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恒明 袁媛 +1 位作者 杨涛 林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879-1880,1883,共3页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联合半导体532nm激光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只眼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激光治疗组,其中手术组以常规手术切除法治疗,激光组先用Nd:YAG激光治疗,1周后再用半导体532nm激光治疗。结果随访2年,复发率手术组...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联合半导体532nm激光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只眼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激光治疗组,其中手术组以常规手术切除法治疗,激光组先用Nd:YAG激光治疗,1周后再用半导体532nm激光治疗。结果随访2年,复发率手术组为20.46%,激光组为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YAG激光联合半导体532nm激光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是一种有效的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激光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卉 黄萍 熊莉娜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2例,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典... 目的比较不同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2例,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典单侧鼻孔入路组(A组,52例)、一侧半鼻孔入路组(B组,19例)和双侧鼻孔入路组(C组,31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情况、围术期指标、术后症状改善、嗅觉改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三组整体肿瘤切除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C组巨腺瘤全/次全切除率显著高于A组(P<0.05)。A、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及3个月时,A、B组的T&T标准嗅觉测试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8%、21.05%,均低于C组(45.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侧鼻孔、一侧半鼻孔与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治疗垂体瘤均有良好疗效,但后两种入路对巨大肿瘤的切除效果更好,前两种入路的创伤更小,一侧半鼻孔入路可能是对单、双侧入路的改进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内镜 单侧鼻孔入路 双侧鼻孔入路 一侧半鼻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棕榈酸酯联合妥布霉素修复角膜上皮损伤 被引量:8
3
作者 金慧瑜 严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眼液对角膜上皮损伤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5/2016-03来我院就诊的角膜上皮缺损患者80例10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妥... 目的:探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眼液对角膜上皮损伤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5/2016-03来我院就诊的角膜上皮缺损患者80例10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眼液治疗,对照组患眼仅应用妥布霉素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4wk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0%,有效率为94%。对照组痊愈率为70%,有效率为78%,两组患者之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P<0. 05)。SⅠt以及BU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时间显著延长(P<0. 01)。治疗组的患者治疗2wk后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但治疗4wk后,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眼液能够明显改善眼干症状,且能够有效缩短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是一种治疗角膜上皮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 角膜上皮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吹张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卉 黄萍 熊莉娜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2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吹张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吹张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耳内镜引导下导管法咽鼓管吹张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气导纯音听阈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内耳微循环指标(脂质过氧化物、胱抑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内皮素)、免疫指标(IgM、IgA、IgG),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29.1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耳堵塞感、耳鸣、眩晕等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气导纯音听阈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脂质过氧化物、胱抑素、内皮素水平等内耳微循环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IgM、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吹张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内耳微循环指标,提高患者听力和机体免疫功能,且用药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甲泼尼龙 免疫功能 突发性耳聋 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吹张 内耳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慧瑜 黄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5期429-430,共2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眼压、前房的变化。方法对2007年3月到2008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60例(60只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眼压、前房的变化。方法对2007年3月到2008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60例(60只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3 d、1周、1个月时眼压、前方深度的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眼眼压较术前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所有患眼中央前方深度较术前均有加深,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眼压下降,中央前方深度加深。为合并白内障的急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手段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状体 人工 眼压 中央前方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芪参提取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迁移侵袭和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钱东彬 金慧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芪参提取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迁移侵袭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使用不同浓度的复方芪参提取物(10 mg/L、20 mg/L、40 mg/L)处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48 h,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 目的:探讨复方芪参提取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迁移侵袭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使用不同浓度的复方芪参提取物(10 mg/L、20 mg/L、40 mg/L)处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48 h,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分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对照组不用复方芪参提取物处理。通过MTT检测复方芪参提取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复方芪参提取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复方芪参提取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复方芪参提取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VEGF、MMP9、Cyclin D1、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复方芪参提取物处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48 h后,随着复方芪参提取物浓度的增加,低、中及高浓度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迁移数及侵袭数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及高浓度组在G0/G1及G2/M期的阻滞率明显上升,S期的阻滞率明显下降;且低、中及高浓度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VEGF、MMP9、Cyclin D1、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芪参提取物能够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发生侵袭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芪参提取物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轻中度干眼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金慧瑜 钱东彬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2期3402-3404,共3页
