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崇高的品格,非凡的智慧,学习的榜样——纪念龙庆忠教授诞辰109周年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80周年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庆洲 《南方建筑》 2012年第5期34-35,共2页
本文为纪念龙庆忠教授诞辰109周年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80周年院庆的文章,文中赞扬龙老的崇高的品格,非凡的智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 品格 智慧 榜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艺术的历史文化观念
2
作者 文一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3-58,共6页
在人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主体与主体之间作用的社会活动中,及主体自身的精神观照中,作为以观念表现为核心的建筑艺术,经历了实用、文化到艺术的发展历程。定居的开始是建筑艺术之雏形,文字的产生是观念艺术之滥觞,教化... 在人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主体与主体之间作用的社会活动中,及主体自身的精神观照中,作为以观念表现为核心的建筑艺术,经历了实用、文化到艺术的发展历程。定居的开始是建筑艺术之雏形,文字的产生是观念艺术之滥觞,教化的时代是建筑艺术之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历史 建筑文化 建筑艺术 历史文化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建筑的认定与保护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晖 梁励韵 《南方建筑》 2011年第2期23-25,共3页
作为城市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认定和保护近年来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历史建筑的不同定义,比较历史建筑与近现代史迹型文物建筑在认定标准、保护策略方面的异同,澄清了在划定历史建筑时的一些认识误区。提出科学认定和... 作为城市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认定和保护近年来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历史建筑的不同定义,比较历史建筑与近现代史迹型文物建筑在认定标准、保护策略方面的异同,澄清了在划定历史建筑时的一些认识误区。提出科学认定和保护历史建筑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文物 近现代史迹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详细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佛山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智敏 刘晖 梁励韵 《南方建筑》 2008年第4期61-65,共5页
保护性详细规划是针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一种新规划类型。本文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的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城市历史发展演变沿革和现状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历史街区面临的危机,介绍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详细规划... 保护性详细规划是针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一种新规划类型。本文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的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城市历史发展演变沿革和现状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历史街区面临的危机,介绍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详细规划在观念和技术层面的创新,讨论了建立有利于街区保护的小规模渐进式旧城更新模式及相应的交通、绿地系统规划等具体措施,并对经济发达地区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详细规划 保护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下)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庆洲 《中国名城》 2011年第2期58-63,共6页
研究中国船文化的博大内涵,及其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关系,并研究以船为意匠规划设计的瓮城门、城、村镇、屋,以及黎族的船形屋和南方古代流行的船棺葬等现象。
关键词 船文化 传统建筑 意匠 村镇 船棺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城赣州营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庆洲 《建筑师》 2012年第1期64-73,共10页
本文论述赣州城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特别论述了风水大师杨筠松营建赣州城以龟为意匠的文化内涵,以及赣州城选址的利与弊,赣州城历代水患及城市防洪排涝措施及其城历代的营建和布局。大师选址营城,兼有防卫和抗洪功用的城墙,排涝的福... 本文论述赣州城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特别论述了风水大师杨筠松营建赣州城以龟为意匠的文化内涵,以及赣州城选址的利与弊,赣州城历代水患及城市防洪排涝措施及其城历代的营建和布局。大师选址营城,兼有防卫和抗洪功用的城墙,排涝的福寿沟水系,古老的街巷,众多的文物名胜,中国第一个城市名胜景观的诞生地,灿烂的历史文化,都表明了赣州是中国古城营建的典范和活教材,体现了古人的大智慧。而杨筠松、孔宗翰、刘彝三位大师则为赣州城市营建史上的功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 大师 龟城 选址 营建 城墙 福寿沟 抗洪排涝 大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上)
7
作者 吴庆洲 《中国名城》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研究中国船文化的博大内涵,及其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关系,并研究以船为意匠规划设计的瓮城门、城、村镇、屋,以及黎族的船形屋和南方古代流行的船棺葬等现象。
关键词 船文化 传统建筑 意匠 村镇 船棺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当下 莫伯治新海山仙馆的设计历程与现实困境
8
作者 陈轲 温墨缘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文章由岭南建筑大师莫伯治在广州西关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切入,聚焦其生涯晚年少为人知的作品“新海山仙馆”的设计历程,在读解其设计意图与形式语言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作品建成后所面临的现实利用困境,并讨论了同类非保护建成遗产的可能未来。
