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晚籼夜公细胞质(Y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被引量:9
1
作者 蔡善信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由华南晚籼迟熟品种夜公细胞质育成了 Y型不育系 ,证明华南晚籼迟熟品种中存在着雄性不育细胞质。Y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优于野败 ,其不育系表现全不育 ,不育性稳定 ,恢保关系与野败相似 ,生育期遗传多样化 ,配合力强 ,已由其育成一批... 由华南晚籼迟熟品种夜公细胞质育成了 Y型不育系 ,证明华南晚籼迟熟品种中存在着雄性不育细胞质。Y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优于野败 ,其不育系表现全不育 ,不育性稳定 ,恢保关系与野败相似 ,生育期遗传多样化 ,配合力强 ,已由其育成一批强优组合。由 Y华农 A育成的华优 86和华优桂 99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病性强 ,表明 Y型不育系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夜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晚籼稻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推广体系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做好农业推广工作 被引量:1
2
作者 傅雪琳 吴汉 李贵明 《农业科技管理》 1999年第3期22-24,共3页
文章通过对农业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思考,认为农业推广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提出要搞好农业推广工作,必须依靠政府机构的正确领导和决策,要进一步健全推广... 文章通过对农业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思考,认为农业推广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提出要搞好农业推广工作,必须依靠政府机构的正确领导和决策,要进一步健全推广体系,尤其是基层推广机构,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农业推广教育,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形成合力,搞活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农业技术推广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系)华南T2003和华南T531的选育
3
作者 张志胜 张乐庆 +1 位作者 潘雪萍 陈焕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48,共5页
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设计了一个小麦轮回选择育种程序,即以含太谷核不育基因的辐繁17与其它8个赤霉病抗性来源不同的小麦品种(系)分别杂交,再互交,组成基础群体,进而选择不育株和可育株并杂交重组,以开展轮回选择和抗赤霉病小麦... 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设计了一个小麦轮回选择育种程序,即以含太谷核不育基因的辐繁17与其它8个赤霉病抗性来源不同的小麦品种(系)分别杂交,再互交,组成基础群体,进而选择不育株和可育株并杂交重组,以开展轮回选择和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从第一轮回选择群体中选出一批赤霉病抗性强的单株,经系统育种程序选择和鉴定,育成了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系)华南T2003和华南T531.对用轮回选择和系统育种结合的方法进行小麦抗赤霉病育种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轮回选择 育种 华南T2003 华南T5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胚水稻品系APⅣ胚囊的结构及其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向东 卢永根 +1 位作者 徐雪宾 徐是雄 《Acta Botan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8期594-598,共5页
通过 GMA半薄切片技术对多胚水稻 (Oryza sativa L.)品系 AP 和单胚水稻品种“IR36”的比较研究表明 :AP 中除了 7.8%的胚囊退化外 ,只有 2 7.1%的胚囊结构与“IR36”的相似 ,属蓼型结构 ;65.1%的与“IR36”不同 ,出现各种变异。其中主... 通过 GMA半薄切片技术对多胚水稻 (Oryza sativa L.)品系 AP 和单胚水稻品种“IR36”的比较研究表明 :AP 中除了 7.8%的胚囊退化外 ,只有 2 7.1%的胚囊结构与“IR36”的相似 ,属蓼型结构 ;65.1%的与“IR36”不同 ,出现各种变异。其中主要的变异有两类 ,即多卵卵器胚囊 (53.3% )和双套结构胚囊 (6.3% )。多卵卵器胚囊中以三卵卵器胚囊为主。三卵卵器胚囊依胚囊的整体结构可分出 5- 2 - 1型、6- 2 - 0型和 5- 3- 0型等 3种类型的胚囊。双套结构胚囊主要特点是含有大小两个相套的胚囊和远离珠孔端的卵细胞。此外还观察到其它一些变异型胚囊。根据分析 ,发现 AP 胚囊结构类型在单穗内存在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胎学 多胚水稻品系 APⅣ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部分优质和特种稻米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伍时照 杨军 +1 位作者 何秀英 王国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24,共6页
