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9
1
作者 胡长文 黄如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7-344,共8页
本文在简介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缩为POM)的主要性质与应用领域基础上,主要评述近一两年来的POM化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合成化学和催化化学新进展,具体内容包括:用水热方法合成的Keggin型犤SiNb12O40犦16-和犤Ti2O2犦4+构成的一... 本文在简介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缩为POM)的主要性质与应用领域基础上,主要评述近一两年来的POM化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合成化学和催化化学新进展,具体内容包括:用水热方法合成的Keggin型犤SiNb12O40犦16-和犤Ti2O2犦4+构成的一维链结构及犤H2Si4Nb16O56犦14-簇,Silverton型多阴离子犤GdMo12O42犦9-及其三维网结构;POM和有机共轭体系构成的杂化分子亚铃;室温固相条件下得到的项链型多钼铁氧酸盐簇;具有蛋白质尺寸的Mo368簇;通过有机基团(-SH基)联接成的无机/有机杂化纳米粒子γ-SiW10-Au;反胶束体系中制备的星型结构K3PMo12O40纳米棒;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分离混合低碳脂肪醇和低碳氰分子的K3犤Cr3O(OOCH)6(H2O)3犦犤α-SiW12O40犦·16H2O三维孔道结构;总结了POM催化的八个典型工业化项目,固体POM的三种催化作用类型及在催化过程中的几种反应场;三明治结构的犤MnⅢ2ZnW(Zn2W9O34)犦活化N2O分子及其对烯烃环氧化催化作用;H5PV2Mo10O40在PEG体系中的选择性氧化催化作用;超临界CO2体系中POM催化高收率合成环氧碳酸酯;高活性PW11O397-/TiO2纳米复合膜及其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光催化降解含氮有机染料等;有机硅对SiO2离子的表面修饰及其与取代型POM的界面配位键合状态;浅析我国POM化学研究现状并提出几点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绿色化学 纳米复合膜 界面配位 合成化学 催化化学 化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爱丽 吕桂琴 胡长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9-1102,共4页
Electrode formed by silver nanoparticles has been obtained by a new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elf-assemble and electrochemical-assemble principles, which is capped by MPA and fabric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monolayer a... Electrode formed by silver nanoparticles has been obtained by a new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elf-assemble and electrochemical-assemble principles, which is capped by MPA and fabric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monolayer and multilayer films on pre-modified gold electrod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modified electrode was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The CV curve indicates that modified electrode 3(Ag-MPA)/2PDDA/4-ATP/Au was more active and steady than the others, and the EIS implies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increased. The CV current of multilayer modified electrode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monolayer modified electrode in 0.5 mmol·L-1 K3 Fe(CN)6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 MPA 多层膜 循环伏安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玉红 刘焕新 +1 位作者 许兵 邵会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4-57,74,共5页
合成了五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水杨醛缩芳胺类席夫碱。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分别在0.1mol·L^-1的LiClO4-无水乙醇溶液以及含30%(V:V)无水乙醇的B-R缓冲溶液(pH=7-11)中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席夫碱(-CH-N... 合成了五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水杨醛缩芳胺类席夫碱。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分别在0.1mol·L^-1的LiClO4-无水乙醇溶液以及含30%(V:V)无水乙醇的B-R缓冲溶液(pH=7-11)中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席夫碱(-CH-N-)基团在玻碳电极上能够被还原,并且-CH-N-基团的电化学还原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取代基对-CH=N-基团的电化学还原有一定的影响,pH增大使CH=N-基团的还原电位负移。推断了-CH=N-基团在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还原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电化学还原 循环伏安 玻碳电极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化学的教学创新探索 被引量:19
4
作者 任玲 胡长文 吴侠 《大学化学》 CAS 2011年第1期23-25,共3页
通过增加学科前沿内容将基本知识讲授与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并改进教学方式,对无机化学教学进行了创新探索。
关键词 无机化学教学 创新意识 学科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体系协同式教学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支俊格 郑传明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28期155-155,157,共2页
把协同式教学的理念初步用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体系中,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初步尝试。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具有综合能力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理论与实验体系 协同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中的化学键
6
作者 白杨 李前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8期187-189,共3页
