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合彩赌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钟祥虎 陈世海 邱秀娟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8-62,共5页
流行于港澳的"六合彩"是经特区政府批准注册的一种合法化的赌博,它采取公开摇奖、电视直播、过程公证等方式保证其公正性,彩民的收益和权利均受到法律保护.它和大陆福利、体育彩票一样,都是通过随机摇奖的方式得出每一期的中... 流行于港澳的"六合彩"是经特区政府批准注册的一种合法化的赌博,它采取公开摇奖、电视直播、过程公证等方式保证其公正性,彩民的收益和权利均受到法律保护.它和大陆福利、体育彩票一样,都是通过随机摇奖的方式得出每一期的中奖号码(周赛保,2004).自上世纪末六合彩传到内地,并迅速走样,俗称为"买码",(又称"地下六合彩"),这种赌博形式与港澳的六合彩已经没有实质的联系,只是一些庄家利用港澳六合彩开出的号码并用高倍额的赔金诱使公众购买."这是一种未经国家许可的非法私彩,是一种严重的赌博犯罪"(袁登明,2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合彩赌博现象 社会学 出资买码方式 公共娱乐设施 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构与小农的困境 被引量:65
2
作者 周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土地流转的大规模推进造成了大规模经营的大户扩张和家庭经营的小农户萎缩,这种分化反映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就是需求和供给结构的双重分化,其最终结果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大户为中心的重构。重构的过程有三个重要特征,而这些特征... 土地流转的大规模推进造成了大规模经营的大户扩张和家庭经营的小农户萎缩,这种分化反映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就是需求和供给结构的双重分化,其最终结果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大户为中心的重构。重构的过程有三个重要特征,而这些特征产生了对小农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至小农生产的存续危机。一是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力量的扩张和崛起;二是这个过程是由耕地的规模经营效应和服务的规模经营效应共同构成的对小农的强制过程;三是这种强制效应最终会产生小农的"崩塌效应"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路径依赖效果,从而使体系重构具有不可逆性。由此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扶持支持小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平衡这种力量结构的失衡,而方法就是通过组织化使小农的社会化服务需求和供给也实现规模化,以自身的规模化来克服大户规模化效应的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社会化服务 规模经营 小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发展——“2013年农村社会学论坛”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钟涨宝 韦宏耀 尤鑫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88-94,共7页
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和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举办的"2013年农村社会学论坛"于2013年7月19-2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城... 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和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举办的"2013年农村社会学论坛"于2013年7月19-2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城镇化与农民工、农村人地关系、农村社会关系、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建设以及农村社会问题、管理、保障与发展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文章对上述议题中有代表性的见解作了简要概括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社会管理 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社会问题 农村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的兼职原因与青年社会化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辉金 萧洪恩 《理论观察》 2006年第1期106-107,共2页
在校大学生的兼职现象日益普遍,大学生兼职所引发的相关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的兼职现象日益成为一个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学校应转变其定位,既当管理者,又当服务者,加强对大学生兼职现象的引导;社会也应为大学生... 在校大学生的兼职现象日益普遍,大学生兼职所引发的相关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的兼职现象日益成为一个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学校应转变其定位,既当管理者,又当服务者,加强对大学生兼职现象的引导;社会也应为大学生兼职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和提高法制观念,进一步引导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兼职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产阶级:一种社会学视野的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阙祥才 刘森 《理论月刊》 2005年第5期61-63,共3页
近年来,中产阶级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之后,这一话题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社会学为视野,本文概述了中产阶级的一般特征、形成条件和社会功能,并就我国中产阶级的现状和未来... 近年来,中产阶级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之后,这一话题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社会学为视野,本文概述了中产阶级的一般特征、形成条件和社会功能,并就我国中产阶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级 特征 现状 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师:原始社会中的社会分层隐喻——《金枝》的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万江红 朱良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6,共4页
人类学名著《金枝》中的巫师隐含着丰富的社会分层意涵。在社会群体层面,巫师是原始社会新兴的精英阶层,他们是那个社会的知识精英、权力领袖和道德英雄的代言人。在社会结构意义上,巫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反应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 人类学名著《金枝》中的巫师隐含着丰富的社会分层意涵。在社会群体层面,巫师是原始社会新兴的精英阶层,他们是那个社会的知识精英、权力领袖和道德英雄的代言人。在社会结构意义上,巫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反应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及社会管理阶层力量的壮大,巫师的出现代表了等级化社会结构的轮廓逐渐清晰。在社会组织方式上,普通氏族成员拥有选举权和罢黜权,巫师升迁为王的原则孕育了民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师 原始社会 社会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与风险问题的社会学经验研究进路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璇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103,共11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科技与风险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形成了与风险分析科学密切联系的、经验研究与理论建构相互推进的学术探索路径。与欧洲社会学者以风险为核心概念提出风险社会理论、探讨宏观现代化转型的研究进路不同,美国社会...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科技与风险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形成了与风险分析科学密切联系的、经验研究与理论建构相互推进的学术探索路径。与欧洲社会学者以风险为核心概念提出风险社会理论、探讨宏观现代化转型的研究进路不同,美国社会学者围绕风险感知、风险传播、风险管理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主题,从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认识论立场,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社会问题范式下,通过经验研究探讨科技、风险与社会结构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风险感知 风险传播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式解读: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论法的精神》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利标 杨继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59-664,共6页
