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联围内涝防治规划中雨洪模拟精度提升研究
1
作者 刘曾美 曹钰帆 +2 位作者 黎智良 阎苗渊 赵平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5,共12页
针对雨洪模型结构应与实际物理现象较好吻合,以保障内涝防治规划中雨洪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套提升复杂联围雨洪模拟精度的方法。通过剖析复杂联围的排涝模式,揭示复杂联围的排涝特点及联围内部片区涝水排除特点,分析片区不同地形... 针对雨洪模型结构应与实际物理现象较好吻合,以保障内涝防治规划中雨洪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套提升复杂联围雨洪模拟精度的方法。通过剖析复杂联围的排涝模式,揭示复杂联围的排涝特点及联围内部片区涝水排除特点,分析片区不同地形的产汇流特性及其适宜的模拟方法,并提出了复杂联围的雨洪模型构建方法和建模步骤。以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珠(海)联围为例,开展复杂联围雨洪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结构与实际雨洪过程相吻合,模型精度较高,并在率定测试中表现稳定,平均纳什效率系数比其他未遵循联围排涝过程的模型结构高出0.05~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联围 雨洪模拟 排涝模式 水文模型 水动力模型 中珠联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潮河段洪潮遭遇组合风险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曾美 陈子燊 李粤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洪潮遭遇分析和洪潮组合的合理选取是感潮河段整治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构建的洪潮遭遇组合的风险分析模型,首先采用Copu la函数构建感潮河段的年最大洪水流量和相应潮位的联合分布以及年最高潮位和相应洪水流量的联合分布,再基于联... 洪潮遭遇分析和洪潮组合的合理选取是感潮河段整治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构建的洪潮遭遇组合的风险分析模型,首先采用Copu la函数构建感潮河段的年最大洪水流量和相应潮位的联合分布以及年最高潮位和相应洪水流量的联合分布,再基于联合分布提出遭遇组合的风险分析模型。并以漠阳江河口段的洪潮遭遇组合分析为实例来研究。结果表明,①以洪为主,5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与下游多年平均潮位相组合的风险率为6.89%,②以潮为主,50年一遇的设计潮位与其上游多年平均洪水相组合的风险率为4.77%。根据洪潮遭遇组合风险模型来确定遭遇组合,可为感潮河段洪潮遭遇组合的合理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潮遭遇 洪潮组合 组合风险率 COPULA函数 联合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极值分布参数估计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陈子燊 刘曾美 路剑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109,共5页
简介了广义极值分布的3种参数估计方法:极大似然(ML)、线性矩(LM)和间隔最大积(MPS)方法的特点和计算方法,采用历年马口月最大径流量和广州日最大降水量作为广义极值分布不同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分析例子。分析结果表明,两实例各自3种参... 简介了广义极值分布的3种参数估计方法:极大似然(ML)、线性矩(LM)和间隔最大积(MPS)方法的特点和计算方法,采用历年马口月最大径流量和广州日最大降水量作为广义极值分布不同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分析例子。分析结果表明,两实例各自3种参数估计方法得到的3个参数值较为接近,各种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两实例均服从广义极值分布,但MPS参数估计推算的设计值与观测值拟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极值分布 参数估计方法 拟合优度检验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极值分布的设计波高推算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子燊 刘曾美 +1 位作者 路剑飞 于吉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9,共6页
简介了广义极值分布函数及其3种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极大似然(ML)、线性矩(LM)和间隔最大积(MPS)估计的计算方法。使用广义极值分布函数推算了北部湾涠洲岛海域3个波向的年波高极值序列设计波高,并与Weibull分布、Gumbel分布和皮尔逊Ⅲ型... 简介了广义极值分布函数及其3种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极大似然(ML)、线性矩(LM)和间隔最大积(MPS)估计的计算方法。使用广义极值分布函数推算了北部湾涠洲岛海域3个波向的年波高极值序列设计波高,并与Weibull分布、Gumbel分布和皮尔逊Ⅲ型分布的推算结果加以对比。分析表明,涠洲岛海域极值波高服从于广义极值Ⅲ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广义极值分布能更好地拟合极值波高;MPS方法是一种优良的参数估计法,推算的设计波高可作为海岸环境工程设计的首要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极值分布 参数估计 设计波高 拟合优度检验 间隔最大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暴雨和外江洪水位遭遇组合的风险 被引量:49
