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CT在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志巍 范家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瘤的3DCT特征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本组21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扫描,用表面投影显示法(surfaceshadeddisplay,SSD)和最大强度投影法(maximumintensityproj... 目的分析主动脉瘤的3DCT特征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本组21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扫描,用表面投影显示法(surfaceshadeddisplay,SSD)和最大强度投影法(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行3D重建。所得到的3D图像可根据需要任意旋转,从不同角度观察或展现任意断面。结果良好的扫描技术所获得的血管3D影像,能可靠地展示主动脉瘤的位置、形态、长度,有无夹层和血栓,主动脉瘤所在位置的重要血管分支情况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结论3DCT使我们更全面观察主动脉的立体形态,为外科术前提供精细的解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三维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对比分析——多中心脑卒中数据库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晓兰 胡长梅 +8 位作者 王文志 杨卿 龙洁 陈清棠 李金 周宝玉 徐忠宝 赵淑清 赵秀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9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调查表设计参照美国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研究方案,结合国情修改而成。由北京市七家医院共同完成。抽取观察样本中首次发病的552例卒中进行分析,其中缺血性361例,... 目的:探讨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调查表设计参照美国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研究方案,结合国情修改而成。由北京市七家医院共同完成。抽取观察样本中首次发病的552例卒中进行分析,其中缺血性361例,出血性191例。结果: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组糖尿病、TIA、心脏病史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组(P<0.05~0.01)。本人高血压史在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两组中分别占62.8%和59.0%。入院时血压:出血性组显著高于缺血性组。血糖均值女性缺血性卒中高于出血性卒中患者(P<0.01)。缺血性卒中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高。其中男性甘油三酯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均值女性出血性卒中组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5)。结论:高血压在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发病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糖尿病、TIA、心脏病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与缺血性卒中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出血性 缺血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40例神经管缺损病因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芦春林 阮明 +1 位作者 经永春 安笑兰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本文对北京地区40例NTD进行了多因素调查分析,与80例正常对照和28例其他畸形对比,发现NTD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孕早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感染、发热、动物蛋白摄入量少等环境因素有关,有自发流产史和畸胎史的也占较大比例。孕产妇血清叶... 本文对北京地区40例NTD进行了多因素调查分析,与80例正常对照和28例其他畸形对比,发现NTD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孕早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感染、发热、动物蛋白摄入量少等环境因素有关,有自发流产史和畸胎史的也占较大比例。孕产妇血清叶酸、锌和铜水平三组无差异。资料表明NTD病因是多因素的,在NTD高发区环境因素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损 病因多因素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油酸型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形态学的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瑶 赵鸣武 廖松林 《贵州医药》 CAS 1998年第4期245-247,共3页
以0.27ml/kg剂量的油酸注入Wistar鼠尾静脉,3小时、3天、10天、20天、40天分批处死,对肺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电镜观察)。结果提示,注射油酸后产生明显急性肺损伤病变,10天后出现肺纤维化。认为该动物模型不仅可用于研究急性肺... 以0.27ml/kg剂量的油酸注入Wistar鼠尾静脉,3小时、3天、10天、20天、40天分批处死,对肺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电镜观察)。结果提示,注射油酸后产生明显急性肺损伤病变,10天后出现肺纤维化。认为该动物模型不仅可用于研究急性肺损伤,亦适用于慢性肺损伤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的骨组织计量学研究
5
作者 李锋 党耕町 +1 位作者 冯传汉 吕厚山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419-421,I025,共4页
用不脱钙骨切片经骨组织计量学方法,研究了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骨组织的改变。结果表明:RA患者的松质骨体积(TBV),平均骨壁厚度(MW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小梁成骨细胞表面(TOBI.S)、骨小梁破骨表面(TOR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测量... 用不脱钙骨切片经骨组织计量学方法,研究了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骨组织的改变。结果表明:RA患者的松质骨体积(TBV),平均骨壁厚度(MW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小梁成骨细胞表面(TOBI.S)、骨小梁破骨表面(TOR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测量指标变化不明显。这提示:在RA患者近关节骨组织骨转换率增高和骨重建单位的负平衡是导致RA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用Masson’s染色,显微镜观察到骨小梁矿化骨中间出现较多的类骨样组织和编织骨,在紧贴软骨下区大量浆细胞聚积,也可见较多的肥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组织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的药物利用调查 被引量:13
6
