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气象中心实时气象资料库 被引量:1
1
作者 应显勋 任满玲 +1 位作者 葛兰 李文华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18,共8页
北京气象中心在M-170机上开发的实时气象资料库是一个功能较全、收集资料较多、实时性强、使用比较方便的专用气象资料库。本文对它的功能、设计思想、内部结构、程序结构及开发的技巧作了系统介绍。它可作为其他气象部门开发实时气象... 北京气象中心在M-170机上开发的实时气象资料库是一个功能较全、收集资料较多、实时性强、使用比较方便的专用气象资料库。本文对它的功能、设计思想、内部结构、程序结构及开发的技巧作了系统介绍。它可作为其他气象部门开发实时气象资料库的借鉴,也可使气象人员对利用数据库技术建成的气象资料有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技术 子库 索引结构 卫星探测 数据字典 数据元 数据流程 资料检索 区站号 检索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结构函数在北京地区气象观测站网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瑞霞 李伟 +1 位作者 王玉彬 付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101,共8页
通过统计1978—2000年北京东南低地形区有关台站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水汽压的结构函数,分季节分析了该地区这两个二类气象要素的线段及平面内插精度和台站间距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内插标准误差不超过观测标准误差的... 通过统计1978—2000年北京东南低地形区有关台站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水汽压的结构函数,分季节分析了该地区这两个二类气象要素的线段及平面内插精度和台站间距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内插标准误差不超过观测标准误差的原则,对上述两要素在北京东南低地形区的合理布站方案及间距进行了估算,可以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中气象台站布网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正三角形排列方案为北京东南地区二类气象台站的最佳布站方案,且布站精度应小于等于16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函数 观测随机标准误差 内插标准误差 最大容许误差 最大容许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模式和有关研究
3
作者 廖洞贤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9-34,共6页
加拿大气象中心(CMC)主要从事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有关研究.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制作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模式有两个,即有限区域半隐式半拉格朗日有限元模式和半球谱模式.前者主要作48小时... 加拿大气象中心(CMC)主要从事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有关研究.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制作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模式有两个,即有限区域半隐式半拉格朗日有限元模式和半球谱模式.前者主要作48小时以内的天气和形势预报;后者主要作3到5天的天气和形势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模式 气象中心 数值天气预报 形势预报 行星边界层 半隐式 资料同化 预报时效 地面层 积云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预报研究 被引量:95
4
作者 梁爱民 张庆红 +2 位作者 申红喜 李秀连 王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80,I0003,共9页
利用NCEP1°×1°分析场资料,对北京地区2000—2005年夏季和2006年5—6月出现的30个雷暴大风日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能量(CIN)、大气可降水量(PWAT)、垂直速度(ω)、相对湿度(RH)和抬升指数(LI)等物理量平均场进行... 利用NCEP1°×1°分析场资料,对北京地区2000—2005年夏季和2006年5—6月出现的30个雷暴大风日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能量(CIN)、大气可降水量(PWAT)、垂直速度(ω)、相对湿度(RH)和抬升指数(LI)等物理量平均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雷暴大风发生之前,CAPE有一个明显增大的过程,与之相对应,CIN有一个减少的过程。垂直速度和相对湿度垂直-时间剖面图显示,在雷暴大风发生前,对流层低层一般为上升运动,来自大气中、上层的干冷空气及其伴随的下沉气流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增强;雷暴大风发生当日的20时,大尺度环境场为较强的上升运动控制,上升运动可达到对流层顶高度附近,与之配合,大气中层(600hPa左右)存在一相对湿度为70%的高值区,其中55%的相对湿度高度可伸展到300hPa,大气可降水量达到最大值,抬升指数最小;从22时左右开始,随着不稳定层结的破坏,500hPa以下逐渐转为下沉气流控制。通过与2004—2005年5—8月期间46个普通雷暴日和非雷暴日平均场对比分析还发现,大气可降水量对雷暴大风和普通雷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即普通雷暴要求大气中含有较高的可降水量,而雷暴大风则较低。认真分析不同类型雷暴大风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尤其是多普勒速度图像是做好雷暴大风临近预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对流有效位能 对流抑制能量 垂直速度 多普勒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申红喜 李秀连 石步鸠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6,共5页
