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压与冠心病患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石湘芸 吴旭辉 +3 位作者 张昭馥 王苏苏 马晓兵 张宁坤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目的 :探讨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脉压 (PP)在冠心病 (CHD)患病危险上的差别。方法 :调查2462例40~91岁驻京部队干部的血压水平和CHD患病危险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老年人CHD患病危险和SBP和PP呈正相关 ... 目的 :探讨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脉压 (PP)在冠心病 (CHD)患病危险上的差别。方法 :调查2462例40~91岁驻京部队干部的血压水平和CHD患病危险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老年人CHD患病危险和SBP和PP呈正相关 ,与DBP无关 ;单因素分析将SBP水平分为5个亚组 ,SBP130~、140~和≥160mmHg 的CHD患病危险分别是SBP<120mmHg 的2 433、4 345和5 313倍 ;将PP水平分为4个亚组 ,PP为50~和≥60mmHg 组的CHD患病危险分别是PP<40mmHg的4 026和7 106倍。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压成分中PP与CHD患病危险的比值比 (OR)为1 014。结论 :SBP和PP是预测中老年人CHD患病危险的一个较好指标 ,而PP是中老年人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冠心病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被引量:13
2
作者 宾建平 高方 朱智明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肥胖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凝血因子 胰岛素抵抗 血压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蛋白、肥胖与血脂、血糖、内科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石湘芸 朱智明 +3 位作者 周国中 赵云涛 唐朝枢 田青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57-260,共4页
本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60例病人血浆肥胖蛋白(OP)的含量,其均值低于对照组(158.08±8.58pg/ml比194.34±17.74pg/ml,P<0.05);肥胖症(BMI≥25)组低于非肥胖(BMI<25)组(117.88±9.70pg/ml比201.13&... 本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60例病人血浆肥胖蛋白(OP)的含量,其均值低于对照组(158.08±8.58pg/ml比194.34±17.74pg/ml,P<0.05);肥胖症(BMI≥25)组低于非肥胖(BMI<25)组(117.88±9.70pg/ml比201.13±6.36pg/ml,P<0.001),OP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P<0.001),与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SI)、血糖(BG)均呈负相关(P均<0.001),BMI与HDL-C呈负相关(P<0.01),与TC、TG、LDL-C、ASI、BG均呈正相关(P均<0.001),OP水平较低者,其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病率高(P<0.01~0.001)。提示肥胖患者OP缺乏,OP具有调节体内脂肪贮存量及代谢的激素样作用,肥胖促使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蛋白 肥胖 血脂 血糖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重期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浓度测定及基础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贤峰 郑红 +1 位作者 杨晔 姜志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90-591,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CPHD)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renomedullin ,AM)浓度的变化及机制。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了 2 8例急性加重期的CPHD患者血浆AM浓度及大鼠主动脉和肺动脉在不同条件下孵育液...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CPHD)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renomedullin ,AM)浓度的变化及机制。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了 2 8例急性加重期的CPHD患者血浆AM浓度及大鼠主动脉和肺动脉在不同条件下孵育液和孵育组织中AM含量。结果 CPHD患者血浆AM浓度 (30 4± 6 8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0 4± 2 4ng/L ,P <0 0 1) ,并且AM浓度同PaO2 (r=- 0 6 5 ,P <0 0 1)和pH值 (r=- 0 39,P <0 0 5 )呈显著相关关系。在脂多糖、缺氧和酸中毒条件下主动脉和肺动脉孵育液中AM含量也几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脂多糖 缺氧 慢性肺心病 血浆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先安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英明 杨晔 +3 位作者 徐洪涛 唐朝枢 吴旭辉 石湘云 《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4期256-260,共5页
为研究心先安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超声心动图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收缩功能作了评定,并观察了心先安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 及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的影响。34 例病... 为研究心先安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超声心动图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收缩功能作了评定,并观察了心先安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 及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的影响。34 例病人随机分成2 组:常规治疗组和心先安治疗组,疗程均为1 周。治疗后心先安组LVEDD 缩短( 从63 .9 ±10 .5 到59 .0 ±11 .6 m m ,P< 0 .01) ,LVESV 减小( 从139 .7 ±29 .0 到111 .2 ±23 .0ml,P< 0 .05) ,LVEF( % ) 提高( 从38 .9 ±12 .3 到45 .7 ±14 .5 ,P< 0 .01)SV、CO、CI增加( 分别从61 .7 ±22 .5到85 .1 ±26 .3 ml,从5 .2 ±1 .6 到6 .6 ±2 .41/min,从2 .6 ±0 .4 到4 .0 ±1 .1 1/min/m2 ,均为P< 0 .05) 。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改变无统计学显著意义。心先安能增加培养的乳心鼠肌细胞内cAMP 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并能减少缺氧/ 复氧损伤心肌细胞LDH 的漏出,亦呈剂量依赖性。结果显示,心先安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细胞内cA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先安 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 环磷酸腺苷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智明 高连如 +6 位作者 费宇行 徐洪涛 李贤峰 王浩 王志国 张宁坤 唐朝枢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80-780,共1页