5
作者 刘曾美 陈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9-625,共7页
流域区间的治涝方案以及排涝设施的规模都与区间暴雨和外江洪水位的遭遇息息相关,因此需要研究区间暴雨与外江洪水位遭遇的风险规律。采用copula函数建立区间暴雨和外江洪水位的联合分布,用联合概率密度来描述两者遭遇的机率,提出了以... 流域区间的治涝方案以及排涝设施的规模都与区间暴雨和外江洪水位的遭遇息息相关,因此需要研究区间暴雨与外江洪水位遭遇的风险规律。采用copula函数建立区间暴雨和外江洪水位的联合分布,用联合概率密度来描述两者遭遇的机率,提出了以遭遇为设计组合的排涝风险率和重现期的分析方法。实例研究表明,copula函数能够较好地模拟广东省阳山县区间暴雨与外江洪水位的联合分布;联合概率密度曲线表现为明显的正偏态分布,对于不超过10年一遇的暴雨,遭遇同频率的外江水位的机率最大;但对10年一遇以上的暴雨,最大遭遇机率的外江水位的重现期低于暴雨重现期;对任一排涝重现期,则有成反相关的区间最大暴雨和外江洪水位重现期的多种组合方案,且任一组合方案的暴雨重现期都大于排涝重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暴雨 外江洪水位 遭遇 联合概率密度 COPULA函数 排涝风险率 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极端降水的三参数概率分布模式对比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子燊 路剑飞 刘曾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采用包括广义极值分布、威布尔分布、广义逻辑斯特分布和皮尔逊3型分布在内的4种三参数概率分布模式推算广东省85个气象站历年日最大降水不同重现水平的分位数。主要结果如下:1)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极端降水概率分布模式;2... 采用包括广义极值分布、威布尔分布、广义逻辑斯特分布和皮尔逊3型分布在内的4种三参数概率分布模式推算广东省85个气象站历年日最大降水不同重现水平的分位数。主要结果如下:1)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极端降水概率分布模式;2)广东极端降水以珠江三角洲和沿海较为突出。其中,清远、汕尾、阳江为广东三大极端降水中心区;3)采用4种概率分布模式推算的极端降水重现水平差别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参数概率分布模式 极端降水 拟合优度检验 重现水平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西江北江洪水联合概率分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子燊 刘曾美 路剑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基于Copula函数分析了由思贤滘连通的广东西江水文站-马口和北江水文站-三水构成的两个样本的洪水联合概率分布特征,获得如下结论:经过优选的马口、三水洪水边缘分布可分别由P-III型和GEV表示;拟合优度检验指标表明二者的最优连接函数均... 基于Copula函数分析了由思贤滘连通的广东西江水文站-马口和北江水文站-三水构成的两个样本的洪水联合概率分布特征,获得如下结论:经过优选的马口、三水洪水边缘分布可分别由P-III型和GEV表示;拟合优度检验指标表明二者的最优连接函数均为Archimedean copula类的Gumbel-Hougaard Copula;重现期介于10~500 a之间的马口、三水洪水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的洪水设计值相对差值大约介于0.6%~1.5%之间;基于条件概率计算的两站相同设计频率洪水的遭遇概率都大于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北江洪水 边缘概率分布 联合概率分布 COPULA函数 拟合优度检验 条件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治涝效益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曾美 陈子燊 吴俊校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1-1087,共7页
治涝工程建设前后涝区内状况往往会发生变化,承灾体的种类、数量和空间分布也会有所改变,因此,变化环境下治涝工程效益应为有治涝工程情况下比假设无该治涝工程情况下减少的涝灾损失;且各频率的暴雨导致的涝灾损失应为与承泄区各种水位... 治涝工程建设前后涝区内状况往往会发生变化,承灾体的种类、数量和空间分布也会有所改变,因此,变化环境下治涝工程效益应为有治涝工程情况下比假设无该治涝工程情况下减少的涝灾损失;且各频率的暴雨导致的涝灾损失应为与承泄区各种水位组合下的涝灾损失的数学期望值。本文基于Copula函数和GIS构建的变化环境下治涝效益分析计算模型,用Copula函数构建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的联合分布,借助GIS技术构建涝区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遭遇组合下的积水过程估算其涝灾损失,进而计算有治涝工程和假设无该治涝工程两种工况时所有组合下的涝灾损失期望值,从而得到治涝工程效益。以广州市南沙区的一个涝区为例简要说明了治涝效益的分析过程,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治涝效益分析模型能分析涝区内状况和承灾体均发生改变、同时考虑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全体组合下的治涝效益,可为治涝工程建设的合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环境 治涝效益 涝灾损失 估算 COPULA函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渠水面线计算中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曾美 吴俊校 +1 位作者 陈明 肖素芬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25,共5页
