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CXCR5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1
作者 夏志雄 周小鸽 +2 位作者 郑媛媛 张燕林 谢建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 Hodgkin lymphoma,CHL)中CXCR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3例CHL中CXCR5的表达,分析CXCR5在CHL四种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诊断意义;同时收集10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 Hodgkin lymphoma,CHL)中CXCR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3例CHL中CXCR5的表达,分析CXCR5在CHL四种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诊断意义;同时收集10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和10例ALK阴性ALCL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CXCR5的表达情况。结果33例CHL中,31例CXCR5阳性(93.94%):其中结节硬化型15例(15/16,93.75%)、混合细胞型12例(12/13,92.31%)、淋巴细胞丰富型2例,淋巴细胞消减型2例。CHL中CXCR5的表达情况分别为:33例CD30阳性和PAX5弱阳性中31例阳性(93.94%);14例CD15阴性中12例阳性(85.71%);26例CD20阴性中24例阳性(92.31%);6例LMP1阴性中5例阳性;11例EBER阴性中10例阳性(90.91%)。对照组20例ALCL中,肿瘤细胞CXCR5均阴性。结论CHL中CXCR5阳性率较高,当肿瘤细胞中CD15、LMP1和CD20阴性,或EBER阴性时,CXCR5仍有较高的阳性率,有助于CHL的诊断。尤其是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不典型的CHL病例,可借助免疫组化标记CXCR5与ALCL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CXCR5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石玉香 霍记平 +3 位作者 李莉 赵小晓 章宏峰 高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14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中伴恶变17例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比例1.15%,平均年龄47.2岁(25~80岁),其中肿块...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14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中伴恶变17例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比例1.15%,平均年龄47.2岁(25~80岁),其中肿块最大直径9.5±4.0 cm(4.0~17.5 cm)。143例处于绝经后,其中7例(4.89%)恶变,1333例为绝经前患者,有10例(0.75%)恶变,绝经后恶变比例高于绝经前(P<0.05)。术前6例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2例术前影像学确诊为畸胎瘤恶变。病理检查恶变成分为鳞癌11例,腺癌3例,类癌3例。随访时长13~116个月,其中2例复发,4例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病存活。结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绝经后畸胎瘤恶变比例高,以鳞癌最常见。术前影像学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价值有限,准确的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性畸胎瘤 恶变 卵巢 绝经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1
3
作者 石玉香 李莉 +3 位作者 谢永辉 章宏峰 石朋飞 罗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的病理特征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54例PABC患者的资料,按年龄与108例非妊娠乳腺癌对照组相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P...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的病理特征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54例PABC患者的资料,按年龄与108例非妊娠乳腺癌对照组相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PABC在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发生率、孕激素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ER)阴性率较高(P<0.05)。PABC组累积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妊娠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是影响乳腺癌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预后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探索PABC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特征,为治疗提供依据,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妊娠 病理特点 预后 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间变性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子萱 李莉 +1 位作者 黄征 谢永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例ATC中CKpan、vimentin、TTF-1、PAX8、p6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例ATC中CKpan、vimentin、TTF-1、PAX8、p6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多形性巨细胞构成,形态多样,2例局部可见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成分。3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1例有淋巴结转移。免疫表型:CKpan、vimentin、PAX8、p63等阳性,TTF-1、Tg等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40%。结论ATC组织学形态及细胞构成多样,需与多种恶性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间变性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3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倪海春 李莉 章宏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MAS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AS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MASC均... 