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油厂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1
作者 李丽 胡小兵 +2 位作者 王春耘 安淑凯 李隽 《石油规划设计》 2003年第5期53-54,共2页
针对采油厂的油水井分布较广且位置较偏僻,安全防范要求高等特点,安装了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实现方法及原理等,并结合行业特点及应用情况,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采油厂 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计量站 油井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善维 常洪刚 +2 位作者 杨小平 王秀平 丁建东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5期48-50,58,共4页
目前华北油田进入了“滚动建设、深度开发、低成本发展”的中后期开发阶段,油田实施挖潜增效的难度逐渐加大。如何提高新老区油田采油工艺方案设计水平,充分发挥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 目前华北油田进入了“滚动建设、深度开发、低成本发展”的中后期开发阶段,油田实施挖潜增效的难度逐渐加大。如何提高新老区油田采油工艺方案设计水平,充分发挥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论述了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内容、程序及研究方法,分析了采油工程方案综合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油田深度开发对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研究的要求,对提高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采油工程 方案设计 油藏工程 开发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反应系统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隽 王玉全 +3 位作者 胡小兵 李丽 安淑凯 李尚林 《油气井测试》 2003年第2期69-71,共3页
为改变原始、时效性差的生产管理模式 ,华北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率先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以各级生产曲线和不正常井筛选为主体的快速反应软件 ,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逐步完善的管理制度相结合 。
关键词 快速反应系统 油田开发 管理模式 生产曲线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承包商HSE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岩 《化工管理》 2019年第12期202-203,共2页
油田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承包商的配合,针对油田生产建设施工及生产一线的承包商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HSE管理程序,才能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保证达到健康、安全、环保的质量标准,更好地帮助油田企业完成油田生产任务,达到油田开发的经... 油田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承包商的配合,针对油田生产建设施工及生产一线的承包商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HSE管理程序,才能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保证达到健康、安全、环保的质量标准,更好地帮助油田企业完成油田生产任务,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承包商 HSE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豹油田白111区块延10油层组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政策调整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刚 王学峰 +3 位作者 赵杰 王历红 唐秀军 文莹 《油气井测试》 2020年第2期69-74,共6页
白豹油田白111区块为一典型的边底水岩性构造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水驱效果差、采液强度和注水强度偏低,需对注采结构进行调整。针对白111区块砂体分散、储层单一、各井区为独立油水系统的地质特点,通过油藏工程... 白豹油田白111区块为一典型的边底水岩性构造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水驱效果差、采液强度和注水强度偏低,需对注采结构进行调整。针对白111区块砂体分散、储层单一、各井区为独立油水系统的地质特点,通过油藏工程、动态分析等方法对油藏合理井底流动压力、合理采液强度、合理注水强度以及合理注采井数比等开发技术指标进行研究和论证,确定了油藏目前开采状况下最优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并结合油水井相关生产动态信息提出开发调整方案来指导油藏高效开发。结果表明,当井底流动压力在4~6 MPa之间、采液强度为0.5 m^3/(d·m)、注水强度为2.6 m^3/(d·m)、注采井数比为1∶2.5时,油藏开发效果较好。方案调整后,对区块未来10年的开发指标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0年后的年产油量和采油速度与方案调整之前相比均有所提高,预计含水上升率由8.3%下降到1.4%,采出程度由15.1%提高到16.5%,油田在中高含水期阶段达到提液增油的目的。该预测方法为侏罗系油藏开发的持续稳产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其它此类边底水中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水驱动用程度 采油速度 井底流动压力 含水率 开发方案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ZOP在油田基层班站风险防范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超 肖虎 +1 位作者 张凯 何群 《河北企业》 2014年第5期25-26,共2页
