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手术管理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栋栋 孟玮 +1 位作者 张庆翔 何双八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67-169,共3页
自2019年底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来,在短期内蔓延至全球多个地区,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COVID-19疫情蔓延,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现已明确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传播仍有待考证。耳鼻咽... 自2019年底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来,在短期内蔓延至全球多个地区,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COVID-19疫情蔓延,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现已明确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传播仍有待考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疫情期间的高风险暴露科室,同时又是急诊手术工作量大的科室,避免COVID-19患者急诊手术时的交叉感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参考COVID-19防控诊治指南规范,本文提出了COVID-19患者耳鼻咽喉头颈急诊手术的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急诊手术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择期术后复诊诊疗的思考与建议
2
作者 张婷 孙川 +1 位作者 张庆翔 何双八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89-190,共2页
自2019年12月武汉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出现感染病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属于与患者接触的高危科室,全国大部分医院已暂停了耳鼻咽喉科的普通门诊及择期手术,只保留必要的急诊诊疗,但由于较多择期手... 自2019年12月武汉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出现感染病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属于与患者接触的高危科室,全国大部分医院已暂停了耳鼻咽喉科的普通门诊及择期手术,只保留必要的急诊诊疗,但由于较多择期手术后需定期复诊,且疫情暴发前正值春节假期前,许多患者选择在此段时间行择期手术治疗,因此相当一部分患者需在疫情期间进行复诊。本文针对疫情防控下的该类患者术后复诊诊疗提出了一些思考及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术后复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九步法标准化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孙慧群 张庆翔 +2 位作者 徐浩 陶景山 陈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的 研究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九步法标准化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1例,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九步... 目的 研究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九步法标准化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1例,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九步法标准化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Lund-Mackay及Lund-Kenned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健康、精神状态、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P<0.05)。结论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九步法标准化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九步法标准化 慢性鼻窦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指南
4
作者 齐洁玉 谈方志 +47 位作者 张李燕 陆玲 王洪阳 李文妍 刘闻闻 付小龙 贺祖宏 丁小琼 孙珊 方巧军 董耀东 朱学伟 童步升 曹现宝 郭敏 范欣淼 汪芹 马璐 张天虹 于亚峰 李永新 樊建刚 崔勇 吴佩娜 张宏征 唐杰 郭维维 查定军 叶放蕾 何双八 曹卫 杨见明 钱晓云 赵宇 孙敬武 陈晓巍 孙宇 夏明 王秋菊 袁慧军 冯永 孔维佳 杨仕明 王海波 高下 李华伟 徐磊 柴人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遗传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3‰。患者终身携带致病突变,导致不可逆性耳聋,至今尚无临床可用的治疗药物。在部分遗传性耳聋动物模型中,基因治疗已被证实为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已开展了多项遗传性耳... 遗传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3‰。患者终身携带致病突变,导致不可逆性耳聋,至今尚无临床可用的治疗药物。在部分遗传性耳聋动物模型中,基因治疗已被证实为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已开展了多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其中,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牵头,联合国内多家医院成功开展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规范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并提供临床研究指导,全国多家医院的耳科专家讨论制定了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指南,内容涵盖了伦理审查、遗传性耳聋的诊断和入组标准、临床前准备、药物、疗效与安全性评估标准、术后言语康复等。本指南将为耳聋基因治疗的临床诊疗提供规范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基因治疗 临床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门上型喉癌cN0患者双侧颈部外科处理方式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于振坤 黄志刚 +3 位作者 倪鑫 房居高 范尔钟 韩德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linical lylymph node negative,cN0)患者双侧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处理方法。方法对4年间32例声门上型喉癌(尤其是位于中线者)临床cN0患者采用一侧或病变主体侧颈部Ⅱ、Ⅲ区清扫术,术中送冰冻病理检...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linical lylymph node negative,cN0)患者双侧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处理方法。方法对4年间32例声门上型喉癌(尤其是位于中线者)临床cN0患者采用一侧或病变主体侧颈部Ⅱ、Ⅲ区清扫术,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对侧是否手术治疗。