通过对 2 0 0 0年 4月 6日和 4月 9日北京地区两次沙尘 (暴 )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认为 :蒙古气旋型和不伴有气旋的西北槽型所造成的北京沙尘天气的严重程度不同 ;沙源地区中低层较强上升运动的主要作用是将当地沙尘垂直输送到空中 ,然后... 通过对 2 0 0 0年 4月 6日和 4月 9日北京地区两次沙尘 (暴 )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认为 :蒙古气旋型和不伴有气旋的西北槽型所造成的北京沙尘天气的严重程度不同 ;沙源地区中低层较强上升运动的主要作用是将当地沙尘垂直输送到空中 ,然后在70 0hPa较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将卷起的沙尘水平输送到下游地区 ;不稳定层结又加强了沙尘天气 ;沙尘暴区上空z 螺旋度分布的特征是高层为负值 ,低层为正值 ,对流层中低层螺旋度正的大值区与卫星云图显示的沙尘暴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天气过程分析 上升运动 蒙古气旋型 西风槽型 螺旋度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在我国1994年汛期气候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郑新江 王桂萍 +1 位作者 雷振发 李献洲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5年第1期12-15,T001,共5页
简述我国1994年汛期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在暴雨、台风、洪水监测以及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
关键词 气候灾害 台风 洪涝 干旱 遥感 气象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Windows技术的开发与气象图形显示的应用
7
作者 杨元琴 汤桂生 王继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文给出微机气象图形显示中Windows技术的一个方案。文中提出的Windows非同步放大(缩小)方法及Windowplus技术方案在微机气象图形软件中被采用。业务运行表明,该技术在气象多尺度现象的图形表达方面,在多时间、多空间层次气象图形的同... 本文给出微机气象图形显示中Windows技术的一个方案。文中提出的Windows非同步放大(缩小)方法及Windowplus技术方案在微机气象图形软件中被采用。业务运行表明,该技术在气象多尺度现象的图形表达方面,在多时间、多空间层次气象图形的同屏叠加、平移、开窗放大、缩小等多功能综合显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 气象图 显示 Window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VSAT技术提高气象信息的传输能力
8
作者 龚理藩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6-31,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一种新型的卫星通信技术——VSAT技术,比较了VSAT技术中的两种多址方式,分析了我国引进的V-NET网络性能,结合气象通信的特点,探讨了V-NET网在气象领域内的应用前景。希望能对气象通信建设规划的制订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VSAT 卫星通信技术 多址方式 气象通信 气象领域 码分多址 中央站 多址联接 空间段 卫星广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R-3600HP多普勒气象雷达产品介绍
9
作者 申红喜 周晓霞 《广东气象》 1997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气象雷达 多普勒雷达 雷达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冬雨季施工气象参数的确定
10
作者 孙安健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1989年第3期17-18,32,共3页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某些工程需安排在冬季条件下施工,这就涉及到增加防寒保温设施,影响人工与机械的工效,迫使技术作业过程进行必要的改变。而当某些工程安排在雨季施工时,也会遇到增加防雨、防潮等方面的防护措施,人工与机械的工作效率...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某些工程需安排在冬季条件下施工,这就涉及到增加防寒保温设施,影响人工与机械的工效,迫使技术作业过程进行必要的改变。而当某些工程安排在雨季施工时,也会遇到增加防雨、防潮等方面的防护措施,人工与机械的工作效率降低,技术作业过程改变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在这些不利的天气和气候环境下作业,就必须合理地增加冬雨季施工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施工 铁路工程建设 冬季混凝土施工 保温设施 技术作业 混凝土冬季施工 气象参数 气候环境 土方工程施工 气象台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台风Winnie(1997)的数值模拟研究Ⅰ:结果检验和云系的模拟 被引量:42
11
作者 朱佩君 陈敏 +2 位作者 陶祖钰 王洪庆 石步鸠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3-559,共7页
