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的飞行器姿态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1
作者 万春秋 詹韬 +1 位作者 李擎 韩旭东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3期64-70,80,共8页
以气动舵/推力矢量/直接力复合控制飞行器为对象,研究了多维异构复合姿态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及分配律一体化智能设计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的“智能控制律+智能分配律”飞行器姿态多维异构智能复合控... 以气动舵/推力矢量/直接力复合控制飞行器为对象,研究了多维异构复合姿态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及分配律一体化智能设计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的“智能控制律+智能分配律”飞行器姿态多维异构智能复合控制算法框架,并建立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然后重点研究了控制律及分配律参数的智能优化算法实现方法,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智能优化复合控制系统在标称模型以及模型摄动情况下均能够实现对姿态角指令的准确快速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姿态 多维异构复合控制 智能控制律+智能分配律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卫国 尔联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3-95,共3页
设计一非线形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对非线形控制算法进行验证,并给出控制推力所需总冲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此非线形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误差。文中还通过型号仿真试验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对非线形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正确性验证,而且在试验... 设计一非线形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对非线形控制算法进行验证,并给出控制推力所需总冲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此非线形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误差。文中还通过型号仿真试验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对非线形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正确性验证,而且在试验过程中完善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同时也验证了该类仿真系统的正确性及仿真系统误差分析的正确性。该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建立对同类非线形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系统 半实物仿真 数学模型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双机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毅成 国文杰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5年第3期56-59,77,共5页
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制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有一项新的仿真技术及方法,全面验证飞控计算机软硬件设计的正确性,并能在实验室和火箭发射场环境下进行半实物仿真试验。该文对这项技术及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双机仿真技术方案:双机仿... 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制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有一项新的仿真技术及方法,全面验证飞控计算机软硬件设计的正确性,并能在实验室和火箭发射场环境下进行半实物仿真试验。该文对这项技术及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双机仿真技术方案:双机仿真系统组成、对飞控计算机软硬件设计要求、双机同步仿真方法、伴随仿真方法。这项技术及方法,已在试验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满足了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越来越高的研制要求,已成为一项十分有效的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系统 双机仿真 双机同步仿真 伴随仿真 仿真计算机 飞控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脉冲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对飞行器控制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春岩 黄护林 +2 位作者 徐晗 陈田田 胡锡精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12期28-39,共12页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PSJ)激励器通过电弧放电产生的高速射流可以有效提升飞行器的控制效率和精度,克服传统飞行控制技术存在的响应时间长、脱靶量大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唯象模型,对PSJ激励器的单脉冲射流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增...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PSJ)激励器通过电弧放电产生的高速射流可以有效提升飞行器的控制效率和精度,克服传统飞行控制技术存在的响应时间长、脱靶量大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唯象模型,对PSJ激励器的单脉冲射流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增大沉积能量可以有效提升射流的流动性能,使射流的峰值速度、持续时间和冲量明显提升。飞行高度的升高会对射流的流动性能产生消极影响,当飞行高度由0提升至20km时,射流的峰值速度减小约20%,但是射流持续时间基本不变。飞行速度的增大会降低射流的峰值速度,但延长了射流的持续时间,使单脉冲射流产生的冲量显著提高。PSJ控制下的飞行器偏转速率均高于传统气动表面,虽然飞行高度的升高导致其在20km处所达到的偏转速率仅为0处的4%,但是对应的有效性参数高达12.66。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实现飞行器的高效姿态控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姿态控制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 飞行高度 偏转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舵/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研究及其仿真