华北油田公司大部分油田已开发30年以上,工艺、设备、参数等变更较多,装置安全系数与原始设计意图产生偏离。由于离退、转岗、并岗等原因,人员变更情况较大,隐患排查很大程度依靠发现现场“跑冒滴漏”,风险辨识和控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华北油田公司 HAZOP 风险防范 应用 设计意图 安全系数 变更情况 风险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层特征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建设性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杰 王亚洲 +2 位作者 王国维 汪刚 戴明辉 《录井工程》 2019年第2期100-105,137,共7页
在油田开发中往往只重视对储集层的研究,而对非渗透性的隔层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研究力度不足。为此,以州16断块Es3中油藏开发案例入手,在录井、测井、地震相、岩心及开发数据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断块隔层成因、岩电物性特征、发育特点及... 在油田开发中往往只重视对储集层的研究,而对非渗透性的隔层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研究力度不足。为此,以州16断块Es3中油藏开发案例入手,在录井、测井、地震相、岩心及开发数据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断块隔层成因、岩电物性特征、发育特点及规模以及隔层的建设性作用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隔层为形成州16断块非均质多油层油藏和实现后期油藏开发提供了先天物质基础;隔层岩电、物性特征揭示了隔层具有的非渗透性导致阻渗作用是对断块油藏开发建设性作用的核心机理,可作为井组分注分采良好隔板层;隔层发育特点及规模则反映出隔层厚度在压裂改造中起着阻渗及抗压作用,为有效压裂及压后增产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层 建设性作用 压裂改造 开发单元 分注与分采 阻渗 非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高压电力线路节能降损策略
8
作者 侯云飞 梁长春 高春平 《电子乐园》 2021年第7期318-318,共1页
油田企业在能源供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快速增加的市场背景下,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能源的合理开发、加工与运输等一系列工作,成为油田企业创新发展的重点。本文围绕油田企业的高压电力消耗问题进行讨论,重点分析... 油田企业在能源供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快速增加的市场背景下,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能源的合理开发、加工与运输等一系列工作,成为油田企业创新发展的重点。本文围绕油田企业的高压电力消耗问题进行讨论,重点分析线路节能降损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企业 高压电力线路 能耗 节能降损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地面系统微生物抑菌除硫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马文娟 李金永 +5 位作者 赵睿 李栋 苗彦平 杜航 薛李强 牛忠晓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
针对HB油田第三采油厂注入水的硫酸盐还原菌达标率低、腐蚀设备管线、严重污染地层并造成注水压力增加、破坏电脱水器电场稳定、影响脱水和换热效果等问题,通过开展微生物法从源头治理硫酸盐还原菌的试验研究,筛选并优化出抑制硫酸盐还... 针对HB油田第三采油厂注入水的硫酸盐还原菌达标率低、腐蚀设备管线、严重污染地层并造成注水压力增加、破坏电脱水器电场稳定、影响脱水和换热效果等问题,通过开展微生物法从源头治理硫酸盐还原菌的试验研究,筛选并优化出抑制硫酸盐还原菌、去除硫化氢生物菌剂体系。以反硝化细菌CPB-15与JSHD-03的配制比例为1∶1.2的复配产物作为微生物菌剂,以硝酸钠与磷酸二氢钠作为营养剂,微生物菌剂和营养剂分别采用阶段内冲击式投加和连续添加的方式,添加浓度分别为500 mg/L、150 mg/L时,河一站油井单井和站场采出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硫化物和硫化氢去除率均大于93%,抑菌除硫效果显著,对水质有综合改善的效果,并且生物菌剂和营养剂基本可以用缓蚀剂和杀菌剂取代。微生物法抑菌除硫技术降低了系统的腐蚀程度,消除了安全隐患,减少了清洗管线、水井检管等工作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抑菌除硫 硫酸盐还原菌 微生物菌剂 反硝化细菌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菱镁矿对油井水泥石综合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刘涛 张宏波 +3 位作者 白云飞 梅开元 张春梅 程小伟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62-172,共11页