作者 方娟娟 孙静 廖立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本文随机抽查北医大三院1994年10月出院病历345份,调查其中治疗心血管疾病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抗心律失常药等五类药的使用情况.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作为药物利用... 本文随机抽查北医大三院1994年10月出院病历345份,调查其中治疗心血管疾病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抗心律失常药等五类药的使用情况.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作为药物利用研究的测量单位,应用Ghodse教授建议的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病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345份病历中109份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5类药,约占31.65%.②使用的5类心血管药物有17个品种,出现频率最高的有硝酸异山梨酯(73例次)、硝苯地平(65例次)、硝酸甘油(41例次)、ACEI(29例次).③该5类心血管药物的使用与病人年龄相关.④15种药物的DUI均≤1.0,仅二种药稍>1.O提示无药物滥用情况,用药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类药物 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创伤运动员术前心理状况分析
7
作者 季少英 肖顺贞 陈秀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本文对33名运动医学病房的急性创伤手术的运动员进行了术前心理状态的调查和分析,同时调查了33名普通骨科病房其他职业急性创伤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创伤 运动员 手术前 心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巨大动脉瘤充填栓塞治疗1例报告
8
作者 吕旭 李选 谢敬霞 《现代医药卫生》 1996年第2期116-116,共1页
患者男,65岁。髂骨巨细胞瘤放疗术后肿瘤增大、症状加重,拟行肿瘤切除。为减少术中出血,作术前髂内动脉栓塞。体检:一般情况好。体温36.5℃,脉膊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6/10Kpa。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 患者男,65岁。髂骨巨细胞瘤放疗术后肿瘤增大、症状加重,拟行肿瘤切除。为减少术中出血,作术前髂内动脉栓塞。体检:一般情况好。体温36.5℃,脉膊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6/10Kpa。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CT扫描:S<sub>1</sub>~S<sub>4</sub>层面骶骨呈溶骨破坏,突出椎前软组织肿大呈分叶状,下界达尾骨前方。增强扫描,有明显的增强效应。在肿块前方可见左右对称的两上园形软组织影,边缘有不完整的蛋壳状钙化。增强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动脉瘤 栓塞治疗 内动脉瘤 髂内动脉 术前动脉栓塞 弹簧圈 溶骨破坏 术中出血 左右对称 栓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治
9
作者 韩宗敏 《性学》 1997年第1期23-24,共2页
夫妇和谐的性生活,是幸福美满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并非所有的家庭的夫妇,都能有愉快和谐的性生活。往往由于男女某一方,存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的因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影响了夫妇的性和谐,甚至影响了夫妇的感情,以至关系... 夫妇和谐的性生活,是幸福美满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并非所有的家庭的夫妇,都能有愉快和谐的性生活。往往由于男女某一方,存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的因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影响了夫妇的性和谐,甚至影响了夫妇的感情,以至关系破裂。因此,纠正双方的某些功能障碍,维护和促进夫妇间正常的、健康与和谐的性生活,保障家庭的幸福欢乐,是性学工作者不容推卸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女性 性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0
10
作者 高晓兰 胡长梅 +8 位作者 杨卿 龙洁 李艺影 赵淑清 周宝玉 赵秀华 徐忠宝 李金 陈清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21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 其中47 例发生再次脑出血。对这些病例进行了定期门诊复查或随访, 分析了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 、年龄、性别、出血部位、糖尿病、...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21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 其中47 例发生再次脑出血。对这些病例进行了定期门诊复查或随访, 分析了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 、年龄、性别、出血部位、糖尿病、高血脂、心肌供血状态和抗凝血药物应用等因素与再次脑出血的关系。结果 舒张压水平与再次脑出血关系密切, 舒张压> 90mmHg 的病例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再次发生率明显高于舒张压< 90mmHg 的病例。其它因素与再次脑出血无显著关系。结论 本研究认为高舒张压是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再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 脑出血 危险因素 再出血
原文传递
脑卒中数据库研究的方法学及基线资料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晓兰 王文志 +9 位作者 胡长梅 杨卿 龙洁 李艺影 赵淑清 周宝玉 赵秀华 徐忠宝 李金 陈清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对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影响。方法调查记录表设计参照美国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研究方案,结合国情修改而成。参加单位技术人员经统一培训。结果七家医院共收集脑卒中1000例,其...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对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影响。方法调查记录表设计参照美国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研究方案,结合国情修改而成。参加单位技术人员经统一培训。结果七家医院共收集脑卒中1000例,其中完全性卒中944例,TIA56例。脑出血占23.4%;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6%,动脉硬化性梗塞占52.1%。各类卒中几乎均为男性多于女性,而蛛网膜下腔出血不但发病年龄偏低,且女性为多,占59%。脑梗塞发病后在24小时内就诊者仅占约五分之一。糖尿病、心脏病、TIA病史在缺血性卒中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甘油三酯水平缺血性卒中组明显为高。结论高血压在导致各类卒中发病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糖尿病、心脏病、TIA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甘油三酯增高可能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中风 数据库研究 方法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