目的评价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干眼症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治疗干眼症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 目的评价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干眼症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治疗干眼症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35只眼)。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周的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染色(FL)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周BUT、SIt、F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观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确切,明显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药水/治疗应用 干眼病/治疗 治疗结果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化碳液辅助脱位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8
作者 金慧瑜 李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2-413,共2页
目的探讨全氟化碳液辅助脱位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8例(18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的患者行全氟化碳液辅助脱位晶状体核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观察术... 目的探讨全氟化碳液辅助脱位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8例(18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的患者行全氟化碳液辅助脱位晶状体核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观察术后并发症,检测术后视力,随访6~24个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在0.1~0.4者4眼(22.2%),0.5~0.9者13眼(72.2%),1.0以上者1眼(5.6%)。主要手术后并发症:高眼压,前房积血,玻璃体腔积血,脉络膜脱离,前房炎症反应,角膜水肿等,术后1~2周均得到控制,未出现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视力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碳液 脱位晶状体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眼底照相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筛查DR并早期干预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罗会舟 金慧瑜 +1 位作者 黄萍 邓建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数码眼底照相机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并早期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6-12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30例260眼,进行数码眼底照相检查和FFA检查。结果:数码眼底照相中NPDR 82眼,PDR 28... 目的:探讨数码眼底照相机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并早期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6-12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30例260眼,进行数码眼底照相检查和FFA检查。结果:数码眼底照相中NPDR 82眼,PDR 28眼。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中,NPDR 89眼,PDR 29眼。与FFA检查的金标准结果比较,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筛查DR的Kappa值为0.87(>0.61)。两种方法对不同病程分期DR的检出结果无差异(P>0.05)。病程>10a的糖尿病患者,DR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数码眼底照相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行常规视网膜检查,是早期发现DR的有效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对降低DR的致盲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眼底相机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筛查 干预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小学生近视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胡淑琼 金慧瑜 +1 位作者 赵静华 龙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4-926,共3页
目的:调查2017年荆州市沙市中心区和城乡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及影响近视发生的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沙市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区学校7~18岁中小学生10353名,近视人数5456人,患病率52.70%。采用... 目的:调查2017年荆州市沙市中心区和城乡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及影响近视发生的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沙市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区学校7~18岁中小学生10353名,近视人数5456人,患病率52.70%。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现场调查问卷共计10353份,进行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沙市中心城区的8所中小学和城乡结合区6所中小学,沙市中心城区的近视患病率为60.34%,城乡结合区的近视患病率为11.43%(P<0.01)。户外活动和正确的读写姿势是近视的保护因素,而年龄、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课外连续作业时间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荆州市沙市区的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已处在较高的水平,尤其是中心城区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学校、家庭应共同努力,增加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改善青少年用眼环境,预防及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中小学生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洛芬滴眼液对恢复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金慧瑜 林凌 罗浩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18-420,426,共4页
目的观察单纯玻璃酸钠治疗与玻璃酸钠联合普拉洛芬治疗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恢复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本科诊治的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60例(96眼)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组48眼)... 目的观察单纯玻璃酸钠治疗与玻璃酸钠联合普拉洛芬治疗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恢复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本科诊治的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60例(96眼)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组48眼)和治疗组(玻璃酸钠联合普拉洛芬组48眼)。观察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术眼干眼的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等泪膜指标的临床检查。结果与术前比较,治疗组干眼主观症状、BUT、SⅠt及FL值在2周后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的术后指标在1个月后才恢复到术前水平。2组术前泪膜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干眼中,联合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可以有效缓解干眼主观症状,并能快速、安全地恢复泪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泪膜 普拉洛芬 玻璃酸钠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玻璃酸钠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泪膜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金慧瑜 邓建松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693-695,717,共4页
目的观察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作者医院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56例(56只眼)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只眼。观察组用玻璃酸钠滴眼液(3 g/L)点眼,对照组用玻璃酸钠... 目的观察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作者医院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56例(56只眼)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只眼。观察组用玻璃酸钠滴眼液(3 g/L)点眼,对照组用玻璃酸钠滴眼液(1 g/L)点眼,两组术前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术后均给予典必殊滴眼液点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7、15 d的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及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结果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0d,两组的泪膜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症状评分、BUT水平治疗后1、7和1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评分治疗后7 d和1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7 d主观症状评分、BUT、F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评分治疗后1 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7、15 d主观症状评分、BUT、F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评分治疗后1 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够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较快改善干眼症状,促进泪膜恢复,提高泪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玻璃酸钠 超声乳化 泪膜
原文传递
575例视力残疾鉴定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慧瑜 邓建松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776-778,共3页