作为重要的遗传物质,DNA为双螺旋结构,组成双螺旋的两条链由嘌呤和嘧啶通过氢键配对联系。讨论了氢键在遗传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电子在空间中的分布决定了遗传物质一切活动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DNA 空间分布 化学键 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化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丽萍 黄如丹 +3 位作者 张中强 魏先印 白延春 朱莹莹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61-366,共6页
介绍了近几年来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缩写为POM)在合成化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内容包括:由水热合成方法得到的Keggin型[SiNb12O40]16-及其与[Ti2O2]4+连接构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及[H2Si4Nb16O56]14-簇;Silverton型多阴离子[GdMo12O... 介绍了近几年来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缩写为POM)在合成化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内容包括:由水热合成方法得到的Keggin型[SiNb12O40]16-及其与[Ti2O2]4+连接构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及[H2Si4Nb16O56]14-簇;Silverton型多阴离子[GdMo12O40]9-及三维网络结构;POM和过渡金属簇通过有机π共轭体系形成的杂化材料;一步法自组装合成的四核轮状的多金属钨酸盐;控制合成得到具有蛋白质尺寸的Mo368氧簇和开普勒环形山结构的多钼氧簇;用{P2W12}杂多阴离子作为建筑块合成出的含有20个Cu中心的大轮型POM;用常规方法突破“氧墙”效应,获得的第一例稳定的含有第三过渡金属元素的多金属氧酸盐;通过逐步合成法用[SiW9O34]10-作为建筑单元合成出二聚和四聚的POM化合物;合成带有均匀孔道结构,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分离混合低碳脂肪醇和低碳氰分子的三维网络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合成化学 晶体结构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研究农药WDG悬浮液稳定性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强 陈颖 +1 位作者 付文静 孙双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3-846,共4页
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农药WDG(水分散粒剂)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将自制苯乙烯磺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分散剂应用于75wt%的苯磺隆WDG配方中,通过测量苯磺隆WDG悬浮液的透射光和背散射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原位描述农药WD... 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农药WDG(水分散粒剂)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将自制苯乙烯磺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分散剂应用于75wt%的苯磺隆WDG配方中,通过测量苯磺隆WDG悬浮液的透射光和背散射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原位描述农药WDG悬浮液的动态沉降过程,反映农药WDG悬浮体系的稳定性。实验发现,当分散剂用量为6wt%,重均分子量为12000时,体系的悬浮稳定性较好。通过研究不同分子量及不同含量苯乙烯磺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分散剂的WDG悬浮液沉淀层厚度、颗粒沉降速率、悬浮体系颗粒粒径大小和粒径增大速率,有助于分析体系的不稳定性发生的机理,可方便有效地筛选剂型配方中的助剂及优化农药WDG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ISCAN LAB 分散剂 WDG 悬浮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BF_4/CH_3ONa催化一步法合成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秀芝 胡长文 +2 位作者 苏俊华 于涛 高志明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488,共4页
在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 m]BF4)和CH3ONa存在下,由环氧丙烷、甲醇和CO2合成碳酸二甲酯.在p=4MPa,t=5h和θ=150℃的条件下,环氧丙烷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碳酸异丙烯酯的选择性达到87·1%,最重要的是,此时碳酸二甲酯的... 在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 m]BF4)和CH3ONa存在下,由环氧丙烷、甲醇和CO2合成碳酸二甲酯.在p=4MPa,t=5h和θ=150℃的条件下,环氧丙烷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碳酸异丙烯酯的选择性达到87·1%,最重要的是,此时碳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67·6%,高于文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甲醇钠 二氧化碳 环氧丙烷 碳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分子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于洸 徐文国 +2 位作者 周贵忠 罗运军 谭惠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利用新型高分子絮凝剂聚酰胺胺类 (polyam idoam ine PAMAM)树形分子对油田含油废水处理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 :该絮凝剂在用量非常低的情况下 (15~ 2 0 m g· L- 1 ) ,除油效果明显 ,废水含油量从处理前 32 0 m g· L- 1降至处... 利用新型高分子絮凝剂聚酰胺胺类 (polyam idoam ine PAMAM)树形分子对油田含油废水处理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 :该絮凝剂在用量非常低的情况下 (15~ 2 0 m g· L- 1 ) ,除油效果明显 ,废水含油量从处理前 32 0 m g· L- 1降至处理后 1mg· L- 1 ;该絮凝剂与天然高分子助凝剂 (可溶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等 )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用量可降低到 5 mg· 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类絮凝剂 含油废水 助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在2,4-二硝基苯甲醚(DNAN)低共熔体系中的溶解度 被引量:10
11
作者 罗观 黄辉 +3 位作者 张帅 王平胜 蔡忠展 张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7-440,共4页
