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2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IS&PACS项目实施要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涛 韩善清 李大鹏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8期58-59,共2页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IS)、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涵盖了主要的医技诊疗科室,大幅度地改善并优化了整个医院医疗工作的流程,在院内实现了无胶片化的应用模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医...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IS)、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涵盖了主要的医技诊疗科室,大幅度地改善并优化了整个医院医疗工作的流程,在院内实现了无胶片化的应用模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医院的运作效率。本文就此介绍并分析了系统安装与调试的成功经验和此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 放射信息管理系统 DICOM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娄鉴娟 邹启桂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1期155-156,共2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一项长期国策,对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分析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阐明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工作方法,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探索合适的培训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MRI放射组学诺模图鉴别结节型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可行性
3
作者 柴顺 杨雅雯 +1 位作者 马传贤 马占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MRI多序列放射组学诺模图鉴别小肾脏肿块(直径≤4 cm)中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75例患者共78个肾脏肿块,其中56个肾... 目的探究基于MRI多序列放射组学诺模图鉴别小肾脏肿块(直径≤4 cm)中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75例患者共78个肾脏肿块,其中56个肾透明细胞癌、22个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按7∶3分为训练集55个和验证集23个。从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序列提取放射组学特征,采用t检验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进行特征选择,构建放射组学模型,并计算放射组学评分。评估临床特点和MRI主观特征建立临床模型,并结合放射组学评分和临床特征构建放射组学诺模图,评估诺模图的校准、辨别和临床实用性。结果每例患者提取2632个放射组学特征,4个特征用于构建放射组学模型。放射组学模型在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0.979,95%CI 0.937~1.000)]和验证集(AUC=0.833,95%CI 0.626~1.000)中具有良好的辨别能力。放射组学诺模图在训练集(AUC=0.988,95%CI 0.963~1.000)和验证集(AUC=0.867,95%CI 0.698~1.000)中具有良好的校准和辨别能力,较测试集中的临床模型(AUC=0.725,95%CI 0.478~0.972)和放射组学模型(AUC=0.833,95%CI 0.626~1.000)的辨别能力更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诺模图的临床实用性优于临床因素模型和放射组学特征。结论基于MRI的放射组学诺模图结合放射组学评分和临床因素,可在术前无创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脂瘤 肾细胞 磁共振成像 放射组学 列线图表 诊断 鉴别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早期识别
4
作者 杨成双 刘圣 +4 位作者 梁堃 曹月洲 赵林波 施海彬 贾振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建立简单的临床预测模型,以期术前更方便地识别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介入治... 目的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建立简单的临床预测模型,以期术前更方便地识别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血管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ICAS-LVO)所致大血管闭塞(ICAS-LVO组)和非ICAS所致大血管闭塞(非ICAS-LVO组),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病史、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ICAS-LVO临床预测模型并根据相关参数绘制Nomogram图。结果共计110例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51例患者(49.6%)血管闭塞原因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非ICAS-LVO组相比,ICAS-LVO组患者更年轻,伴心房颤动更少,血浆D-二聚体水平更低,最终筛选出3个因素可用于构建ICAS-LVO术前诊断预测模型,包括心房颤动、闭塞部位和侧支循环情况,该模型具有可接受的校准(Hosmer-Lemeshow检验,P=0.562)和良好的识别力(AUC=0.956,95%CI:0.906~0.986)。结论由无心房颤动、闭塞部位为椎动脉V4段及基底动脉近、中段和侧支循环良好3个预测因素构建的ICAS-LVO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有助于神经介入医师早期识别ICAS-LVO并制定血管再通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后循环 动脉粥样硬化 大血管闭塞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CT单能量技术对小肠克罗恩病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武鹏飞 王传兵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量技术对克罗恩病小肠造影肠壁强化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3例克罗恩患者光谱CT小肠造影图像,重建获得40~140 keV单能级及常规混合能量的图像,采用单因素...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量技术对克罗恩病小肠造影肠壁强化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3例克罗恩患者光谱CT小肠造影图像,重建获得40~140 keV单能级及常规混合能量的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40~140 keV单能级及常规混合能量的CT值、噪声、SNR、CNR进行评价;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克罗恩病活动性影像学特征采用配对χ2检验。结果:各单能级图像与混合能量组图像的CT值、噪声、SNR、CNR总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单能级能量的升高,图像的CT值、噪声、SNR、CNR均递减,其中40 keV的各项指标最高。检验组间两两比较发现,40 keV图像的CT值、噪声、SNR、CNR与其他组均有统计学差异。70 keV与混合能量组图像的CT值、噪声、SNR、CNR无统计学差异。40 keV图像的质量主观评分高于混合能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混合能量组和40 keV单能级图像评估活动性克罗恩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40 keV单能级小肠造影的图像质量总体评分高于常规混合能量组图像,可以提高和优化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可以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单能量 小肠造影 克罗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在颅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特点分析