关键词 血栓前状态 心力衰竭患者 凝血 血栓形成 临床研究 血浆纤维蛋白原 结果报告 病理过程 抗凝系统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海涛 杨晔 +8 位作者 高连如 朱智明 费宇行 徐洪涛 陈宇 李贤峰 王志国 张宁坤 贺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MBMC)移植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及血浆利钠肽的影响。方法:3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分为细胞移植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12例。结果:治疗3d后移植组及对照组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 目的: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MBMC)移植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及血浆利钠肽的影响。方法:3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分为细胞移植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12例。结果:治疗3d后移植组及对照组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均无明显变化,治疗7d后,移植组BNP下降了67.76%,对照组下降了24.1%;移植组ANP上升36.65%,而对照组下降14%,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移植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由(34.8±1.27)%升至(44.45±2.08)%(P<0.001),对照组LVEF由(36.20±3.80)%升至(38.97±2.76)%(P<0.05)。结论:MBMC经冠状动脉移植后早期(1周内)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其机制之一可能为外源ANP生成而发挥的利钠、利尿、扩血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缺血性心力衰竭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经冠状动脉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二肽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连元 董淑芸 +5 位作者 张之玮 赵云涛 石湘芸 杨青 杨军 唐朝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3-405,共3页
在大鼠异丙肾上腺素(ISO)心肌坏死模型上发现心肌环─磷酸鸟苷(_cGMP)含量明显减少,冠脉流量降低,冠血管对乙酰胆碱(Ach)扩血管反应(内皮依赖性)减弱,而对硝普钠(NPS)的扩血管反应(非内皮依赖性)无明显改... 在大鼠异丙肾上腺素(ISO)心肌坏死模型上发现心肌环─磷酸鸟苷(_cGMP)含量明显减少,冠脉流量降低,冠血管对乙酰胆碱(Ach)扩血管反应(内皮依赖性)减弱,而对硝普钠(NPS)的扩血管反应(非内皮依赖性)无明显改变。用内皮衍生松驰因子(EDRF)前体L-精氨酸二肽(L-Arg-Arg-OH)治疗可明显减轻ISO心肌损伤,增加心肌_cGMP含量,增加冠脉灌流量,改善冠血管对Ach的舒张反应。实验结果表明,ISO心肌坏死时冠脉内皮EDRP生成减少,应用L-精氨酸二肽具有防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激素(康力龙)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健 冯晓宁 石湘芸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57-758,共2页
关键词 雄性激素 康力龙 急性心肌梗死 病例报告 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冠脉造影致心室颤动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智明 刘英明 王浩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B1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超选择性冠脉造影 心室颤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前后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智 周航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 :探讨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 (QTd ,QTcd)的影响。方法 :对 3 1例成功进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 ,3 1例未进行PT CA及支架植入术经常规治疗冠心病的QT间期离散度进行... 目的 :探讨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 (QTd ,QTcd)的影响。方法 :对 3 1例成功进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 ,3 1例未进行PT CA及支架植入术经常规治疗冠心病的QT间期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 :1 PTCA及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比较 ,术后QT间期离散度比术前明显减少 (P <0 0 1) ;2 PTCA及支架植入组术后与未进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组的QT间期离期度比较 ,术后患者比常规治疗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明显减少 (P <0 0 1) ;3 常规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QT间期离散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成功的PTCA及支架植入术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 ,从而减少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冠心病 QT间期离散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立平 朱智明 +2 位作者 马波 熊鉴然 石湘芸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7年第3期141-143,共3页
测定了25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微量元素(钙、铜、铁、镁、锌)的含量,并与心肌梗死恢复期及正常人比较,发现急性期血清铜、铁含量明显增高(P<0.01),锌、镁含量明显减低(P<0.01),而钙的含量无差异(P>0.05)。提示心... 测定了25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微量元素(钙、铜、铁、镁、锌)的含量,并与心肌梗死恢复期及正常人比较,发现急性期血清铜、铁含量明显增高(P<0.01),锌、镁含量明显减低(P<0.01),而钙的含量无差异(P>0.05)。提示心肌梗死急性期,心肌细胞大量破坏,使血清铜、铁、锌。镁含量发生显著变化。临床上可测定其血清含量来作为评价心肌缺血程度的指标,治疗上适当补充锌、镁对心肌细胞的修复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微量元素 血清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诊治外周血管并发症七例报告
13
作者 王浩 朱智明 +1 位作者 费宇行 高连如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2-402,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外周血管 并发症 介入治疗 介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手术配合
