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师范大学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孙旭炜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5
|
|
2
|
台湾师范大学就业指导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
陈璐
李染梦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
0 |
|
3
|
提升师范大学非师范生就业力的对策研究 |
张思慧
|
《中国校外教育》
|
2012 |
2
|
|
4
|
基于发展性和表现性评价的大学物理实验评价考核方式 |
李加定
肖化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22
|
|
5
|
有关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
彭力
李丰果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
2006 |
23
|
|
6
|
设计性物理实验在大学生智力开发中的积极效应 |
漆建军
肖化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
2003 |
13
|
|
7
|
基于工作单和观察评价的大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 |
吴肖
熊建文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8
|
基于现代教育理论的综合性设计性大学物理实验 |
漆建军
肖化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
2008 |
9
|
|
9
|
微信企业号支持下的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课程为例 |
吴肖
熊建文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17 |
15
|
|
10
|
数据采集器在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中应用的探讨 |
赖莉飞
王笑君
|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1
|
我国大学物理习题现状分析 |
李林
程敏熙
王彪
张超
罗娇
|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2
|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平台的研究 |
吴肖
熊建文
|
《物理实验》
|
2015 |
19
|
|
13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渗透STS教育 |
王鑫
肖化
张军朋
|
《物理实验》
|
2006 |
5
|
|
14
|
高中与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衔接——问题及原因探讨 |
周少娜
黄华娟
卓文静
李筝
|
《物理通报》
|
2016 |
3
|
|
15
|
卓越物理师范生“一贯两制三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熊建文
王笑君
张军朋
许桂清
|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
2018 |
1
|
|
16
|
大学物理教育如何与中学物理教育更好地衔接 |
赵亚娟
陈浩
|
《物理通报》
|
2010 |
10
|
|
17
|
大学物理电学实验仿真研究 |
吴肖
熊建文
|
《实验科学与技术》
|
2011 |
1
|
|
18
|
基于网络技术的大学生物理实验素养评价初探 |
李玉峰
熊建文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
1
|
|
19
|
不确定度在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
肖海霞
连晋平
唐吉玉
|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
1
|
|
20
|
现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吴丰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1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