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医院住院患者脓毒症临床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江其敏 黄琰 +2 位作者 刘清泉 郭楠 苗青 《北京中医》 2007年第4期204-207,共4页
脓毒症(Sepsis)是严重创(烧)伤、休克、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尽管当今生物技术和医学监护手段飞速发展,但脓毒症的临床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据统计,重症监护室中60%... 脓毒症(Sepsis)是严重创(烧)伤、休克、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尽管当今生物技术和医学监护手段飞速发展,但脓毒症的临床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据统计,重症监护室中60%死亡患者是由脓毒症所致;有关资料的分析表明,全球10%的死亡患者与脓毒症密切相关,每天约有1400人死于脓毒症。对于脓毒症的治疗,国际脓毒症联席会虽然推出了“2004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但其实际上并没有创新的治疗方法,只是对现行的一些治疗方法的总结或重新评估,要真正实现2002年巴塞罗那宣言中“降低25%死亡率”的目标尚有距离。自上个世纪70年代,国内以王今达教授、王宝恩教授等为代表开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潜在的优势。近年来北京地区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单位牵头,对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北京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降低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率”及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地区脓毒症现状及脓毒症肾功能衰竭基础研究”将要结题之际,我们精选了一组论文,期望对广大从事危重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同仁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医医院/住院病人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7讲乳剂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作舟 华华 +1 位作者 刘瓦利 方平 《中级医刊》 1995年第10期42-43,共2页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7讲乳剂的应用张作舟,华华,刘瓦利,方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西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1概论乳剂是一种经加工制成的新型软膏基质,因其具有无油腻感、不污染衣物、渗...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7讲乳剂的应用张作舟,华华,刘瓦利,方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西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1概论乳剂是一种经加工制成的新型软膏基质,因其具有无油腻感、不污染衣物、渗透性强等优点,已在皮科广为应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皮肤科 外治法 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4讲油剂的使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作舟 刘瓦利 方平 《中级医刊》 1995年第7期46-46,共1页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4讲油剂的使用张作舟,刘瓦利,方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1概论油剂又称油调剂,系由植物油调配适量的药粉制成。也可不调配药粉,单纯外用油剂涂搽皮损,或用植物油将药物浸泡数日后煎...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4讲油剂的使用张作舟,刘瓦利,方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1概论油剂又称油调剂,系由植物油调配适量的药粉制成。也可不调配药粉,单纯外用油剂涂搽皮损,或用植物油将药物浸泡数日后煎熬过滤去渣,外擦皮损。过去常用花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外治法 油剂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屠金城老中医治疗急重症验案
4
作者 金宇安 屠莲茹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9-51,共3页
全国著名老中医屠金城教授,擅治温热重症,屠老早年叩拜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门下,刻意深研,聆听明训,积各家之长,融汇贯通,造诣颇深,行医五十余载,活人无算。兹择屠老治疗急重症医案四则,谨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急症 屠金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3讲水粉剂的应用
5
作者 张作舟 刘瓦利 方平 《中级医刊》 1995年第6期52-53,共2页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3讲水粉剂的应用张作舟,刘瓦利,方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1概论水粉剂又称震荡剂、洗剂、悬垂剂,系在水中加入。30%~50%不溶性粉剂(如炉甘油、滑石粉或复方九华粉等)而配制...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3讲水粉剂的应用张作舟,刘瓦利,方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1概论水粉剂又称震荡剂、洗剂、悬垂剂,系在水中加入。30%~50%不溶性粉剂(如炉甘油、滑石粉或复方九华粉等)而配制成的外用药剂。为了起到悬浮和滋润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水粉剂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6讲软膏的应用
6