目的探讨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MAS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AS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MASC均为成年男性,均发生于腮腺,其中1例累及腮腺表面皮肤组织。患者以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就诊。镜下见MASC呈浸润性生长,形态学上表现多样呈腺样、微囊状、实性片状及乳头状排列;肿瘤细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状,细胞核呈圆形、泡状,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少见。微囊及管状的腔隙内可见嗜酸性分泌物或黏液样物。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8/18、GATA-3、Mammaglobin、S-100、vimentin、SOX10均阳性,p63、SMA、Calponin、CK14和DOG1均阴性。结论MASC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可确诊,并与腮腺其他低度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行遗传学检查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乳腺样分泌性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分泌基质的化生性癌5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方红 刘立红 +1 位作者 谢永辉 章宏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基质的化生性癌(matrix-producing metaplastic carcinoma,MP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MPMC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5/6、EGFR、S-100、p63、ER、PR及H...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基质的化生性癌(matrix-producing metaplastic carcinoma,MP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MPMC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5/6、EGFR、S-100、p63、ER、PR及HER-2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2~62岁(平均51岁),3例病灶位于左侧,2例位于右侧,肿物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最大径1.4~3.5 cm。镜下见浸润性癌成分直接向黏液软骨样基质过渡,含黏液软骨样的基质与瘤细胞形成结节状,结节具有外周型和弥漫型两种生长模式,瘤细胞较小或呈多角形、梭形,核圆形或卵圆形,胞质较少。免疫表型:S-100阳性,CK5/6、EGFR大部分阳性,ER、PR、HER-2及p63阴性。5例中4例术后辅以化疗,1例术后未做治疗,目前患者均生存。结论MPMC属于三阴型乳腺癌,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乳腺化生性癌,需要与形态相似的乳腺肿瘤鉴别,结合特有的镜下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泌基质 化生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小晓 谢永辉 章宏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MN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MNT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8岁... 目的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MN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MNT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8岁。病灶均位于前纵隔,其中3例位于前上纵隔,1例位于左前中纵隔。2例为重症肌无力,4例无症状者胸部CT显示纵隔占位,1例因尿频尿急行前列腺穿刺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同时全身检查示纵隔占位。镜下2例为单纯MNT,1例合并胸腺囊肿,4例合并其他类型胸腺瘤(2例为AB型胸腺瘤,1例为B2型胸腺瘤,1例为A型胸腺瘤);7例均包膜完整,1例局灶包膜侵犯,其余6例包膜无肿瘤侵犯。镜下MNT示多灶分散或融合的小上皮样结节被大量淋巴细胞间质分隔,微结节由短梭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核染色质均匀,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和坏死。上皮细胞PCK、CK19、CK5/6表达阳性,且CD20、CD5、CD117表达阴性。淋巴间质细胞主要为CD20^(+)/CD79a^(+)B细胞,混有部分CD3^(+)/CD5^(+)/TdT-T细胞。7例MNT均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随访4~55个月,患者均存活且无复发和转移。结论MNT较罕见,无特殊性临床表现,易与其他类型胸腺瘤合并,经病理形态学并结合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 组织学形态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4例临床病理观察
8
作者 倪海春 谢永辉 章宏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36-841,共6页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EHE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肿瘤标本行常规HE和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15岁,2例...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EHE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肿瘤标本行常规HE和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15岁,2例为肺内孤立性结节,2例为双肺多发小结节,其中1例双侧胸膜见多发结节。4例患者中,2例为体检发现肺结节,1例临床表现为咳嗽伴痰中带血,1例为左侧胸背部起疹伴疼痛于皮肤科行CT检查发现。镜下见肿瘤呈多结节状生长,中央区细胞稀疏、间质玻璃样变性或呈黏液软骨样,周边细胞密度增加,排列呈条索状、巢状或簇状,肿瘤细胞胞浆丰富呈上皮样或多边形,部分肿瘤细胞内可以观察到含有红细胞的原始血管腔形成。结节周围肿瘤细胞呈息肉状侵入肺泡腔。其中1例除上述结构外,局部出现肿瘤细胞密度增加、异型性明显等非典型形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呈血管内皮标记物阳性,如CD31、Fli-1、CD34、ERG;4例均表达CAMTA1;2例上皮标记物PCK呈阳性表达;4例TFE3、EMA、TTF1、WT-1均呈阴性。本组4例患者中,1例术后经阿帕替尼靶向治疗,2例经紫杉醇+卡铂化疗并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随访9~69个月,现病情稳定。另1例术后于外院化疗,术后21个月死亡。结论PEHE是一种少见的肺间叶源性肿瘤,确诊主要依赖特征性的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必要时行遗传学检查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核极向倒置的乳头状肾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杨子萱 谢永辉 章宏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伴有核极向倒置的乳头状肾肿瘤(PRNR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本院存档的4例PRNRP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典型蜡块行免疫组化检测,Sanger测序法行K-Ras突变检测,并进行预后分... 