目的分析视力残疾患者的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探讨临床防盲的重点,降低其发生率。方法由经过残疾鉴定培训的高年资眼科主治医师进行眼科检查和综合分析,明确病因和诊断,确定视力残疾等级。结果共确定视力残疾575人,男性317人,女性258人,其... 目的分析视力残疾患者的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探讨临床防盲的重点,降低其发生率。方法由经过残疾鉴定培训的高年资眼科主治医师进行眼科检查和综合分析,明确病因和诊断,确定视力残疾等级。结果共确定视力残疾575人,男性317人,女性258人,其中低视力349人(60.70%),盲226人(39.30%)。男性低视力、盲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视力残疾的病因依次为病理性近视110人(19.1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7人(16.87%)、白内障89人(15.48%)、青光眼58人(10.09%)。年龄>60岁人群视力残疾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的疾病对视功能的损害非常严重,应该加强早期防治。高龄也是视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定期对>60岁人群进行眼科疾病的筛查和干预,有利于保护视功能,降低盲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残疾 低视力 致盲病因 视网膜病变 残疾鉴定 防盲
原文传递
可元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慧瑜 黄萍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87-88,91,共3页
目的观察可元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观察50例单纯型DR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1、2、3个月后的视力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变化,以及应用生化检查分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单... 目的观察可元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观察50例单纯型DR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1、2、3个月后的视力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变化,以及应用生化检查分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单纯型DR患者服用药物后全血黏度(H及L)、红细胞压积均有明显下降,视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为88%。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可元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角膜后部感染真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萍 金慧瑜 +2 位作者 杨涛 唐静 袁秀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57-3460,共4页
目的分析角膜后部即深基质或内皮层感染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增强诊治方案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8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眼科进行治疗的、根据患者就诊时的病因选取角膜感... 目的分析角膜后部即深基质或内皮层感染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增强诊治方案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8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眼科进行治疗的、根据患者就诊时的病因选取角膜感染病灶位于深基质或内皮层且角膜上皮完整、角膜浅基质没有病灶的疑似真菌感染患者155例,对患者角膜标本刮取收集,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其真菌菌属,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不同菌属真菌进行四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在疑似角膜后部真菌感染的155例患者真菌检查标本中,检出真菌53株,其中镰刀菌属检出率最高(28株)。镰刀菌属真菌对那他霉素敏感株数最多为23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株数为0,曲霉菌属真菌对那他霉素和特比奈芬的敏感株数分别为8株和10株;链隔孢霉属和假丝酵母属对那他霉素和特比奈芬敏感株数较多,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株数较少。结论镰刀菌属真菌对那他霉素敏感率最高,曲霉菌属、链隔孢霉属和假丝酵母属对特比奈芬的敏感率较高,几种病原真菌对氟康唑敏感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后部 抗真菌药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4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会舟 陈玮 金慧瑜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究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4(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4,PDCD4)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于本院接受治疗的NPC组织91例和正常鼻咽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组织中P... 目的探究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4(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4,PDCD4)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于本院接受治疗的NPC组织91例和正常鼻咽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组织中PDCD4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分析NPC组织中PDCD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PDCD4表达水平患者的总体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的生存差异;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DCD4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t=7.325,P<0.001),且其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EB病毒VCA-IgA滴度显著相关(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PDCD4低表达组NPC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χ2=6.090,P=0.014);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HR=2.451,95%CI:1.442-5.341,P=0.009)、神经侵犯(HR=2.012,95%CI:1.214-2.973,P=0.016)及PDCD4表达水平(HR=0.521,95%CI:0.346-0.965,P=0.035)是影响NP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CD4在NPC组织中表达下调,其低表达与患者的多个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NPC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4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鼻咽癌组织中miR-670-5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罗会舟 金慧瑜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58-461,478,共5页
目的探讨miR-670-5p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射价值。方法收集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1例NPC组织和50例正常鼻咽组织,采用qRT-PCK检测上述组织中miR-670-5p的表达差异,结合临床预后信息,统计分析NPC组... 目的探讨miR-670-5p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射价值。方法收集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1例NPC组织和50例正常鼻咽组织,采用qRT-PCK检测上述组织中miR-670-5p的表达差异,结合临床预后信息,统计分析NPC组织中miR-670-5P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miR-670-5p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8.634,P<0.001),其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EB病毒VCA-IgA滴度显著相关(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miR-670-5p高表达组NPC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χ^2=6.747,P=0.00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HR=2.624,95%CI:1.213~5.426,P=0.006)、神经侵犯(HR=1.341,95%CI:1.108~2.268,P=0.024)及miR-670-5p表达水平(HR=1.451,95%CI:1.084~2.914,P=0.036)是影响NP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R-670-5p在NPC组织中表达显著上凋,其高表达与多个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NPC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miR-670-5p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时序模型空气污染物对糖尿病日门诊量的影响
18
作者 唐静 黄萍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空气质量对糖尿病门诊量的影响,为医院门诊糖尿病病人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某院糖尿病门诊量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时间段的空气质量情况,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空气质量与糖尿病就诊人数的... 目的通过分析空气质量对糖尿病门诊量的影响,为医院门诊糖尿病病人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某院糖尿病门诊量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时间段的空气质量情况,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空气质量与糖尿病就诊人数的相关性。结果大气中污染物PM_(2.5)、PM_(10)浓度的升高与增加糖尿病日门诊量的增加相关,且呈滞后效应。受高浓度的PM_(2.5)的影响,男性在第5 d(lag5)、女性在第6 d(lag6)日门诊量达到最大值。青中年人群日门诊量的累积效应不论是在低浓度PM_(2.5)还是高浓度PM_(2.5)暴露情况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人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特别是暴露在高浓度PM_(2.5)情况下,日门诊量上升明显。结论空气中PM_(2.5)、PM_(10)等有害物质,会给糖尿病患者的日门诊量带来影响,会增加该类人群的就诊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糖尿病 日门诊量 时序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