作者 张作舟 华华 +1 位作者 刘瓦利 方平 《中级医刊》 1995年第9期46-48,共3页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6讲软膏的应用张作舟,华华,刘瓦利,方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1 概论软膏是皮肤科应用最早最广的一种剂型。配制方法是把治疗药物加入到油脂类基...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6讲软膏的应用张作舟,华华,刘瓦利,方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1 概论软膏是皮肤科应用最早最广的一种剂型。配制方法是把治疗药物加入到油脂类基质中,均匀混合而成。早在《内经》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皮科 外治法 软膏 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8讲糊剂的应用
7
作者 张作舟 华华 +1 位作者 刘瓦利 方平 《中级医刊》 1995年第11期49-50,共2页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8讲糊剂的应用张作舟,华华,刘瓦利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方平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1概论糊剂又称泥剂或泥膏,是在油脂性软膏基质中加入25%~50%的不溶性粉剂混... 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8讲糊剂的应用张作舟,华华,刘瓦利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方平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1概论糊剂又称泥剂或泥膏,是在油脂性软膏基质中加入25%~50%的不溶性粉剂混合而成的一种泥状多孔性膏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皮肤科 外治法 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骨髓水肿与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金智勇 陈卫衡 +4 位作者 王琪 周宇 谢文光 何海军 刘铁刚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严重程度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患者X线和MRI检查,对69例(121髋)确诊为ONFH且伴有BME的患者,回顾性研究其BME分级ONFH与中医...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严重程度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患者X线和MRI检查,对69例(121髋)确诊为ONFH且伴有BME的患者,回顾性研究其BME分级ONFH与中医三期四型分型的关系。结果ONFH早期气滞血瘀型和痰瘀阻络型,伴随BME较轻以Ⅰ、Ⅱ级水肿为主,中期经脉痹阻型较重以Ⅳ级水肿为主,晚期肝肾亏虚型以Ⅰ、Ⅱ级水肿为主。结论BME是ONFH一种继发征象;早、中期股骨头未塌陷前,BME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晚期随着股骨头的塌陷、骨性关节炎的形成,BME又逐渐消散;BME的严重程度,可作为中医辨证论治ONFH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髓水肿 股骨头坏死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综述
9
作者 张平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6,共2页
肾病学术会议于1990年3月在天津召开。来自日本、印尼、墨西哥、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代表共130多人参加了会议,交流论文91篇。现将主要论文摘录如下,以飨读者基础理论研究天津市中医院张大宁从肾与人体生长发的关系,与呼吸功... 肾病学术会议于1990年3月在天津召开。来自日本、印尼、墨西哥、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代表共130多人参加了会议,交流论文91篇。现将主要论文摘录如下,以飨读者基础理论研究天津市中医院张大宁从肾与人体生长发的关系,与呼吸功能的关系,与骨、髓、脑齿、发、腰、耳及二阴的关系等六个方面,结合现代医学的内分泌系统、神经、免疫、消化、呼吸的分子水平,试验研究等对肾实质进行了探讨(主要检测外围血液中嘈酸性细胞总数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肾病 学术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精子活力低下30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玉中 《北京中医》 1999年第1期28-29,共2页
一、临床资料笔者1992年1月~1995年1月,共收治30例精子活力低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病案完整(没有复诊者,不在观察范围内)。患者年龄在23岁~46岁,平均28.9岁。对精子活力程度的判断,一般宗5级分类法,即... 一、临床资料笔者1992年1月~1995年1月,共收治30例精子活力低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病案完整(没有复诊者,不在观察范围内)。患者年龄在23岁~46岁,平均28.9岁。对精子活力程度的判断,一般宗5级分类法,即0级,精子无活力;1级,活力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活力低下 中医药疗法 男性不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与中医骨科的治略思想
11
作者 郭宪和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55-56,共2页
《周易》是我中华民族一部不朽的伟大古典著作。它包含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其它多学科的丰富内容,既是中华民族前期理论思维的总结,也是后世人们思维发展的源泉,中国医学发展的基本哲学思想和理论基础,多源于此。中医的阴阳五... 《周易》是我中华民族一部不朽的伟大古典著作。它包含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其它多学科的丰富内容,既是中华民族前期理论思维的总结,也是后世人们思维发展的源泉,中国医学发展的基本哲学思想和理论基础,多源于此。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脏象气化,运气、病机、病理等学说均与周易有着密切的渊源,中医骨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中医骨科 治略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络脉病诊治与尺肤诊关联性研究
12
作者 杨必安 曹丽娟 +3 位作者 韩雨欣 姚鑫 闫敏敏 黄作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60-62,106,共4页