目的 探讨伴有核极向倒置的乳头状肾肿瘤(PRNR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本院存档的4例PRNRP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典型蜡块行免疫组化检测,Sanger测序法行K-Ras突变检测,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48~79岁,中位年龄70岁。肿瘤最大径1.8~6.0 cm,平均3.95 cm。4例均为右肾,术后病理分期均为pT1。3例既往误诊。镜下肿瘤均具有纤维性假包膜,局部囊性,肿瘤由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复杂分支乳头状结构构成,乳头轴心伴有透明变性或水肿,表面被覆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胞质嗜酸性,细颗粒状,核特征性的排列于远离基底膜的胞质顶端,大小一致,WHO/ISUP 1~2级,未见或极少见核仁。4例免疫组化均弥漫阳性表达PAX8、GATA3、CK7、K903,E-cadherin呈“杯口”状膜阳性,P504s、CD10、vimentin、CA-IX等阴性,Ki-67增殖指数1%~2%。1例经检测证实K-Ras基因(p.G12D)突变。平均随访40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PRNRP是新近被描述的一种少见的乳头状肾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生物学行为惰性,应区别于其他肾细胞癌,准确的诊断对于指导恰当的治疗方式和精准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乳头状 肾肿瘤 极向倒置 K-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样囊性癌合并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一例
10
作者 张纹 王雪倩 +2 位作者 石玉香 黄增发 田训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8-262,266,共6页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来自涎腺组织的罕见恶性上皮肿瘤,发生于宫颈的ACC更为罕见,仅占所有宫颈腺癌的1%,其侵袭性强,预后较差,且尚未建立标准治疗方案。报告1例宫颈ACC合并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治...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来自涎腺组织的罕见恶性上皮肿瘤,发生于宫颈的ACC更为罕见,仅占所有宫颈腺癌的1%,其侵袭性强,预后较差,且尚未建立标准治疗方案。报告1例宫颈ACC合并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为老年女性,因发现阴道口新生物伴阴道间断出血收治入院,阴道内新生物病理活检提示恶性肿瘤,符合ACC诊断,遂在腹腔镜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双侧)+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肠系膜新生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宫颈混合癌,混合成分为ACC、腺样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局部伴有非特异性梭形细胞肉瘤样间质,术后行2次化疗和1次放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2024年1月22日规律复查未见转移及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前列腺导管腺癌的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陈博文 谢汝昊 +8 位作者 章宏峰 石玉香 李学超 徐长庚 汪志顺 昌磊 宋正帅 罗刚 舒博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4年第5期309-310,共2页
前列腺导管腺癌(prost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是前列腺腺癌中最常见的变异,肿瘤起源于前列腺导管的上皮内膜,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随着前列腺穿刺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病理检测结果发现越来越多PDA成分单独或与前列腺腺... 前列腺导管腺癌(prost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是前列腺腺癌中最常见的变异,肿瘤起源于前列腺导管的上皮内膜,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随着前列腺穿刺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病理检测结果发现越来越多PDA成分单独或与前列腺腺泡腺癌(prostatic acinar adenocarcinoma,PAA)成分同时存在。目前临床上对PDA的研究多为个案报道,且PDA早期表现隐匿,导致临床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6例PD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经验教训,以加强泌尿外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对PDA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医生 前列腺导管腺癌 个案报道 前列腺穿刺 前列腺腺癌 病理检测 临床医生 早期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成人胰母细胞瘤伴十二指肠乳头转移1例
12
作者 赵小晓 章宏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30-832,共3页
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PB)是一种罕见的胰腺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儿童,成人发生PB罕见,国内外文献报道总共四十余例[1⁃2]。目前尚未见PB伴十二指肠乳头转移的报道,我科收治1例成人PB伴十二指肠乳头转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胰母细胞瘤 成人 十二指肠乳头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白蛋白在住院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9
13
