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电场消融在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1
作者 戚休予 居维竹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年第1期16-21,24,共7页
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融技术,因其具有非热机制与组织选择性,能够有效减少消融对毗邻器官和组织(如食管、冠状动脉和膈神经)造成的损伤。本文阐述PFA在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重点探讨其安全... 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融技术,因其具有非热机制与组织选择性,能够有效减少消融对毗邻器官和组织(如食管、冠状动脉和膈神经)造成的损伤。本文阐述PFA在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重点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并展望该技术未来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消融 房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致心力衰竭1例分析
2
作者 张维 徐东杰 +3 位作者 金宇 邹颖 张婷 周建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伏美替尼片(简称“伏美替尼”)引起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例肺癌晚期的女性患者接受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伏美替尼)后出现心力衰竭,结合文献讨论其潜在发病机制和治疗... 目的探讨甲磺酸伏美替尼片(简称“伏美替尼”)引起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例肺癌晚期的女性患者接受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伏美替尼)后出现心力衰竭,结合文献讨论其潜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结果患者服用伏美替尼3个月后出现心力衰竭,排除其他因素后,结合同类药物致心力衰竭报告,考虑伏美替尼引起心力衰竭可能。患者经伏美替尼减量和抗心衰治疗后好转。结论伏美替尼治疗可引起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时注意监测心脏彩超,以尽早识别和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伏美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肺恶性肿瘤 心力衰竭 QT间期延长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心音分析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姜苏蓉 钱丽君 +2 位作者 杨闯 夏玉东 吴军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年第1期143-147,共5页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引发了对创新诊断和管理技术的需求。人工智能辅助的心音分析技术,基于电子听诊器和计算机辅助的心音分析算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技术能够实现对心音信号的精确量化分析与分类识别,在瓣膜性心脏...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引发了对创新诊断和管理技术的需求。人工智能辅助的心音分析技术,基于电子听诊器和计算机辅助的心音分析算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技术能够实现对心音信号的精确量化分析与分类识别,在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血压评估等领域展现出重要价值。人工智能系统不仅提高了心音分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推动了医疗资源不足地区基层诊疗水平的提升,其在算法上的进展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心音信号去噪与增强,以及心脏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本文讨论人工智能心音分析系统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为未来技术的临床转化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分析 人工智能 电子听诊器 心血管疾病 计算机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首剂肝素ACT预测模型构建
4
作者 冯婕 鲍志鹏 +6 位作者 周丽华 赵雅凡 宋雯 周燕 陈思彤 渠强 何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5-1722,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给予首剂肝素30 min后测得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30 min-AC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行导管射频消融... 目的:建立并验证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给予首剂肝素30 min后测得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30 min-AC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 090例,以3∶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比较其基线特征。通过LASSO回归及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30 min-ACT的因素,据此建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30 min-ACT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果。结果:多因素结果分析提示卒中史、华法林、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基础ACT、基础ACT^(2)、首剂肝素剂量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首剂肝素ACT的独立预测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训练集65.9%,测试集74.6%)和较高的灵敏度(训练集77.4%,测试集83.0%)。结论:根据卒中史、华法林、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基础ACT、基础ACT^(2)、首剂肝素剂量构建的30 min-ACT列线图模型可以预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首剂肝素的抗凝效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肝素抗凝 首剂肝素ACT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mTOR调控心肌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思博 经鹏 +2 位作者 杨彤彤 赵迪 王连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420-424,共5页
人口老龄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机体衰老和心肌细胞衰老常相伴而行。心肌细胞衰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氧化应激增加、细胞周期活动停滞、代谢紊乱等,其主要与细胞自噬、线粒体功能障碍、端粒缩短以及慢性炎症等途径有关。在这... 人口老龄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机体衰老和心肌细胞衰老常相伴而行。心肌细胞衰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氧化应激增加、细胞周期活动停滞、代谢紊乱等,其主要与细胞自噬、线粒体功能障碍、端粒缩短以及慢性炎症等途径有关。在这些导致心肌细胞衰老的途径中,常伴有蛋白激酶的异常表达和功能障碍。蛋白激酶mTOR可通过激活一系列级联反应参与衰老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就mTOR调节心肌细胞衰老的机制进行讨论并总结,提示mTOR未来可能成为预防或治疗心肌细胞衰老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心肌细胞 衰老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报告会在心内科电生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沙子墨 郦明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8期94-98,共5页