学术界结合现实从不同的角度对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进行了相应的阐释与评价,从而使它成为社会科学领域内经常被探讨的文本。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论法的精神》的评价与阐释基础上,综合和提取出自身的解读性视角,即从论著的... 学术界结合现实从不同的角度对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进行了相应的阐释与评价,从而使它成为社会科学领域内经常被探讨的文本。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论法的精神》的评价与阐释基础上,综合和提取出自身的解读性视角,即从论著的总体性和孟德斯鸠写作的深层目的两个层面,对《论法的精神》进行政治社会学的文本定位归属;并从《论法的精神》里解析出政治社会学的分析中轴、政治社会学的分析核心以及政治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借以呈现孟德斯鸠著作所潜藏的政治社会学文本分析范式,以期实现对《论法的精神》的具体性建构式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政治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亚交往圈” 被引量:1
9
作者 秦明春 冯兰 《理论观察》 2006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在大学校园里,除学校所规定的班级、院系等正式交往圈,同学之间一直存在不同类型的“亚交往圈”。它包括社团圈、学习圈、娱乐圈、兼职圈四种“工具型”亚交往圈和寝室圈、网络圈、老乡圈、恋人圈四种“情感型”亚交往圈。大学生“亚交... 在大学校园里,除学校所规定的班级、院系等正式交往圈,同学之间一直存在不同类型的“亚交往圈”。它包括社团圈、学习圈、娱乐圈、兼职圈四种“工具型”亚交往圈和寝室圈、网络圈、老乡圈、恋人圈四种“情感型”亚交往圈。大学生“亚交往圈”衍生出一种校园亚文化,成为大学生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人格形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交往圈 社会资本 强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分析维度、基本问题与实现路径——基于中西部农村治理实践的讨论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祖佩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8,共13页
在梳理既有学术积累基础上,本研究厘清了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并将其实现机制划分为利益协同机制、权利义务协同机制和情感协同机制三个维度,进而结合中西部农村社会治理实践,阐释了三个维度的实践境遇及其形塑机理。研究发现... 在梳理既有学术积累基础上,本研究厘清了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并将其实现机制划分为利益协同机制、权利义务协同机制和情感协同机制三个维度,进而结合中西部农村社会治理实践,阐释了三个维度的实践境遇及其形塑机理。研究发现,无论是共同体蕴含的鲜明实践性,还是治理主体关系形态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均表明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关键不是技术治理内部调整以及由此而来的政策供给和制度改革,而是涉及基层治理模式调整的治道议题。结合中国国家治理传统,借助当下财政和体制资源实现农村基层的“再组织化”,以提升村庄社会自主能力、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有效实践平台、统一基层政府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重新嵌入社会,可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共同体 乡村振兴 实现机制 再组织化 治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结合培养社会学应用人才
11
作者 冯兰 钟涨宝 +2 位作者 余保中 李守经 邱馨 《高等农业教育》 1997年第4期77-81,共5页
华中农大农村社会学专业在全国首创已有十年。本专业师生在十年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培养社会学应用人才的路子,突出强调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结合。本文阐述了三结合的思路与基本作法,并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对专业教师科研... 华中农大农村社会学专业在全国首创已有十年。本专业师生在十年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培养社会学应用人才的路子,突出强调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结合。本文阐述了三结合的思路与基本作法,并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对专业教师科研成果的总结,展示了三结合培养社会学应用人才的作用与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结合 社会学 应用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租税思想的社会学分析
12
作者 龚继红 钟涨宝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从“减轻人民负担”、“合理负担租税”和“培养税源”等三个方面归纳出毛泽东租税思想的主要内容 ,分析了其思想特征 ,即继承性和发展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及人民性等 ,运用社会学的功能主义视角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 本文从“减轻人民负担”、“合理负担租税”和“培养税源”等三个方面归纳出毛泽东租税思想的主要内容 ,分析了其思想特征 ,即继承性和发展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及人民性等 ,运用社会学的功能主义视角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阐释了毛泽东租税思想的伟大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 社会学分析 思想特征 培养 实践性 社会观 科学性 毛泽东 阶级性 人民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租税思想的社会学分析
13
作者 龚继红 钟涨宝 《理论月刊》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本文从“减轻人民负担”、“合理负担租税”和“培养税源”等三个方面归纳出毛泽东租税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其思想特征,即继承性和发展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及人民性等,运用社会学的功能主义视角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 本文从“减轻人民负担”、“合理负担租税”和“培养税源”等三个方面归纳出毛泽东租税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其思想特征,即继承性和发展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及人民性等,运用社会学的功能主义视角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阐释了毛泽东租税思想的伟大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租税思想 社会学分析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性延续:认知视角下的城市社会学思想流派
14