作者 霍记平 李草 +3 位作者 朱斌 石玉香 杨莉 赵志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并结合指南及循证证据对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后续开展白蛋白使用合理性评价提供参考,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中国9个地区120家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的...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并结合指南及循证证据对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后续开展白蛋白使用合理性评价提供参考,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中国9个地区120家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数据,对人血白蛋白处方量、取药数量、消费金额、科室分布、适应证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处方756055张,人血白蛋白产品主要依赖进口。2016—2020年,人血白蛋白使用量呈稳态缓慢增加趋势。对9个地区平均每年每家医院处方量、取药数量及处方金额进行比较,排名前三位地区均为杭州、广州和成都,哈尔滨最低。人血白蛋白消耗巨大,平均每年每家医院消费金额207695~2213604元。9个地区处方量和处方金额排名前3位的科室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ICU)和外科系统;肿瘤处方占比最多,其次为心脏和肝脏疾病。结论人血白蛋白使用量巨大,部分适应证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开展循证评价。有必要对人血白蛋白使用较多的科室和疾病领域开展专项点评,以降低不合理使用率,降低医疗成本,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白蛋白 住院患者 处方量 消费金额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礼清 向春香 +1 位作者 刘水逸 卢忠心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9-802,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胰腺癌、相应癌旁胰腺组织、13例慢性胰腺炎和7例正常胰腺组织中EGFR、MMP-9的表达,并...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胰腺癌、相应癌旁胰腺组织、13例慢性胰腺炎和7例正常胰腺组织中EGFR、MMP-9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无EGFR及MMP-9的表达。慢性胰腺炎组织中EGFR、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1%(3/13)和15.4%(2/13)。胰腺癌组织中EGFR、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27/44)和54.5%(24/44);相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1%(15/44)和29.5%(13/44)。胰腺癌组织中的EGFR及MMP-9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GFR及MMP-9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慢性胰腺炎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P均<0.05)。EGFR和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胰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与MMP-9表达密切相关,EGFR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了解胰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破骨样巨细胞及器官样结构的SDH缺陷型胃肠间质瘤1例
15
作者 石玉香 赵小晓 +2 位作者 罗波 谢永辉 李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5-636,共2页
患者女性,63岁,以腹泻、便血半年余在我院门诊就医,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弥漫性糜烂、水肿。结肠多部位取材,病理活检示:肠黏膜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改变。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AFP均无异常。患者入院后电子胃镜... 患者女性,63岁,以腹泻、便血半年余在我院门诊就医,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弥漫性糜烂、水肿。结肠多部位取材,病理活检示:肠黏膜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改变。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AFP均无异常。患者入院后电子胃镜示:胃前壁近胃角处一大小3.0 cm×4.5 cm隆起灶突入胃内,黏膜表面光滑,超声胃镜见胃壁层次清楚,肿瘤起源于第3~4层,边界清楚,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周围胃黏膜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全麻下经腹腔镜行肿瘤及部分胃切除,术中见肿瘤位于黏膜下,黏膜表面及浆膜层均光滑。患者既往无肿瘤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 破骨样巨细胞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黑色素瘤组织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雅尹 黄征 章宏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积极探索黑色素瘤高转移性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黑色素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同时探讨MFN2与黑色素瘤... 目的积极探索黑色素瘤高转移性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黑色素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同时探讨MFN2与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ed19蛋白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黑色素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FN2的表达量与患者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将含有MFN2编码序列的慢病毒载体(Lenti-MFN2)感染黑色素瘤细胞B16设为实验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Lenti-GFP)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FN2及Ras-Raf1-ERK1/2信号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MFN2在黑色素瘤周围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皮肤黑色素瘤组织(83.9%vs 30.6%,P<0.05);MFN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有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16细胞的增殖活性和集落形成能力均被显著抑制(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B16细胞的G0/G 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46.3±10.3)%vs(67.9±12.6)%],凋亡率显著增高[(12.5±1.6)%vs(57.4±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Ras、Raf、ERK1/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MFN2在黑色素瘤组织中呈低表达。