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科30年发展历程回顾 被引量:1
1
作者 巩在武 于小兵 程中华 《阅江学刊》 2021年第3期102-117,132,133,共18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管理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主要学科之一,从萌芽、成长到壮大历经30载,一直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并作出了显著贡献。20世纪90年代,为响应行业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管理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主要学科之一,从萌芽、成长到壮大历经30载,一直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并作出了显著贡献。20世纪90年代,为响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学校拉开了管理学科发展的序幕。21世纪以来,管理学科不仅在经典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同时也面向国家气象事业和学校气象专业的发展需求,拓展了一系列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探索教学与科研新方向,成果斐然,逐步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地方发展乃至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立足当下,锐意改革,拼搏奋进,努力打造管理学科发展新高地,推动管理学科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学科 学科建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信大 管理工程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玫 《科技视界》 2018年第9期38-39,共2页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国家政府关心的问题。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是各个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趋势。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专业为研究案例,围绕品牌专业建设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院各专业教学改革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重点...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国家政府关心的问题。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是各个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趋势。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专业为研究案例,围绕品牌专业建设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院各专业教学改革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重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研究性教学、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应用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信息管理专业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类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3
作者 于小兵 杨兵 曹玲 《科技视界》 2018年第9期71-71,103,共2页
我国已经全面进行信息化时代。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还是从区域层面,都迫切需要更多的信息管理类人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始终坚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实施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融合,重塑了课程体系;虚拟和现实... 我国已经全面进行信息化时代。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还是从区域层面,都迫切需要更多的信息管理类人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始终坚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实施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融合,重塑了课程体系;虚拟和现实相融合,集成了真实教学与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深化行业产业与教学统筹融合。通过这些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管理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混合式学习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薇薇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期96-99,共4页
大学专业教育中,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亟需更多实践方面的研究。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通过分组实验和实证分析,评估了线上学习小组、线上作业两种辅助教学手段及其不同组合方式对大学生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学专业教育中,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亟需更多实践方面的研究。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通过分组实验和实证分析,评估了线上学习小组、线上作业两种辅助教学手段及其不同组合方式对大学生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线上作业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线下作业,线下小组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线上讨论小组;无论是线上或线下作业,其满意度均高于小组学习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辅助教学 混合式教学 管理信息系统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信息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性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调查
5
作者 张鉴文 张涪川 +3 位作者 王立立 黄川 刘利 周卫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急性传染病防控中应用新兴信息技术的情况,为提高传染病管理与处置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5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行设计调查表和访谈提纲,开展现场调查。结果本...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急性传染病防控中应用新兴信息技术的情况,为提高传染病管理与处置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5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行设计调查表和访谈提纲,开展现场调查。结果本次共发放调查表57份,有效回收55份。①26家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每家配置电脑1.8台;17家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每家配置电脑1.2台;村卫生室均采用手机进行疫情初次报告,由乡镇卫生院派人核实后实施网络直报。