从应用角度出发探讨可能导致河渠水面线计算误差的几个关键问题:①应用条件的控制与水面线计算结果精度的把握,并以实例探讨河道底坡、计算河段的长度Δs和起推水位对结果精度的影响;②弯道水流的横向和纵向水面线计算;③扩散河段、收... 从应用角度出发探讨可能导致河渠水面线计算误差的几个关键问题:①应用条件的控制与水面线计算结果精度的把握,并以实例探讨河道底坡、计算河段的长度Δs和起推水位对结果精度的影响;②弯道水流的横向和纵向水面线计算;③扩散河段、收缩河段以及有支流汇入的河段在不同缓急状态下是否计入局部水头损失对水面线结果的影响。这些探讨可为堤防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线 计算精度 弯道水流 局部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海岸增水高度与相应风速的遭遇概率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子燊 刘曾美 李志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8,共8页
简要论述了Copula理论与几种常用的二维Archimedean Copula函数的性质和适用性。以粤东汕头海域妈屿历年最高增水高度与相应风速的遭遇为研究实例,在分别采用3个三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式:广义极值分布(GEV)、Weibull分布(WBL)和皮尔逊Ⅲ型... 简要论述了Copula理论与几种常用的二维Archimedean Copula函数的性质和适用性。以粤东汕头海域妈屿历年最高增水高度与相应风速的遭遇为研究实例,在分别采用3个三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式:广义极值分布(GEV)、Weibull分布(WBL)和皮尔逊Ⅲ型(P-Ⅲ)分布对两个边缘分布(年最高增水高度与相应风速)拟合优度检验基础上构建了两变量联合概率分布模型。主要结果如下:(1)年最大增水高度与相应风速的边缘分布分别服从Weibull分布和P-Ⅲ型分布;(2)拟合优度检验指标表明二者的最优连接函数为Archimedean Copula类的Gumbel-HougaardCopula;(3)重现期介于2~200a之间的边缘分布与同频率的联合分布的重现水平相对差值大约介于6.7%~22.2%之间;(4)特定风速设计频率条件下,随年最大增水设计频率的减小,二者的遭遇概率也随之迅速减小;反之,特定增水设计频率随风速条件频率的减小,二者的遭遇概率随之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水高度和相应风速 边缘分布 联合分布 COPULA函数 条件分布与遭遇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闸坡海域潮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路剑飞 陈子燊 +1 位作者 罗智丰 刘增美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2,139,共5页
分别利用闸坡验潮站1975和1978年逐时潮位资料求算各自的调和常数并进行对比,验证调和常数的稳定性。结果发现,用1年逐时潮位数据进行调和常数的求算是可信的。调和常数是否稳定决定了进一步计算的非调和常数、潮位频率分布和2小时乘高... 分别利用闸坡验潮站1975和1978年逐时潮位资料求算各自的调和常数并进行对比,验证调和常数的稳定性。结果发现,用1年逐时潮位数据进行调和常数的求算是可信的。调和常数是否稳定决定了进一步计算的非调和常数、潮位频率分布和2小时乘高潮位频率分布的可靠性。对后两者的计算,分别采用BPF方法和统计方法加以对比,以检验BPF方法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只有1年逐时潮位数据的情况下,应用BPF方法进行潮位频率分布计算和2小时乘高潮位频率计算是可行的。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闸坡海域的潮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坡 潮汐特征 调和常数 B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历时设计暴雨组合的风险率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子燊 刘曾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7,共6页
基于Copula理论与方法,以广州1951~2010年的日降水为例,以最大日降水量为基准,构建最大日降水量(W1)与历时3日(W3)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W1)与历时7日(W7)降水量两个组合的联合概率分布模式。经择优检验建立了边缘分布为广义极值... 基于Copula理论与方法,以广州1951~2010年的日降水为例,以最大日降水量为基准,构建最大日降水量(W1)与历时3日(W3)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W1)与历时7日(W7)降水量两个组合的联合概率分布模式。经择优检验建立了边缘分布为广义极值和P-III型的Gumbel-Hougaard Copula两变量联合分布。随之,推算了两个组合降水的同现重现期和设计暴雨值。最后,依据条件分布计算了在大于或小于年最大日降水量特定设计暴雨条件下超过历时3日或7日降水设计值的风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暴雨 COPULA函数 风险率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渠水面线推求方向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曾美 吴俊校 陈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3,共8页
