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校园建筑空间设计对大学生地方感知的影响——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 |
刘晓玉
|
《建筑与文化》
|
2020 |
1
|
|
2
|
法律诊所教育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北京建筑大学的实践 |
袁力
|
《大学教育》
|
2013 |
0 |
|
3
|
北京建筑大学女大学生运动影响因素分析 |
王茜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
2018 |
0 |
|
4
|
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实务能力培养的思考——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经验借鉴 |
高春凤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17 |
0 |
|
5
|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与路径建构——以北京两所高校调查为例 |
尹保红
|
《晋中学院学报》
|
2014 |
2
|
|
6
|
北京老城建筑遗产“主题式整合”保护路径探讨 |
秦红岭
王浩
|
《华中建筑》
|
2019 |
3
|
|
7
|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北京智慧旅游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邵希言
徐玉洁
潘雨婷
刘蕊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2016 |
0 |
|
8
|
论建筑伦理的基本原则 |
秦红岭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9
|
乡愁:建筑遗产独特的情感价值 |
秦红岭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15
|
|
10
|
宫室之制与宫室之治:中国古代建筑伦理制度化探析 |
秦红岭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1
|
建筑伦理与城市文明的本源 |
王锐英
孙希磊
|
《建筑与文化》
|
2014 |
1
|
|
12
|
论约翰·罗斯金的建筑伦理思想 |
秦红岭
|
《华中建筑》
|
2014 |
4
|
|
13
|
论建筑美德 |
秦红岭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4
|
我国第一代建筑师的职业价值观及其当代启示 |
金焕玲
周虹
|
《华中建筑》
|
2015 |
1
|
|
15
|
建筑遗产保护伦理初论 |
秦红岭
|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
2016 |
2
|
|
16
|
论北京旧城中轴线的设计特征与文化价值 |
秦红岭
|
《华中建筑》
|
2014 |
3
|
|
17
|
论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要素 |
秦红岭
|
《中国名城》
|
2013 |
9
|
|
18
|
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的多维探讨——“第六届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研讨会综述 |
秦红岭
李美艳
孙衍金
|
《中国名城》
|
2016 |
1
|
|
19
|
文化规划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
秦红岭
|
《中国名城》
|
2015 |
4
|
|
20
|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建筑遗产文化价值构成及评估 |
秦红岭
|
《中国名城》
|
201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