络脉病的诊治一直是临床的难点,而传世经典提示其与尺肤诊关系密切。成熟于秦汉时期的古典中医尺肤诊散落在经典文献里,为古代切诊的内容之一,包括诊察肌肤的润泽、粗糙、冷热等情况以判断人体疾病,其术却因为历史原因未能传承下来。文... 络脉病的诊治一直是临床的难点,而传世经典提示其与尺肤诊关系密切。成熟于秦汉时期的古典中医尺肤诊散落在经典文献里,为古代切诊的内容之一,包括诊察肌肤的润泽、粗糙、冷热等情况以判断人体疾病,其术却因为历史原因未能传承下来。文章通过整理经典文献,还原尺肤诊的方法及原理,同时论证其如何指导络脉病的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研究络脉病的治疗提供一定启示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 尺肤诊 络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针灸关元穴对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下丘脑和卵巢瘦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莫捷 李晓泓 +2 位作者 何玉伟 王洪彬 孙志芳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下丘脑和卵巢瘦素含量的变化及逆针灸关元穴对其的影响,探讨预先针灸对更年期早期机体异常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阴道涂片筛查更年期雌性大鼠,以自然老化法获得大鼠更年期模型,以预先针... [目的]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下丘脑和卵巢瘦素含量的变化及逆针灸关元穴对其的影响,探讨预先针灸对更年期早期机体异常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阴道涂片筛查更年期雌性大鼠,以自然老化法获得大鼠更年期模型,以预先针灸关元穴为介入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瘦素水平,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体重增长率及下丘脑、卵巢瘦素含量及逆针灸对其的影响。[结果]自然更年期大鼠体质量呈正增长,下丘脑和卵巢瘦素水平升高(P<0.01)。逆针灸降低大鼠体质量增长率(P<0.01,P<0.05),并降低下丘脑和卵巢瘦素水平(P<0.01)。[结论]逆针灸可以通过改善更年期机体瘦素抵抗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更年期体脂的异常堆积和卵巢功能的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针灸 更年期 瘦素 卵巢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9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涛 张兴桥 +6 位作者 冯勇伟 徐海蓉 刘志顺 赵宏 叶永铭 王蕊 刘元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8-1000,共3页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RCT研究设计,93例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47例及药物组46例;电针组取穴中髎、会阳,每次30min,隔日1次;药物组口服盐酸特拉唑嗪(马沙尼)2mg,每晚1次;治疗4周,疗效指标为国际前...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RCT研究设计,93例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47例及药物组46例;电针组取穴中髎、会阳,每次30min,隔日1次;药物组口服盐酸特拉唑嗪(马沙尼)2mg,每晚1次;治疗4周,疗效指标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泌尿症状困扰积分(B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和前列腺体积;并记录24h憋尿困难次数及夜尿次数。结果91例患者完成试验,两组均可降低I-PSS评分、提高Qmax、减少PVR、改善BS评分、减少24h憋尿困难次数及夜尿次数(P<0.01)。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观察指标差值的组间比较:I-PSS评分电针组(6.52±0.41)优于药物组(2.69±0.36,P<0.01);Qmax(mL/s)电针组(4.71±0.70)提高优于药物组(1.75±0.55,P=0.001);PVR(mL)电针组(44.79±9.73)减少优于药物组(16.97±4.75,P=0.012)。结论电针中髎、会阳穴可显著改善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增加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疗效优于盐酸特拉唑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前列腺增生 中黪 会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AS法评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被引量:21
15
作者 黄永禧 王宁华 +12 位作者 李燕文 徐本华 苏伟 殷秀珍 陈清棠 孙相如 戴三冬 赵宜 王丽平 黄俭 刘泓 尹秀云 邓春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53-56,共4页
应用运动评分法(MAS)评测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与Barthel指数评分法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AS法与Barthel法在总分及轻、中、重分型上均高度相关,γ值分别为0.80、0.89,P值均小于0.001,支持... 应用运动评分法(MAS)评测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与Barthel指数评分法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AS法与Barthel法在总分及轻、中、重分型上均高度相关,γ值分别为0.80、0.89,P值均小于0.001,支持MAS法对评测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的有效性。结果还表明,MAS法及Barthel法分别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上肢肌力与上肢功能,手肌力与手的运动及精细活动、下肢肌力与步行能力均高度相关。MAS法是一种较好的定量评测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运动评分法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刺天枢穴改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16
作者 段锦绣 彭唯娜 +3 位作者 刘志顺 杨德莉 郭郡 蔡姮婧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10期631-633,共3页