关键词 莫伯治 新海山仙馆 广州西关 历史城区 建成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潦--古城水系防洪排涝历史经验的借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 被引量:35
9
作者 吴庆洲 李炎 +1 位作者 吴运江 刘小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77,共7页
分析了现代城市暴雨后产生内涝灾害的原因和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借鉴古代城市水系"城壕环绕、河渠穿城、湖池散布"的布局方式和古城水系是"排蓄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等历史经验。结合当前城市排水... 分析了现代城市暴雨后产生内涝灾害的原因和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借鉴古代城市水系"城壕环绕、河渠穿城、湖池散布"的布局方式和古城水系是"排蓄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等历史经验。结合当前城市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城市排涝系统规划是一项构建"以城市水系为主体的大排水系统,以市政管网为主体的中排水系统和以城市各地块的‘排、蓄、渗’控制指标为主体的小排水系统"3个层面的内容为基础框架,协调、兼顾城市各相关分项规划为扩展,突出绿色、生态、源头控制、污染防治、建立良性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为目标的综合性规划。并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城市内涝 城市水系 密度 断面 排涝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广客民系祠堂建筑特色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赖瑛 杨星星 《华中建筑》 2008年第8期162-165,共4页
广府和客家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大主要民系。两大民系因历史成因、文化等方面差异而导致祠堂建筑在祠宅规划、建筑形制、装饰装修等宏、中、微观三层面的差异。本文从此三层面比较分析二者祠堂建筑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 广府民系 客家民系 祠堂 逮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旧青砖回弹测强曲线的建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文铮 郑力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3期3111-3113,3118,共4页
快速准确地对古建筑青砖进行检测是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选取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60组青砖试件,按照行业标准《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进行试验和数据分析,建立该地区古建筑旧青砖回弹... 快速准确地对古建筑青砖进行检测是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选取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60组青砖试件,按照行业标准《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进行试验和数据分析,建立该地区古建筑旧青砖回弹专用测强曲线,为回弹法测试技术在该地区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曲线 古建筑 旧青砖试验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岗古排——瑶族村落与建筑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力鹏 郭祥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2期132-137,共6页
南岗古排位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瑶族村落。该文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介绍南岗古排的历史概况、村落形态、建筑类型与特点等,揭示了南岗古排这一典型瑶族村落与建筑的基本情况及其民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 南岗古排 瑶族村落 瑶族建筑 瑶族民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兴废及其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庆洲 《南方建筑》 2013年第5期60-68,共9页
本文探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兴废及其启示。文中由西湖的产生及其对杭州城发展繁荣的重大作用,以及苏轼把西湖比作人的眼睛,说明西湖对杭州之重要。文中论述历代西湖文化景观之建设,西湖十景之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传统美学内涵,对国... 本文探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兴废及其启示。文中由西湖的产生及其对杭州城发展繁荣的重大作用,以及苏轼把西湖比作人的眼睛,说明西湖对杭州之重要。文中论述历代西湖文化景观之建设,西湖十景之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传统美学内涵,对国内乃至世界深远影响,论述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兴废的五方面启示,认为杭州西湖是以水营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典范,其历史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西湖文化景观 兴废 启示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教学简介与评论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旻 《南方建筑》 2010年第1期52-56,共5页
根据2007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在中挪两地的系列教学交流活动,简要介绍了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创办背景、建筑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学内容与计划,并重点介绍了开放形式与视觉结构两个概念。文章还对其教学模式作... 根据2007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在中挪两地的系列教学交流活动,简要介绍了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创办背景、建筑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学内容与计划,并重点介绍了开放形式与视觉结构两个概念。文章还对其教学模式作出评述并提出借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卑尔根建筑学院 教学 开放形式 视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象物的营造意匠与客家建筑(上)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庆洲 《南方建筑》 2008年第2期40-49,共10页
