较单纯DC显著丰富;融合细胞不出现明显的细胞倍增;融合疫苗在软琼脂上培养21 d,未见明显的细胞克隆形成;通过3H-TdR掺入法检测融合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发现融合疫苗可强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融合疫苗接种于裸鼠体内观察30 d,未见肿瘤组织生长。结论:融合细胞具有作为抗肿瘤疫苗应具备的低增殖能力和不成瘤的安全性;融合疫苗可明显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说明将其作为抗结直肠癌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疫苗 树突状细胞 细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早期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海燕 李维勤 +2 位作者 王新颖 刘放南 黎介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早期黏膜通透性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感染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62例A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Ⅰ组为轻型胰腺炎患者(n=26);Ⅱ组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不伴脏器功能障碍患者(n=18);Ⅲ组为SAP伴...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早期黏膜通透性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感染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62例A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Ⅰ组为轻型胰腺炎患者(n=26);Ⅱ组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不伴脏器功能障碍患者(n=18);Ⅲ组为SAP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n=18)。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发病72h内测定肠道乳果糖/甘露醇吸收比、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期采集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感染并发症和病情转归等临床资料,并对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0.024±0.009)比较,Ⅰ、Ⅱ、Ⅲ组乳果糖/甘露醇吸收比均明显升高(0.044±0.017,0.390±0.160,0.480±0.220,P<0.01),且Ⅱ、Ⅲ组明显高于Ⅰ组(P<0.01),而Ⅱ、Ⅲ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P早期肠黏膜通透性变化程度与血清内毒素及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02,r=0.862,P<0.001)。患者肠黏膜损伤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APACHEⅡ评分:r=0.820,P<0.001;SOFA评分:r=0.767,P<0.001)。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严重程度与患者死亡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660,P>0.05);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较不伴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死亡率高(16.7%vs0.0%,P<0.01)。结论AP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通透性随病情加重而升高,这可能是AP发展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促进因素。维护AP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内毒素血症,对减少感染并发症甚至降低死亡率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黏膜 通透性 内毒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刚 邹磊 +4 位作者 童智慧 王思珍 江方正 叶向红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床边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按我科执行的床边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操作规范,连续性地为2012年4月1日至10月1日入院的SAP病人床边放置鼻肠管,记录操作时间、营养管位置和相关并... 目的:探讨床边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按我科执行的床边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操作规范,连续性地为2012年4月1日至10月1日入院的SAP病人床边放置鼻肠管,记录操作时间、营养管位置和相关并发症。结果:共有58例SAP病人床边放置鼻肠管63次,跨幽门成功率为90.5%,将鼻肠管头端送达Treitz韧带以下10 cm的成功率为85.7%;平均操作时间为(24.4±7.7)min,平均放置鼻肠管费用为(1 951.2±184.7)元;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床边放置鼻肠管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性价比高,是SAP病人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鼻空肠管 床边放置 重症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便秘病人结肠黏膜菌群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6
7
作者 王林 姜军 +1 位作者 丁威威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阐释顽固性便秘病人结肠黏膜菌群的变化特征。方法:本研究分为顽固性便秘组(n=10)和对照组(n=6)。通过结肠镜活检获取乙状结肠黏膜标本,提取DNA,PCR扩增后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应用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对菌群结构的相似性、主成分和... 目的:阐释顽固性便秘病人结肠黏膜菌群的变化特征。方法:本研究分为顽固性便秘组(n=10)和对照组(n=6)。通过结肠镜活检获取乙状结肠黏膜标本,提取DNA,PCR扩增后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应用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对菌群结构的相似性、主成分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顽固性便秘病人结肠黏膜菌群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顽固性便秘病人结肠黏膜菌群物种丰富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顽固性便秘病人结肠黏膜菌群紊乱,表现为结肠黏膜菌群多样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便秘 结肠黏膜 肠道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营养不良对克罗恩病病人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左芦根 李毅 +6 位作者 王宏刚 朱维铭 曹磊 张伟 龚剑峰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讨论克罗恩病(CD)病人术前营养状况对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因CD相关并发症行肠切除吻合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营养正常组(41例)与营养不良组(53例)病人术后内镜复发、临床复发、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 目的:讨论克罗恩病(CD)病人术前营养状况对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因CD相关并发症行肠切除吻合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营养正常组(41例)与营养不良组(53例)病人术后内镜复发、临床复发、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分别比较两组术后1、2和3年的累计内镜复发和临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病人术前营养状况良好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切口愈合,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费用。