②县属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技术应用每家平均3.2种,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技术应用每家平均1.7种,村卫生室无新兴信息技术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以红外线体温检测占比最高,为60.5%(26/43);5G远程会诊、GIS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也有应用。③县(级)机构信息化经费主要投入在设备软件上,占其总经费的71.8%;而乡镇(社区)机构的经费主要投入在设备硬件上,占其总经费的72.6%。④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报告人员平均1.5人,专兼职人员基本持平;而乡镇(社区)平均1.1人,兼职人员占比高于专职人员;村医生均为法定义务报告人。结论新兴信息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急性传染病防控实践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知识知晓率低;建议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不断提升急性传染病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急性传染病防控 新兴信息技术 调研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常诗颖 马鹏 曹玲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模式不断变革,各行业与数字经济融合趋势持续更新。基于此,社会与企业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物流人才培育模式的不足及...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模式不断变革,各行业与数字经济融合趋势持续更新。基于此,社会与企业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物流人才培育模式的不足及改革方向,提出构建“以课程资源为基础,进行教学模式转型升级;以学生为中心,全面促进个人发展;以专业竞赛为方法,激发师生‘教’‘学’活力”的新型物流人才培育模式来解决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物流管理 数字化转型 人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失真健康信息偏差研究述评
7
作者 黎洁 张薇薇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28-34,共7页
目的/意义探究网络失真健康信息经信源、媒介、信宿而引发的各种偏差效应,以应对当前网络健康信息传播与治理的热点问题。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收集整理、统计归纳与可视化分析,对现有研究从信源端的偏差形成到信宿端的影响效应分别进行阐... 目的/意义探究网络失真健康信息经信源、媒介、信宿而引发的各种偏差效应,以应对当前网络健康信息传播与治理的热点问题。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收集整理、统计归纳与可视化分析,对现有研究从信源端的偏差形成到信宿端的影响效应分别进行阐述、分析。结果/结论失真健康信息偏差的形成包含基于生产端的内容偏差、基于媒介的传播偏差和基于用户的认知偏差3部分;网络失真健康信息偏差的影响效应体现在认知、决策、行为3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真健康信息 偏差形成 偏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用户伪健康信息纠偏行为动因研究
8
作者 蔡馨茹 张薇薇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24年第12期35-44,共10页
揭示网络环境下普通用户对伪健康信息进行纠偏的动因,有助于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协同治理,形成自组织的健康信息生态环境。选取41名具有纠偏经历的普通用户进行访谈,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归纳出普通用户伪健康信息纠偏行为驱动因素的6个主题... 揭示网络环境下普通用户对伪健康信息进行纠偏的动因,有助于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协同治理,形成自组织的健康信息生态环境。选取41名具有纠偏经历的普通用户进行访谈,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归纳出普通用户伪健康信息纠偏行为驱动因素的6个主题和20个子主题,据此构建用户伪健康信息纠偏行为的动因模型。研究发现:用户在互动动机和个体特质的驱动下,借助平台性能的支持,产生纠偏行为;信息特征和信息风险亦能驱使用户产生纠偏倾向,经由平台性能形成纠偏行为;此外,网络平台提供的激励机制也会驱动用户在性能较好的平台上进行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健康信息 信息纠偏行为 网络普通用户 主题分析法 纠偏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下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9
作者 段永点 《电子商务评论》 2024年第2期3848-3853,共6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科技领域的崛起,重塑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鉴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和数据驱动的基本概念,进而详细划分并讨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科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科技领域的崛起,重塑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鉴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和数据驱动的基本概念,进而详细划分并讨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的三大类别。分析了信息流、供应链和法规对金融科技公司运营安全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了数据驱动下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风险管理策略,旨在为金融科技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参考,特别是在优化风险预警和管理系统方面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电子商务 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技术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医疗情境下四方主体隐私行为的交互机理及演化趋势研究
10
作者 朱光 吴晗逸 刘雯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目的/意义]本文针对智慧医疗情境下隐私行为研究在博弈主体、模型参数等方面的不足,探寻患者、医疗机构、智慧医疗平台和政府四方主体之间的隐私行为交互机理与演化趋势。[方法/过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患者、医疗机构、智慧医疗平... [目的/意义]本文针对智慧医疗情境下隐私行为研究在博弈主体、模型参数等方面的不足,探寻患者、医疗机构、智慧医疗平台和政府四方主体之间的隐私行为交互机理与演化趋势。[方法/过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患者、医疗机构、智慧医疗平台和政府四方博弈模型。根据不同参数调节下各方行为策略的收益、成本、损失等计算收益矩阵,求解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考虑不同因素对主体行为策略及系统稳定状态的影响。[结果/结论]患者的隐私披露行为与披露隐私后获得的服务收益密切相关,医疗机构的隐私保护投入成本和隐私泄露概率对其隐私保护行为有显著影响,智慧医疗平台的政府奖惩、罚款收益和投入成本是影响其严格管理行为的关键因素,政府的监管行为与奖惩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应用本文模型和方法,可以动态调整隐私保护机制,明确各方职责,推动智慧医疗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疗 演化博弈 隐私行为 患者 医疗机构 智慧医疗平台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对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22
11
作者 程中华 刘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01,108,共8页