河渠水面线的推求,首先必须确定推求方向,因为虽然从理论上可从上游或下游断面开始递推,但实际上都可能遇到无法推求的情况.构建的规则河渠水面线推求方向可行性分析方法,首先分析水面线计算式上、下断面能量函数曲线的特性,研究计算河... 河渠水面线的推求,首先必须确定推求方向,因为虽然从理论上可从上游或下游断面开始递推,但实际上都可能遇到无法推求的情况.构建的规则河渠水面线推求方向可行性分析方法,首先分析水面线计算式上、下断面能量函数曲线的特性,研究计算河段长度、河道底坡对其的影响;然后探讨上、下断面的能量函数曲线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探究无法推求的原因及求解的规律性,并以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下游向上游推求等截面缓坡、临界坡河段及收缩河段,或由上游向下游推求等截面陡坡、临界坡河道及扩散河段,总能找到可行解或通过缩短计算河段长度找到可行解;而由上游往下游推求等截面缓坡河段、收缩河段,或由下游向上游推求等截面陡坡河段、扩散河段时,则存在无解区域,且无解区域发生在临界流态的某一邻域内,邻域左右半径不一定相等;此外,河段长度愈长,坡度愈陡,邻域半径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线 推求方向 可行性 能量函数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治涝承泄区的设计潮位选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曾美 陈子燊 吴俊校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6,共6页
河口区的治涝规划设计,必须合理确定与设计暴雨相组合的承泄区设计潮位.构建的承泄区设计潮位的选取方法,首先采用Copula函数构建年最大暴雨和相应潮位的联合分布,再基于联合分布和年最高潮位的分布提出治涝设计潮位的选取方法.并以位... 河口区的治涝规划设计,必须合理确定与设计暴雨相组合的承泄区设计潮位.构建的承泄区设计潮位的选取方法,首先采用Copula函数构建年最大暴雨和相应潮位的联合分布,再基于联合分布和年最高潮位的分布提出治涝设计潮位的选取方法.并以位于珠江三角洲河口区的广州南沙区和位于粤东韩江河口区的汕头市龙湖区为实例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地的暴雨与潮位的遭遇组合规律并不相同:①如对10年一遇及以上年最大暴雨,若与10年一遇年最高潮位相组合,在广州市南沙区,其组合风险率几乎为0;而在汕头市龙湖区,其组合风险率达5.97%以上.②若以10年一遇设计暴雨与10年一遇年最高潮位为设计组合,在广州市南沙区,其排涝重现期接近10年;而在汕头市龙湖区,其排涝重现期仅为6.5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区 治涝 设计潮位 风险率 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海平面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路剑飞 陈子燊 刘曾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1-246,共6页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口门位置的四个验潮站38年的月均水位资料,利用小波方法分析水位的周期性变动成分,同时结合重标极差法与Mann-Kendall法对水位变动的持续性及趋势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网河区与口门位置水位变动的异同,揭示珠江口...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口门位置的四个验潮站38年的月均水位资料,利用小波方法分析水位的周期性变动成分,同时结合重标极差法与Mann-Kendall法对水位变动的持续性及趋势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网河区与口门位置水位变动的异同,揭示珠江口海平面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957-1994年间,珠江口海平面存在2~8a的显著周期性变动,以及10a和20a左右的周期性变动。珠江口的海平面变化具有明显的持续性,且越靠近口门,这种持续性越明显。珠江口的海平面变化总体为上升趋势,上升速度介于1.6~4.0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小波分析 重标极差 MANN-KEND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潮地区排涝分析计算方法和思路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曾美 吴俊校 肖素芬 《人民珠江》 2009年第5期8-11,46,共5页
分析了感潮地区的排涝类型和排涝方案,系统研究了排水过程受潮位影响、可以利用闸门抢排下的排涝计算方法和计算思路,并以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只要能利用闸门抢排,则从理论上一定可以通过设置足够宽度的闸门和足够的水面率(以水面率大... 分析了感潮地区的排涝类型和排涝方案,系统研究了排水过程受潮位影响、可以利用闸门抢排下的排涝计算方法和计算思路,并以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只要能利用闸门抢排,则从理论上一定可以通过设置足够宽度的闸门和足够的水面率(以水面率大小来表示调蓄能力的大小)来实行完全自排。