【目的】解决油井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因体积收缩而导致水泥环出现微裂缝、进而出现一系列固井作业安全问题。【方法】以菱镁矿为原料,采取不同的煅烧工艺制备具有不同活性的氧化镁膨胀剂(magnesia expansive agent,MEA),探讨煅烧工艺对ME... 【目的】解决油井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因体积收缩而导致水泥环出现微裂缝、进而出现一系列固井作业安全问题。【方法】以菱镁矿为原料,采取不同的煅烧工艺制备具有不同活性的氧化镁膨胀剂(magnesia expansive agent,MEA),探讨煅烧工艺对MEA的微观结构和活性的影响,研究掺加不同活性MEA的油井水泥石的膨胀性能、抗压强度和渗透率性能。【结果】菱镁矿煅烧温度为900℃、煅烧时间为30 min时,菱镁矿出现欠烧现象,制得的MEA虽然活性较高,但膨胀性能较弱,水泥石的14 d线性体积膨胀率仅为5.37‱;菱镁矿煅烧温度为1200℃、煅烧时间为90 min时生成的MEA活性较低,MEA水化所需诱导时间较长,水泥石体膨胀量较小,水泥石的14 d线性体积膨胀率仅3.26‱。【结论】活性较高且有效成分多的MEA水化产生较大的膨胀力会破环水泥石的内部结构,综合考虑掺MEA水泥石的膨胀性能、力学性能、渗透率性能,菱镁矿最优煅烧方法为煅烧温度1100℃、煅烧时间9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水泥 氧化镁 煅烧菱镁矿 微观结构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PA/SIL定级的化工设备报警系统优化设计与应用
11
作者 张上 张晓东 +2 位作者 岳强 高芳 闫洋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4期725-728,734,共5页
针对石油化工设备报警系统存在报警信息不准确、操作人员响应不及时的问题,基于保护层分析(LOPA)和SIL定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识别已有保护措施降低风险的能力,结合实际生产提出工艺生产报警智能系统设计方案。为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以... 针对石油化工设备报警系统存在报警信息不准确、操作人员响应不及时的问题,基于保护层分析(LOPA)和SIL定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识别已有保护措施降低风险的能力,结合实际生产提出工艺生产报警智能系统设计方案。为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以某工艺流程的化工设备报警功能设计和参数优化为例,表明经过优化的报警系统可以对脱乙烷塔低液位的初始事件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初始事件概率为0.13,财产损失风险降低因子(RRF)为75,SIL定级为SI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警系统 化工设备 智能化 保护层分析 SIL定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化学热洗-超声波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洋 高芳 郑佳男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
针对单一化学热洗工艺处理含油污泥效率不高的问题,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空化效应,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单一工艺参数对污泥除油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验证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总浓度1 g/L、Na2SiO3:LAS=7:3的复配药剂,在反应温... 针对单一化学热洗工艺处理含油污泥效率不高的问题,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空化效应,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单一工艺参数对污泥除油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验证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总浓度1 g/L、Na2SiO3:LAS=7:3的复配药剂,在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0 min、固液比1:7、搅拌速率300 r/min、超声频率10 kHz、超声功率400 W的条件下,组合工艺的协同作用最佳,平均除油率为93.59%。研究结果可为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热洗 含油污泥 超声波 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加热杆井智慧化系统的构建和创新管理
13
作者 田国华 孙笛 +1 位作者 杨飞 李小红 《河北企业》 2024年第8期158-160,共3页
电加热杆井智慧化系统是一个集监测、巡检、记录、储存数据、数据分析、控制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同时,这也是一个电加热杆油井核心技术管理、日常清防蜡管理维护的指挥平台。该平台将电加热杆油井、电加热、生产参数、运行实况等工作数据... 电加热杆井智慧化系统是一个集监测、巡检、记录、储存数据、数据分析、控制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同时,这也是一个电加热杆油井核心技术管理、日常清防蜡管理维护的指挥平台。该平台将电加热杆油井、电加热、生产参数、运行实况等工作数据化、透明化、标准化、一体化。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互补,从生产角度解决来电后电加热起始加热不一致问题、运行的“峰谷平”打乱问题,对技术员发现、排查故障,摸索合理电加热制度奠定基础,对电加热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优化、隐患排查整改,延长电缆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通过账户密码登录该平台后,不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可以通过查看生产实况数据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集思广益、齐抓共管的管理思路和模式,促进电加热杆井管理的资源共享,提高员工之间的学习竞争氛围,为生产经营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杆井 智慧 系统 管理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偏心配水管柱测调验封时效对策