术前营养状况可能对术后复发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营养不良 肠切除 术后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胰岛素联合生长激素对内毒素刺激后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启仪 虞文魁 +4 位作者 龚剑锋 朱维铭 李维勤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1-294,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观察胰岛素协同生长激素(GH)对内毒素刺激后的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8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内毒素刺激后,根据GH与胰岛素浓度不同分为五组,即对照组;GH组(GH为100 ng/ml,无胰岛素);GH+胰岛...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观察胰岛素协同生长激素(GH)对内毒素刺激后的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8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内毒素刺激后,根据GH与胰岛素浓度不同分为五组,即对照组;GH组(GH为100 ng/ml,无胰岛素);GH+胰岛素500μU/ml组、GH+胰岛素1 000μU/ml组和GH+胰岛素2 000μU/ml组。以上各组培养24 h后,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含量的变化。结果:当培养液中加入100 ng/ml的GH时,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同时IL-4和IL-10也明显升高(P<0.01)。当不同剂量胰岛素加入培养液后,IL-1β和IL-6浓度均明显低于GH组(P<0.01),并随胰岛素剂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与GH组相比,IL-4的含量在GH+胰岛素1 000μU/ml组和GH+胰岛素2 000μU/ml组中均明显升高(P<0.01);而IL-10仅在GH+胰岛素2 000μU/ml组中升高显著(P<0.01)。结论:GH具有明显促进内毒素刺激后的单核细胞分泌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的效应;而胰岛素联用GH后,促炎细胞因子明显降低,而抗炎细胞因子则进一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生长激素 脓毒症 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高压氧自由基对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允召 龚冠文 +1 位作者 李宁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020-1024,I0003,共6页
目的:腹腔高压可见于多种外科危重症,可造成机体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导致严重炎症反应。以往研究多注意腹腔高压的危害,对再灌注损伤研究较少。文中评估腹腔高压对肠道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腹腔间隙综合征组(ACS):腹内压... 目的:腹腔高压可见于多种外科危重症,可造成机体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导致严重炎症反应。以往研究多注意腹腔高压的危害,对再灌注损伤研究较少。文中评估腹腔高压对肠道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腹腔间隙综合征组(ACS):腹内压(IAP)增加至20mmHg。腹腔间隙综合征/减压(ACS/DE)组:IAP增高至20mmHg,再减压至正常。对照1组和对照2组,IAP维持不变。检测肠道丙二醛(MDA),髓过氧化酶(MPO),谷光苷肽(GSH)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同时,光镜检查回肠组织形态和结构以及细胞凋亡情况。取肝、脾、肠系膜淋巴结进行微生物学分析。结果:在腹腔高压状态下,MDA、MPO增加,GSH和GSH-Px减少。微生物分析提示肠道存在细菌易位。形态学检查证实,ACS/DE组Ch iu’s评分和凋亡指数在所有4组中最高。结论:在腹腔间隙综合征状态下,氧化应激在肠道损伤和细菌易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再灌注阶段的氧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要远大于腹腔高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间隙综合征 腹腔内高压 腹腔内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神经胶质细胞——肠黏膜屏障构成家族的新成员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孔文成 任乐乐 李幼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1-374,共4页
肠神经胶质细胞是肠神经系统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该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相似。近几年的研究显示,肠神经胶质细胞在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肠道肿瘤中均起一定作用。而在肠黏膜屏障中... 肠神经胶质细胞是肠神经系统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该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相似。近几年的研究显示,肠神经胶质细胞在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肠道肿瘤中均起一定作用。而在肠黏膜屏障中的积极作用,已获广泛认同,以下就该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胶质细胞 肠黏膜屏障 肠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博文 嵇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83-186,共4页
大黄素(6-甲基-1,3,8-三羟基蒽醌)是传统中药大黄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抗菌、抗炎、调节免疫等,但对于大黄素作用的传统靶器官——消化系统的研究进展较慢。
关键词 大黄素 消化系统疾病 治疗
原文传递
改良结肠运输试验在慢性便秘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汤东 黄玉琴 +6 位作者 王杰 蒋学通 徐传奇 高俊 王伟 王道荣 李宁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6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结肠运输试验对慢性便秘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便秘专科门诊诊治的慢性便秘患者52例,对52例不同程度排便困难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改良结肠运输试验,... 目的探讨改良结肠运输试验对慢性便秘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便秘专科门诊诊治的慢性便秘患者52例,对52例不同程度排便困难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改良结肠运输试验,即在禁食促排便药物72 h后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6 h和72 h后再分别拍摄腹部平片,观察钡剂在肠道残留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分类并予以相关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未见胃肠道器质性病变。7 h后,10例健康对照者肠道内无钡剂残留,39例患者钡剂残留在结肠(诊断为慢传输型),5例患者钡剂残留在直肠(诊断为出口梗阻型),而8例患者钡剂残留在结直肠内(诊断为混合型)。所有患者予以促结肠动力药物普芦卡必利(2 mg/d)±乳果糖(30 mg/d)治疗,其中1例慢传输型患者、1例出口梗阻型患者和8例混合型患者无效,予以施行腹腔镜下金陵术治愈。结论改良结肠运输试验对慢性便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不同便秘类型的鉴别及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治疗 诊断 结肠运输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