最终方案的选择,以及排涝设施规模和涝区水面率的确定,尚需通过方案经济分析比较结合土地开发利用情况以及抗旱、改善水环境条件等多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 感潮地区 抢排 完全自排 闸泵联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断面棱柱体渠道水流流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曾美 吴俊校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8,共5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梯形直棱柱体渠道的临界底坡ik关于单宽流量q的函数特征,研究了水流流态随单宽流量q的变化规律,并以示例探讨.结果表明,当边坡系数m≤0.466 4时,渠道存在着最小临界底坡(ik)min,(ik)min随m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可以用渠道的... 从理论上分析了梯形直棱柱体渠道的临界底坡ik关于单宽流量q的函数特征,研究了水流流态随单宽流量q的变化规律,并以示例探讨.结果表明,当边坡系数m≤0.466 4时,渠道存在着最小临界底坡(ik)min,(ik)min随m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可以用渠道的实际底坡i与(ik)min相比较来分析判定渠道中水流流态随单宽流量q的变化规律;当边坡系数m>0.466 4时,临界底坡ik随单宽流量q的增大而减小,则可以通过比较实际单宽流量与临界底坡为实际底坡时对应的单宽流量的大小来判定水流流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柱体渠道 梯形断面 流态 临界底坡 单宽流量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渠底坡陡缓对水面线计算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曾美 吴俊校 +1 位作者 陈明 肖素芬 《人民珠江》 2010年第2期19-23,共5页
河渠水面线的计算是堤防整治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然而生产实践部门在水面线计算(尤其是山丘河流水面线)中会遭遇到一系列问题:成果误差大,甚至无法求解,起推水位如何确定等。从应用角度出发,首先探讨河道底坡对水面线推求方向的影响... 河渠水面线的计算是堤防整治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然而生产实践部门在水面线计算(尤其是山丘河流水面线)中会遭遇到一系列问题:成果误差大,甚至无法求解,起推水位如何确定等。从应用角度出发,首先探讨河道底坡对水面线推求方向的影响;然后探讨河道底坡对水面线计算成果精度的影响。分析表明,缓坡河道宜采用由下游向上游推求,而陡坡河道则宜采用由上游向下游推求;坡度愈大,水面线成果误差愈大,故应根据河道坡度严格控制计算河段的长度,从而保证水面线成果的精度;此外还分别探讨了缓坡和陡坡河道下起推水位的确定方法。这些探讨可为堤防工程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线 推求方向 计算精度 起推水位 底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刀门水道水位与上游洪水及下游潮位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曾美 余增鑫 《人民珠江》 2013年第4期35-39,共5页
感潮地区治涝规划需要合理选择承泄区设计潮位过程,因而需要分析感潮河段水位与上游洪水及下游潮位的关联性。磨刀门水道是珠江的主要入海河道之一,属于典型感潮河段。通过选取磨刀门水道的大敖、竹银和灯笼山3个潮位站采用比较分析法... 感潮地区治涝规划需要合理选择承泄区设计潮位过程,因而需要分析感潮河段水位与上游洪水及下游潮位的关联性。磨刀门水道是珠江的主要入海河道之一,属于典型感潮河段。通过选取磨刀门水道的大敖、竹银和灯笼山3个潮位站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不同位置站点的潮位受上游马口站洪水、下游三灶站潮位的影响规律,并以竹银站为例,采用定性分析法详细分析其水位与上游马口站洪水和河口三灶站潮位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自上而下(大敖→竹银→灯笼山),水位受上游洪水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而受河口潮波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各站年最高潮位与马口站相应流量、三灶站相应潮位的Kendall秩相关系数的关系分别为τ大敖(0.543)>τ竹银(0.048)>τ灯笼山(-0.133),τ大敖(-0.034)<τ竹银(0.326)<τ灯笼山(0.529);竹银站潮位既受上游洪水的影响,又受下游潮位的影响,但潮位影响大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段水位 关联性 相关系数 上游洪水 下游潮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三乡镇田心水库的挖潜改造及调度运行方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志勤 刘曾美 《广东水利水电》 2017年第7期16-20,共5页
为充分发挥田心水库滞洪和兴利蓄水之功能,有效缓解供水紧张问题,设计2种方案进行挖潜改造。(1)不增加汇水面积:在溢洪道上设置高4 m的闸门,不增加坝高,通过合理调度,能滞蓄最大6 h洪水而与下游错峰,且增加兴利库容121万m3。(2)增加汇... 为充分发挥田心水库滞洪和兴利蓄水之功能,有效缓解供水紧张问题,设计2种方案进行挖潜改造。(1)不增加汇水面积:在溢洪道上设置高4 m的闸门,不增加坝高,通过合理调度,能滞蓄最大6 h洪水而与下游错峰,且增加兴利库容121万m3。(2)增加汇水面积:结合库区周边地形,利用截洪沟将西边山坡地集水面积的洪水引至田心水库。在溢洪道上设置6 m闸门,增加约2 m坝高,通过合理调度,也能滞蓄最大6 h洪水而与下游错峰,且能增加兴利库容193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心水库 挖潜改造 滞洪 兴利蓄水 水库调度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