文献报告会(journal club)是一种国际认可的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学附属医院内常见的学术研讨会。它在传播学科前沿理论,帮助研究生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以及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已将文献报告会作为医... 文献报告会(journal club)是一种国际认可的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学附属医院内常见的学术研讨会。它在传播学科前沿理论,帮助研究生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以及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已将文献报告会作为医学研究生、住院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重要工具。一些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也经常举办文献报告会以帮助研究员们了解同一领域其他工作者的科研进展。该研究阐述了开展文献分析会在国内医学教育中的可行性与在心电生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分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中心文献分析会的开展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报告会 心内科 电生理 医学教学 研究生培养 英文文献阅读 批判性思维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相三婷 王文平 +4 位作者 雍永宏 孙伟 张盼盼 童梦佳 陈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6,共7页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 m...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14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分为6个亚组。利用2D⁃STI联合RT⁃3DE技术获得左房纵向应变及机械功能指数,比较各组间左房功能差异。结果:与相同BMI分类的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左房储备期应变(left artial reservoir strain,LASr)、左房导管期应变(left artial conduit strain,LAScd)均下降(P<0.05);随BMI增加,高血压组LASr、LAScd、左房总排空分数(total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t)、左房被动排空分数(passive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p)、左房主动排空分数(active left a 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a)均降低(P<0.05),而左房收缩期应变(left artial contractile strain,LASct)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与高血压组LASr、LAScd、LAEFt、LAEFp、LAEFa均呈独立负相关(P<0.05),而收缩压与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可引起左房功能受损,随着BMI的增加特别是合并肥胖后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重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高血压 肥胖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铁摄入量对糖尿病患者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庄婧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77-782,共6页
[目的]旨在揭示膳食铁摄入量对糖尿病患者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纳入美国健康和营养问卷调查(NHANES)数据库中的5 970例糖尿病患者,从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中获取基线数据,根据国家死亡指数确认生存状态以及死亡原因(截至2... [目的]旨在揭示膳食铁摄入量对糖尿病患者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纳入美国健康和营养问卷调查(NHANES)数据库中的5 970例糖尿病患者,从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中获取基线数据,根据国家死亡指数确认生存状态以及死亡原因(截至2015年12月31日)。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铁摄入量与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CI)。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探索是否存在非线性相关性。[结果]纳入研究的受试者平均年龄61.3岁,其中51.3%为男性,他们的平均膳食铁摄入量为每天14.11 mg。在平均6.3年的随访中,总共发生了1 497例死亡。将平均每天膳食铁摄入量<8.34 mg的受试者设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膳食铁摄入量在11.11~14.36 mg的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最低[HR 0.83(0.70~0.99),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发现膳食铁摄入量与全因死亡率呈非线性相关。然而未见膳食铁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膳食铁摄入量与全因死亡率呈“L”型相关,适量的增加铁摄入量会减少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铁 全因死亡率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全国健康和营养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 ACC/AHA/ACCP/HRS心房颤动诊断与管理指南》更新要点
9
作者 胡晓芹 胡淼阳 陈明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647-653,共7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加。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胸科医师学会(The Amer...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加。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胸科医师学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和美国心律协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联合发布了《2023 ACC/AHA/ACCP/HRS心房颤动诊断与管理指南》[1],在《2014 AHA/ACC/HRS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2]和《2014 AHA/ACC/HRS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2019 AHA/ACC/HRS重点更新》[3]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AF管理的重心从治疗转变为重视AF是一种疾病的连续过程,强调动态评估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 管理指南 心房颤动患者 ACCP 心律失常 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8
10