6
作者 严吉来 杨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MSCTA)在颅脑动脉瘤(CA)诊断中的应用,并对其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疑似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依次接受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SCTA检查。以DSA...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MSCTA)在颅脑动脉瘤(CA)诊断中的应用,并对其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疑似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依次接受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S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SCTA诊断CA的一致性,对CA分布的诊断符合率、瘤体最大直径及瘤颈最大宽度进行比较。结果180例疑似CA患者,经DSA检查诊断CA 174例,共检出240个动脉瘤;MSCTA检查诊断CA 168例,共检出207个动脉瘤。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A检查诊断CA的敏感度为96.55%,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6.67%,Kappa值为0.651,诊断的一致性好。经MSCTA诊断的分布于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床突、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CA符合率分别为81.82%、83.33%、85.71%、87.50%、86.67%、90.00%和90.00%,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6.25%。MSCTA与DSA检查所得的瘤体最大直径、瘤颈最大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对CA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与DSA的诊断一致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动脉瘤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影像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多区域多参数乳腺MRI影像组学对N2-3期腋窝淋巴结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林佳璐 陈佳雪 +3 位作者 娄鉴娟 邹启桂 王思奇 蒋燕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目的:基于瘤内及瘤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构建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N2-3期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的列线图并验证模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规范治疗前乳... 目的:基于瘤内及瘤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构建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N2-3期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的列线图并验证模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规范治疗前乳腺MRI检查的320例(训练集224例,验证集9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病理报告中腋窝转移淋巴结数量将患者分为N0-1期组(转移<4枚)和N2-3期组(转移≥4枚)。从5个MRI序列的瘤内、瘤周及瘤内+瘤周3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中分别提取并筛选与ALN分期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器构建3个影像组学模型(瘤内模型、瘤周模型及瘤内+瘤周模型),计算各自的影像组学评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独立预测因子,构建临床模型。整合最优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中的特征构建联合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并比较各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在单纯影像组学模型中瘤内+瘤周模型的表现最优,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11和0.858。整合了瘤内+瘤周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瘤周水肿和病灶强化形态)的列线图在所有模型中具有最佳的N2-3期ALN预测效能,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23和0.892。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一致性良好。DCA显示列线图临床效用较高。结论:联合多区域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对浸润癌乳腺癌N2-3期腋窝淋巴结的个性化预测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2-3期 腋窝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放射造影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梅 陈静 +3 位作者 陈大红 杨双 杨娟 蔡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0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放射科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随机将2011年1月--2011年8月于本院放射科进行造影检查的558例患者分为干预组280例、对照组278例。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造影中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放射科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随机将2011年1月--2011年8月于本院放射科进行造影检查的558例患者分为干预组280例、对照组278例。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造影中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造影中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满意度99%(277/28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9%(247/278)(Fisher确切概率值26.56,P〈0.001)。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放射科中可提高患者对影像学检查的满意度,更有利于各项检查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科 造影 优质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上肿瘤-胸膜位置关系预测肺腺癌患者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郝沁敏 贾亦真 +3 位作者 李海 俞同福 徐海 袁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70,共8页
