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区住院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监测 被引量:22
1
作者 赵艳丰 雷忠英 +4 位作者 王琳 吕泰霞 曾智凤 陈炜钢 张益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监测南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征,了解副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7830例鼻咽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1、2及3... 目的监测南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征,了解副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7830例鼻咽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1、2及3型抗原(HPIV1、2、3)等。结果 7830份标本中呼吸道病毒检出最高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达2 527例(占32.27%)。副流感病毒病原检测阳性776例(总阳性率为9.91%),其中以副流感病毒3型为主,达504例,占副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64.95%;副流感病毒2型感染最少,仅44例占5.67%。副流感病毒检出率在婴儿组和幼儿组较高,分别为366例(46.86%)和249例(31.88%);春季检出率最高;所致疾病中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结论南京地区住院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以HPIV3为主,婴儿感染率较高,儿童HPIV1、HPIV3病毒感染好发于春夏季节,HPIV2散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直接免疫荧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53例粪便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琳 王笔金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9-19,共1页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10 853例来源于我院1999年8月至2002年2月的住院病人,于入院24 h内留粪便标本并立即送病房化验室检测.
关键词 粪便 常规检验 分析 免疫法 隐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07年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樊有 蒋德升 +7 位作者 尚宁 姜静 施毅 邵海峰 梅亚宁 王惠云 张之峰 赵水娣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760-763,共4页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琼脂稀释法测定130株肺炎链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130株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为51.5%;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依...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琼脂稀释法测定130株肺炎链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130株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为51.5%;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依次为69.2%、17.7%、6.2%和3.1%;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3.8%、92.3%、90.8%和89.2%;万古霉素、新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 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头孢呋辛等抗生素耐药性高,应注意合理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分析及产ESBLs菌株的检出 被引量:5
4
作者 焦梅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8期4912-4914,共3页
目的:检测我院病房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和产ESBLs的情况。方法:收集647株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三代头孢的耐药性最高,ESBLs检出率为35.0%。结论: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比率... 目的:检测我院病房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和产ESBLs的情况。方法:收集647株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三代头孢的耐药性最高,ESBLs检出率为35.0%。结论: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比率较高,对三代头孢耐药率高,建议使用亚胺培南和酶抑制剂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耐药性 ESB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荀神美 王建平 +5 位作者 童兰庭 裴银桃 孔莉 张梅香 陈炜钢 魏晓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6期2437-2439,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轮状病毒(RV)分子流行病学动态变化特征、流行季节及年龄分布,为腹泻患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9 400例;20岁以上年龄的成人粪便标本368例,胶体金法检测RV...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轮状病毒(RV)分子流行病学动态变化特征、流行季节及年龄分布,为腹泻患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9 400例;20岁以上年龄的成人粪便标本368例,胶体金法检测RV水平。结果 9 400例腹泻患儿RV阳性率为26.09%,男、女阳性率分别为26.17%、25.9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05);368例成人阳性率为18.75%,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9.02%、18.48%,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05)。不同年份(2009、2010、2011、2012和2013年)患儿RV阳性率为19.77%、29.60%、25.94%、22.90%和28.46%,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20岁)患儿RV阳性率分别为21.88%、27.19%、28.19%、19.80%、15.24%和12.70%,其R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P〈0.05)。RV检出的月份分布不同,1~12月阳性率分别为29.04%、21.19%、25.13%、22.99%、15.60%、8.59%、8.37%、11.45%、11.83%、29.13%、46.09%、41.32%,不同月份R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是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2岁和2~〈3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其阳性构成比为89.60%;10月至次年1月份RV检出率较高,此4个月份的高峰期的RV感染性腹泻的患儿占全年的RV感染性腹泻患儿的71.04%。引起婴幼儿腹泻的RV感染与年龄和月份(气候)有关。流行高峰期应尽早对腹泻的婴幼儿进行RV的检测,进行合理治疗,防治严重并发症。同时成人感染率也高达18.75%,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CT、IL-6、HBP和CRP水平对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田甜 吕宏祥 +2 位作者 杨帆 荣敏 龚来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肝素结合蛋白(HBP)和C反应蛋白(CRP)对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就诊的1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根据其是否并发肺部感...