14
作者 李俊凤 黄叶莉 +2 位作者 李莉 薛宁 张宁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干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老龄鼠心房颤动诱发率的影响
15
作者 刘英明 杨晔 +4 位作者 张宁坤 朱智明 徐洪涛 高连如 卢才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对老龄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诱发率的影响。方法雄性老龄Wistar大鼠(12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13),对照组常规饲养,实验组加喂依那普利。3个月后,描记体表Ⅰ导联心电图,测量心率和P波时限。在体研究右房...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对老龄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诱发率的影响。方法雄性老龄Wistar大鼠(12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13),对照组常规饲养,实验组加喂依那普利。3个月后,描记体表Ⅰ导联心电图,测量心率和P波时限。在体研究右房有效不应期(ERP)、房间传导时间(IACT)和心房对刺激的反应。用放免法测量血浆和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取心房组织制作切片,测量纤维组织占总区域的百分比。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P波时限和IACT缩短(P均<0.01)。实验组房颤诱发率较对照组低[30.8%(4/13)vs75%(9/12),P=0.027]。实验组左、右房组织匀浆AngⅡ浓度较对照组降低(P均<0.01)。实验组大鼠左房和右房纤维化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均<0.01)。结论老龄鼠长期应用依那普利后房颤诱发率降低,这可能是由于依那普利降低了心房纤维化程度,改善了心房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纤维化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依那普利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浓度升高及其意义
16
作者 刘英明 杨晔 石湘芸 《天津医药》 CAS 1999年第10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室晚电位与临床关系探讨
17
作者 郝唯蔚 石湘云 俞启福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对5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利用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系统进行了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并以9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①OMI患者VLP阳性率为22%(11/50例);②OMI患者在VLP检测时有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75.0%... 本文对5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利用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系统进行了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并以9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①OMI患者VLP阳性率为22%(11/50例);②OMI患者在VLP检测时有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75.0%(3/4例),而无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17.4%(8/46例),二者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③VLP阳性与梗塞部位、室性早搏情况、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 心肌梗塞 动态心电图 心室晚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冠脉造影致心室颤动1例
18
作者 朱智明 刘英明 王浩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19-219,共1页
关键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心室颤动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心钠素、铜、锌含量变化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石湘芸 赵云涛 +5 位作者 杨晔 费宇行 川玲 高莲茹 丁殿勋 化冰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1年第4期239-241,共3页
本文测定了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血浆心钠素(ANP)和血清铜、锌的含量,结果显示,AMI患者血浆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连续观察四周均持续在较高的水平,而血清锌下降,铜则升高,铜/锌比值增大,与对照组问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本文测定了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血浆心钠素(ANP)和血清铜、锌的含量,结果显示,AMI患者血浆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连续观察四周均持续在较高的水平,而血清锌下降,铜则升高,铜/锌比值增大,与对照组问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对伴严重并发症者更为显著,提示测定AMI患者血浆ANP及血锌、铜含最有助于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与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本文还提示ANP与锌呈负相关(r=-0.448,p<0.01),与铜呈正相关(r=0.851,p<0.001),这一相关性改变可能与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影响锌、铜的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英明 曹毅 +2 位作者 陈宇 王丽华 李田昌 《新医学》 2016年第2期80-83,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逐渐恶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优化药物治疗不能逆转疾病进展。研究证实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可以增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逆转心肌重构,增加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该文对CCM概念、动物实验以及临床...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逐渐恶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优化药物治疗不能逆转疾病进展。研究证实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可以增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逆转心肌重构,增加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该文对CCM概念、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 非兴奋性刺激 高峰耗氧量 心脏再同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