基于2012—2016年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信息化对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①信息化显著有利于工业绿色增长,已成为促进工业绿色增长的新动力源泉,研发投资强度在信息化促进工业绿色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调... 基于2012—2016年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信息化对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①信息化显著有利于工业绿色增长,已成为促进工业绿色增长的新动力源泉,研发投资强度在信息化促进工业绿色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②信息化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在技术水平越高、平均规模越小、能源消耗越低、污染程度越低以及盈利能力越强的行业,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工业化 绿色增长 行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农门”的大学生与城镇化——1990-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直接影响系数初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群 王婧妍 冒荣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2,共6页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影响还会增强。文章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问题,提出可以因上大学而从农村转移至城镇的人口数占每年城镇人口外...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影响还会增强。文章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问题,提出可以因上大学而从农村转移至城镇的人口数占每年城镇人口外生增量的比例为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并探讨了计算这一系数的具体方法,同时通过所可能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近30年来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和贡献值,计算结果表明,这一系数已从5%左右上升到20%以上,并呈继续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城镇化 人口 农村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tech风险管理中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方法综述 被引量:9
13
作者 蔡玫 王秋寒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7,共9页
为探明在Natech环境下评估承灾体脆弱性的方法以及发展方向,从关联性和不确定性2方面出发,归纳总结出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主要应用场景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从研究方向来看,现有研究多集中于物理脆弱性,而针... 为探明在Natech环境下评估承灾体脆弱性的方法以及发展方向,从关联性和不确定性2方面出发,归纳总结出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主要应用场景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从研究方向来看,现有研究多集中于物理脆弱性,而针对社会脆弱性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来看,事故树、领结图和贝叶斯网络可展现原因与后果的关联性;回归模型可给出各原因导致事故的占比,发现脆弱性升级的根源;贝叶斯网络与模糊理论的结合使脆弱性的估计更准确,但与Rapid-N方法一样,缺少系统的研究,未被广泛用于Natech风险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ech 脆弱性 风险评估 关联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分布特征研究——以南京市辖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瑞玲 吴杰 +3 位作者 秦洁琼 于忠华 许海英 巩在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7-103,共7页
绿色发展是城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小尺度空间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市11个... 绿色发展是城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小尺度空间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市11个市辖区为例,对城市小尺度空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测度及特征分析,找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引导发展正效应。结果显示:2016年南京市溧水、高淳和江宁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而栖霞、雨花台和六合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后三位,这与南京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各辖区的自然禀赋有关;各分项指数评估结果中,主城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分较高,而郊区在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方面得分较高,总体评价结果与南京市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尺度空间 绿色发展 分布特征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农门”的大学生与城镇化(下)--2021-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直接影响系数变化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群 王婧妍 冒荣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1,共8页
研究者在上一篇文章中计算了近30年来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对其中有关结果作了必要修改,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农村人口转移率的高等教育对城镇化影响系数的预测模型,... 研究者在上一篇文章中计算了近30年来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对其中有关结果作了必要修改,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农村人口转移率的高等教育对城镇化影响系数的预测模型,解析了今后决定高等教育对城镇化影响系数值的相关变量;同时,通过现有数据,估算了今后农村人口转移率的变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增长率;而后预测了2021-2035年的城镇化率、普通高校本专科入学率和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结果表明,在每年5.75‰的人口自然增长率、0.068个百分点递增的农村人口社会转移率和3%的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增长率下,中国城镇化率2025年时即超过70%,2035年时将超过80%;普通高校本专科入学率2030年时即达到80%;2021-2035年间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则保持在1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城镇化 预测 农村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阈下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治理失灵模型研究
16