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肝素结合蛋白(HBP)和C反应蛋白(CRP)对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就诊的1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根据其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76例)和单纯脑梗死组(69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61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收集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血清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绘制ROC曲线,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 ROC)评估各个指标对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年龄、PCT、IL-6、HBP和CRP是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PCT、IL-6、HBP和CRP对预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四项联合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47%和75.36%,均高于PCT、IL-6、HBP和CRP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PCT、IL-6、HBP和CRP在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四者均可作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指标,且四项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脑梗死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肝素结合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分类计数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中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李波 陈炜钢 +1 位作者 杨帆 骆晓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2期80-85,共6页
目的比较甲型流感患者与上呼吸道感染者白细胞计数(WBC)和分类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各项指标在鉴别诊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3年2月21日至3月31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治... 目的比较甲型流感患者与上呼吸道感染者白细胞计数(WBC)和分类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各项指标在鉴别诊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3年2月21日至3月31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且同期进行血常规和hs-CRP检测的7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流感病毒抗原阴性的上呼吸道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共699例。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比较甲型流感患者和上呼吸道感染者WBC及分类、中性粒细胞(NC)、淋巴细胞(L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所研究的4250例患者中,有1713例鼻咽分泌物中检测到了甲型流感抗原阳性,占40.31%。在1713例甲型流感患者中,(≤14岁)儿童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率明显高于(≥15~59岁)成人和(≥60岁)老年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之间的甲型流感感染率大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患者多以WBC和NC正常为主,三个年龄段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WBC和NC异常升高构成比显著高于其相应年龄段甲型流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的甲型流感患者其WBC分类及hs-CRP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甲型流感儿童组其hs-CR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甲型流感成人组和老年人组。结论儿童甲型流感的感染率高于成人,且NLR、WBC、NC和hs-CR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成人组,WBC计数分类对甲型流感与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超敏C-反应蛋白 甲型流感病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恶性梗阻胆汁病原菌与敏感抗生素及有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敏 孟庆玲 +3 位作者 林洁 范志宁 赵水娣 黄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对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胆汁病原菌的菌群分布、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为胆道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8月,92例行ERCP或PTCD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ERCP术中插管成功并确认进入胆道... 目的对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胆汁病原菌的菌群分布、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为胆道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8月,92例行ERCP或PTCD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ERCP术中插管成功并确认进入胆道或PTCD术中用22G穿刺针行胆管穿刺成功确认在胆管内后,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学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分析细菌谱与梗阻的部位、程度等有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92例胆道恶性梗阻共送检124份胆汁。90份细菌培养阳性胆汁中,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肠球菌属(24.4%,22份)、大肠埃希菌(18.9%,17份)、肺炎克雷伯菌(7.8%,7份)、铜绿假单胞菌(5.6%,5份)。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37/37),对呋喃妥因、夫西地酸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73.0%(27/37)、45.9%(17/37)和37.8%(14/37);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3.8%(45/48)、85.4%(41/48)、68.8%(33/48)、39.6%(19/48)、33.3%(16/48)。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阳性率为64.7%(11/17),肺炎克雷伯菌为42.9%(3/7)。中低位梗阻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9.0%(25/51),高位梗阻为85.4%(35/41)(χ2=13.236,P=0.000)。血总胆红素水平低(20.2~171μmol/L)、中(172~342.1μmol/L)、高水平(≥342.1μmol/L)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4.4%(29/39)、62.5%(25/40)、46.2%(6/13)(χ2=3.650,P=0.161)。结论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胆道感染以肠球菌属占首位,且高位恶性梗阻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高。因此,对恶性梗阻性胆道感染的治疗,应尽早解除胆道梗阻,并根据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尤其要注意考虑到覆盖肠球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恶性梗阻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继荣 王京雯 +2 位作者 王娟 王朝霞 王科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3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CF(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与单纯DCF方案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组织学及影像学确诊为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胃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 目的观察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CF(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与单纯DCF方案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组织学及影像学确诊为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胃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CF方案组(联合治疗组)26例及单纯DCF方案组(对照组)24例。