目的:基于肺腺癌原发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构建肺腺癌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9年行手术治疗和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为有/无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多... 目的:基于肺腺癌原发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构建肺腺癌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9年行手术治疗和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为有/无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多个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多个CT特征的影像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在最终纳入的780例肺腺癌伴大小正常的淋巴结患者中,14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大小、轴向位置、结节性质、形态学特征、胸膜牵拉征、胸膜毗邻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大小(OR=1.019,95%CI:1.002~1.036,P=0.028)、结节性质(OR=0.361,95%CI:0.202~0.646,P=0.001)、胸膜牵拉(OR=1.835,95%CI:1.152~2.924,P=0.011)和纵隔胸膜毗邻(OR=1.796,95%CI:1.106~2.919,P=0.018)是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预测因子建立的影像学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5,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53.1%。结论:基于胸部CT平扫建立的影像学特征模型,在预测肺腺癌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上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生的无创性术前决策及手术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胸膜关系 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技术在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军霞 王颖毅 +2 位作者 王敏 王建伟 刘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MR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技术在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并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经再次手术或随访证实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 目的:探讨MR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技术在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并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经再次手术或随访证实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DSC灌注成像,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相对脑血容量(r CBV)及相对脑血流量(r CBF),并同时取对侧正常白质的r CBV和r CBF,分别相比后得到相对比值,比较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各灌注参数比值,并采用ROC曲线评价r CBV和r CBF相对比值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胶质瘤复发异常强化灶的r CBV和r CBF相对比值分别为2.78±1.01和1.89±0.82,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的0.76±0.42和0.47±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 CBV相对比值≥1.88时,诊断胶质瘤复发的特异性为100.0%,r CBV相对比值≤0.62时诊断放射性脑损伤敏感性为100.0%;r CBV比值取1.88为阈值来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100.0%、96.4%。r CBF相对比值≥1.96时,诊断胶质瘤复发特异度为100.0%,r CBF相对比值≤0.45时诊断放射性脑损伤敏感性为100.0%;r CBF相对比值取0.85为阈值来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90.0%、92.8%。结论:磁共振DSC灌注成像有助于对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影像组学特征一致性聚类与早期宫颈癌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陆遥 邵文慧 +6 位作者 宋佳成 张爱宁 段绍峰 曲菲菲 程文俊 陈婷 吴飞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的MRI影像表型与各种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3年12月16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将所有患者的肿瘤和盆腔淋巴结通过基于影像...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的MRI影像表型与各种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3年12月16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将所有患者的肿瘤和盆腔淋巴结通过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聚类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差异。结果:基于肿瘤的聚类分析显示,两组在平均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以及宫旁浸润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与组1相比,组2患者的术后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更晚[ⅡA期及以上:22/72(30.6%)vs.56/92(60.9%),P=0.001]、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更大[9/72(12.5%)vs.30/92(32.6%),P=0.002]、肿瘤更大[短径:(16.67±6.32)mm vs.(28.38±9.73)mm,长径:(21.02±7.39)mm vs.(34.34±9.72)mm,高度:(18.93±8.01)mm vs.(29.92±10.61)mm,P均<0.001],且具有更深的间质浸润深度[>2/3:26/72(36.1%)vs.62/92(67.4%),P<0.001]。基于淋巴结的聚类分析显示两组在短径、长径、短长比、信号、边缘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肿瘤的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一致性聚类分析有助于识别早期宫颈癌患者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联,从而为术前危险分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一致性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胎盘体素内不相干运动MRI和胎儿脑体积预测生长受限胎儿中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12
作者 孔令男 黄世杰 +4 位作者 张璇 季亮宇 周欣 吴飞云 赵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0-366,共7页
