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汤剂煎煮的规范化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春来 李伟东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汤剂作为中医治病应用最多最主要的剂型,其煎煮方法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本文针对汤剂煎煮的规范化研究,从其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标准汤剂的建立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关键词 汤剂煎煮 规范化 工艺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类中药炮制前后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及几点思考 被引量:8
2
作者 庄延双 秦昆明 +2 位作者 蔡皓 刘晓 蔡宝昌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8-232,共5页
该文对种子类中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种子类中药专属性质量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种子类饮片一般都沿用了原药材的质量标准,且有些种子类饮片质量缺失,故建立种子类中药专属性质量标准迫在眉睫。种子类中药的研... 该文对种子类中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种子类中药专属性质量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种子类饮片一般都沿用了原药材的质量标准,且有些种子类饮片质量缺失,故建立种子类中药专属性质量标准迫在眉睫。种子类中药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GAP标准化种植种子类药物,采用规范的炮制工艺,运用液质连用及气质连用技术深入研究种子类中药炒制的机理,采用一测多评及指纹图谱技术建立种子类中药专属性的质量标准。只有建立种子类中药专属性的质量标准才能达到规范种子类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目的,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类中药 质量标准 炮制前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丽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3-396,共4页
就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肝损伤机制,包括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失衡、肝实质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失衡对SAP肝损伤的影响,和中医药对SAP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包括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和复方对SAP肝损伤的治疗作用进行综述。认为治疗SAP肝损伤应... 就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肝损伤机制,包括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失衡、肝实质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失衡对SAP肝损伤的影响,和中医药对SAP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包括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和复方对SAP肝损伤的治疗作用进行综述。认为治疗SAP肝损伤应在保护肝脏治疗的同时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从根本上控制肝损伤的发病基础。中医药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在保护肝脏等胰外器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损伤 损伤机制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38
4
作者 秦昆明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9-525,共7页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中药标准化体系的关键环节。尽管中药饮片有了国家标准,但是中药饮片标准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思考。本文结合...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中药标准化体系的关键环节。尽管中药饮片有了国家标准,但是中药饮片标准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思考。本文结合作者长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出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要更加注重和传统炮制理论、炮制机理研究与药效物质研究的结合,努力构建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质量标准 炮制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探讨中药炮制共性机理及特征性质量标准 被引量:23
5
作者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3-447,共5页
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的炮制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但在种子类中药炒制机理研究中,其炒制过程的内在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尚不清楚,药效物质不明确,且缺少特征性质量标志物,难以有效控制质量。揭示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共性规律,对于建立中... 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的炮制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但在种子类中药炒制机理研究中,其炒制过程的内在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尚不清楚,药效物质不明确,且缺少特征性质量标志物,难以有效控制质量。揭示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共性规律,对于建立中药饮片特征性质量标准具有指导意义。基于逢子必炒炮制理论的研究,提出采用谱效相关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炒制过程化学成分及药效作用变化,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揭示炒制过程共性变化规律;同时,结合体内过程研究,阐明炒制过程对药效物质的影响,进而明确中药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一测多评技术和液质联用技术等方法,研究建立中药饮片特征性质量标准,指导中药饮片规范化炮制和临床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逢子必炒 炮制机理 质量标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质联用和模拟炮制的诃子汤制狼毒大戟减毒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巧 陈富贵 +5 位作者 曹杰 郁红礼 陈忆菁 段煜 蔡皓 吴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4-692,共19页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LC-MS)和模拟炮制初探诃子汤制狼毒大戟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LC-MS分析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前后和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诃子汤模拟炮制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小鼠分别灌胃给予狼毒大戟生品乙醇提取物、狼毒大戟水制品乙...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LC-MS)和模拟炮制初探诃子汤制狼毒大戟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LC-MS分析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前后和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诃子汤模拟炮制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小鼠分别灌胃给予狼毒大戟生品乙醇提取物、狼毒大戟水制品乙醇提取物、诃子汤乙醇提取物、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乙醇提取物、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提取物、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二氯甲烷提取物、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诃子汤模拟炮制提取物,以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以及肠道病理损伤情况评价诃子汤制狼毒大戟和诃子汤模拟炮制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的毒性变化。结果狼毒大戟中共鉴定出115种化合物,诃子汤中共鉴定出53种化合物。狼毒大戟经诃子汤炮制后有58种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12种化合物的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狼毒大戟生品组及其水制品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肠道损伤明显。与狼毒大戟生品组相比,诃子汤组和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肠道损伤得到修复。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经诃子汤模拟炮制后,二萜类化合物和鞣质酚酸类化合物的离子强度变化率分别为-6.75%~8.09%和66.06%~100.00%。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二氯甲烷部位二萜类化合物的离子强度变化率为-9.92%~54.72%,无鞣质酚酸类化合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组和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二氯甲烷部位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肠道损伤严重。与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组相比,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诃子汤模拟炮制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显著降低(P<0.01),肠道未见明显损伤。结论诃子汤制能缓和狼毒大戟肠道毒性,其减毒机制可能是狼毒大戟在炮制过程中引入的诃子汤中大量的鞣质酚酸类化合物在动物体内起到了药理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大戟 诃子汤 液质联用 模拟炮制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薤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7