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 (V2 )对 1997年 11号台风Winnie在登陆后演变为温带气旋的过程进行了48h模拟。结果表明 :MM 5不仅比较好地模拟出台风在陆地上的移动路径及其产生的降水 ,而且成功地模拟出了台风登陆后次中心的产生。利用... 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 (V2 )对 1997年 11号台风Winnie在登陆后演变为温带气旋的过程进行了48h模拟。结果表明 :MM 5不仅比较好地模拟出台风在陆地上的移动路径及其产生的降水 ,而且成功地模拟出了台风登陆后次中心的产生。利用模拟大气中的水物质 (云水、雨水、冰晶、雪水和霰 )模拟了台风云图 ,很好地展示了在卫星实际观测的红外云图上 ,Winnie台风在登陆后其云系的结构从热带气旋的螺旋结构到温带气旋的锋面云系结构的转变过程。因此对Winnie台风的数值模拟可以作为深入研究台风登陆后从热带气旋演变为温带气旋的变性过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数值模拟 云系 温带气旋 云图 雨水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尺度对流系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温度的分析 被引量:56
12
作者 石定朴 朱文琴 +2 位作者 王洪庆 陶祖钰 顾雷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00-611,共12页
采用GMS卫星红外云图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等值线分析方法,对1992年8月初在中国3个地区,不同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即西南低涡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边缘和副高内部的MCS进行了分析。结... 采用GMS卫星红外云图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等值线分析方法,对1992年8月初在中国3个地区,不同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即西南低涡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边缘和副高内部的MC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BB等值线分析方法能较细致地揭示MCS的形成过程。冷云盖周围TBB等值线疏密所反映的云顶温度梯度,对MCS的发展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文中还给出了一个在消散阶段出现涡旋状结构的MCS。这种涡旋结构不同与北美发现的中层中尺度气旋,它可能是凝结加热所产生的对流层高层的高压反气旋环流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中尺度对流 复合体 云顶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机场大雾的分类特征和统计分析 被引量:50
13
作者 李秀连 陈克军 +2 位作者 王科 梁爱民 申红喜 《气象科技》 2008年第6期717-723,共7页
普查了1999~2006年首都机场逐时的风、温、压、湿和能见度资料以及首都机场自动观测系统(AWOS)的连续自动记录资料.对出现的大雾过程进行分类,并分别统计分析了各类大雾出现的时序特征、背景场特征以及出现前和消失时的气压、风场... 普查了1999~2006年首都机场逐时的风、温、压、湿和能见度资料以及首都机场自动观测系统(AWOS)的连续自动记录资料.对出现的大雾过程进行分类,并分别统计分析了各类大雾出现的时序特征、背景场特征以及出现前和消失时的气压、风场等物理量特征。分析发现首都机场的大雾过程以辐射雾为主,出现前湿度递增,风向以东南风和东北偏东风较多;平流雾以东南和偏东方向平流为主,出现前湿度突增,能见度急速降低,81.8%的平流雾达到了重雾的标准,重雾的出现率高,对飞行危害最大。锋面雾多为本站处于冷锋前部,伴随平流或辐射过程的持续性大雾.出现时间早于辐射雾,多集中在傍晚到夜间,持续时间长,锋面过境后大雾才能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雾 平流雾 锋面雾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晴空颠簸的分类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俞飞 王科 +1 位作者 梁爱民 申红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21,共7页
以2005—2008年发生在北京飞行管制区范围内的18例晴空颠簸为样本,在普查颠簸发生时天气形势的基础上,对造成华北地区晴空颠簸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分为高空急流型、高空槽线型、切变线型和高空脊型。并结合卫星云图,归纳总结了每类晴空... 以2005—2008年发生在北京飞行管制区范围内的18例晴空颠簸为样本,在普查颠簸发生时天气形势的基础上,对造成华北地区晴空颠簸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分为高空急流型、高空槽线型、切变线型和高空脊型。并结合卫星云图,归纳总结了每类晴空颠簸的特点和预报着眼点。通过对2006年1月2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飞机颠簸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急流区边缘风切变较大及与高空急流相联系的等温线密集区边缘温度梯度较大的区域易产生颠簸。飞机颠簸的发生,是温度平流通过在高空急流附近的等温线密集区边缘所激发出的垂直运动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晴空颠簸 大气环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DAR资料在机场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拓瑞芳 金山 +1 位作者 丁叶风 胡家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8,共5页