本文探讨客家建筑的仿生象物营造意匠,认为它是追求天地人和谐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的产物,其文化渊源为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风水观念,并从法人、仿动物(包括凤凰、龟、龙、牛、螃蟹、蛇等)、仿植物(莲花等)、象物(包括船、棋盘、八卦等... 本文探讨客家建筑的仿生象物营造意匠,认为它是追求天地人和谐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的产物,其文化渊源为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风水观念,并从法人、仿动物(包括凤凰、龟、龙、牛、螃蟹、蛇等)、仿植物(莲花等)、象物(包括船、棋盘、八卦等)几方面,研究其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建筑 仿生 法人 象物 意匠 生殖崇拜 图腾崇拜 风水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庆忠建筑教育思想与建筑史博士点30年回顾——纪念恩师诞辰109周年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庆洲 《南方建筑》 2012年第2期48-53,共6页
本文介绍了龙庆忠教授的坎坷人生和执教的业绩,重温了龙老的建筑教育思想,回顾了建筑历史博士点30年的成果,提出了继承先师建筑教育事业的措施。
关键词 龙庆忠教授 建筑教育思想 传统建筑文化 中国特色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骑楼街与现代商业的一次对话——基于历史保护的上下九步行街更新改造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智敏 《南方建筑》 2011年第2期51-55,共5页
近代历史环境如何适应现代商业发展的需要,传统骑楼街如何与现代商业融合,本文以广州上下九商业步行街的更新改造设计为例子,结合上下九的发展与变化,及在当下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尝试归纳如何在更新改造设计当中既保证传统骑楼街的历... 近代历史环境如何适应现代商业发展的需要,传统骑楼街如何与现代商业融合,本文以广州上下九商业步行街的更新改造设计为例子,结合上下九的发展与变化,及在当下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尝试归纳如何在更新改造设计当中既保证传统骑楼街的历史风貌得以延续和保护,同时兼顾现代商业需求和发展的几点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楼街 更新改造 上下九 现代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象物的营造意匠与客家建筑(下)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庆洲 《南方建筑》 2008年第3期45-51,共7页
  五、仿生法植物的意匠   莲花形   夏氏万秋楼位于粤东梅县程江镇夏屋村.笔者于2007年2月22日(农历年初五)与亲友家人一同到万秋楼品尝客家菜,并考察这座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楼主夏万秋是马来西亚的华侨富商,东英公司大股东之...   五、仿生法植物的意匠   莲花形   夏氏万秋楼位于粤东梅县程江镇夏屋村.笔者于2007年2月22日(农历年初五)与亲友家人一同到万秋楼品尝客家菜,并考察这座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楼主夏万秋是马来西亚的华侨富商,东英公司大股东之一,于20世纪30年代返乡,以48万银元,兴建两座大建筑,一座为'万秋学堂',免费供同乡子女就读,一座万秋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韵楼 燕翼围 盘石围 程江镇 布局严谨 围屋 客家菜 花形 走马廊 爱奥尼克柱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天应人”的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古典建筑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婉华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顺天应人”是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指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指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环境,使之适应人的生存和生活。“顺天应人”的生态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建筑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虽由人... “顺天应人”是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指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指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环境,使之适应人的生存和生活。“顺天应人”的生态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建筑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建筑观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建筑观方面。无论是顺天还是应人,目的都是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得益彰,这对于现代生态伦理学和现代生态建筑学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天应人 生态自然观 中国古典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重庆高等建筑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璇 《华中建筑》 2011年第11期173-178,共6页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教育并未因战争中断,反而得以继续发展。战时的中央大学建筑系迎来了"兴旺繁荣的沙坪坝时代"。由于战争破坏后的城市重建以及迁建区建设的需要,急需大量的建筑专业人才,促使重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教育并未因战争中断,反而得以继续发展。战时的中央大学建筑系迎来了"兴旺繁荣的沙坪坝时代"。由于战争破坏后的城市重建以及迁建区建设的需要,急需大量的建筑专业人才,促使重庆大学在战时成立了建筑系,并迅速发展,使重庆成为西南地区最早的建筑专业人才培养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重庆 建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