实施手术侧术中冰冻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阳性者,同时实施对侧手术;阴性者,对侧颈部随访观察。结果32例患者中11例术中冰冻检查阳性而行对侧清扫术,双侧手术的实施率为34.4%(11/32);对侧有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有效率为54.5%(6/11)。结论声门上型喉癌cN0患者Ⅱ、Ⅲ区手术可解决大部分早期病变,应用一侧或病变主体侧的诊断治疗性颈清扫手术来决定对侧手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微创和有的放矢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声门上型 淋巴转移 外科治疗 颈淋巴结转移 转移淋巴结 清扫术 选择性颈清扫 术中冰冻 手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突发性聋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金霞 张庆翔 +1 位作者 李光飞 于振坤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12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以耳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作为突发性聋初始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72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后注射组35例(耳),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每3 d给药1次;静脉用药组37例(耳),给予地塞米松... 目的探讨以耳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作为突发性聋初始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72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后注射组35例(耳),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每3 d给药1次;静脉用药组37例(耳),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 d后减量至5 mg,继续用药3 d后停药。结果耳后注射组痊愈16耳,显效6耳,有效4耳,无效9耳,总有效率74.3%;全身用药组痊愈17耳,显效5耳,有效4耳,无效11耳,总有效率7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后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可靠,可作为突发性聋激素治疗的初始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临床方案 糖皮质激素类 听力曲线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感染在咽喉部鳞癌及喉乳头状瘤中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慧英 于振坤 +3 位作者 何双八 张庆翔 龚单春 张海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PV)被推测为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的病因。文章旨在研究咽喉部鳞癌、喉乳头状瘤组织中HPV感染型别分布状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间于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67例咽喉部鳞癌及喉...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PV)被推测为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的病因。文章旨在研究咽喉部鳞癌、喉乳头状瘤组织中HPV感染型别分布状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间于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67例咽喉部鳞癌及喉乳头状瘤患者新鲜组织标本,其中喉癌、下咽癌、口咽癌26例,喉乳头状瘤41例;以同时期手术的良性病变声带息肉20例为对照组。用PCR法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受检者HPV肿瘤组感染型别及分布状况。结果研究组67例标本中,HPV阳性者(HPV+)44例(65.7%)。其中喉乳头状瘤的感染型别为HPV11(36/41)和HPV6(4/41),喉癌、下咽癌、口咽癌为HPV16型(6/26),对照组声带息肉HPV均为阴性。结论 HPV16可能是部分喉癌、口咽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喉乳头状瘤的HPV感染率较喉癌、下咽癌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喉乳头状瘤 喉癌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犯眼眶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储杨 刘红刚 于振坤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8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侵犯眼眶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生存率。方法收集1997年7月~2007年6月共93例侵犯眼眶的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统计其症状、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复发率和治疗方法。结果总生存率67.7%(63/93... 目的探讨侵犯眼眶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生存率。方法收集1997年7月~2007年6月共93例侵犯眼眶的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统计其症状、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复发率和治疗方法。结果总生存率67.7%(63/93),3年内无瘤生存率40.9%(38/93),组织学类型及构成比分别为鳞状细胞癌最多44.1%(41/93)、其次为神经外胚层肿瘤14.0%(13/93),横纹肌肉瘤11.8%(11/93)。鳞状细胞癌和神经外胚叶肿瘤预后较好,横纹肌肉瘤预后最差,鳞状细胞癌和横纹肌肉瘤更易侵犯眼眶。结论侵犯眼眶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行眶内容物剜除和术后的修复要慎重考虑,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射治疗仍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鼻腔 眼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扩容术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庆翔 刘宏刚 +1 位作者 王云丽 于振坤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15-117,114,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术在治疗存在鼻腔平面狭窄的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有鼻阻塞症状、检查鼻腔平面存在狭窄的轻中度OSAHS患者36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以Ep...