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的锥形束CT影像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苏
冷迪雅
+5 位作者
王晶艳
顾培玉
杨连丰
吴大明
孙超
张娟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前牙区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ST)的影像学特征,为ST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共收集805例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评价ST的影像学特征,包括:数目、形态、位置、方向...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前牙区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ST)的影像学特征,为ST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共收集805例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评价ST的影像学特征,包括:数目、形态、位置、方向、发育情况和并发症,并分析上述影像学特征的性别差异。结果 男女比例2.96∶1,男性和女性ST均以单枚、锥形、牙弓腭侧、倒置和阻生为主,但男性发生2枚ST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01),女性ST倒置的比例更高(P<0.001)。最常见的ST相关的并发症是鼻腭管管壁骨质吸收,且男性高于女性(P=0.01)。此外,ST累及解剖结构及相关临床并发症还包括鼻底骨质吸收,形成颌骨囊肿,牙滤泡间隙增宽,邻牙阻生、移位或扭转、根吸收。结论 男性和女性上颌前牙区的ST以单枚、锥形、牙弓腭侧、倒置和阻生为主,但发病特点存在性别差异。ST可导致多种并发症,CBCT的准确分析有助于ST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多生牙
并发症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年人翼钩及其周围组织的CBCT影像学研究
2
作者
王振婷
李北
+4 位作者
季意
张娟
杨晨
单华
刘锐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728-733,共6页
目的分析CBCT影像下成年人翼钩结构形态及其与附近组织位置关系,建立成年人群翼钩解剖结构的参考数据,为临床辅助诊治翼钩综合征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第二中医医院口腔科2020年8月—2023年12月患...
目的分析CBCT影像下成年人翼钩结构形态及其与附近组织位置关系,建立成年人群翼钩解剖结构的参考数据,为临床辅助诊治翼钩综合征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第二中医医院口腔科2020年8月—2023年12月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151人CBCT图像,其中男73人,女78人,通过CBCT的MIP和VR模式重建,观察统计151人302侧翼钩冠状面形态、长度、宽度、垂直高度、外展角度、翼钩表面黏膜厚度、翼钩到腭中缝的距离及翼钩到腭大孔的距离,分析翼钩及其附近组织在不同位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差异。结果翼钩末端朝向内侧6侧,朝向外侧296侧;翼钩末端尖锐突出46侧,圆钝256侧。左右翼钩除宽度外,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男性翼钩长度、宽度、高度、翼钩到腭中缝的距离、翼钩表面黏膜厚度均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翼钩外展角度大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翼钩长度、高度先变长后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CBCT在检查翼钩相关疾病方面具有辐射量剂小、操作方便、图像清晰的优势,为临床翼钩相关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钩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6例异位下颌第三磨牙及伴发病变的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悦
李中武
+3 位作者
吴亚平
王东苗
周广超
杨建荣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总结异位下颌第三磨牙及其伴发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下颌第三磨牙相关病例,经过全景片或CBCT诊断纳入异位下颌第三磨牙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总结异位下颌第三磨牙及其伴发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下颌第三磨牙相关病例,经过全景片或CBCT诊断纳入异位下颌第三磨牙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伴发病变的病理表现以及治疗策略。结果共计46例(47颗)异位下颌第三磨牙符合纳入标准,主要好发于喙突、下颌支、下颌角及下颌骨体部。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其中局部肿胀的发生与牙齿异位的解剖部位相关(P<0.05)。89.37%异位下颌第三磨牙常伴有牙源性囊肿或肿瘤。多数病例采用口内入路行牙拔除术同期去除伴随病变,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异位下颌第三磨牙较为少见,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常伴有牙源性囊肿或肿瘤性病变,手术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异位牙
锥形束CT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的锥形束CT影像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苏
冷迪雅
王晶艳
顾培玉
杨连丰
吴大明
孙超
张娟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影像科
出处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基金
江苏省科教能力提升工程——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YJXYYJSDW4)
江苏省医学创新中心(CXZX202227)。