目的评价深刺天枢穴改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ST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深刺组、常规组和西药组。评价三组患者首次自主排便时间及治疗前、治疗4星期后患者便秘评分及相关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深刺组改善便秘临床症状... 目的评价深刺天枢穴改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ST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深刺组、常规组和西药组。评价三组患者首次自主排便时间及治疗前、治疗4星期后患者便秘评分及相关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深刺组改善便秘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常规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深刺组在改善排便不成功次数及腹痛等症状上优于西药组和常规组,且深刺的即刻效应较好。结论深刺天枢穴对STC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西药乳果糖和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便秘 深刺 天枢 结肠运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部位论治咳嗽的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世秀 王凡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论治 咳嗽 体会 部位 治疗 肺肾阴虚 主要症状 特点 一般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像观察针刺对局部脑血流量和脑功能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7
18
作者 王凡 贾少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0-343,共4页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摄像技术对11例健康人和9例脑血管病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功能活动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留针和电针刺激对对侧大脑半球皮质、对侧丘脑、同侧基底核和双侧小脑的作用...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摄像技术对11例健康人和9例脑血管病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功能活动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留针和电针刺激对对侧大脑半球皮质、对侧丘脑、同侧基底核和双侧小脑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者血流功能变化率高于留针者。推测针刺肢体穴位对脑血供的改善和激发脑神经细胞功能活动有赖于中枢神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特异感觉和非特异感觉传入系统,同时亦有锥体外系和小脑的参与。脑血管病患者对电针刺激比健康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 脑血流量 针刺效应 脑功能活动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瘀斑与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银霞 徐燕 +3 位作者 封枫 杨培荣 鲁承业 边垠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0-51,共2页
为了验证舌瘀斑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我们对450例各种疾病的病人进行了观察,并对其与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血液流变性的测定,采用可调压力毛细血管粘度计,温度为37℃,血液流变性按北京中... 为了验证舌瘀斑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我们对450例各种疾病的病人进行了观察,并对其与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血液流变性的测定,采用可调压力毛细血管粘度计,温度为37℃,血液流变性按北京中医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学的测定方法进行。甲襞微循环的观察使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放大160倍,在室温16~18℃的安静环境下进行。观察指标参照“微循环理论和应用”一书。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瘀斑 血液流变学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邢亚楠 田金洲 +3 位作者 时晶 王晓菲 许永杰 倪敬年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组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73例非冠心病对象(门诊体检者)做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中医证候评价...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组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73例非冠心病对象(门诊体检者)做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中医证候评价。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占91.4%,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占74.1%;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占71.2%,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是4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中92.5%有内中膜增厚,90.0%被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非血瘀证组内中膜增厚占88.9%,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占38.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二元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540,P=0.000,P<0.01,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瘀证显著相关。结论冠心病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系,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可能成为诊断冠心病血瘀证的依据之一。尽早在中医临床上干预治疗血瘀证,可能有助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急性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瘀证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