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小虎 黄烽 +1 位作者 张江林 刘湘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提高对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的认识。方法对2例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例患者均为幼年起病,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胀为突出表现,逐渐出现外周... 目的提高对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的认识。方法对2例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例患者均为幼年起病,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胀为突出表现,逐渐出现外周大小关节进行性受累,并伴有脊柱的异常。结合文献报道的51例分析发现,本病男女患病率相仿,发病年龄多为1~10岁,其中77%为3~5岁。外周大小关节均可受累,依次累及双手小关节、髋、膝、踝、腕、肩等,早发骨关节炎改变是致残的主要原因,38%的患者脊柱受累可出现短躯干畸形。影像学特点均表现为普遍性扁平椎并椎体终板不规则、骨骺增大、继发性退行性变和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本病临床症状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但不同的是无滑膜炎和其他炎性改变、X线无破坏性改变。目前无特异的治疗方法。结论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特点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发育性 脊柱疾病 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形成与类风湿关节炎
2
作者 刘湘源 于清宏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8年第3期273-276,共4页
新生血管形成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主要病理特征。影响RA关节局部新生血管形成的因素较多,新生血管形成诱导剂(如FGF、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和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可促进血管形成;拮抗剂(如γ-干抗素... 新生血管形成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主要病理特征。影响RA关节局部新生血管形成的因素较多,新生血管形成诱导剂(如FGF、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和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可促进血管形成;拮抗剂(如γ-干抗素、软骨源性抑制剂等)可抑制血管生成。合理地联合应用阻抑血管生成并能最终改变病程的药物,适时应用手术清除病灶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并探索生物学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新生血管形成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人群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基因多态性及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闵伟琪 施桂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基因多态性及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ARMS,RFLP,SSOP检测RA患者39例及健康献血者41例TAP1333和637位,TA...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基因多态性及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ARMS,RFLP,SSOP检测RA患者39例及健康献血者41例TAP1333和637位,TAP2379、565、651、665、687等位氨基酸等位基因多态性。结果:健康维吾尔族人群TAP1333位和637位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别以I和D为主,表现型主要为I和DD,有1A~1D4个亚型,以1A和1B为主;TAP2379、565、651、665、687等位基因型分别以VARTQ为主,表现型以VVATRRTTQQ为主,有2A~2H共8个亚型,以2A和2B为主。RA患者TAP2379I,565T和687S频率,565TT,687SS及TAP1B频率显著升高,并且TAP1B可使DR4阳性者患RA的相对危险性增加5.33倍。结论:维吾尔族健康人群及RA患者TAP基因多态性有不同于其他民族人群的基本特点。TAP1B可使DR4阳性者患RA的相对危险性增加,并可能是维吾尔患者RA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TAP 免疫 遗传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生长因子β_1(TGFβ_1)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从妙 《医学综述》 1996年第2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物疗法 转移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组织中的分化及其在外周关节骨质破坏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伟 黄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81-984,共4页
目的检测破骨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外周关节滑膜组织中的分化情况,了解破骨细胞的分化与AS患者外周关节骨质破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13例AS、16例类风湿关节炎(RA)、17... 目的检测破骨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外周关节滑膜组织中的分化情况,了解破骨细胞的分化与AS患者外周关节骨质破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13例AS、16例类风湿关节炎(RA)、17例骨关节炎(OA)及6例健康对照关节滑膜组织中CD68蛋白表达及TRAP染色阳性滑膜细胞的分布状况,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和半定量分析方法确定CD68分子表达水平及TRAP染色阳性细胞在各研究组滑膜组织中的差异性。结果滑膜组织中均有CD68阳性细胞,AS和RA组CD68表达水平较OA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滑膜衬里层,衬里下层也见少量表达;OA和健康者滑膜中仅有少量CD68阳性细胞分布。TRAP染色阳性细胞位于滑膜组织衬里层、淋巴细胞聚集区及滑膜软骨交界区,其中AS组阳性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RA组,OA及正常对照组阳性细胞少见。RA组阳性细胞百分数与RANK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42,P=0.043)。结论炎症关节滑膜组织中表达CD68分子及TRAP染色阳性滑膜细胞数量的增加为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提供了充足的细胞数量基础,破骨细胞数量和活性上调是造成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骨质破坏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关节炎 类风湿 破骨细胞 细胞分化 骨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一种被忽视的全身性疾病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坤鹏 黄烽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21期1727-1729,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和外周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与炎症性疾病,X线骶髂关节炎是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而肌腱附着点炎是AS的病理学特征。近年来国际风湿病学界对AS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认为AS作为一...