作者 乔凤仙 蔡皓 +2 位作者 裴科 宋晓庆 范恺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1137-1140,共4页
薤白中含有挥发油、皂苷、含氮化合物、酸性物质等,为临床治疗"胸痹"之要药,也是治疗泄痢常用之品。因薤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故历来已有较多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本文对薤白的生药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合... 薤白中含有挥发油、皂苷、含氮化合物、酸性物质等,为临床治疗"胸痹"之要药,也是治疗泄痢常用之品。因薤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故历来已有较多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本文对薤白的生药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合用历史沿革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旨在为薤白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薤白 生药来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合用历史沿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法与砂烫法炮制马钱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屈艳格 陈军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59-1763,共5页
目的考察应用烘法替代砂烫法炮制马钱子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烘法和砂烫法炮制马钱子。采用HPLC法测定炮制品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氮氧化物;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应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种炮制... 目的考察应用烘法替代砂烫法炮制马钱子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烘法和砂烫法炮制马钱子。采用HPLC法测定炮制品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氮氧化物;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应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种炮制品中主要生物碱含有量、总生物碱含有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烘烤条件为215℃,烘烤15 min,制品和砂烫制品属于一类。结论优选烘烤的条件为加热215℃烘烤15 min;烘法可以代替传统的砂烫法炮制马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烘法 砂烫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缓释制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严国俊 潘金火 +1 位作者 陈军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37-2140,共4页
由于中药复方缓释制剂具有多成分和整体性的特点,其缓释性能的评价不能完全参照化学制剂的评价方法。本文阐述、分析了目前中药缓释制剂常用的体内外评价方法,包括体外释放度、指纹图谱、药物动力学、血清药理学等,结合中药复方物质基... 由于中药复方缓释制剂具有多成分和整体性的特点,其缓释性能的评价不能完全参照化学制剂的评价方法。本文阐述、分析了目前中药缓释制剂常用的体内外评价方法,包括体外释放度、指纹图谱、药物动力学、血清药理学等,结合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出将PK-PD结合模型、代谢组学等方法应用于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评价,并分析了这些方法评价中药缓释制剂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缓释性能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缓释制剂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狼毒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兰云 庄果 +3 位作者 张永鑫 彭稳稳 李俊松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确定醋狼毒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狼毒的毒性成分总二萜内酯,有效成分狼毒乙素、丙素及其灌胃给药后小鼠胃体PGE2含量作为确定最佳炮制工艺的考察指标,以醋的用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优选出... 目的确定醋狼毒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狼毒的毒性成分总二萜内酯,有效成分狼毒乙素、丙素及其灌胃给药后小鼠胃体PGE2含量作为确定最佳炮制工艺的考察指标,以醋的用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优选出了醋狼毒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醋狼毒的优化炮制工艺,醋的用量为40%,炒制温度控制在160℃,炒制时间10min。结论优选出的醋狼毒炮制工艺可行,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狼毒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壳炮制前后HPLC特征图谱及橙皮苷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学建 秦昆明 +1 位作者 李鹏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671-1674,共4页
目的:建立枳壳生品和炮制品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炮制前后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法,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 目的:建立枳壳生品和炮制品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炮制前后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法,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3个产地的枳壳特征图谱有一定差异;炮制后橙皮苷的含量略有降低。结论:采用特征图谱结合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该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所测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可以用于炮制前后枳壳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炮制 特征图谱 橙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现代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范林乾 刘晓 +1 位作者 蔡皓 蔡宝昌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0期3105-3107,共3页
正交设计、均匀设计、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是汤剂现代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这三个方法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学者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以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技术研究炮制对白术芍药散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戡平 谢莉 +4 位作者 秦昆明 金俊杰 杨超 刘晓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1,共8页
目的采用GC-MS技术针对白术芍药散挥发性成分组成进行鉴别分析,同时与药材未经炮制即配伍入药的情况进行比较,探讨药物炮制过程对白术芍药散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芍药散的挥发油,稀释后经GC-MS进行成分分... 目的采用GC-MS技术针对白术芍药散挥发性成分组成进行鉴别分析,同时与药材未经炮制即配伍入药的情况进行比较,探讨药物炮制过程对白术芍药散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芍药散的挥发油,稀释后经GC-MS进行成分分析鉴别,结合NIST 11数据库和Wiley谱库对样品中成分匹配定性,并利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经数据整理分析得炮制前后样品同时匹配出145种成分,其中萜烯烃及含氧萜烯类化合物居多,炮制后消失的成分15种,新出现成分17种。结论饮片是否经过炮制后配伍入药对于白术芍药散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具有一定影响,古籍中所载白术芍药散应采用炮制品进行组方用药具有现实的客观原因与深刻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芍药散 炮制 挥发性成分 GC-MS 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酒制及其机理研究概述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钮敏洁 蔡皓 曹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38-2842,共5页
