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信念模式对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素新 田素红 +6 位作者 周士琦 魏莉 陈雪梅 徐广宇 张卫红 杨德久 李海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6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建立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下肢动脉闭塞症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以健康信念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比...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建立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下肢动脉闭塞症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以健康信念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健康行为测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合理饮食、步行锻炼、Buerger运动、戒烟限酒方面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对改变ASO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教育 下肢动脉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浆微小RNA-93水平对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永平 陈伟彬 +2 位作者 陈俊卯 王长友 杨德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02-706,712,共6页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患者血浆微小RNA-93(miR-93)水平对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5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84例L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ASO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患者血浆微小RNA-93(miR-93)水平对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5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84例L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ASO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ISR将其分为2组:ISR组(n=71)和非ISR组(n=11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ASO患者血浆miR-93水平,并探究其与ISR的关系。结果ISR组和非ISR组血浆miR-93水平比较,差异有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P<0.01)。术后14天miR-93诊断IS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9、91.55%和70.80%,其诊断ISR的效能高于术前和术后7天miR-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闭塞长度、术后14天miR-9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是影响LASO患者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93与LASO患者ISR有关(P<0.001),且呈非线性关系(P=0.009)。结论LASO患者血浆miR-93水平与ISR有关。介入术后14天血浆miR-93水平高提示LASO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ISR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微小RNA-93 介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BX3水平与介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永平 陈伟彬 +2 位作者 陈俊卯 王长友 杨德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999-1004,共6页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色素框同源蛋白3(CBX3)水平与介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ISR)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LASO患者204例。根据LASO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是...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色素框同源蛋白3(CBX3)水平与介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ISR)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LASO患者204例。根据LASO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ISR将其分为狭窄组(n=69)和未狭窄组(n=135)。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CBX3蛋白水平。结果狭窄组介入术前、术后7 d和14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BX3蛋白水平分别为0.67±0.12,0.72±0.12和0.77±0.06。未狭窄组介入术前、术后7 d和14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BX3蛋白水平分别为0.68±0.11,0.78±0.13和0.96±0.08。狭窄组和未狭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BX3蛋白比较,差异有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P<0.05)。术后14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BX3蛋白诊断IS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9,89.9%和87.4%,其诊断ISR的效能高于术前和术后7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BX3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闭塞长度和完全闭塞是LASO患者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14 d CBX3是LASO患者ISR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BX3蛋白与LASO患者ISR有关(P<0.05),且呈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05)。结论LASO患者介入术后14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BX3蛋白水平低提示1年内发生ISR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色素框同源蛋白3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坠床不良事件原因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卫红 田素红 +3 位作者 陈桂芝 孙秀红 李海波 甘伟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226-228,共3页