目的:探讨胎盘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MRI参数和胎儿脑体积对FGR中VLBW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3例FGR孕妇,依据胎儿出生体重分为VLBWI组(8例)和非极低出生体重儿(non-VLBWI)组(15例)。比较两组胎... 目的:探讨胎盘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MRI参数和胎儿脑体积对FGR中VLBW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3例FGR孕妇,依据胎儿出生体重分为VLBWI组(8例)和非极低出生体重儿(non-VLBWI)组(15例)。比较两组胎儿侧脑室占颅内体积百分比以及胎盘IVIM参数[真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血流灌注分数(f)及胎盘面积]。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VLBWI的预测效能。结果:VLBWI组胎盘D值小于non-VLBWI组[(1.38±0.04)×10^(-3)mm^(2)/s vs.(1.44±0.07)×10^(-3)mm^(2)/s,t=-2.109,P=0.047],胎盘面积小于non-VLBWI组[(155.84±34.69)cm^(2)vs.(200.41±47.95)cm^(2),t=-2.315,P=0.031],胎儿侧脑室占颅内体积百分比大于non-VLBWI组[(3.00±0.55)%vs.(2.53±0.33)%,t=2.591,P=0.017]。胎盘D值、胎盘面积和侧脑室占颅内体积百分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0.783和0.792。联合胎儿侧脑室占颅内体积百分比、胎盘D值和胎盘面积可将ROC曲线下面积提高至0.892。结论:胎盘IVIM参数和胎儿脑体积可能是帮助预测FGR中VLBWI的潜在有效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极低出生体重儿 胎儿脑体积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主动脉局限性内膜撕裂CT血管成像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沈文婷 徐怡 +3 位作者 王云飞 殷凡 施夏韵 朱晓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患者升主动脉局限性内膜撕裂(limited intimal tear,LIT的影像特点,比较LIT与其他AAS病变的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12例升主动脉AAS和212例正常对照组的主动脉CT血管成像资...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患者升主动脉局限性内膜撕裂(limited intimal tear,LIT的影像特点,比较LIT与其他AAS病变的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12例升主动脉AAS和212例正常对照组的主动脉CT血管成像资料,其中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120例,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52例,LIT 40例。影像学参数包括病变处和无病变处升主动脉、相应层面降主动脉的长短径和管腔面积;计算主动脉重构指数(长径/短径)。结果:LIT组无病变处升主动脉长径大于AD组、IMH组(P均<0.05),病变处管腔重构指数也高于AD组、IMH组(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无病变处升主动脉长径是发生LIT的独立预测因子(OR=1.533,P<0.001)。结论:LIT的影像学参数与其他AAS病变存在差异;当怀疑AAS患者的升主动脉长径>40.5 mm时,临床需警惕L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局限性内膜撕裂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内血肿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及MR影像特征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孟慧慧 余静 吴飞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目的:基于临床及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探讨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2年11月经活检及临床诊断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且经过新辅助... 目的:基于临床及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探讨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2年11月经活检及临床诊断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且经过新辅助放化疗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175例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训练组122例,其中pCR组30例,非完全病理缓解(non-pCR)组92例;其余53例为验证组(p CR组10例,non-pCR组43例)。收集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检查及病理学数据。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预测因素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值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肿块长径、治疗前后壁外深度、治疗后癌胚抗原值、治疗后肿块周围淋巴结状态、治疗前后壁外血管侵犯、治疗后的影像T分期及N分期、直肠系膜筋膜在pCR组和non-pC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后壁外深度为评估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壁外深度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对预测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值分别为0.783和0.765,截断值分别为0.555和0.627,灵敏度分别为0.870和0.852,特异度分别为0.733和0.773。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评估肿瘤侵犯壁外深度有助于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率,为临床提供了方便无创的诊断手段,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磁共振成像 壁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吸收法(RA)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涛 韩善清 汪家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060-1062,1071,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吸收法(RA)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从骨质疏松定义开始,相继介绍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和现行测量方法,可选择的测量部位,放射吸收法的分类及相关原理,以及精确度和准确度。结果:放射吸收法被证明其与DXA具有很高的相关... 目的:探讨放射吸收法(RA)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从骨质疏松定义开始,相继介绍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和现行测量方法,可选择的测量部位,放射吸收法的分类及相关原理,以及精确度和准确度。结果:放射吸收法被证明其与DXA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A技术在X线机基础上进行,无须添加新设备;检查费用也比较低;仅需一次曝光,所接受的射线量也较低。结论:RA技术是目前BMD测量中最为准确、方便、快捷的方法之一,其投入少、费用低的特性更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目前及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普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吸收法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HASTE序列在胰腺T_(2)WI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曹达 王传兵 +2 位作者 史红媛 郝绍伟 李青 《医疗卫生装备》 2025年第3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lf-fourier acquisition single-shot turbo spin echo,HASTE)序列(即DL-HASTE序列)在胰腺T_(2)W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2月至7月在某院...