作者 陈梁 陈威 王修来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顺应韧性治理的发展潮流,基于系统论破解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治理失灵困境。结合中国应急管理部官方网站公布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调查报告,从“失灵溯源”的视角综合审视突发事件应急治理过程,根据技术应用、情报协同、组织治理在应急... 顺应韧性治理的发展潮流,基于系统论破解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治理失灵困境。结合中国应急管理部官方网站公布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调查报告,从“失灵溯源”的视角综合审视突发事件应急治理过程,根据技术应用、情报协同、组织治理在应急治理过程中赋能与失灵的双重效应,构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治理失灵模型。研究发现,技术应用子系统、情报协同子系统和组织治理子系统分别通过技术支持、数据获取和信息整合;情报收集、分析协同和共享传递;指挥协调、资源调度和决策执行的作用路径,共同影响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治理效能。在实际治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失灵困境,才能更好地赋能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治理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应急治理 失灵模型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视域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应急资源保障机制研究
17
作者 许钧 李筱 +1 位作者 王修来 张玉韬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探索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能化医疗应急资源保障机制,为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智能技术发展为契机,归纳总结智能化医疗应急资源保障的特点,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发展层和资源保障的智能运作... 目的:研究探索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能化医疗应急资源保障机制,为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智能技术发展为契机,归纳总结智能化医疗应急资源保障的特点,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发展层和资源保障的智能运作层为框架,结合智能化的四个层面构建智能化医疗应急资源保障机制。并提出一种考虑跨层次影响的综合重要度计算方法,识别影响机制运行的关键因素。结果:提取到排名前三的影响因素为医疗应急资源匹配性、应急决策有效性和应急反应时间。综合各层次的影响因素,得出重要程度依次为管理智能、决策智能、医疗智能、监测智能。结论:智能化医疗应急保障机制的运行受各智能化层次的影响,甄别关键影响因素,使得管理、决策、医疗和监测智能化协同运作,保证机制的高效运行,进而提升医疗应急资源保障的能力和效率,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坚实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医疗应急资源 保障机制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合同下成本异质性绿色产品选择
18
作者 朱晓东 吴若宁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探究在批发价合同和利益共享合同下的绿色产品选择和研发投入问题,对于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至关重要。企业绿色转型时采用的技术不同导致产品成本结构存在异质性,进而对供应链利润和环境效益产生不同的影响。构建一个由制造商和零... 探究在批发价合同和利益共享合同下的绿色产品选择和研发投入问题,对于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至关重要。企业绿色转型时采用的技术不同导致产品成本结构存在异质性,进而对供应链利润和环境效益产生不同的影响。构建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其中,制造商可以选择生产研发密集型绿色产品(DIGP)或边际成本密集型绿色产品(MIGP)。研究发现,供应链成员对产品的选择和采用的合同形式,与绿色研发成本及合同中分配比例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在产品选择中,批发价合同下制造商对绿色研发成本的接受度低于零售商,更易选择生产MIGP类型产品;利益共享合同下零售商的接受程度反而低于制造商,更容易倾向于销售MIGP类型的产品。在研发成本较低时生产、销售DIGP,在研发成本较高时选择MIGP,更容易提高双方利润并保护环境,实现共赢。在合同选择中,如果选择生产DIGP类型产品,供应链的上下游双方对合同形式的偏好在很大范围内重合,由制造商来决定合同形式能够更好地保障产品的绿色性能。如果选择生产MIGP类型产品,当利益分配中制造商比例较大,而消费者低碳偏好不够强烈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双方都想取得产品零售价格的定价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品 成本异质性 合同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结构差异化市场中的企业定价和广告决策
19
作者 马彪 王雪芬 李莉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23,共13页
消费者根据接收到企业投放的信息型广告以及接收到哪个企业的广告形成市场中对企业产品认知的信息结构差异,在此市场中企业投放信息型大众广告实施统一定价,或投放信息型定向广告实施个性化定价,研究在此背景下的完全垄断和双寡头市场... 消费者根据接收到企业投放的信息型广告以及接收到哪个企业的广告形成市场中对企业产品认知的信息结构差异,在此市场中企业投放信息型大众广告实施统一定价,或投放信息型定向广告实施个性化定价,研究在此背景下的完全垄断和双寡头市场中企业定价和广告决策。基于Hotelling模型,分别构建完全垄断和双寡头市场竞争模型,通过博弈分析求解企业最优定价和广告决策。结果表明: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实施个性化定价,须投放更大强度的信息型定向广告,才可以拓展目标市场,攫取消费者剩余,提高企业收益。双寡头市场中,消费者购买单位“交通成本”不大时,实施个性化定价企业数量越多,广告强度越低,企业收益越低;单独实施个性化定价企业广告强度最高,收益也最高。单位“交通成本”较低的市场中,企业不会主动实施个性化定价;单位“交通成本”适中的市场中,企业实施相同的价格和广告策略;单位“交通成本”较大的市场中,企业同时实施个性化定价,并陷入囚徒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结构差异 信息型广告 个性化定价 广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区域环境绩效影响机制探析
20
作者 林瑶如 蒋松演 《时代经贸》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绿色金融是提升环境绩效的重要动力,但目前关于绿色金融对环境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区域间差异的研究还有欠缺。本文基于全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结合... 绿色金融是提升环境绩效的重要动力,但目前关于绿色金融对环境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区域间差异的研究还有欠缺。本文基于全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结合,探究绿色金融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对区域间作用效果的差异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绿色金融与环境绩效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绿色金融有效推动了环境绩效的发展;第二,绿色金融能够作用于技术创新水平来提升环境绩效;第三,华东地区绿色金融对环境绩效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西北地区绿色金融对环境绩效的影响负向显著,不同区域绿色金融对环境绩效发展水平的影响有差异。本研究为政府针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绿色金融政策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环境绩效 固定效应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