1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坠床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2方法使用鱼骨图分析法对23例坠床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措施。3结果通过鱼骨图分析法可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有效措施,避免同一错误反复发生。4结论运... 1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坠床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2方法使用鱼骨图分析法对23例坠床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措施。3结果通过鱼骨图分析法可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有效措施,避免同一错误反复发生。4结论运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坠床事件的管理,客观分析发生坠床事件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降低坠床事件的发生率,且能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上报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图分析法 坠床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病人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永平 陈伟彬 +2 位作者 陈俊卯 王长友 杨德久 《腹部外科》 202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瘤病人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6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腹主动脉瘤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100例... 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瘤病人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6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腹主动脉瘤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100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TUG1表达水平。结果腹主动脉瘤组lncRNA TUG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TUG1诊断腹主动脉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9[95%CI(0.852,0.935)]、80.95%和86.00%。腹主动脉瘤病人lncRNA TUG1表达水平与瘤体直径有关(P<0.05),瘤体直径>7 cm的病人lncRNA TUG1表达水平高于瘤体直径<5 cm和瘤体直径5~7 cm的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瘤病人lncRNA TUG1表达水平与瘤体直径呈正相关关系(r=0.218,P=0.014)。结论腹主动脉瘤病人lncRNA TUG1表达水平高,且与瘤体直径呈正相关关系。检测腹主动脉瘤病人lncRNA TUG1表达水平有利于腹主动脉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瘤体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万壮 李俊芹 +3 位作者 李秀芝 杨德久 张瑞凤 王志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6例大咯血患者,经DSA血管造影显示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BPS)65例,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6例大咯血患者,经DSA血管造影显示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BPS)65例,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治疗,34例应用传统单纯明胶海绵(GS)栓塞治疗(传统组),31例采用永久双重栓塞法治疗(观察组),即应用三丙烯微球(Embosphere)联合GS或弹簧圈进行栓塞。术后规律随访12个月以上,对二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BAE,52例患者BAE术后24h内停止咯血,11例患者BAE术后72h内停止咯血,总有效率96.92%(63/65)。12个月内复发咯血12例(传统组10例,观察组2例),总复发率18.46%(12/65)。观察组复发率6.45%(2/31),低于传统组29.41%(10/34),二组复发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永久双重栓塞治疗BPS并大咯血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栓塞剂
原文传递
Embosphere微球在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万壮 张瑞凤 +1 位作者 李俊芹 杨德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910-913,共4页
目的评价Embosphere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应用不同的栓塞剂栓塞出血动脉,其中40例单纯应用明胶海绵(GS组),45例采用Embosphere微球联合GS颗粒或弹簧圈(Embosphere组)动... 目的评价Embosphere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应用不同的栓塞剂栓塞出血动脉,其中40例单纯应用明胶海绵(GS组),45例采用Embosphere微球联合GS颗粒或弹簧圈(Embosphere组)动脉内栓塞,所有病例随访12个月以上,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5例患者,术后即刻止血72例(84.7%),72h内止血11例(12.9%),总有效率97.6%,随访期间复发15例(17.6%),Embosphere组复发3例(6.7%),GS组复发12例(30.0%),1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栓塞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的选择栓塞剂可有效降低咯血复发率,Embosphere微球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咯血 支气管扩张 动脉栓塞 Embosphere微球
原文传递
六味能消胶囊与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文秋 张万壮 +6 位作者 董庆普 刘丽丽 张金凤 王荣菊 刘海涛 张玉梅 张爱国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观察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二组,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组(124例),瑞舒伐他汀钙片对照组(124例),治疗前、后3个月分别观察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 目的观察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二组,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组(124例),瑞舒伐他汀钙片对照组(124例),治疗前、后3个月分别观察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TG、TC、LDL-C)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明显降低血脂水平,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钙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六味能消胶囊 瑞舒伐他汀钙片 联合降脂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不明原因咯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万壮 李俊芹 +2 位作者 张瑞凤 文昌隆 杨德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不明原因咯血的血管造影特征和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36例顽固性不明原因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2例,Embosphere微球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0例,Embosphere微球联合弹簧圈栓塞4例。... 目的探讨顽固性不明原因咯血的血管造影特征和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36例顽固性不明原因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2例,Embosphere微球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0例,Embosphere微球联合弹簧圈栓塞4例。随访12~24个月,分析血管造影的特征,评价栓塞的治疗效果。结果 (1)不明原因咯血血管造影的特征: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栓塞,发现异常支气管动脉76支,其中右侧44支,左侧32支,表现为血管增粗、迂曲、分支增多,末梢血管紊乱,呈网状分布,26例肺内见斑片状染色灶,10例合并B-P分流。(2)栓塞治疗效果:栓塞后30例(83.3%,30/36)获得立即止血,余6例(16.7%,6/36)咯血量明显减少,仅少量咯血,经药物治疗1~3d咯血停止,总的止血有效率为100%。随访期间1例咯血复发,复发率为2.8%(1/36),为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再次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原栓塞血管再通,应用Embosphere微球联合明胶海绵颗粒二次栓塞,随访24个月未见复发。治疗和随访过程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咯血有较高的检查价值,BAE治疗顽固性不明原因咯血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不明原因咯血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