作者 王明伟 张殿福 +4 位作者 唐建金 陈波 王连生 杨志健 黄峻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苏中幼猪21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3组均经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当日,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给予40...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苏中幼猪21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3组均经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当日,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给予400mg丹参多酚酸盐加25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低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给予200mg丹参多酚酸盐加25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7d。造模后4周,行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各组动物心功能;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做石蜡切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染色,高倍镜下计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高、低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动物梗死周边缺血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下降,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后4周行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3组动物的梗死区均可见放射性稀疏区,但高、低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放射性稀疏区较模型组明减显小,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心肌灌注得分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动物的左室射血分数也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静脉维持应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减少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促进梗死心脏心功能的改善,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丹参多酚酸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人群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盲法评估及对照组比较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广胜 李新立 +3 位作者 许迪 吴成权 王震震 廖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80-81,共2页
目的:左室重量、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性及进展与高血压的风险性有肯定的相关性,探讨一组高血压前期人群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方法:本项目于2004-04/07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和心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40~70岁、... 目的:左室重量、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性及进展与高血压的风险性有肯定的相关性,探讨一组高血压前期人群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方法:本项目于2004-04/07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和心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40~70岁、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既往未服用过影响血压药物的健康人群,均知情同意。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共80例,按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其中正常血压组40人,男29人,女11人,年龄41~70岁;高血压前期组40人,男27人,女13人,年龄40~70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左心室各结构和功能参数;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平均室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及左室室壁中层缩短率。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分别为40人。高血压前期组左室重量指数、平均室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93±16)g/m2,(8.9±0.8)mm,(0.38±0.04)较正常血压组增高(84±13)g/m2,(8.3±0.7)mm,(0.35±0.03)(t=3.21~4.25,P<0.01),左室室壁中层缩短率较正常血压组降低(17.8±1.4)%,(18.9±1.5)%,(t=4.16,P<0.01)。在血压水平正常范围内,平均动脉压与左室重量指数、平均室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结构和功能 室壁中层缩短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对照组 左室重量指数 相对室壁厚度 正常血压 盲法 心血管病事件 附属第一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 心肌收缩功能 纳入标准 左心室结构 联合委员会 平均动脉压 70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甙Rg1对SD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如升 张馥敏 +4 位作者 杨志键 朱铁兵 张郁青 张定国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24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Rg1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I/R模型。分组:①正常对照组;②I/R组:缺氧2h,复氧1h;③Rg1治疗组:在缺氧前24h予三七皂甙Rg-1;④ST+Rg1治疗组:在缺氧前24h予Rg-1及缺氧...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Rg1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I/R模型。分组:①正常对照组;②I/R组:缺氧2h,复氧1h;③Rg1治疗组:在缺氧前24h予三七皂甙Rg-1;④ST+Rg1治疗组:在缺氧前24h予Rg-1及缺氧前1h予蛋白激酶C特异性阻断剂Staurosporine(ST)。计算心肌细胞锥虫蓝摄取率、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法)。结果:锥虫蓝摄取率、细胞内游离钙、细胞凋亡率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为(2.3±0.3)%、(117.1±14.3)%、(2.6±0.4)%;I/R组为(21.5±2.0)%、(355.3±31.9)%、(20.1±2.3)%;Rg1治疗组为(9.8±0.9)%,(179.5±11.3),(10.4±0.94)%;ST+Rg1治疗组为(16.2±1.7)%、(294.7±18.5)%、(15.9±2.8)%。3项检测数据I/R组明显高于各组(P<0.05);Rg1治疗组明显低于I/R组(P<0.05)和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T+Rg1治疗组明显高于Rg1组(P<0.05)。结论:细胞死亡、细胞凋亡、钙超载参与了心肌I/R损伤;三七总甙Rg1可减少SD乳鼠心肌细胞I/R的损伤;三七总甙Rg1的抗I/R损伤的作用可能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三七皂甙 游离钙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执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严伟 孙国珍 +3 位作者 陈媛媛 商淑华 王倩怡 顾则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9-32,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执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对182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3例(95.