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lf-fourier acquisition single-shot turbo spin echo,HASTE)序列(即DL-HASTE序列)在胰腺T_(2)W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2月至7月在某院进行胰腺T_(2)WI扫描时同时采用常规BLADE序列和DL-HASTE序列的41例患者资料。对BLADE序列和DL-HASTE序列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胰腺边缘锐利度、胰管边缘锐利度、胰管显示能力(近段、中段、远段)和病变显著性进行定性评估,并对扫描时间、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进行定量评估。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胰管边缘锐利度、胰管显示能力和病变显著性方面,DL-HASTE序列优于BLADE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胰腺边缘锐利度方面,BLADE序列优于DL-HASTE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体图像质量方面,DL-HASTE序列与BLADE序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扫描时间和CNR方面,DL-HASTE序列均优于常规BLADE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NR方面,DL-HASTE序列与BLADE序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HASTE序列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保证了图像质量,适用于呼吸频率不规则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_(2)WI 深度学习 脂肪抑制序列 HASTE序列 胰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吸收法与双能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涛 韩善清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7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放射吸收法(RA)与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骨密度测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只手部标本分别应用自主研发基于RA骨密度测量软件与Hologic公司的QDR-2000骨密度分析软件进行测量分析和计算。结果:配对比较在F检验的整体结...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放射吸收法(RA)与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骨密度测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只手部标本分别应用自主研发基于RA骨密度测量软件与Hologic公司的QDR-2000骨密度分析软件进行测量分析和计算。结果:配对比较在F检验的整体结果有显著性的条件下进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关联进行评估,RA与DEXA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7798,P<0.05),并呈中高度相关。结论:自主开发的骨密度测量软件性能稳定,价格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吸收法 双能量骨密度仪 骨密度 测量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相关MRI定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文娟 邹月芬(审校) +1 位作者 刘啸峰 胡磊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骨质疏松症(OP)的早期筛查和监测是预防脆性骨折发生的关键。水脂分离成像(IDEAL-IQ、3D mDixon Quant)、椎体骨质量(VBQ)评分、超短回波时间(UTE)、高分辨MRI(HR-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动态增强MRI(DCE-MRI)和磁共振集合序列... 骨质疏松症(OP)的早期筛查和监测是预防脆性骨折发生的关键。水脂分离成像(IDEAL-IQ、3D mDixon Quant)、椎体骨质量(VBQ)评分、超短回波时间(UTE)、高分辨MRI(HR-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动态增强MRI(DCE-MRI)和磁共振集合序列等多种MRI定量技术在评估OP病人骨髓脂-水组成、骨小梁微结构、骨髓微循环灌注及生物物理特性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能。就以上MRI定量技术在OP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磁共振成像 骨质疏松症 骨质量 合成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胸部 CT 在评估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预后中的价值
19
作者 张春芳 刘王琰 +3 位作者 徐怡 孙晓萱 王嫱 祝因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CT肺血管大小、肺间质性改变及心包积液等参数在预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CTD-PAH)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8例CTD-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 目的探讨胸部CT肺血管大小、肺间质性改变及心包积液等参数在预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CTD-PAH)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8例CTD-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测量并评估所有患者的胸部CT参数,包括主肺动脉直径(m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MPAd)、升主动脉直径(ascending aorta diameter,AAOd)、降主动脉直径(descending aorta diameter,DAOd)和右肺动脉直径(right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RPAd)、左肺动脉直径(left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LPAd)、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评分及心包积液。主要预后终点为全因死亡。采用Cox风险预测模型寻找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MPAd、ILD评分及心包积液是CTD-PAH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PAd>37.70 mm联合ILD评分≥2分的患者预后最差(P<0.0001)。结论胸部CT测得MPAd、ILD评分及心包积液参数是CTD-PAH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肺动脉高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VF Snake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在放射吸收法(RA)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涛 汪家旺 韩善清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探讨GVF Snake模型在放射吸收法骨密度测定图像分割方面的价值。方法:本文将GVF Snake模型应用于目标区域分割,并与区域分割法进行对比。结果:实验表明梯度矢量流模型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分割结果与实际边界非常吻合。结论:GVF... 目的:探讨GVF Snake模型在放射吸收法骨密度测定图像分割方面的价值。方法:本文将GVF Snake模型应用于目标区域分割,并与区域分割法进行对比。结果:实验表明梯度矢量流模型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分割结果与实际边界非常吻合。结论:GVF Snake模型为一种很实用的分割方法,能够应用在放射吸收法骨密度测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吸收法 骨密度 SNAKE模型 梯度矢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