5
作者 于宁 王欣 王小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8-81,共4页
为解决高升阻比的面对称升力体气动外形造成风剪区干扰力矩大,控制力矩不足导致喷管摆角需求超过最大允许值的问题,进行了姿态控制技术研究;采用了空气舵\推力矢量复合控制以及计攻角补偿的方法,提高控制能力的同时,又有效减小了风剪区... 为解决高升阻比的面对称升力体气动外形造成风剪区干扰力矩大,控制力矩不足导致喷管摆角需求超过最大允许值的问题,进行了姿态控制技术研究;采用了空气舵\推力矢量复合控制以及计攻角补偿的方法,提高控制能力的同时,又有效减小了风剪区的攻角,使喷管摆角需求降低到允许值以内;研究结果保证了导弹可以通过风剪区,并对相应的控制方法建立六自由度模型,在matlab的仿真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验证,有较好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剪区 推力矢量 空气舵 复合控制 攻角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星敏感器数据刷新速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罗长洲 王杰 +3 位作者 邵雷 严俊 王胜男 赵广州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星敏感器是星光惯性复合制导技术的关键设备,其测量周期或数据刷新速率是衡量星敏感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为满足星光惯性复合制导对星敏感器技术指标的要求,分析了构成星敏感器测量周期的主要环节和影响测量周期的主要因素,在此... 星敏感器是星光惯性复合制导技术的关键设备,其测量周期或数据刷新速率是衡量星敏感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为满足星光惯性复合制导对星敏感器技术指标的要求,分析了构成星敏感器测量周期的主要环节和影响测量周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合理调度测量过程子任务的技术方法。该方法使数字星空图像捕获过程和处理过程并行执行,进而提高星敏感器数据刷新速率;并重新设计了某型星敏感器电控系统方案。研究表明,采用提出的技术措施后,星敏感器的数据刷新速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其数据刷新速率由3.70Hz提高到了6.40Hz,达到了系统提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数据刷新速率 数字图像处理 星点识别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器的无静差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肖卫国 胡赤兵 +1 位作者 谭伟明 包仲贤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6,3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器的无差跟踪控制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达到消除数控伺服系统静差的目的,实现无差跟踪控制,满足机床内联传动链的要求。
关键词 跟踪控制 无差控制 模糊控制器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动态逆解耦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安相宇 王小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07-110,共4页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段俯仰偏航以及滚动三通道运动存在非线性耦合严重的情况,建立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时变倾斜转弯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将过载控制转化为所需迎角侧滑角及滚转角误差的三通道联合...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段俯仰偏航以及滚动三通道运动存在非线性耦合严重的情况,建立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时变倾斜转弯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将过载控制转化为所需迎角侧滑角及滚转角误差的三通道联合跟踪控制方法,根据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制导回路快速性的动态性能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动态逆及状态反馈的解耦综合控制器,闭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三通道运动解耦控制和制导指令跟踪,满足系统动态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 倾斜转弯 动态逆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庚保 曾莲芝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4,319,共6页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网络世界。复杂网络的规模较大,单靠网络实验进行研究不太现实。网络仿真技术目前已成为网络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工具。它能够为网络规划和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网络世界。复杂网络的规模较大,单靠网络实验进行研究不太现实。网络仿真技术目前已成为网络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工具。它能够为网络规划和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由于将网络引入控制系统,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网络延迟、数据包丢失、数据包时序错乱等。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代表当代仿真网络化,成为热点问题之一。网络实时性、网络安全,也得到广泛关注。通过业界共同努力,一定要也一定能够让无拥塞的安全网络在我国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通信网络 网络控制系统 仿真网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不对称再入体的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自行 李高风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8,53,共6页