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低盐饮食医嘱,仅23例(12.64%)得到医护人员具体盐摄入量(5~6g...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执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对182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3例(95.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低盐饮食医嘱,仅23例(12.64%)得到医护人员具体盐摄入量(5~6g/d)的指导;17例(9.83%)总是严格遵循规定的低盐饮食,89例(51.45%)多数时候严格遵循;86例(49.71%)认为遵循规定的低盐饮食非常容易及容易;48例(27.75%)认为遵循低盐饮食对管理心脏状况很有帮助。限钠饮食问卷态度维度得分为(3.90±0.52)分,主观规范得分为(4.43±0.55)分,知觉行为控制得分为(3.01±1.13)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限钠饮食态度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的知觉行为控制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执行不佳,尤其是在知觉行为控制方面。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执行限钠饮食阻碍因素的评估和干预,以提高患者限钠饮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限钠饮食 态度 规范行为 知觉行为 饮食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心钠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丁建东 陆凤翔 +5 位作者 许迪 孔祥清 杨荣 陈莉 雍永宏 刘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心钠素 (A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其中伴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组 ) 43例 (其中轻度肺动脉高压 2 5例 ,中度肺动脉高压 9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9例...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心钠素 (A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其中伴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组 ) 43例 (其中轻度肺动脉高压 2 5例 ,中度肺动脉高压 9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9例 ) ;肺动脉压正常 (非肺动脉高压组 ) 18例 ,及 16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 1、ANP浓度。结果 :①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ET 1、ANP浓度较非肺动脉高压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血浆ET 1、ANP浓度随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 (γ =0 88、0 78,P <0 0 1) ;② 39例房间隔缺损患者 ,血浆ET 1、ANP浓度与房间隔缺损大小呈正相关 (γ =0 47、0 40 ,P <0 0 5 ) ;③血浆ANP与ET 1浓度呈正相关 (γ =0 82 ,P <0 0 1)。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血流量增加及伴肺动脉高压时 ,显示血浆ET 1、ANP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症 临床意义 心钠素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血浆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Tei指数评价右心功能不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轶 许迪 +2 位作者 陆凤翔 周蕾 雍永宏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价右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组32例,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心动图(TDI)条件下,于心尖四腔观、右心室流入道长轴观分别获得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前壁和后壁近三尖瓣瓣环各位点组织多普勒频谱...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价右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组32例,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心动图(TDI)条件下,于心尖四腔观、右心室流入道长轴观分别获得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前壁和后壁近三尖瓣瓣环各位点组织多普勒频谱,测量每一位点舒张晚期Am波终止至下一舒张早期Em波起始的间期(a)和收缩期Sm波的间期(b),通过(a-b)/b计算4个位点Tei指数,取其均值t-Tei。在心尖四腔观用Simpson法测量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t-Tei指数明显延长(0.69±0.41vs0.28±0.16,P<0.01);同一组别不同室壁间的Tei指数无明显差异;患者组t-Tei测值与二维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计算的右室射血分数呈现很好相关性(r=0.850,P<0.01)。结论:Tei指数可综合评价右心功能不全右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TEI指数 组织多普勒成像 右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勇 张馥敏 +5 位作者 马文珠 杨笛 耿茜 贾永平 杨志健 张寄南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苏皖地区人群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应用突变基因分离聚合酶链 (MS PCR)技术 ,对 10 6例CHD患者、5 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 30名健康献血员AgT基因M2 35T多态性进行检测。 ... 目的 探讨中国苏皖地区人群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应用突变基因分离聚合酶链 (MS PCR)技术 ,对 10 6例CHD患者、5 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 30名健康献血员AgT基因M2 35T多态性进行检测。 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AgT基因型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 ,而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 ( 0 788)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6 98) (P <0 0 5 )。结论 AgT基因M2 35T多态性中T等位基因是中国苏皖地区人群CH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原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EPI)对住院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沈洁 张琪 +7 位作者 孔祥萦 张海锋 周艳丽 樊宽鲁 梅宏斌 徐东杰 周芳 李新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利用2009年新发布的慢眭。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hronickidneydiseaseepidemiologycoon,CKD-EPI)对住院心力衰竭(心衰冶.