14
作者 张远弟 王丹凤 +1 位作者 王一鸣 叶其军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现有偏心分注井测调验封工艺存在电缆下放易打扭、测调管柱提放遇阻、仪器对接困难、防喷管拆卸困难无法二次紧固等问题,降低了测调验封成功率,影响了多层油藏分层注水及时有效开展。在对不同类型故障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加装简... 现有偏心分注井测调验封工艺存在电缆下放易打扭、测调管柱提放遇阻、仪器对接困难、防喷管拆卸困难无法二次紧固等问题,降低了测调验封成功率,影响了多层油藏分层注水及时有效开展。在对不同类型故障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加装简易电缆自动涂油防锈校正装置,解决电缆打扭问题;规范测调验封流程管理,降低测试管柱遇阻风险;优化调节臂外形由三角形改为尖矩形,间距由35 cm增加至60 cm,提高了仪器对接成功率;改进阻流管外形、改进防喷管连接装置紧固位置和方式,提高防喷管安装效率。经现场650井次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调验封方法降低了测调井控安全风险,一次测调验封成功率由65%提高到85%以上,测试时间由6~8 h缩短至4 h以内,对此类测试仪器改进和测调验封管理措施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配水管柱 测调验封 电缆打扭 仪器对接 遇阻 防喷管 分层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油田兴9凝析气藏开发特征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詹美萍 吴郁 +3 位作者 王月辉 王海英 苏维强 何洋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2-1026,共5页
位于大兴断层下降盘的兴9砾岩体气藏属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的凝析气藏,边底水不活跃,属弹性气驱的气藏。气藏高含凝析油,最大反凝析液量高,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特征表现出定容封闭气藏开发特点。针对兴9凝析气藏特征,就开发方式、井距... 位于大兴断层下降盘的兴9砾岩体气藏属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的凝析气藏,边底水不活跃,属弹性气驱的气藏。气藏高含凝析油,最大反凝析液量高,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特征表现出定容封闭气藏开发特点。针对兴9凝析气藏特征,就开发方式、井距、合理的气井产量及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适合该气藏的开发方案。通过4种计算井距方法的对比,采用800m井距的不规则三角形井网,采用单点测试与矿场实际生产分析,结合气井最小携液气量计算结果,确定气井的合理产气量,合理控制气井的生产压差,提高凝析油采收率。针对气藏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气藏开发中的一些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摸索。积极探索、创新"负压开孔"试气工艺以及连续气举、"以高带低"排水采气工艺。为同类气藏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大兴砾岩体 开发特征 廊固凹陷
原文传递
运用六西格玛方法开展储气库采气装置乙二醇再生系统运行效果研究
16
作者 李磊 王培森 +7 位作者 闫家帅 李浩 卢静 陈志鑫 董卫忠 崔永建 赵玮 钱薇如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乙二醇是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水合物抑制剂,在储气库采气生产过程中,运用J-T阀+乙二醇的天然气脱水方法,控制井流物中采出天然气的水露点,达到外输要求。乙二醇再生装置受注入泵前安全阀起跳的因素影响,无法保障连续性生产。通过六... 乙二醇是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水合物抑制剂,在储气库采气生产过程中,运用J-T阀+乙二醇的天然气脱水方法,控制井流物中采出天然气的水露点,达到外输要求。乙二醇再生装置受注入泵前安全阀起跳的因素影响,无法保障连续性生产。通过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中的分析、设计、验证的方法与流程,找到影响乙二醇再生装置无法连续生产的关键因子,开展相应的工艺流程设计优化并进行生产验证。通过优化乙二醇贫液储罐及相关工艺流程、乙二醇泵出口增加缓冲阻尼器并调整安全阀安装位置的工艺流程,分析现场实际生产数据,乙二醇再生系统稳定运行时间由原来的20d延长至10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乙二醇 六西格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层岩石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尤富 吴刚 +2 位作者 安淑凯 赵巍 金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2-113,共2页