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术在治疗存在鼻腔平面狭窄的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有鼻阻塞症状、检查鼻腔平面存在狭窄的轻中度OSAHS患者36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以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患者手术前后嗜睡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鼻塞和鼾声症状的变化,观察鼻吸气相总阻力(TRNI)和鼻呼气相总阻力(TRNE)改善情况,并分析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的变化。结果 36例患者中总有效22例(61.11%),其中显效17例(占总例数的47.22%),治愈5例(占总例数13.89%),无效14例(占38.89%)。手术后患者嗜睡程度、右鼻塞VAS、左鼻塞VAS、TRNI、TRNE和AHI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0、11.48、8.24、18.21、17.94和6.98,P值均〈0.05);LSaO_2、鼾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1和0.53,P值均〉0.05)。结论鼻腔扩容术可以有效改善存在鼻腔平面狭窄的OSAHS患者的鼻塞症状、鼻通气功能和嗜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 鼻塞 鼻腔扩容术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外科治疗——患者需求与医师的思考碰撞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庆翔 龚单春 +2 位作者 张海东 刘亚群 于振坤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9期8-11,共4页
外科手术是喉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如何在不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前提下,安全切除肿瘤的同时进行喉功能重建,保留喉功能是医师的追求,亦是患者的需要。对此,笔者从保留喉功能在喉癌治疗中理念的转变、拟定喉全切除术者选择上径路的优点、... 外科手术是喉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如何在不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前提下,安全切除肿瘤的同时进行喉功能重建,保留喉功能是医师的追求,亦是患者的需要。对此,笔者从保留喉功能在喉癌治疗中理念的转变、拟定喉全切除术者选择上径路的优点、肿瘤切除与可能喉功能重建(包括甲状软骨外膜修复、残留会厌修复、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或环舌骨会厌吻合术、环咽吻合术及喉近全切除发音管重建术)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强化保留喉功能的理念,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实施必要的辅助与综合治疗,最终实现治疗方案的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外科手术 喉切除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乳头状瘤手术治疗37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妍妍 李光飞 +2 位作者 于振坤 张庆翔 孟玮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5期480-481,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去除外耳道乳头状瘤辅以电凝基底部创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0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为外耳道乳头状瘤的37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资料。患者均采用上述手术方式。结果因病变范围广,2例分2次手术,其余3... 目的探讨手术去除外耳道乳头状瘤辅以电凝基底部创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0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为外耳道乳头状瘤的37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资料。患者均采用上述手术方式。结果因病变范围广,2例分2次手术,其余35例病例一次治愈。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无外耳道狭窄。结论手术去除外耳道乳头状瘤辅以电凝创面是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疾病 乳头状瘤 耳鼻喉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侧位x线检查评估儿童腺样体切除深度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鲁媛媛 车子刚 +3 位作者 储成凤 何双八 张庆翔 于振坤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B10期42-43,共2页
肥大的腺样体可阻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成为引起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分泌性中耳炎及急、慢性鼻-鼻窦炎的重要基础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腺样体肥大一经确诊应给予早期手术干预。鼻咽侧位x线检查为评估学龄前儿童腺样体肥大最常用的... 肥大的腺样体可阻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成为引起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分泌性中耳炎及急、慢性鼻-鼻窦炎的重要基础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腺样体肥大一经确诊应给予早期手术干预。鼻咽侧位x线检查为评估学龄前儿童腺样体肥大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35例腺样体肥大学龄前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应用鼻咽侧位x线检查评估腺样体切除深度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疾病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切除术 X线显微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突发性耳聋对睡眠的影响
13
作者 高义玲 孟玮 +3 位作者 何双八 黄栋栋 李光飞 马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34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突发性耳聋对睡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9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0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地塞米松组(n=46)及甲泼尼龙组(n=123),... 目的观察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突发性耳聋对睡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9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0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地塞米松组(n=46)及甲泼尼龙组(n=123),对照组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组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甲泼尼龙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3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第3天,对照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地塞米松组与甲泼尼龙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甲泼尼龙组患者变化幅度小于地塞米松组(P<0.01)。