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8—01至2011-12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左心室射血分数≤45... 目的:利用2009年新发布的慢眭。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hronickidneydiseaseepidemiologycoon,CKD-EPI)对住院心力衰竭(心衰冶.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8—01至2011-12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左心室射血分数≤45%的心衰患者共395例,根据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按照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对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将患者共分为四组:A组:GFR≥90mY(min·1.73m2),101例,B组:GFR60—89ml/(min·1.73rn2),177例,C组:GFR30—59ml/(min·1.73ln2),95例,D组:GFR〈30ml/(min.1.73m2),22例。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血生化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①29.60/o的住院心衰患者合并有肾功能不全。年龄、收缩压、血肌酐、胱抑素、尿素氮、尿酸随着肾功能的减退逐渐增高,合并冠已病、高血压史比例随着肾功能的减退亦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钠、甘油三酯随着肾功能的减退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YHA分级在四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10岁)、收缩压(10mmng,1mmHg-133kPa)、胱抑素(mlmelL)、尿素氮(1mmol/L)等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论:租心衰住院患者当中,高龄、收缩压升高、高胱抑素及高尿素氮是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D-EPI方程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支架术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肌钙蛋白I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军 杨志健 +4 位作者 朱铁兵 马根山 王连生 曹克将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1-622,共2页
目的:评价直接支架术(DS)对冠心病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选择接受直接支架术(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52),同时选择一组进行常规支架术(CS)的患者(n=62)为对照,分别于当天... 目的:评价直接支架术(DS)对冠心病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选择接受直接支架术(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52),同时选择一组进行常规支架术(CS)的患者(n=62)为对照,分别于当天术前及术后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血进行血液CRP及cTnI水平的测定。结果:DS组患者术后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cTn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CS组患者,术后血液CRP及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结论:直接支架术后血液CRP水平升高,但cTnI水平不升高,CRP水平升高可能是治疗局部炎症反应所致,而不是心肌损伤的继发表现;与常规支架术相比,直接支架术减轻了对心肌的损伤,因而,可能是一种优化的介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直接支架术 常规支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殿富 黄峻 张丽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二者不相符合的可能原因,以便尽可能减少核素显像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1996-2001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患者,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二者不相符合的可能原因,以便尽可能减少核素显像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1996-2001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或双嘧达莫(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负荷显像异常者于24 h后再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核素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两者不相符的患者共5例,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例,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例。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上,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有高度的一致性,当二者不一致时,综合考虑显像和造影结果可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灌注 冠心病 诊断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清斌 张馥敏 +5 位作者 杨志健 高翔 徐兆强 陈亦江 秦建伟 马文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期440-442,共3页
目的:研究骨骼肌卫星细胞在心肌微环境下的转归及移植对心功能的影响,并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临床验证。方法:①动物实验:苏中幼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只,治疗组切取骨骼肌标本,获取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以二脒基苯基... 目的:研究骨骼肌卫星细胞在心肌微环境下的转归及移植对心功能的影响,并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临床验证。方法:①动物实验:苏中幼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只,治疗组切取骨骼肌标本,获取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以二脒基苯基吲哚标记;结扎冠状动脉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局部方法将卫星细胞植入梗死区及周边区,对照组予以相同量的、不含卫星细胞的培养液接种,观察移植4周后卫星细胞的分化和转归;核素心血池检测心功能。②临床验证:对4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冠脉旁路移植术和/或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观察手术前后患者心功能及左室形态变化。结果:动物实验:卫星细胞接种培养后48h开始贴壁,细胞呈梭形。将细胞培养液中胎牛血清浓度降至20g/L以下时,细胞生长停滞,相互融合形成肌管。治疗组梗死区及周边心肌内HE染色可见孤岛状、带横纹的肌纤维,肌细胞核位于周边,细胞之间未见闰盘连接;对照组梗死区为均一纤维疤痕组织,无肌细胞存在。电镜检查:治疗组梗死区见带横纹肌纤维,肌细胞之间未见闰盘连接。两组1周时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2)%和(26±3)%,t=0.074,P>0.05;在4周时,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比对照组提高(33±2)%和(40±2)%,t=6.085,P<0.001。临床验证:4例患者卫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骼肌 卫星细胞移植 治疗 冠心病 心功能 心血管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