利用渗透率小于1×10-3μm2的油层岩样,试验研究了地层油通过岩石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度大于1·0mPa·s的地层油通过渗透率小于1×10-3μm2的地层岩石渗流时,均具有启动压力梯度,且启动压力梯度随岩石... 利用渗透率小于1×10-3μm2的油层岩样,试验研究了地层油通过岩石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度大于1·0mPa·s的地层油通过渗透率小于1×10-3μm2的地层岩石渗流时,均具有启动压力梯度,且启动压力梯度随岩石渗透率的减小和原油粘度的上升而增大;岩石的亲油性增强,启动压力梯度增大;含有束缚水的岩样的启动压力梯度大于不含有束缚水的岩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层 启动压力梯度 渗流 渗透率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9
18
作者 吴则中 田丰 +2 位作者 张海宴 郑永生 郑银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6,共4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的外形呈带状 ,横截面为矩形 (通常的尺寸为 36 83mm× 5 38mm) ,长度可达 915m以上 ,中间没有接箍 ,仅两端各有一个钢接头 ,可缠绕到直径为3 0 5m、宽为 0 15m的滚筒上。它具有密度小、弹性较好、... 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的外形呈带状 ,横截面为矩形 (通常的尺寸为 36 83mm× 5 38mm) ,长度可达 915m以上 ,中间没有接箍 ,仅两端各有一个钢接头 ,可缠绕到直径为3 0 5m、宽为 0 15m的滚筒上。它具有密度小、弹性较好、耐腐蚀、抗疲劳性能好、活塞效应小、起下作业速度快等优点 ;同时存在两端部与钢接头连接部位的疲劳强度较低、最大工作温度仅为 6 0℃、不能受压缩应力、不耐磨和价格较贵的缺点。合理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 ,可达到增产、节电、延长检泵周期、降低采油成本的目的。它扩大了有杆泵抽油系统的应用范围 ,可用于高含水油井、深井、超深井和腐蚀井的原油开采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抽油杆 碳纤维复合材料 矿场试验 性能分析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旋流分离器流场模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贺会群 杨振会 +3 位作者 吴刚 牛贵峰 艾志久 肖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83,共5页
采用流场模拟方法研究了油水混合物在旋流分离器中的流动状况,湍流模型采用多相流中湍流Reynold应力输运方程模型(DSM),基本方程的离散和求解采用SIMPLEC算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程序,对油水旋流分离器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 采用流场模拟方法研究了油水混合物在旋流分离器中的流动状况,湍流模型采用多相流中湍流Reynold应力输运方程模型(DSM),基本方程的离散和求解采用SIMPLEC算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程序,对油水旋流分离器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流场的特征与理论描述和物理实验所得到的特征一致,并定量分析了流量对压降、流体粒径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所用方法为深入揭示旋流分离器中油水的分离规律提供了有效手段,可用于预测和分析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结构优化及揭示特性参数影响旋流分离器性能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旋流分离器 CFD 流场模拟 油水分离 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运宗 杨永全 +3 位作者 蒋余巍 何光智 梁炜 葛宇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0-34,86,共5页
针对传统的计量方式不能满足塔里木油田生产过程中各井的液量、气量变化大和难以在较宽的计量范围内实现精确计量要求的现状,研制了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介绍了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的结构、原理、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以及主... 针对传统的计量方式不能满足塔里木油田生产过程中各井的液量、气量变化大和难以在较宽的计量范围内实现精确计量要求的现状,研制了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介绍了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的结构、原理、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以及主要的计算公式。研制过程中采用了称重计量技术、高效旋流分离技术、计算机的防死机“看门狗”保护技术、多次沉降分离作用提高纯油计量精度技术和计量分离器的排液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并对比分析了常规典型的油井计量装置和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的性能与特点。现场试验表明,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在较宽的量程内有较高的计量精度,提高现场计量参数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而且消除了压力、温度、密度、粘度、含砂、含蜡和含气等因素对油井计量的影响,实现了在线监测与连续计量,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 旋流分离 “看门狗”保护技术 平衡罐排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