每例患者每治疗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治疗组可评价疗效26例: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D)9例,总有效率为46.2%;对照组可评价疗效24例:CR 0例,PR 10例,SD 8例,总有效率为4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76.9%)、恶心呕吐发生率(76.9%)显著少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95.8%)及恶心呕吐发生率(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减少DCF方案化疗毒副作用,增加患者化疗耐受性,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胃癌 化疗 减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抗菌药使用与葡萄球菌耐药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蔡惠惠 王萍 +1 位作者 赵水娣 许青青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菌药使用情况和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及所分离的葡萄球菌属的药敏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菌药使用情况和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及所分离的葡萄球菌属的药敏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我院抗菌药的DDDs分别为357978.3,379699.9和264053.4。3年共分离葡萄球菌3228株,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菌株,出现了少数替考拉宁耐药菌株。3年来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在0~0.93%之间,略低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0~2.3%),仍高度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率分别为79.8%,58.8%,72.8%,44.1%,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这四种药的耐药率60.8%,42.1%,60.0%,26.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与头孢菌素类药DDDs呈正相关;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与大环内酯类药DDDs,对米诺环素耐药率与青霉素类药DDDs、氨基糖苷类药DDDs,对利福平耐药率与糖肽类药DDDs之间,对苯唑西林耐药率与硝基咪唑类药DDDs均呈正相关。结论:3年来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率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抗菌药的使用减少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用药频度 葡萄球菌属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及抗菌药使用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蔡惠惠 王萍 赵水娣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39-243,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多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14~2016年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我院2014~2016年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对抗菌...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多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14~2016年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我院2014~2016年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对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和两种细菌的耐药性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年间,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生一定变化。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但对部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有缓慢下降趋势,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等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头孢他定、头孢吡肟、氨曲南等耐药率波动幅度较小。观察期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耐药率与DDDs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与美罗培南DDDs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头孢硫脒DDDs呈明显负相关(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DDDs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与头孢唑肟DDDs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不同程度上存在相关性,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和延缓耐药菌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抗菌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新艳 赵艳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1期2848-284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和尿液HCMV-DNA检测对婴、幼儿HCMV感染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67例确诊为HCMV感染的婴、幼儿,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CMV-IgM及尿液HCMV-DNA。结果... 目的探讨血清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和尿液HCMV-DNA检测对婴、幼儿HCMV感染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67例确诊为HCMV感染的婴、幼儿,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CMV-IgM及尿液HCMV-DNA。结果 HCMV感染的临床表现以肺炎和肝功能异常多见。67例确诊患儿中,血清HCMVIgM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71.6%,尿液HCMV-DNA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8.1%。二者联合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95.5%。结论血清HCMV-IgM和尿液HCMV-DNA联合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感染 免疫球蛋白M DNA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与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补体C_3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缪林 程铁华 +2 位作者 姜钰峰 马伟奇 易永祥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变 肝脏肿瘤 外周血 T细胞 NK细胞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水娣 贾宁人 李思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06-607,共2页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FA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FAD疑似患者血清中的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81例患者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蛋清/蛋黄、牛奶...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FA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FAD疑似患者血清中的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81例患者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蛋清/蛋黄、牛奶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蘑菇和猪肉过敏原IgG抗体阳性率很低;不同性别患者间玉米、牛奶及大米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鳕鱼、玉米、蟹、蛋清/蛋黄、牛奶与小麦过敏原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蛋清/蛋黄、牛奶、鳕鱼、甲壳类是FAD主要过敏原。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对食物过敏原可逐渐形成免疫耐受。FAD的防治重点在于婴幼儿与学龄期人群,应对蛋清/蛋黄、牛奶等主要食品进行饮食干预以降低FAD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原 变态反应性疾病 特异性IGG抗体 婴幼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与耐药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慧敏 王欣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2期3119-3120,共2页