测定了华南地区10个优质、特种稻米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的含量,分析表明:稻米中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且结构较合理,其总量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因品种而异.特种稻米在所测的7种必需氨基酸中含量丰富,超过FAO/WHO模式,而... 测定了华南地区10个优质、特种稻米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的含量,分析表明:稻米中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且结构较合理,其总量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因品种而异.特种稻米在所测的7种必需氨基酸中含量丰富,超过FAO/WHO模式,而且Ca、Fe、Zn、Mn以及Mg、P、K等矿质元素含量高,尤以血糯稻米最为丰富,提出适当食用特种稻米对促进营养素平衡,提高身体素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研究还表明,栽培上增施有机肥是提高稻米微量元素含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稻米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水稻 优良品质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小琴 刘纪麟 熊秀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用8个配合力不同的玉米测验种测定了6个待测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亲本自交系的GCA与SCA都对杂交种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是平行的,不能相互代替。为此,提出了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GCA与SCA的指标“gi'+... 用8个配合力不同的玉米测验种测定了6个待测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亲本自交系的GCA与SCA都对杂交种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是平行的,不能相互代替。为此,提出了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GCA与SCA的指标“gi'+Ssi'”,称之为“总配合力效应”,并验证了这一指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施肥技术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玉潜 陈伟栋 +1 位作者 谭中文 梁计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11-117,共7页
本文参照系统工程中的最佳模拟配合法,对甘蔗施肥技术系统优化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得出若干组包括高、中、低产量、净产值和甘蔗蔗糖分等综合指标要求的相应配套施肥方案,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甘蔗科学施肥提供新的... 本文参照系统工程中的最佳模拟配合法,对甘蔗施肥技术系统优化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得出若干组包括高、中、低产量、净产值和甘蔗蔗糖分等综合指标要求的相应配套施肥方案,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甘蔗科学施肥提供新的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施肥 系统优化 模拟配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胚水稻品系APⅣ不同类型胚囊的形成与发育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向东 卢永根 +1 位作者 徐雪宾 徐是雄 《Acta Botan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767-771,共5页
用 GMA半薄切片技术对 AP 不同类型胚囊的形成与发育过程的研究表明 ,AP 不同类型胚囊是由不同的发育途径形成的。其中 5- 2 - 1型、6- 2 - 0型和 5- 3- 0型等胚囊是由 3条不同的新的蓼型变异型发育途径形成的。决定这 3条途径变异的因... 用 GMA半薄切片技术对 AP 不同类型胚囊的形成与发育过程的研究表明 ,AP 不同类型胚囊是由不同的发育途径形成的。其中 5- 2 - 1型、6- 2 - 0型和 5- 3- 0型等胚囊是由 3条不同的新的蓼型变异型发育途径形成的。决定这 3条途径变异的因素有 :功能大孢子核的位置变化、胚囊核分裂纺锤体走向的改变、胚囊核的不同步分裂和分裂后形成的核定位不同等。双套结构胚囊的形成可能由于下极核和1个卵原始细胞出现移动错位造成的 ,即本应移向胚囊中央的下极核滞留在珠孔端 ,而本应留在珠孔端的卵原始细胞却取代下极核移向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囊 形成 多胚水稻品系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CMS育性恢复专效性分类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小琴 刘纪麟 +2 位作者 万邦惠 徐尚忠 季世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3-206,共4页
据玉米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专效性原理,用Mo17核背景下分别带有T、C、S不育胞质的3个近等基因系测定了我国玉米育种常用和新近选育的24个自交系对雄花育性的遗传效应,从中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当前玉米育种应用的不育胞质分类系统... 据玉米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专效性原理,用Mo17核背景下分别带有T、C、S不育胞质的3个近等基因系测定了我国玉米育种常用和新近选育的24个自交系对雄花育性的遗传效应,从中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当前玉米育种应用的不育胞质分类系统,找出了一系列S、C组不育胞质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另外,初步观察到一个对T胞质育性恢复的自交系HZ32,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育性恢复专效性 细胞质 雄性不良 玉米 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的开花习性观察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鸿昌 梁克勤 +1 位作者 万邦惠 陈雄辉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14,共3页