酒制法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传统中药炮制中运用广泛且较为重要的一种中药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中的重要因素为辅料酒、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等。通过不同酒制条件炮制而成的中药,其成分及药效差别较大,由此造成了酒制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 酒制法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传统中药炮制中运用广泛且较为重要的一种中药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中的重要因素为辅料酒、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等。通过不同酒制条件炮制而成的中药,其成分及药效差别较大,由此造成了酒制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本文综述了酒制的历史沿革、现代研究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深入挖掘与总结酒制法,推动和完善酒制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以及辅料用酒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制 辅料 炮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和中药及二者结合在抗抑郁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莫子晴 蔡皓 +1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918-2923,共6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和中药以及二者结合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为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以“抑郁症”“中药”“肠道菌群”“Depression”“TCM”“Intestinal flora”等为中英文关键词,...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和中药以及二者结合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为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以“抑郁症”“中药”“肠道菌群”“Depression”“TCM”“Intestinal flora”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2005年1月-2020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肠道菌群和中药以及二者结合在抑郁症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与结论: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肠道微生物紊乱现象,且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有明显差异;通过益生菌、益生元、健康饮食等3种治疗方法可改善抑郁症患者和抑郁模型动物的行为和认知;同时,粪便微生物移植(FMT)疗法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应用较多且效果明显。中药能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保护神经元、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等方向发挥抗抑郁作用,临床上逍遥散、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复方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肠道菌群可转化中药化合物;中药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并通过影响脑肠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来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改善抑郁行为。肠道菌可作为探究中药抗抑郁的药效机制的切入点,为抑郁症的治疗及相关中药的开发提供全新的方向;而合适的中药可被开发为相关产品,达到重建肠道微生态的目的,弥补FMT疗法中的不稳定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肠道菌群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苍术炮制前后特征图谱及苍术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金龙 秦昆明 +2 位作者 徐自升 姚仲青 蔡宝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0期4843-4847,共5页
建立比较南苍术和北苍术生品和炮制品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炮制前后苍术素的含量。采用Tiger-kin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法,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南苍... 建立比较南苍术和北苍术生品和炮制品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炮制前后苍术素的含量。采用Tiger-kin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法,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南苍术和北苍术特征图谱差异较大;南苍术和北苍术炮制前后成分含量均发生一些变化,其中炮制后苍术素的含量均明显降低。采用特征图谱结合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控制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该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所测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可以用于炮制前后南苍术和北苍术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苍术 北苍术 炮制 特征图谱 苍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明子炮制前后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发平 杨冰 +4 位作者 谢莉 孙戡平 彭思颖 秦昆明 蔡宝昌 《江西科学》 2018年第6期909-915,953,共8页
研究建立不同产地的生、炒决明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分析比较其指纹图谱的差别,为科学分析与有效控制决明子的质量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案。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梯度洗脱,建立15个产地生、炒决明子指纹图谱,并运用软件"中药... 研究建立不同产地的生、炒决明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分析比较其指纹图谱的差别,为科学分析与有效控制决明子的质量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案。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梯度洗脱,建立15个产地生、炒决明子指纹图谱,并运用软件"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和SPSS 22. 0进行数据处理。初步建立了生、炒决明子的指纹图谱,分析比较发现决明子炮制前后化学分成出现明显改变。该方法简单全面、稳定,可作为生、炒决明子的一项质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制洋金花的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永严 李娅 +3 位作者 秦昆明 杨超 蔡宝昌 金俊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9期58-62,共5页
目的:对制洋金花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东莨菪碱含量和水分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生姜打汁后加水量(A)、闷润时间(B)、炒制温度(C)、炒制时间(D)4项指标,确定制洋金花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筛选出制洋金花的最佳... 目的:对制洋金花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东莨菪碱含量和水分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生姜打汁后加水量(A)、闷润时间(B)、炒制温度(C)、炒制时间(D)4项指标,确定制洋金花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筛选出制洋金花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生姜打汁后加水量(A)3倍,闷润时间(B)40 min,炒制温度(C)270~300℃、炒制时间(D)5 min,炮制后的制洋金花有酒香气和微姜味。结论:优选得到的制洋金花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更好地控制制洋金花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洋金花 炮制工艺 东莨菪碱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19
作者 庄延双 胡静 +4 位作者 蔡皓 秦昆明 杨冰 刘晓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8-432,共5页
苍耳子为治疗"鼻渊"的常用中药,它主要含有水溶性苷类、倍半萜内酯类、挥发油类、脂肪油类、酚酸类及其他化合物,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抗过敏、抗菌、抗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对苍耳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和总结,为... 苍耳子为治疗"鼻渊"的常用中药,它主要含有水溶性苷类、倍半萜内酯类、挥发油类、脂肪油类、酚酸类及其他化合物,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抗过敏、抗菌、抗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对苍耳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和总结,为后期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熏蒸前后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晓 蔡皓 +2 位作者 马晓青 裴科 蔡宝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5-708,共4页
目的:建立菊花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对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8 nm。结果... 目的:建立菊花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对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8 nm。结果:测定未经硫磺熏蒸和经过硫磺熏蒸的菊花药材样品共11批,建立了菊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立12个共有峰,并且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1批样品进行分析比较。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指纹图谱 硫磺熏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