目的了解该院肺炎克雷伯菌产KPC型碳青霉烯(KPC酶)的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756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PCR检测产K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结果在756株肺炎克雷伯菌... 目的了解该院肺炎克雷伯菌产KPC型碳青霉烯(KPC酶)的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756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PCR检测产K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结果在75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41株,进行Hodge试验,检出36株KPC酶阳性菌株,阳性率87.8%。PCR扩增检出KPC酶阳性菌株39株。结论该院内发现了产K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但其分型还有待于进一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PC酶 Hodge试验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er2120血液分析仪与血涂片结果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泰霞 付行才 张益红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557-557,580,共2页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广泛应用.使血细胞检验的速度、精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不仅能对正常细胞进行准确计数,而且能对标本中的原始细胞、未成熟粒细胞、核左移及异型淋巴细胞等进行报警提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迄...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广泛应用.使血细胞检验的速度、精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不仅能对正常细胞进行准确计数,而且能对标本中的原始细胞、未成熟粒细胞、核左移及异型淋巴细胞等进行报警提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迄今为止血细胞分析仪在形态学检查方面仍只能作为一种过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0血液分析仪 血涂片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未成熟粒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检验 血常规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半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与肌酐可比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建平 张梅香 +1 位作者 胡慧敏 李晓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仪器间尿素与肌酐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的方法。方法:以校准品和纯标准品及定值混合血清对LI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2)和MD-1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3)及用校准品对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1)定标后,同时分别平行... 目的:探讨不同仪器间尿素与肌酐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的方法。方法:以校准品和纯标准品及定值混合血清对LI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2)和MD-1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3)及用校准品对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1)定标后,同时分别平行测定6例标本,用均值进行相关分析;仪器1与SP4430全自动干式生化仪(仪器4)同时测定一组24例患者血清,以此测定的相互关系估计两仪器间的校正系数。结果:仪器2尿素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4、1.00,肌酐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76、0.97。仪器3尿素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5、1.00,肌酐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74、0.95。仪器1(X)与仪器4(Y)仪器校正系数分别为尿素Y=0.80X;肌酐Y=0.82X。结论:通过校准并且不断以患者标本结果校验,才能使用不同仪器间常规测定项目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 基体效应 校准可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0年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艳丰 赵水娣 +3 位作者 焦梅 戴建芳 李丽霞 孔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2期2767-2768,共2页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耐药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出菌株药敏情况,并对表皮葡萄球菌标本来源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用K-B琼脂...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耐药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出菌株药敏情况,并对表皮葡萄球菌标本来源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419株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8.76%(330/419)和77.72%(306/419),部分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表皮葡萄球菌主要分离于痰标本,其次来源于分泌物和血液,分别占31.02%、16.70%和15.75%,其中小部分来源于胆汁、脓液和前列腺液。结论表皮葡萄球菌部分为多重耐药菌株,耐药形势呈增加趋势,临床需要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血清胃蛋白酶原健康人群参考范围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宁人 赵水娣 李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1期2514-251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R(PGⅠ/PGⅡ)值的健康人群参考范围。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8例健康人血清PGⅠ、PGⅡ含量,并计算PGR值。结果健康人群血清PGⅠ、PGⅡ含量呈正态分布,PGⅠ95%置信区间为82.675~115.33...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R(PGⅠ/PGⅡ)值的健康人群参考范围。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8例健康人血清PGⅠ、PGⅡ含量,并计算PGR值。结果健康人群血清PGⅠ、PGⅡ含量呈正态分布,PGⅠ95%置信区间为82.675~115.339μg/L,PGⅡ为8.043~13.582μg/L,PGⅠ/PGⅡ为10.135~13.244。结论得出的健康人群血清PGⅠ、PGⅡ及PGR值参考范围在实验室及临床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类 血液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检测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忠英 赵艳丰 +1 位作者 张益红 魏永越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2-673,共2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探讨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138例脑梗死患者和115例非脑梗死患者(其中相关疾病对照组46例,健康人对照组69例)血清Hcy含量,并评价其诊断脑梗死的性能。结果脑梗死组有101例(73.2%...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探讨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138例脑梗死患者和115例非脑梗死患者(其中相关疾病对照组46例,健康人对照组69例)血清Hcy含量,并评价其诊断脑梗死的性能。结果脑梗死组有101例(73.2%)患有高血压,相关疾病对照组有21例(45.7%)患有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清Hcy的中位浓度为12.60μmol/L,相关疾病对照组为10.35μmol/L,健康人对照组为8.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Hcy以10.7μmol/L为临界值,其诊断脑梗死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4%。结论血清Hcy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cy的常规检测有望用于脑梗死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半胱氨酸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