作者 姜利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3,共6页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现实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反思城市社会学的传统,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和传承,还能为实践研究提供参考意义。在此基础上,从认知性视角出发对城市社会学的思想传统进行再解读,依据其发展研究脉络,可以将它们大致...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现实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反思城市社会学的传统,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和传承,还能为实践研究提供参考意义。在此基础上,从认知性视角出发对城市社会学的思想传统进行再解读,依据其发展研究脉络,可以将它们大致划分为人类生态学主义、马克思主义、韦伯主义以及女性主义四大流派。这些深化认知过程中的流派类型化,依然可以看成是更具包容性的人类生态学范式和新城市社会学范式下的反思性知识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视角 城市社会学 思想流派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依赖与族性情结:农村宗族续谱活动的社会学解读——基于湖北W村的个案研究
15
作者 王娟 萧洪恩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74-77,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受到打击甚至摧毁的宗族现象在中国部分农村不同程度地复活。新时期农村宗族续谱活动在情感取向、活动经费、活动组织建构以及活动体现的宗族功能上,都呈现出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新特点,这与基层组织、村民家乡感、农... 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受到打击甚至摧毁的宗族现象在中国部分农村不同程度地复活。新时期农村宗族续谱活动在情感取向、活动经费、活动组织建构以及活动体现的宗族功能上,都呈现出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新特点,这与基层组织、村民家乡感、农村文化和农民自主心理的缺位是紧密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宗族 续谱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结构的风险:社会学风险研究的视角
16
作者 陈璇 《消费导刊》 2009年第6期48-49,共2页
突破了保险业领域的风险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发展迅速,成为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共同研究领域。社会学的风险研究借鉴了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着重于从结构的层面探讨社会制度与文化因素对风险感知等的型构,因其视野的... 突破了保险业领域的风险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发展迅速,成为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共同研究领域。社会学的风险研究借鉴了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着重于从结构的层面探讨社会制度与文化因素对风险感知等的型构,因其视野的开阔在风险研究领域日益扩大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不确定性 危害 风险感知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行为、成就动机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以武汉市5所高校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啸 彭光芒 +2 位作者 钟华 吴菲菲 周登元 《社会心理科学》 2010年第8期72-77,共6页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的社会行为、成就动机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对299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1)追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和社交能力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有直接影响;(2)成就动机还通过社交能力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关键词 网络成瘾倾向 社交行为 成就动机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我所用与唯其是尊的辩证逻辑——社会学本土化研究评述
18
作者 谭建军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53-56,共4页
学界对社会学本土化的研究有几种主要视角,其中唯有关于社会学本土化内涵的探讨,才真正触碰到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质性内核。有价值的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社会学本土化内涵的研究之上。当前社会学本土化内涵研究可以归结为两大阵... 学界对社会学本土化的研究有几种主要视角,其中唯有关于社会学本土化内涵的探讨,才真正触碰到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质性内核。有价值的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社会学本土化内涵的研究之上。当前社会学本土化内涵研究可以归结为两大阵营,一是唯其是尊,二是为我所用。二者虽然表面上格格不入,却具有镜像融合的辩证逻辑关联。但是,无论是"化入",还是"化出"都是行不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本土化 为我所用 唯其是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级朋友对抑郁的影响:一项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游志麒 张凤娟 +2 位作者 范翠英 平凡 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9-348,共10页
采用朋友提名和Beck抑郁问卷,以73个班级303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班级朋友网络中不同连接步数朋友的抑郁水平对个体抑郁的影响。结果发现:(1)互选朋友数量对抑郁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2)在控制了互选朋友数量的影响后,互选朋友中是否存... 采用朋友提名和Beck抑郁问卷,以73个班级303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班级朋友网络中不同连接步数朋友的抑郁水平对个体抑郁的影响。结果发现:(1)互选朋友数量对抑郁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2)在控制了互选朋友数量的影响后,互选朋友中是否存在抑郁者,对个体自身的抑郁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提名与被提名的直接朋友和两度距离朋友中,抑郁朋友数量对个体的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4)同性抑郁朋友的数量对个体的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异性抑郁朋友的数量对个体的抑郁则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抑郁朋友在班级朋友网络中的影响范围仅限两度距离以内(包括两度),且这种影响不受朋友关系方向的限制。随着抑郁朋友的数量增多,个体抑郁的风险也显著增加,然而抑郁朋友对个体抑郁的影响,可能更多的是受到同性抑郁朋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班级朋友网络 同性朋友 异性朋友
原文传递
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社会组织的资源困局 被引量:33
20
作者 崔月琴 王嘉渊 袁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50,15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资源状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政府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社会组织资源匮乏的局面有所改善,但社会组织中资源结构的不均衡、资源使用的行政化干扰、资源获取的过度商业化取向等问题仍然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资源状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政府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社会组织资源匮乏的局面有所改善,但社会组织中资源结构的不均衡、资源使用的行政化干扰、资源获取的过度商业化取向等问题仍然构成社会组织的资源困局,从而对组织的自主性、价值诉求以及组织生态造成消极影响。深化政社关系调整、搭建社会组织资源平台、形成组织资源结构多元化是应对这种资源困局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资源困局 社会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