通过上调MFN2的表达可抑制黑色素瘤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这可能与其抑制Ras-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黑色素瘤 凋亡 Ras-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怡 陈小丽 +4 位作者 张琴 刘水逸 石玉香 卢忠心 陈卫群 《微循环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检测分析胰腺癌组织和胰腺癌细胞株中微小RNA(miRNA)的表达情况及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患者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及4种典藏胰腺癌细胞株,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所有样本中miR-101的表... 目的:检测分析胰腺癌组织和胰腺癌细胞株中微小RNA(miRNA)的表达情况及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患者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及4种典藏胰腺癌细胞株,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所有样本中miR-101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miR-101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MIA PaCa-2的侵袭能力,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miR-101的模拟物(mimic)后胰腺癌细胞株MIA PaCa-2的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ho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ROCK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种胰腺癌细胞株中miR-101表达量较正常胰腺细胞明显降低(P<0.05),胰腺癌组织中miR-101表达量也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转染组miR-101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MIA PaCa-2的侵袭能力较未转染组明显减弱(P<0.05),转染组胰腺癌细胞株MIA PaCa-2中ROCK2蛋白表达也显著低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和胰腺癌细胞株均低表达miR-101,可能靶向抑制ROCK2蛋白,减弱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01 胰腺癌 侵袭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复发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倪海春 谢永辉 章宏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7-248,共2页
患者女性,62岁。因右侧涕中带血伴鼻痛10天于2019年5月6日就诊。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痛、鼻干,伴痰、涕中带血,可擤出黄色脓涕。无喷嚏、鼻痒。嗅觉无减退。专科检查:右侧鼻腔呈鼻窦开放术后改变,右侧下鼻甲前端缺如;右侧中... 患者女性,62岁。因右侧涕中带血伴鼻痛10天于2019年5月6日就诊。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痛、鼻干,伴痰、涕中带血,可擤出黄色脓涕。无喷嚏、鼻痒。嗅觉无减退。专科检查:右侧鼻腔呈鼻窦开放术后改变,右侧下鼻甲前端缺如;右侧中鼻道可见血痂皮,触之易出血。常规CT检查示:右侧额窦、上颌窦及鼻腔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右中、下鼻甲部分缺损;左侧上颌窦黏膜稍厚,并见囊状低密度影,边缘光整;鼻中隔略左偏。所及鼻咽左侧软组织稍厚,左侧隐窝较对侧变浅。5月18日行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额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上颌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筛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肿瘤 肉瘤 双表型 复发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7在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及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和义敏 章宏峰 +3 位作者 李芃 梁小芳 姜小丽 高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9期524-527,共4页
目的:检测Smad7在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以及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对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及基底细胞癌标本(各30例)和30例正常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3例脂溢性角化病标本、23例日光性角化病标本和28例基底细胞... 目的:检测Smad7在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以及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对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及基底细胞癌标本(各30例)和30例正常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3例脂溢性角化病标本、23例日光性角化病标本和28例基底细胞癌标本中Smad7染色阳性,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1.0±23.0)%,(32.7±26.3)%和(62.6±32.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6.7±5.0%)。结论:Samd7可能与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以及基底细胞癌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日光性角化病 基底细胞癌 SMAD7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艳清 陈烨 +2 位作者 石玉香 黄增发 曹莹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68-672,共5页
子宫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子宫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由于其发病率低,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报道1例56岁的Ⅳ期子宫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经历了手术治疗+1次腹腔化疗+6个疗程... 子宫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子宫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由于其发病率低,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报道1例56岁的Ⅳ期子宫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经历了手术治疗+1次腹腔化疗+6个疗程全身性化疗(紫杉醇+铂类),接近完全缓解,随后再次进行了2个疗程的巩固化疗,评估患者病情稳定。现随访2年10个月,患者恢复良好,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迹象。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神经内分泌 子宫内膜样 子宫内膜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