采用液相色谱法,在87~95.3℃温度范围内,测定了RDX在2,4-二硝基苯甲醚(DNAN)与N-甲基-4-硝基苯胺(MNA)低共熔体系中的溶解度。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流动相甲醇/水=6/4(V/V),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5.0μL。实验考察... 采用液相色谱法,在87~95.3℃温度范围内,测定了RDX在2,4-二硝基苯甲醚(DNAN)与N-甲基-4-硝基苯胺(MNA)低共熔体系中的溶解度。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流动相甲醇/水=6/4(V/V),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5.0μL。实验考察了不同粒径的RDX、平衡时间以及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在低共熔物体系DNAN/MNA中,建立了RDX溶解度-温度关系曲线。结果表明,RDX在共熔体系中溶解度范围为9.39~10.28 g,并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RDX 2 4-二硝基苯甲醚(DNAN) N-甲基4-硝基苯胺(MNA) 溶解度 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网格结构的新型配位聚合物[Zn(PDA)]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中强 黄如丹 +1 位作者 许颜清 胡长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28-1531,共4页
以2,6-吡啶二酸为配体,与锌盐通过水热合成法得到具有二维网格结构的新型配位聚合物[Zn(PDA)]n(PDA=2,6-吡啶二羧酸根);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Zn(PDA)]n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Zn(PDA... 以2,6-吡啶二酸为配体,与锌盐通过水热合成法得到具有二维网格结构的新型配位聚合物[Zn(PDA)]n(PDA=2,6-吡啶二羧酸根);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Zn(PDA)]n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Zn(PDA)]n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吡啶二酸 配位聚合物 网格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离子液体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晓燕 卢凯 +1 位作者 齐美玲 傅若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0-754,共5页
离子液体作为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的选择性和热稳定性是近年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合成了1-烯基-3-苄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VBIm-NTf2)离子液体并经毛细管柱内聚合制得了聚合离子液体PVBIm-NTf2色谱柱。与VBIm-NTf2色谱柱相比,... 离子液体作为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的选择性和热稳定性是近年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合成了1-烯基-3-苄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VBIm-NTf2)离子液体并经毛细管柱内聚合制得了聚合离子液体PVBIm-NTf2色谱柱。与VBIm-NTf2色谱柱相比,PVBIm-NTf2色谱柱具有良好的色谱选择性和热稳定性。PVBIm-NTf2色谱柱对Grob试剂、醇混合物、酯混合物和苯系物等都表现了很好的分离能力,并且色谱峰峰形窄且对称。该聚合色谱柱在250℃下老化6h后仍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和选择性。本文还测定了PVBIm-NTf2的Abraham溶剂化参数,解析了该固定相与溶质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研究表明,对常规离子液体进行柱内聚合是改善常规离子液体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热稳定性和选择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聚合 毛细管气相色谱 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氧化镁纳米带共沉淀法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晨 庄京 +1 位作者 王定胜 王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9-861,F008,共4页
MgO nanobel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a co-precipitation synthetic way by employing ammonia and salvolatile as co-precipitator. TEM characterization showed that these nanobelts were composed of uniform hexag... MgO nanobel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a co-precipitation synthetic way by employing ammonia and salvolatile as co-precipitator. TEM characterization showed that these nanobelts were composed of uniform hexagonal shaped MgO nanocrystals. The formation of this new-type nanostructures was attributed to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MgCO3·3H2O precursor. TG was adopted to show the gradual conversion process of from MgCO3·3H2O to MgO. Due to the large surface areas and the largely exposed (100) surfaces, these nanobelts may fi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atalysis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纳米带 共沉淀法 合成 催化剂 比表面积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中生物膜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肖文胜 徐文国 杨桔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5-657,664,共4页
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中,使用球形陶粒作填料,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在生物滤池中滤料上生物膜及滤料间生物絮体的活性.实验表明,滤料间生物絮体对有机物的去除和生物膜具有类似作用.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水的处理是生物膜和生物絮... 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中,使用球形陶粒作填料,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在生物滤池中滤料上生物膜及滤料间生物絮体的活性.实验表明,滤料间生物絮体对有机物的去除和生物膜具有类似作用.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水的处理是生物膜和生物絮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为曝气生物滤池运行机理及反冲洗时间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生物膜 生物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的合成及其手性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荣继 佟斌 +2 位作者 唐力 邓玉林 傅若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48-1252,共5页