通过比较培矮64S、1356S、博A、安农S─1、明恢63和G67的开花习性,发现培矮64S具有柱头受粉面积小,颖花开闭时间较短,柱头生命力下降快,柱头外露率较高,花期和花时集中,与父本同步开花比率较高等特点。并就提... 通过比较培矮64S、1356S、博A、安农S─1、明恢63和G67的开花习性,发现培矮64S具有柱头受粉面积小,颖花开闭时间较短,柱头生命力下降快,柱头外露率较高,花期和花时集中,与父本同步开花比率较高等特点。并就提高培矮64S的制种产量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开花习性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胚水稻品系APⅣ不同类型胶囊的受精及其胚胎形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向东 卢永根 +1 位作者 徐雪宾 徐是雄 《Acta Botan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4-217,共4页
通过GMA半薄切片技术对APⅣ不同类型水稻(Oryza sativa L.)胚囊的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研究表明,APⅣ中5-2-l型胚囊的3个卵细胞在少数情况下都可受精并发育形成3个胚;但多数情况只有 1个或2个卵细胞受精发育成1个胚或2个胚。6-2-0型和5-3-... 通过GMA半薄切片技术对APⅣ不同类型水稻(Oryza sativa L.)胚囊的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研究表明,APⅣ中5-2-l型胚囊的3个卵细胞在少数情况下都可受精并发育形成3个胚;但多数情况只有 1个或2个卵细胞受精发育成1个胚或2个胚。6-2-0型和5-3-0型胚囊多个卵受精频率都很低。由此证明APIV多胚是来自如5-2-1型胚囊的多卵卵器胚囊多个卵细胞都受精的结果,其中3胚来自3个卵细胞受精发育,2胚来自2个卵细胞受精发育。双套结构胚囊受精最为复杂,多数情况是受精不正常,只有少数子房大、小胚囊中的卵细胞都能正常受精。大胚囊中的卵细胞受精发育可能是形成所谓中位胚(远离珠孔端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胚 胚囊 胚胎学 受精 多胚水稻品系 AP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pH值对烟草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建军 任永浩 韩锦峰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3年第1期34-37,共4页
根际pH值为7.0~8.0时,对烟草根系生长最有利,超过8.0时即受到不良影响。伸根期根呼吸最适pH值为6.5,中后期最适pH值为7.5。烟草根系在以NO_3^-和1/2 No_3^-+1/2 NH_4^+作氮源时有较强的耐酸力。
关键词 烟草 根际 PH值 根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晚造稻田氧化亚氮排放量与施肥灌溉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玉芬 杨军 +1 位作者 顾尉蓝 伍时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0-84,共5页
晚造水稻生长期内田间的N2O排放量与施肥类型和灌溉直接相关.设计4种肥料类型.其N2O的排放通量是化肥:(化肥+猪粪):(化肥+蘑菇肥):猪粪=10:2:1:0,单施化肥小区在整个晚稻生长期内N2O持续排放;稻田淹水时,N2O排放量很... 晚造水稻生长期内田间的N2O排放量与施肥类型和灌溉直接相关.设计4种肥料类型.其N2O的排放通量是化肥:(化肥+猪粪):(化肥+蘑菇肥):猪粪=10:2:1:0,单施化肥小区在整个晚稻生长期内N2O持续排放;稻田淹水时,N2O排放量很低干水时出现N2O的排放高峰,施肥后稻田淹水能迅速降低N2O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N2O排放通量 有机肥 施肥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油菜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25
14
作者 唐湘如 官春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7,共4页
不同施氮量和薹肥比例对油菜品种湘油 13号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研究表明 ,增加施氮量和扩大薹肥比例 ,可抑制油菜果壳和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活性以及籽粒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 ,降低种子含油量 ,提高油菜... 不同施氮量和薹肥比例对油菜品种湘油 13号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研究表明 ,增加施氮量和扩大薹肥比例 ,可抑制油菜果壳和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活性以及籽粒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 ,降低种子含油量 ,提高油菜籽粒、果壳、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 (GS)活性和蛋白氮、非蛋白氮及总氮含量 ,增加种子蛋白质含量。中氮量处理 (2 2 5kg/hm2 )的籽粒产量最高 ,与籽粒蔗糖合成酶 (SS)活性和收获指数最高有关。施氮量 2 2 5kg/hm2 ,30 %作薹肥施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酶活性 产量 品质 施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华优54亲本生育特性初步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蔡善信 黎祖强 胡飞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2-14,共3页
华优54的亲本华农A与其恢复系T54生育期差距短,出叶速度相近,每穗花期和每日花时相遇率较高,且华农A柱头生活力强,有利于调节制种田花期相遇,提高制种产量。因此。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捉 华优54 生育特性 出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期施氮对二系杂交水稻分蘖及其成穗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立中 李之林 +1 位作者 张建国 丁春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14,共5页