地塞米松组患者停用激素第3天与停用激素第1天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组患者停用激素第3天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PSQI总分均低于停用激素第1天(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睡眠状况有影响,地塞米松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大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停用后,地塞米松后期对睡眠的影响时间较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糖皮质激素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镇痛药物在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14
作者 姜蕾 孟玮 +3 位作者 李光飞 梁龙君 何双八 王小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166-167,共2页
目的:针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观察氯诺昔康对应时段静脉应用与阿托品类药物镇痛泵持续使用进行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125例鼻内镜手术患者,76名患者手术包括鼻中隔矫正术,余49例为单纯行... 目的:针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观察氯诺昔康对应时段静脉应用与阿托品类药物镇痛泵持续使用进行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125例鼻内镜手术患者,76名患者手术包括鼻中隔矫正术,余49例为单纯行鼻窦开放术患者,年龄在16-65岁,根据患者问卷调查可见鼻内镜手术中,含鼻中隔矫正术后和不含该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有区别。选择其中50位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患者,27位患者术后镇痛选择氯诺昔康夜间缓慢静滴,术后阿片类镇痛泵持续使用患者23位,观察,术后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小时内两组患者疼痛分级及舒适度分级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当夜镇痛前两组患者疼痛分级及舒适度分级无差别(P>0.05),术后当夜镇痛后两组患者疼痛分级均降低(P<0.05)及舒适度分级均提高但有差别(P<0.05),术后1-2天两组患者疼痛分级及舒适度分级有差别(P<0.05),术后2-3天两组患者鼻腔硅胶管取出后,均停用镇痛药物疼痛分级及舒适度分级无差别(P>0.05).结论:氯诺昔康为非甾体类镇痛药,具有抑制环氧化酶活性,进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还激活内源性阿片神经肽系统,发挥中枢性镇痛作用,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对于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引起的鼻阻,头痛,鼻痛症状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且没有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2型糖尿病患者听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15
作者 冯国建 于振坤 +2 位作者 何志龙 何桂军 左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939-940,共2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的影响。方法选择听力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及正常者各36例进行DPOAE的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DPOAE幅值在1000~8000Hz出现下降...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的影响。方法选择听力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及正常者各36例进行DPOAE的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DPOAE幅值在1000~8000Hz出现下降,其中在2000、4000、8000Hz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DPOAE可早期检测到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状态的改变,临床上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耳蜗功能早期变化的有效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听力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术后不同镇痛方式效果的研究
16
作者 孟玮 姜蕾 +3 位作者 梁龙君 李光飞 何双八 王小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176-177,共2页
目的:针对鼻内镜手术术后患者,观察罗哌卡因局部鼻腔给药和罗诺昔康对应时段静脉应用的镇痛效果对比及适用对象选择的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125例鼻内镜手术患者,76名患者手术包括鼻中隔矫正术,余49例为单纯行鼻... 目的:针对鼻内镜手术术后患者,观察罗哌卡因局部鼻腔给药和罗诺昔康对应时段静脉应用的镇痛效果对比及适用对象选择的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125例鼻内镜手术患者,76名患者手术包括鼻中隔矫正术,余49例为单纯行鼻窦开放术患者,年龄在16-65岁,根据患者问卷调查可见鼻内镜手术中,含鼻中隔矫正术后和不含该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有区别。其中53位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患者和49名单纯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患者,术后镇痛选择鼻腔点滴1%罗哌卡因,镇痛无效患者可选择氯诺昔康夜间缓慢静滴患者47位,观察,术后疼痛变化情况。结果: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及单纯鼻窦开放术后均需要镇痛治疗,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疼痛更加明显;故予以1%罗哌卡因局部滴用镇痛,鼻中隔矫正患者无效者40人(40/53),单纯鼻窦开放术患者无效者5位(5/49);根据患者意愿,予以进一步镇痛,慢滴氯诺昔康,镇痛效果良好(t=18.19,p≤0.05)结论:对于不同方式的鼻内镜手术,术后疼痛程度不同,含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术后需要夜间应用氯诺昔康持续静滴缓解疼痛,但对于单纯鼻内镜下比窦开放术的患者,术后可应用罗哌卡因局部鼻腔点滴的方法即可起到较好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明静 陈勇 +4 位作者 孙子慧 孙川 黄栋栋 何双八 张庆翔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2期754-757,共4页