研究一种不对称再入体的再入机动控制方法。不对称再入体气动外形简单,它的升力大小一般不可控,但可通过滚动控制调整升力的方向实现机动飞行。为实现不对称再入体的精确制导,本文研究了一种滚速可调的"滚转制导律",通过调整... 研究一种不对称再入体的再入机动控制方法。不对称再入体气动外形简单,它的升力大小一般不可控,但可通过滚动控制调整升力的方向实现机动飞行。为实现不对称再入体的精确制导,本文研究了一种滚速可调的"滚转制导律",通过调整制导系数,可以兼顾再入体滚动角速度和落点精度的要求;设计了不对称再入体滚动通道的喷流控制方案,给出了滚动姿态角的时间最优控制算法;通过六自由度数学仿真,验证了整个制导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再入体 滚转制导律 喷流滚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模型依赖通用智能姿态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会兵 詹韬 付京博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4期66-75,共10页
超高速跨域飞行、敏捷机动等是新一代飞行器发展方向,而长时高速飞行产生的气动外形变化带来的气动参数大范围改变等问题,都对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飞行器对模型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及控制方法对不同外形、复合执行机构... 超高速跨域飞行、敏捷机动等是新一代飞行器发展方向,而长时高速飞行产生的气动外形变化带来的气动参数大范围改变等问题,都对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飞行器对模型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及控制方法对不同外形、复合执行机构的通用性,深入研究了弱模型依赖的通用智能姿态控制技术,分层次地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DL)的自适应姿态控制、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的通用姿态控制、弱模型依赖的多维复合控制等技术研究,显著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通用性,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飞行器姿态控制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模型依赖 自适应智能控制 多维复合控制 深度强化学习(DRL)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无静差跟踪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卫国 胡赤兵 谭伟明 《机械研究与应用》 1999年第4期7-9,共3页
分析了数控伺服系统低速跟踪时产生低速不平滑的原因,并且根据智能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器的复合控制设计方法。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可以满足低速运行下伺服控制的要求。
关键词 低速不平滑 跟踪控制 智能控制 鲁棒性 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C校验码软件生成技术原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长洲 马梦宇 +1 位作者 李萌 李泽超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3期158-161,481,共5页
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具有检错能力强,运算简单,易于直接用硬件数字电路实现的特点。在完善CRC校验码生成原理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息系统传输带CRC校验码数据包的一般过程,提出了三种计算数据包CRC校验码的技术... 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具有检错能力强,运算简单,易于直接用硬件数字电路实现的特点。在完善CRC校验码生成原理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息系统传输带CRC校验码数据包的一般过程,提出了三种计算数据包CRC校验码的技术方法,在ADI公司DSP软件集成开发仿真测试环境中,设计了一组嵌入式程序,生成了符合ITU组织CRC16 ITU-T V.41标准的CRC校验码码表,分析并总结了CRC校验码码表元素的工程含义和应用方法,研究了两种计算数据包CRC校验码工程实现方法的技术特点,并验证了它们的正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循环冗余校验 循环冗余码 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低频输入下脉冲跟踪伺服控制方法研究
14
作者 胡赤兵 肖卫国 谭伟明 《制造业自动化》 2000年第2期45-48,共4页
伺服控制系统在低速跟踪时 ,容易出现低速不平滑。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器的复合控制设计方法 ,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 ,满足极低频下伺服控制的要求。
关键词 极低频 低速不平滑 跟踪控制 智能控制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力向量控制系统数字仿真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李高风 刘庆复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6-19,共4页
对大型运载火箭的固体助推器,通常采用摆动喷管推力向量控制.推力向量控制系统由伺服机构、喷管组合件以及飞行控制电子部件组成.伺服机构的负载力矩主要是喷管摆动时的惯性力矩、阻尼力矩、位置力矩和干摩擦力矩,其中非线性的干摩擦力... 对大型运载火箭的固体助推器,通常采用摆动喷管推力向量控制.推力向量控制系统由伺服机构、喷管组合件以及飞行控制电子部件组成.伺服机构的负载力矩主要是喷管摆动时的惯性力矩、阻尼力矩、位置力矩和干摩擦力矩,其中非线性的干摩擦力矩占主要部分.本文从推力向量控制系统的简化模型出发,讨论数学仿真中干摩擦及位置限幅的非线性的处理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用于飞行控制系统仿真,也可推广应用于类似系统的数学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数字仿真 运载火箭 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参数EMC仿真试验测量技术研究
16
作者 吕英华 杨彪 +1 位作者 程瑞能 张宇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08年第5期73-76,共4页