水稻生长前期施氮量与单株分桑数的正相关极显著、与单株有效分美数的正相关显著.前期施氮水平高,则分前终止期延迟施氮水平对分醒始期的影响甚微分率是否有效,决定于分率抽出的时间,与施氮量无关前期施氮可以改善有效分美的稳粒性... 水稻生长前期施氮量与单株分桑数的正相关极显著、与单株有效分美数的正相关显著.前期施氮水平高,则分前终止期延迟施氮水平对分醒始期的影响甚微分率是否有效,决定于分率抽出的时间,与施氮量无关前期施氮可以改善有效分美的稳粒性状,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集中后期的无效分迅数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二系杂交水稻 前期施氮 分蘖 成穗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育系华农A喷施“九二○”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善信 黎祖强 胡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11,共3页
在华优54 制种田进行“九二○”施用方法的研究表明:华农A 的结实率与穗粒外露率呈显著正相关,提高穗粒外露率是制种田增产的重要措施;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于见穗第2 、第4 天, 每667 m2 两次共喷施“九二○”12 —15 g 可提高华农A 的穗... 在华优54 制种田进行“九二○”施用方法的研究表明:华农A 的结实率与穗粒外露率呈显著正相关,提高穗粒外露率是制种田增产的重要措施;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于见穗第2 、第4 天, 每667 m2 两次共喷施“九二○”12 —15 g 可提高华农A 的穗粒外露率和结实率,增加制种田的种子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粒外露率 不育系 制种田 喷施 施肥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基因型苗期叶片形态解剖性状与糖分、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谭中文 梁计南 +1 位作者 陈建平 陈培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选取 8个甘蔗基因型进行苗期叶片形态、解剖性状与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关系的研究 .结果表明 ,苗期叶宽与叶长、叶脉数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0 .6 1、0 .72 ) ,叶脉数与平均叶脉间宽度 (AVW)呈显著负相关 (- 0 .85 ) .上述前 3个性状与... 选取 8个甘蔗基因型进行苗期叶片形态、解剖性状与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关系的研究 .结果表明 ,苗期叶宽与叶长、叶脉数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0 .6 1、0 .72 ) ,叶脉数与平均叶脉间宽度 (AVW)呈显著负相关 (- 0 .85 ) .上述前 3个性状与蔗汁糖分呈负相关 ,AVW与蔗汁糖分呈正相关 ,而蔗茎产量与叶宽、叶脉数呈负相关 ,与叶长、AVW呈正相关关系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叶长对蔗汁糖分的直接贡献为 - 0 .5 5 94,对蔗茎产量为 0 .5 771;叶宽对蔗汁糖分的直接贡献为 0 .475 1,对蔗茎产量为 - 0 .2 475 ;而叶脉数对蔗汁糖分和蔗茎产量均为负向作用 .研究结果认为 ,甘蔗苗期表现出叶片较窄 ,叶脉数较少 ,可作为苗期进行高产高糖性状间接选择的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苗期 叶片形态解剖性状 糖分 产量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饲用杂交稻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6
19
作者 唐湘如 余铁桥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0,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密度对饲用杂交稻威优 5 6的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密度降低能提高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谷氨酰胺合成酶 (GS)以及籽粒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 采用田间试验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密度对饲用杂交稻威优 5 6的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密度降低能提高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谷氨酰胺合成酶 (GS)以及籽粒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DPGP)和GS的活性 ,且其叶片和籽粒的非蛋白氮、蛋白氮和全氮含量亦增加 ,从而使糙米蛋白质含量增加。合理密度为 3 0万蔸 /hm2 ,其产量最高和糙米蛋白质含量较高 ,因此有利于饲料稻威优 5 6高产与高蛋白质含量协同形成。这与在此密度下籽粒蔗糖合成酶 (SS)和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活性最高 ,以及籽粒和叶片的PEPC和GS活性较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杂交水稻 酶活性 产量 蛋白质含量 栽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混植共生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克勤 万邦惠 +1 位作者 陆燕鹏 陈雄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3,共4页
用7个两系杂交稻参与配成了13个混植共生体(称之为混系稻),比较了混植共生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系稻的产量多数介于参配组合之间,但也有少数混系稻的产量超过了参配组合产量的范围,并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这表明同一作... 用7个两系杂交稻参与配成了13个混植共生体(称之为混系稻),比较了混植共生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系稻的产量多数介于参配组合之间,但也有少数混系稻的产量超过了参配组合产量的范围,并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这表明同一作物的混植共生有互补或互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植 共生 产量 两系法 杂交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