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胃癌“脾虚瘀毒”理论探讨CD8^(+)T细胞耗竭中医病机的科学内涵
1
作者 李秋蓉 杨培培 +3 位作者 黄雯洁 徐媛媛 姜超 舒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1期136-139,148,共5页
胃癌“脾虚瘀毒”理论认为脾虚为胃癌病机根本,气滞、痰凝、血瘀于脾虚基础上渐生,日久交错形成癌毒,“脾虚瘀毒”形成的正虚毒结内环境与肿瘤微环境中缺氧、新生血管、间质重构、营养消耗、脂质堆积、高乳酸水平等有内在联系,其通过多... 胃癌“脾虚瘀毒”理论认为脾虚为胃癌病机根本,气滞、痰凝、血瘀于脾虚基础上渐生,日久交错形成癌毒,“脾虚瘀毒”形成的正虚毒结内环境与肿瘤微环境中缺氧、新生血管、间质重构、营养消耗、脂质堆积、高乳酸水平等有内在联系,其通过多种途径致使CD8^(+)T细胞出现营养剥夺、线粒体缺陷、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物质能量代谢紊乱,导致T细胞耗竭的发生。“脾胃虚弱为本,瘀毒留滞为标”可能是胃癌免疫微环境中T细胞耗竭的核心病机。本文基于胃癌“脾虚瘀毒”病机理论,聚焦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耗竭探讨其科学内涵,为中医药抗胃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瘀毒 肿瘤微环境 T细胞耗竭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2
作者 吴文雅 吴晓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7-0060,共4页
评价正念减压疗法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院内接受结直肠手术并辅以化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的60例患者纳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化疗... 评价正念减压疗法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院内接受结直肠手术并辅以化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的60例患者纳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化疗期间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正念减压治疗,对比相关数据。结果 经过干预,研究组CF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理、角色、情绪、认知等功能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术后恢复中实施正念减压疗法,可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减轻术后不适感,患者负面情绪,进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健康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疗法 结直肠癌 术后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胃癌围术期综合治疗概述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韬 刘福坤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36-41,共6页
我国胃癌病人在就诊时多数已处于中晚期,整体预后较差。胃癌病人在手术前后及术中采取围术期放疗、化疗、免疫等综合治疗方法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我国围术期综合治疗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近年取得了... 我国胃癌病人在就诊时多数已处于中晚期,整体预后较差。胃癌病人在手术前后及术中采取围术期放疗、化疗、免疫等综合治疗方法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我国围术期综合治疗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近年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制定共识与指南,并应用于临床实践。随着综合治疗新技术新方案的涌现和发展,胃癌围术期综合治疗和转化治疗必将很大程度地提高我国胃癌病人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胃癌 围术期 综合治疗 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退黄保肝作用及其与胆汁酸排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姜超 刘家云 +3 位作者 翟兢 李为苏 王琼 许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72-1376,共5页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的退黄保肝作用及其与胆汁酸代谢转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退黄保肝的作用;原代大鼠三明治肝细胞模型上,观察白藜芦醇对ANIT损伤的肝细胞胆汁排泄,肝细...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的退黄保肝作用及其与胆汁酸代谢转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退黄保肝的作用;原代大鼠三明治肝细胞模型上,观察白藜芦醇对ANIT损伤的肝细胞胆汁排泄,肝细胞内总胆固醇、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以及对胆汁酸排泄相关代谢酶、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能显著降低ANIT所致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的含量。在原代大鼠三明治肝细胞模型上白藜芦醇可恢复ANIT所致原代肝细胞胆管外排指数(BEI)的降低;显著降低ANIT所致的肝细胞内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的升高,恢复ANIT所致的总胆固醇水平的降低。白藜芦醇可显著改善ANIT所致的胆汁外排转运体Bsep、Mrp2、胆汁酸摄取转运体Ntcp及胆汁酸代谢相关酶Cyp7a1、Cyp8b1 mRNA表达的降低。结论 :白藜芦醇具有退黄保肝、改善胆汁淤积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肝细胞上胆汁酸排泄相关代谢酶和转运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ANIT 胆汁淤积 胆汁酸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沈林教授“两期”论治胃癌经验 被引量:7
5
作者 蒋昱雯 刘家云 +1 位作者 顾剑雄 姚学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6期65-68,共4页
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教授提出胃癌治疗当以其临床、病理分期为依据,根据中医治疗目的的不同,分为可切除胃癌术后防治复发转移和晚期不可切除带瘤生存的“两期”治疗理念。在“两期”理念指导下,刘教... 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教授提出胃癌治疗当以其临床、病理分期为依据,根据中医治疗目的的不同,分为可切除胃癌术后防治复发转移和晚期不可切除带瘤生存的“两期”治疗理念。在“两期”理念指导下,刘教授遣方用药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平衡。本文总结了刘沈林教授对胃癌“两期”论治的学术经验,并附医案2则加以佐证,为胃癌的中医临证治疗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聚 胃癌 两期论治 中医药 名医经验 刘沈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邹坤 姚学权 +3 位作者 吴震峰 陈彻 吴晓宇 刘福坤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6期892-894,93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的相关因素,从而为手术时更好地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控制术后血糖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200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79例胃癌合并2型...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的相关因素,从而为手术时更好地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控制术后血糖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200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79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血糖水平的临床因素通过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则为相关因素,再对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则为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79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均完成了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其中有4例患者手术后糖尿病治愈,122例术后糖尿病缓解,术后血糖水平改善的有效率为70.39%(126/179)。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无冠心病、术前糖尿病治疗方式、是否切除全胃、有无胆胰分流袢、糖尿病病程以及术前空腹C肽水平与术后血糖水平相关,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无胆胰分流袢、糖尿病病程及术前空腹C肽水平是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胆胰分流袢、糖尿病病程及术前空腹C肽水平是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病程较短,术前空腹C肽水平大致正常的患者,手术时通过胆胰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术后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胃癌 手术方式
原文传递
达芬奇机器人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
7
作者 卢旭 孙正 +3 位作者 王兆京 曹勤洪 陈彻 吴晓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5年第7期1176-1182,1247,共8页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达芬奇机器人治疗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初诊直肠癌并接受了直肠癌根治术的79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类型不同,将其分为...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达芬奇机器人治疗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初诊直肠癌并接受了直肠癌根治术的79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开腹手术组(n=43)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方式选择、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流质饮食开始时间、住院总体费用和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出血、吻合口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患者均顺利出院。两组手术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长(P=0.08)、具体手术方式选择(P=0.38)、术后导尿管留置天数(P=0.34)、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天数(P=0.57)、术后住院天数(P=0.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术后病理结果分析(P>0.05)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较少(P<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P=0.04)与术后流质饮食开始时间(P<0.01)较短,住院总体费用较高(P<0.01)。结论: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虽然患者的总住院费用相对较高,但手术出血量更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开腹手术 直肠癌根治术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