介绍了我国航空器空中报告(AMDAR)的下传及应用情况,包括AM-DAR的数据特点、资料的实时分析及应用。重点介绍了AMDAR资料在机场临近预报中的应用,包括在风场分析、颠簸的诊断及警报以及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 飞机报告 风温廓线 风切变 颠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部夏季三类雨型的诊断和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寅生 施能 刘海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27-332,共6页
采用三级逐步判别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6、7、8月)降水进行客观诊断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6个测站的夏季降水量即可定量诊断我国夏季雨型,利用冬季500hPa极涡面积和北半球遥相关型指数建立起来的三级判别函数只包含7... 采用三级逐步判别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6、7、8月)降水进行客观诊断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6个测站的夏季降水量即可定量诊断我国夏季雨型,利用冬季500hPa极涡面积和北半球遥相关型指数建立起来的三级判别函数只包含7个因子。历史拟合率为38/39,试报效果也较好,从而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型的客观预报提供了有应用价值的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雨型 极涡面积 遥相关型 诊断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Maggie路径异常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中锋 刘启汉 拓瑞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台风Maggie(1999年)是近年来比较特殊的一个台风,所有台风预报中心均未能准确预报其登陆前的异常路径。通过两个数值试验揭示了台风Maggie路径异常的原因。即Maggie路径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它与邻近的一个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台风 路径异常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资料揭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环流结构 被引量:29
18
作者 陶祖钰 黄伟 顾雷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72-379,共8页
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资料考察了发生在1992年7月23—24日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环流结构。涡度和散度场的客观分析清楚地展示出MCC的中-α尺度环流。在对流层上部(300hPa以上)是一个中尺度反气旋式辐散环流... 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资料考察了发生在1992年7月23—24日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环流结构。涡度和散度场的客观分析清楚地展示出MCC的中-α尺度环流。在对流层上部(300hPa以上)是一个中尺度反气旋式辐散环流,在对流层下部(以700hPa为中心)是一个气旋式辐合环流。这种环流结构是与MCC的热力结构(对流层中高层的暧心和近地面的冷堆)相一致的。在500hPa上没有发现北美MCC所具有的中层涡旋。在地面上是一对正负涡度(北部为负南部为正)与MCC相配合,而不是象北美MCC中的地面中-高压和尾部低压。文中给出了MCC环流的概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 对流复合体 环流结构 常规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效应对未来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问题 被引量:17
19
作者 高素华 潘亚茹 章庆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6,共6页
多数科学家认为,因大气中CO_2及其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使地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增强,对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温室效应对热量资源,对夏季(6~8月)温度、对无霜期的影响,并分析了温室效应对年降水量... 多数科学家认为,因大气中CO_2及其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使地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增强,对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温室效应对热量资源,对夏季(6~8月)温度、对无霜期的影响,并分析了温室效应对年降水量、土壤湿度、蒸发率等的影响,为制定农作物对温室效应响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农业气候 气候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东区春季首次强降水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谦 谢安 刘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78,共8页
应用16年NMC常规资料和卫星OLR资料,分析了三峡东区春季首次强降水的气候特征。其特点:以西路冷空气影响为主;与高原的对流系统有直接联系;从中南半岛向东北,经我国西南的低层暖湿空气输送带是春季强降水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三峡东区 高原对流系统 OLR资料 降水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