研究了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的合成以及作为毛细管电色谱手性选择剂的分离性能.利用乙二醇二环氧丙烷醚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接枝到胰酶蛋白的主链,得到了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将其通过化学键合连接到毛细管柱内壁,制备了β-环糊精衍... 研究了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的合成以及作为毛细管电色谱手性选择剂的分离性能.利用乙二醇二环氧丙烷醚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接枝到胰酶蛋白的主链,得到了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将其通过化学键合连接到毛细管柱内壁,制备了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毛细管电色谱柱.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利用该柱分离了色氨酸、扑尔敏、布洛芬、异丙嗪和阿托品等对映异构体,得到了理想的分离效果,且在分离扑尔敏时,随着电压的增加,对映异构体分离的分离度和相对保留时间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胰酶 手性分离 毛细管电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合成方形PbS纳米晶的光学特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前树 易朝阳 +2 位作者 吕玉珍 郭林 韦天新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一种简单、温和的液相合成方法制备了PbS纳米晶,利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PbS纳米晶的形貌与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bS纳米晶的光学吸收和光致发光特性,并比较分析了包覆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回流时间对产物光学特性... 采用一种简单、温和的液相合成方法制备了PbS纳米晶,利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PbS纳米晶的形貌与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bS纳米晶的光学吸收和光致发光特性,并比较分析了包覆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回流时间对产物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P分子链中的O原子与纳米晶表面吸附的游离态Pb原子形成Pb—O配位键,使产物的激子吸收大为减弱,同时引起了表面浅束缚态能量的升高,最终导致了荧光淬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纳米晶 PVP包覆 激子吸收技术 光致发光材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 晶体 硫化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热稳定性端羟基单阳离子型咪唑离子液体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卢凯 刘伟 +2 位作者 齐美玲 李言 傅若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1-736,共6页
采用静态法将合成的端羟基单阳离子咪唑离子液体1-(6-羟己基)-3-丁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HHBIM-NTf2)和1-(8-羟辛基)-3-丁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HOBIM-NTf2)作为固定相制备离子液体毛细管气相色谱柱。采用Grob试剂、混... 采用静态法将合成的端羟基单阳离子咪唑离子液体1-(6-羟己基)-3-丁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HHBIM-NTf2)和1-(8-羟辛基)-3-丁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HOBIM-NTf2)作为固定相制备离子液体毛细管气相色谱柱。采用Grob试剂、混合醇样品和芳香族异构体混合物对固定相色谱选择性进行了考察,Grob试剂和混合醇组分产生的尖锐、对称的色谱峰形及异构体混合物组分达到基线分离的结果均表明端羟基离子液体固定相具有良好的色谱选择性。HHBIM-NTf2柱和HOBIM-NTf2柱经250℃老化8h后对异构体混合物的分离能力没有明显下降,而HHBIM-NTf2柱经300℃老化后仍有理想的异构体选择性,表明端羟基离子液体固定相具有理想的热稳定性。本结果为进一步改善单阳离子型咪唑离子液体固定相的色谱性能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 端羟基离子液体 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四种环糊精衍生物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被引量:5
19
作者 葛晓霞 齐美玲 +3 位作者 李良 华菲 邵青龙 傅若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5-307,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七(2,3,6-三O乙基)-β-环糊精(全乙基-β-CD)、七(2,3,6-三-O-丙基)-β-环糊精(全丙基-βCD)、七(2,3,6-三-O-辛基)β环糊精(全辛基βCD)和2,6-二-O-苄基βCD4种环糊精衍生物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在制备方法上,仿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七(2,3,6-三O乙基)-β-环糊精(全乙基-β-CD)、七(2,3,6-三-O-丙基)-β-环糊精(全丙基-βCD)、七(2,3,6-三-O-辛基)β环糊精(全辛基βCD)和2,6-二-O-苄基βCD4种环糊精衍生物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在制备方法上,仿照一般动态法,大大简化了制备过程,缩短了制备时间。所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在3000/m左右,能够很好地分离苯衍生物的位置异构体,尤其对难分离的二甲苯、甲酚等取得了理想效果(α>1),其中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全烷基(乙基、丙基、辛基)化环糊精衍生物柱的分离能力优于2,6位苄基衍生化的环糊精柱。同一根柱不同次进样和不同柱之间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5%;对使用大约40次后的溶胶凝胶柱重新进行测试,柱效下降不明显,说明该类色谱柱的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技术 全烷基-β-环糊精 2 6-二-O-苄基-β-环糊精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酮自由基(HCCO^·)与二氧化氮(NO2)反应势能面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于健康 魏志钢 +3 位作者 黄旭日 李卓 李前树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3-1136,共4页
在CCSD(T)/6-311G(d,p)//MP2/6-311G(d,p)+ZPE水平上对反应HCCO+NO2进行了计算,建立了反应势能面.此反应由反应物通过三步反应到达产物.首先,NO2的O原子进攻HCCO自由基中与H相邻的C原子,形成异构体1[ONOC(H)CO]或2[H(CONOC)O].然后,异构... 在CCSD(T)/6-311G(d,p)//MP2/6-311G(d,p)+ZPE水平上对反应HCCO+NO2进行了计算,建立了反应势能面.此反应由反应物通过三步反应到达产物.首先,NO2的O原子进攻HCCO自由基中与H相邻的C原子,形成异构体1[ONOC(H)CO]或2[H(CONOC)O].然后,异构体1和2通过N_O键的断裂形成产物NO和OC(H)CO.最后,产物中的OC(H)CO可以通过C_C键的断裂进一步分解为HCO和CO.由HCCO+NO2反应得到产物NO+HCO+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酮自由基HCCO^· 二氧化氮NO2 反应势能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