目的根据鼻中隔偏曲的部位和形态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观察患者术后疗效。方法收集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9月~2020年6月8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鼻中隔偏曲的部位和形态结合鼻小柱情况分为3组:A组采用鼻小柱&... 目的根据鼻中隔偏曲的部位和形态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观察患者术后疗效。方法收集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9月~2020年6月8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鼻中隔偏曲的部位和形态结合鼻小柱情况分为3组:A组采用鼻小柱"V"形切口鼻中隔成形,B组采用Killian切口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C组采用局部棘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A组21例患者术后前鼻孔形态效果均满意,B组除2例患者术后鼻腔通气改善不明显外,其他患者效果均满意,C组23例术后鼻腔、头痛症状明显改善,3组患者术后6个月症状VAS评分及鼻阻力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鼻中隔偏曲,将鼻中隔进行分类后个体化选择不同的切口和手术方法,创伤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鼻成形术 外科手术 个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耳石定位与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郝姜蕾 冯艳蓉 张庆翔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半规管所致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发生率,及不同复位手法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的184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复位手法(Epley法、Barbecue翻滚法、Sem... 目的观察不同半规管所致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发生率,及不同复位手法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的184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复位手法(Epley法、Barbecue翻滚法、Semont摆动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184例患者中单半规管受累141例(76.63%),复位有效136例(96.45%);多半规管受累43例(23.37%),复位有效37例(86.04%)。总有效率94.02%。Epley手法复位有效率92.76%、Barbecue翻滚法复位有效率85.93%、Semont摆动法复位有效率95.35%。复发率3.26%,复位〉2次103例。结论 BPPV患者中单半规管受累最常见;手法复位是BPPV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半规管定位及复位手法的选择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结石定位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在AS治疗中的应用及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子慧 何双八 +1 位作者 张庆翔 鲁志琴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急性鼻窦炎(A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6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7)和未复发组(n=7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急性鼻窦炎(A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6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7)和未复发组(n=7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6个月的病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临床症状(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患者手术时间(44.57±7.15)min,术中出血量(52.34±6.81)mL;住院时间(5.89±1.73)d。术后6个月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2.26%,复发率为25.47%。两组患者VAS评分、Lund-Kennedy均随时间推移而降低(P<0.05),且术后3个月、6个月复发组患者高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饮酒、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鼻息肉、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窦口鼻窦复合体(OM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吸烟、无鼻息肉、无变应性鼻炎、无支气管哮喘是AS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VAS评分高、Lund-Kennedy评分高、OMC评分高是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AS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好等特点。吸烟、鼻息肉、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以及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OMC评分是AS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急性鼻窦炎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苷元抑制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栋栋 卢睿 何双八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9期503-506,共4页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ARG)对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0μg/g ARG组和20μg/g ARG组。实验组按体重分别给予10μg/g和20μg/g牛蒡子苷元,对照...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ARG)对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0μg/g ARG组和20μg/g ARG组。实验组按体重分别给予10μg/g和20μg/g牛蒡子苷元,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1640培养液。每天腹腔注药,持续2周。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RG能抑制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与对照组相比,10μg/g ARG组和20μg/g ARG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EGFR、p-EGFR、AKT、p-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ARG可抑制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GFR、p-EGFR、AKT、p-AKT、mTOR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裸鼠 牛蒡子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