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基层学院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为例
1
作者 王雷华 李广超 刁旭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期185-186,共2页
基层学院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支撑,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着眼于红色基因传承,顶层设计实施文化建设方案,深入挖掘学科历史中蕴含的育人精神,构建了学院精神、学科历史、文化标识、文化活动等多种... 基层学院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支撑,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着眼于红色基因传承,顶层设计实施文化建设方案,深入挖掘学科历史中蕴含的育人精神,构建了学院精神、学科历史、文化标识、文化活动等多种文化载体,引领师生强化价值引领,凝聚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总结凝练学院文化建设的经验,对高校基层学院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高校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理科教学中的开卷考试及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坚 李文萍 商广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1,66,共3页
围绕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建设,我们研究分析了在理科教学中使用开卷考试的特点、条件和作用,提出了一种阶段模块化开卷考试与期末闭卷通考相结合的教学考核模式,以充分考查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围绕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建设,我们研究分析了在理科教学中使用开卷考试的特点、条件和作用,提出了一种阶段模块化开卷考试与期末闭卷通考相结合的教学考核模式,以充分考查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并在理科光学课程中进行了设计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卷考试 大学理科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基础课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37,48,共5页
新工科建设的精髓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本文从宏观管理、微观建设的角度,阐述了在新工科建设中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和加强以物理类课程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新工科背景下物理类课程的改革途径给出... 新工科建设的精髓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本文从宏观管理、微观建设的角度,阐述了在新工科建设中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和加强以物理类课程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新工科背景下物理类课程的改革途径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大学物理 科学素质 物理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导师思政工作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文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8-101,共4页
研究生导师不仅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对象。本文从当前高校开展导师思政工作和研究生思政工作的问题与难点出发,阐释了导师思政教育与研究生思政教育之间的协同关系,探索了协同开展两项工作的... 研究生导师不仅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对象。本文从当前高校开展导师思政工作和研究生思政工作的问题与难点出发,阐释了导师思政教育与研究生思政教育之间的协同关系,探索了协同开展两项工作的机制和措施。导师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对于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导师思政工作 研究生思政工作 协同互动 大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来华理工科留学生英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文文 王文玲 刁训刚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77,共4页
课程建设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基础保障与支撑,也是"双一流"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以面向理工科来华留学生"大学物理"英文课程为例,分析来华留学生群体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 课程建设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基础保障与支撑,也是"双一流"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以面向理工科来华留学生"大学物理"英文课程为例,分析来华留学生群体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学生考核评价和教学效果反馈等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课程建设 英文大学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原子力显微术的纳米力学测量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毕篆芳 商广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9-696,共8页
在纳米尺度上定量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质已成为纳米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挑战性课题。原子力显微术(AFM)是扫描探针显微术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纳米表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双模AFM,尤其是调幅-调频成像模式的纳米力学测量原... 在纳米尺度上定量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质已成为纳米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挑战性课题。原子力显微术(AFM)是扫描探针显微术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纳米表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双模AFM,尤其是调幅-调频成像模式的纳米力学测量原理、实验方法及其优势,并展示了在生物、低维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中应用的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原子力显微术 纳米测量 力学性质 锂离子电池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法的银针尖可控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魏玉叶 蔡微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0-276,共7页
银针尖在扫描探针显微术和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等前沿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使用环状阴极电化学腐蚀出的银针尖尖端"宝塔"状结构较为普遍。本文以制备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银针尖为目标,分析了银针尖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并... 银针尖在扫描探针显微术和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等前沿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使用环状阴极电化学腐蚀出的银针尖尖端"宝塔"状结构较为普遍。本文以制备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银针尖为目标,分析了银针尖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并结合场效应管快速关断电路和皮安计搭建了银针尖的电化学制备装置。考虑到电化学腐蚀中阴极电极的形状对电解液中电场分布的影响,在实验中着重于不同阴极电极形状对银针尖几何形状的制备实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的电化学制备条件,例如,改变不同的电解液浓度以及不同参考电压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总结出一种采用锥筒形阴极电极来制备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银针尖的简便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针尖 电化学腐蚀法 针尖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子显微镜开拓者之一:姚骏恩先生
8
作者 姚骏恩 蔡微(整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I0005-I0013,共9页
姚骏恩,男,1932年4月生于上海市。应用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后为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1952-1964年在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后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196... 姚骏恩,男,1932年4月生于上海市。应用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后为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1952-1964年在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后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1964-200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后为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工作。1985-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2003年起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执教,历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物理学科终身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终身教授 校学术委员会 电子显微镜 研制中心 物理学科 北京中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镍基电致变色薄膜与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雪晴 钟晓岚 刁训刚 《真空与低温》 2020年第5期345-360,共16页
氧化镍(NiO)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光学对比度大的优点,在智能窗等领域常作为互补型电致变色器件的阳极变色层。提高NiO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与循环稳定性是实现氧化镍基电致变色器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本文从Ni... 氧化镍(NiO)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光学对比度大的优点,在智能窗等领域常作为互补型电致变色器件的阳极变色层。提高NiO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与循环稳定性是实现氧化镍基电致变色器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本文从NiO薄膜的电致变色机制和制备方法入手,重点研究和总结了优化电致变色性能的几种手段,介绍了基于阳极电致变色材料NiO的电致变色器件,并就NiO薄膜电致变色的衰退机制和其对器件实际应用的限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器件循环寿命的有效措施,最后总结了氧化镍基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 结构设计 电致变色器件 衰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无限深方势阱的力公式及在费米气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柳飞 钱亦枭 章鹏慧 《大学物理》 2019年第7期1-3,8,共4页
本文得到了一维无限深方势阱单个粒子对缓慢移动阱壁作用力的解析公式.该结果被推广到势阱中有多个无相互作用费米子的情况。在绝对零度时,多粒子相干力主要来源于最高能量本征态和比它高一级的能量本征态之间的相干效应。
关键词 一维无限深方势阱 力公式 相干效应 费米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聪 代蓓蓓 +2 位作者 于佳玉 王蕾 孙莹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55-1568,共14页
重点探讨了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技术领域的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主要包括光伏电池半导体材料和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光学材料膜系。太阳电池材料的关键问题还是成本与光电转换效率,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成为光伏电池新的研究热点。太... 重点探讨了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技术领域的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主要包括光伏电池半导体材料和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光学材料膜系。太阳电池材料的关键问题还是成本与光电转换效率,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成为光伏电池新的研究热点。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的核心材料技术之一。近年来,太阳能的中高温热利用,尤其是聚焦热发电技术,作为与光伏发电平行的另一种主流太阳能发电方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另外,还阐述了中高温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电池 太阳能聚焦热发电 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
原文传递
新时代构建和谐研究生导学关系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经纬 李思瑶 焦振威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2022年第1期192-200,共9页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和谐的研究生导学关系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视角探索研究生人才...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和谐的研究生导学关系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视角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新路径,分析了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重要意义,从基础保障、体系构建和路径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了“强基础、促协同、重实效”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导学关系 学生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