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静息态fMRI对头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曹玉婷
梁育源
赵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41-145,175,共6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fMRI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探讨头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潜在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方法:筛选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共576例,最终纳入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头针组9例、rTMS组13例、...
目的:基于静息态fMRI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探讨头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潜在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方法:筛选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共576例,最终纳入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头针组9例、rTMS组13例、头针联合rTMS组12例,3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2周的头针、rTMS及头针联合rTMS干预。干预前后行静息态fMRI扫描。统计VMHC在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经Alphasim校正显示,头针组双侧背外侧额上回、额中回、辅助运动区、颞中回、颞下回、角回、小脑、距状裂的VMHC均较干预前增强(均P<0.05);rTMS组双侧颞下回、角回的VMHC均较干预前增强(均P<0.05);头针联合rTMS组双侧背外侧额上回、颞极、小脑均较干预前减弱(均P<0.05)。结论:头针和rTMS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不同脑区的半球间功能连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梗死
头针
经颅磁刺激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静息态fMRI对头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曹玉婷
梁育源
赵宁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深圳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湖南中医药
大学
研究生院
深圳大学
第六
附属
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
协和
深圳医院
康复
医学科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41-145,17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4499)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院内课题(2019004)。
文摘
目的:基于静息态fMRI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探讨头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潜在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方法:筛选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共576例,最终纳入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头针组9例、rTMS组13例、头针联合rTMS组12例,3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2周的头针、rTMS及头针联合rTMS干预。干预前后行静息态fMRI扫描。统计VMHC在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经Alphasim校正显示,头针组双侧背外侧额上回、额中回、辅助运动区、颞中回、颞下回、角回、小脑、距状裂的VMHC均较干预前增强(均P<0.05);rTMS组双侧颞下回、角回的VMHC均较干预前增强(均P<0.05);头针联合rTMS组双侧背外侧额上回、颞极、小脑均较干预前减弱(均P<0.05)。结论:头针和rTMS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不同脑区的半球间功能连接实现的。
关键词
大脑梗死
头针
经颅磁刺激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Scalp acupunctur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静息态fMRI对头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的机制研究
曹玉婷
梁育源
赵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