在关键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之前必须对系统的电子电气运行功能,特别是系统的电子电气控制系统功能,进行 EMC 特性的基本评估。针对各种系统的现场参数 EMC 仿真测量涉及的试验仿真建模、系统搭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介绍了现场参数 EMC ... 在关键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之前必须对系统的电子电气运行功能,特别是系统的电子电气控制系统功能,进行 EMC 特性的基本评估。针对各种系统的现场参数 EMC 仿真测量涉及的试验仿真建模、系统搭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介绍了现场参数 EMC 仿真试验测量技术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意义,提出了一套进行现场参数 EMC 仿真试验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施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C评估 参数测量 EMC仿真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17
作者 肖卫国 胡赤兵 谭伟明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00年第3期19-21,共3页
针对典型 BP神经网络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通过采用改进的 BP神经网络来对控制规则样本采样的学习和训练,使网络记忆控制规则,以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满足伺服电... 针对典型 BP神经网络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通过采用改进的 BP神经网络来对控制规则样本采样的学习和训练,使网络记忆控制规则,以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满足伺服电机控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BP网络 神经网络 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线程数据竞争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静文 付岩 +4 位作者 吴艳霞 陈俊文 冯云 董继斌 刘嘉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98,共10页
随着多核处理器在现代计算机设备中的流行,在软件中使用多线程程序的频率也随之增加。但多线程程序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数据竞争、原子性违背、顺序违背和死锁等并发问题。研究发现,在所有并发缺陷中,数据竞争所占的... 随着多核处理器在现代计算机设备中的流行,在软件中使用多线程程序的频率也随之增加。但多线程程序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数据竞争、原子性违背、顺序违背和死锁等并发问题。研究发现,在所有并发缺陷中,数据竞争所占的比例最大,而且大多数原子性违背和顺序违背也是由数据竞争引起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先后提出了相关的检测技术,文中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技术进行了总结。首先,介绍了数据竞争的相关概念和产生原因,以及数据竞争检测的主要思想;然后根据程序是否执行将现有的数据竞争检测技术分为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混合检测技术三大类,归纳分析了每类技术的特点并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随后,从程序员角度阐明了现有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发展现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竞争 并发缺陷 检测技术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构件的编程语言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奉孝 高艳华 张学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138-4141,4181,共5页
为了解决构件化飞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汇编语言构件和C语言构件交互难题,提出了基于嵌入式构件编程语言融合的解决方案。对飞行控制软件的构件进行分析,指出根据功能需求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并在此构件语言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语言融... 为了解决构件化飞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汇编语言构件和C语言构件交互难题,提出了基于嵌入式构件编程语言融合的解决方案。对飞行控制软件的构件进行分析,指出根据功能需求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并在此构件语言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语言融合框架。结合ADSP21系列芯片上的实际情况,采用C语言体系结构框架调用汇编构件的方案,能很好地保证不同语言构件之间的交互,达到提高软件执行效率的最终目的。通过C语言主程序调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单精度矩阵乘法构件作对比分析,验证汇编语言构件的高效性,以及该语言融合方案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软件 嵌入式构件 编程语言 融合 ADSP21系列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纤维缠绕机远程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晓明 王永章 +1 位作者 富宏亚 陈昭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5-269,共5页
为了解决6轴数控纤维缠绕机规模生产、分散加工时的生产管理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端对端的直接控制,具有很好的实时性。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软件设计思想:服务器端包括3... 为了解决6轴数控纤维缠绕机规模生产、分散加工时的生产管理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端对端的直接控制,具有很好的实时性。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软件设计思想:服务器端包括3个模块:通讯、加工控制和客户管理模块。客户端采用微软的ActiveX控件技术,包括通讯、控制和状态显示模块。另外,为了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多客户访问所带来的稳定性和安全问题,提出了控制权分配、多客户管理、客户连接以及服务器负载等多种策略,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制造 远程监控 纤维缠绕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