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和外周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与炎症性疾病,X线骶髂关节炎是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而肌腱附着点炎是AS的病理学特征。近年来国际风湿病学界对AS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认为AS作为一种慢性系统性炎性疾病,除了侵犯中轴及外周关节外,还常伴随眼睛、皮肤、胃肠道、心血管等关节外器官的受累表现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症状,且眼睛、心脏等重要器官受累及心理疾患将会导致工作能力的丧失及更高的致残率,同时也会影响医生的治疗决策。2015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大会上,许多学者提出应高度重视AS的关节外表现,并强调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这一观点,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联合眼科、皮肤科、消化科甚至心理科等其他专科医师共同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全身性疾病 慢性自身免疫病 关节炎症 风湿病学 治疗方案 炎症性疾病 骶髂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解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江林 黄烽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56-56,60,共2页
缓解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1例报告张江林,黄烽(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100853)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主因双下肢浮肿3年,多关节肿痛2个月,于1987年4月入院。1984年7月无诱因出现... 缓解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1例报告张江林,黄烽(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100853)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主因双下肢浮肿3年,多关节肿痛2个月,于1987年4月入院。1984年7月无诱因出现双小腿肿胀,呈凹陷性,无自觉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炎 凹陷性水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多软骨炎合并糖尿病——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丛妙 肖玉兰 黄次波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文报告1典型复发性多软骨炎合并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病例。本例特点为多系统受累-双侧耳廓软骨炎及听力、前庭功能丧失,眼炎及视力受损,鼻软骨炎,多关节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而且合并糖尿病。结合文献复习及本院... 本文报告1典型复发性多软骨炎合并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病例。本例特点为多系统受累-双侧耳廓软骨炎及听力、前庭功能丧失,眼炎及视力受损,鼻软骨炎,多关节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而且合并糖尿病。结合文献复习及本院既往3例RP患者,讨论了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软骨炎 并发症 糖尿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孟庆功 袁国华 丁玉珍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218-219,共2页
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的临床意义孟庆功,袁国华,丁玉珍综述1969年,C1ark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两种自身抗体,分别称为抗Ro和抗La抗体。1975年,Alspaugh和Tan... 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的临床意义孟庆功,袁国华,丁玉珍综述1969年,C1ark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两种自身抗体,分别称为抗Ro和抗La抗体。1975年,Alspaugh和Tan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血清中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免疫学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探讨
10
作者 肖玉兰 黄次波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35-238,共4页
伴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多脏器病变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难度大。我们对7例患者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超过1月,早期予以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病情缓解后中等剂量皮质激素维持半年以上,并继续静脉或口服... 伴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多脏器病变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难度大。我们对7例患者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超过1月,早期予以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病情缓解后中等剂量皮质激素维持半年以上,并继续静脉或口服免疫抑制剂。整个治疗过程中辅以抗精神病药、转移因子、中药、H2受体拮抗剂和升血药物治疗。由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提高了重症SLE有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并发症 治疗 CNS C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热和肌痛为首发表现的高安动脉炎1例
11
作者 刘湘源 施桂英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198-198,227,共2页
以高热和肌痛为首发表现的高安动脉炎1例刘湘源施桂英1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主因间断发热和肌痛9月余于1993年12月7日入院。患者自1993年2月以来出现持续发热,体温39~40℃,伴四肢近端肌痛、咽痛和后头痛,... 以高热和肌痛为首发表现的高安动脉炎1例刘湘源施桂英1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主因间断发热和肌痛9月余于1993年12月7日入院。患者自1993年2月以来出现持续发热,体温39~40℃,伴四肢近端肌痛、咽痛和后头痛,应用多种抗生素无效,外院按“成人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疼痛 高安氏动脉炎 诊断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沙门氏菌感染
12
作者 肖玉兰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88-88,共1页
不典型沙门氏菌感染肖玉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100853)1临床病例患者,男性,56岁,因反复高热8月余入院,体温高达39~41.3℃,为不规则发热或稽留热。自发病1月始,反复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腕等关节肿痛... 不典型沙门氏菌感染肖玉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100853)1临床病例患者,男性,56岁,因反复高热8月余入院,体温高达39~41.3℃,为不规则发热或稽留热。自发病1月始,反复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腕等关节肿痛,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因长期服用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感染 头孢噻肟三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素珍 丁玉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7年第1期60-62,共3页