文摘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前牙区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ST)的影像学特征,为ST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共收集805例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评价ST的影像学特征,包括:数目、形态、位置、方向、发育情况和并发症,并分析上述影像学特征的性别差异。结果 男女比例2.96∶1,男性和女性ST均以单枚、锥形、牙弓腭侧、倒置和阻生为主,但男性发生2枚ST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01),女性ST倒置的比例更高(P<0.001)。最常见的ST相关的并发症是鼻腭管管壁骨质吸收,且男性高于女性(P=0.01)。此外,ST累及解剖结构及相关临床并发症还包括鼻底骨质吸收,形成颌骨囊肿,牙滤泡间隙增宽,邻牙阻生、移位或扭转、根吸收。结论 男性和女性上颌前牙区的ST以单枚、锥形、牙弓腭侧、倒置和阻生为主,但发病特点存在性别差异。ST可导致多种并发症,CBCT的准确分析有助于ST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锥形束CT
多生牙
并发症
影像学特征
Keywords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supernumerary tooth
complication
radi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分类号
R814.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年人翼钩及其周围组织的CBCT影像学研究
2
作者
王振婷
李北
季意
张娟
杨晨
单华
刘锐
机构
南京
中医药
大学
第二
附属
医院
北圩路医学部
口腔
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影像科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
口腔
医院
牙周病
科
南京
中医药
大学
第二
附属
医院
医学
影像
科
出处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728-733,共6页
基金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MS2023048)。
文摘
目的分析CBCT影像下成年人翼钩结构形态及其与附近组织位置关系,建立成年人群翼钩解剖结构的参考数据,为临床辅助诊治翼钩综合征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第二中医医院口腔科2020年8月—2023年12月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151人CBCT图像,其中男73人,女78人,通过CBCT的MIP和VR模式重建,观察统计151人302侧翼钩冠状面形态、长度、宽度、垂直高度、外展角度、翼钩表面黏膜厚度、翼钩到腭中缝的距离及翼钩到腭大孔的距离,分析翼钩及其附近组织在不同位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差异。结果翼钩末端朝向内侧6侧,朝向外侧296侧;翼钩末端尖锐突出46侧,圆钝256侧。左右翼钩除宽度外,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男性翼钩长度、宽度、高度、翼钩到腭中缝的距离、翼钩表面黏膜厚度均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翼钩外展角度大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翼钩长度、高度先变长后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CBCT在检查翼钩相关疾病方面具有辐射量剂小、操作方便、图像清晰的优势,为临床翼钩相关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
翼钩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CBCT
Keywords
pterygoid hamulu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CBCT
分类号
R323.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6例异位下颌第三磨牙及伴发病变的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悦
李中武
吴亚平
王东苗
周广超
杨建荣
机构
江苏省
口腔
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
口腔
医院
口腔
颌面
外
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影像科
出处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995-998,共4页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2014-37)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干部保健课题(BJ16031)
文摘
目的探讨总结异位下颌第三磨牙及其伴发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下颌第三磨牙相关病例,经过全景片或CBCT诊断纳入异位下颌第三磨牙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伴发病变的病理表现以及治疗策略。结果共计46例(47颗)异位下颌第三磨牙符合纳入标准,主要好发于喙突、下颌支、下颌角及下颌骨体部。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其中局部肿胀的发生与牙齿异位的解剖部位相关(P<0.05)。89.37%异位下颌第三磨牙常伴有牙源性囊肿或肿瘤。多数病例采用口内入路行牙拔除术同期去除伴随病变,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异位下颌第三磨牙较为少见,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常伴有牙源性囊肿或肿瘤性病变,手术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异位牙
锥形束CT
诊断
治疗
Keywords
mandibular third molar
ectopic tooth
CBCT
diagnosis
treatment
分类号
R782.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的锥形束CT影像学特征研究
孙苏
冷迪雅
王晶艳
顾培玉
杨连丰
吴大明
孙超
张娟
《口腔医学》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成年人翼钩及其周围组织的CBCT影像学研究
王振婷
李北
季意
张娟
杨晨
单华
刘锐
《口腔医学》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46例异位下颌第三磨牙及伴发病变的临床病例分析
宋悦
李中武
吴亚平
王东苗
周广超
杨建荣
《口腔医学》
CAS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