通过2849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证实,CRP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指标,败血症增高率达91.6%,肺炎为48%,其它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病毒性心肌炎则不增高。CRP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指... 通过2849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证实,CRP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指标,败血症增高率达91.6%,肺炎为48%,其它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病毒性心肌炎则不增高。CRP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恶网、肝癌、膀胱癌中均为100%增高,而肺癌增高率为66.6%。CRP在风湿病活动期很敏感,故用于诊断活动性RA、SLE极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术后反复肠梗阻1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慧君 李胜光 +1 位作者 邓小虎 张江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6期8909-8910,共2页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诊断 阑尾炎/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肠梗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脑内奴卡氏菌感染一例报告
15
作者 马京 施桂英 张江林 《临床荟萃》 CAS 1992年第5期221-222,共2页
奴卡氏菌病是由奴卡氏菌属引起的局限性或播散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较复杂,诊断较因难,故需引起重视。本文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SLE)并发罕见的肺及脑内奴卡氏菌感染的病例。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奴卡氏菌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16
作者 王从妙 蔡醒华 孙存普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76-279,共4页
一氧化氮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王从妙,蔡醒华,孙存普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注意的无机气体自由基,有着独特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对全身各系统几乎均有影响。最近发现它对免疫系统有极大影响,对... 一氧化氮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王从妙,蔡醒华,孙存普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注意的无机气体自由基,有着独特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对全身各系统几乎均有影响。最近发现它对免疫系统有极大影响,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诺芬和甲氨喋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国华 王轶 施桂英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1-272,共2页
金诺芬和甲氨喋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袁国华,王轶,施桂英近年来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程的进一步认识,治疗RA的策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金字塔治疗模式正在被早期应用改变病情药物(DMARD)的新策略所取代。但... 金诺芬和甲氨喋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袁国华,王轶,施桂英近年来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程的进一步认识,治疗RA的策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金字塔治疗模式正在被早期应用改变病情药物(DMARD)的新策略所取代。但单一DMARD诱导的缓解率并不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诺芬 甲氨喋呤 联合用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
原文传递
参与和应用循证风湿病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桂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循证风湿病学 循证医学 研究
原文传递
骨关节炎的透明质酸粘性补充治疗 被引量:44
19
作者 向阳 施桂英 袁国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60,共3页
骨关节炎的透明质酸粘性补充治疗向阳,施桂英,袁国华骨关节炎(OA)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粘性补充治疗(viscosupplementation)是通过向关节腔注射HA,以帮助恢复滑液及关节组... 骨关节炎的透明质酸粘性补充治疗向阳,施桂英,袁国华骨关节炎(OA)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粘性补充治疗(viscosupplementation)是通过向关节腔注射HA,以帮助恢复滑液及关节组织基质的流变学特性──—粘弹性(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粘性补充治疗 治疗
原文传递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江林 张烜 +7 位作者 马丽 张文 周惠琼 赵孟君 田新平 黄烽 吴东海 董怡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 观察吗替麦考酚酯 (骁悉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狼疮病情活动指数 (SLEDAI)、2 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变化 ,对比分析骁悉与环磷酰胺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6 8例SLE患者完成为期 6个月的研... 目的 观察吗替麦考酚酯 (骁悉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狼疮病情活动指数 (SLEDAI)、2 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变化 ,对比分析骁悉与环磷酰胺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6 8例SLE患者完成为期 6个月的研究 ,骁悉组 36例 ,环磷酰胺 (CTX)组 32例。骁悉组SLEDAI由治疗前的 2 0± 8减少至治疗后 4± 3(P <0 0 1) ,CTX组由 2 1± 6减少至 7± 8(P <0 0 1) ,治疗后两组对比实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 <0 0 1)。尿蛋白的变化 :骁悉组由 (3 2±2 8)g降至 (1 1± 1 1)g (P <0 0 1) ,环磷酰胺组由 (2 6± 2 4 )g降至 (1 3± 1 4 )g (P <0 0 1) ,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总有效率骁悉组为 97 2 % (35 / 36 ) ,环磷酰胺组为 93 8% (30 / 32 )(P >0 0 5 )。骁悉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为 2 2 2 % (8/ 36 ) ,环磷酰胺组为 6 9 7% (2 3/ 33) (P <0 0 5 )。结论 骁悉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治疗SLE和环磷酰胺一样有效 ,并且安全性更高 ,对于CTX无效的患者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