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唐五代宋初佛社与寺院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郝春文 《敦煌学辑刊》 1990年第1期16-23,50,共9页
隋唐五代宋初,私社盛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佛教寺院的兴盛时期。研究二者的关系,不论对了解私社的历史,还是对佛教史,都有重要意义。隋唐五代宋初的私社,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主要从事佛教活动,一类主要从事经济和生活的互助活动,有些社... 隋唐五代宋初,私社盛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佛教寺院的兴盛时期。研究二者的关系,不论对了解私社的历史,还是对佛教史,都有重要意义。隋唐五代宋初的私社,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主要从事佛教活动,一类主要从事经济和生活的互助活动,有些社则兼具上述两类社的职能。本文拟对主要从事佛教活动的社与寺院的关系略作探讨。佛教结社由出家的和在家的佛教信徒组成,这种宗教团体始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它起初并不以社为名,通常称为邑、邑义、邑会、法义等。入唐以后,“社”、“邑”已无严格区分,一些从事佛教活动的邑义也常以社为名,也有一些仍称为邑、邑义、邑会。为了便于叙述,我们把这些名异实同的宗教团体统称为佛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五代 南北朝时期 敦煌地区 斋文 石经 文书 敦煌遗书 首领 社邑 金石铭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家齐思和 被引量:4
2
作者 戚国淦 寿纪瑜 《文献》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8-130,共13页
著名历史学家齐思和先生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忠诚的教育家,淹博的历史学家。他毕生耕耘,成果累累,为历史科学研究和史学人材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齐思和先生原籍山东省宁津县。
关键词 历史学家 世界史教学 中国史学 建国后 中世纪史 爱国知识分子 鲁滨孙 燕京大学 山东省 新史学
原文传递
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概况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小兵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4-56,共3页
课程设置与教学目的 英国的中学历史教育有悠久的历史,但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课程,是在19世纪后25年展开全民基础教育时形成的。到了20世纪初期,英国逐渐形成了历史教学的一定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置了历史课程。目前一般中学在各年级... 课程设置与教学目的 英国的中学历史教育有悠久的历史,但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课程,是在19世纪后25年展开全民基础教育时形成的。到了20世纪初期,英国逐渐形成了历史教学的一定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置了历史课程。目前一般中学在各年级都开设历史课,均为每周2课时,也有每周3课时的;在第六学级(中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之间的过渡)的文科班,历史课是每周6课时。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以英国史为主,世界史所占比例不大。6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史的教学逐步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教育概况 历史思维 历史人物 英国 历史教师 历史课程 考试制度 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内战时期的美英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60-66,共7页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而且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美国内战时期的美英关系,作些粗浅的分析。一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不仅在国内战场上面对严峻的形势,而且还面临外国干涉的威胁。英国政府一直不甘心...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而且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美国内战时期的美英关系,作些粗浅的分析。一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不仅在国内战场上面对严峻的形势,而且还面临外国干涉的威胁。英国政府一直不甘心它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失败。内战一起,英国的多数议员表示同情南部同盟。特别是与南部种植园主有密切关系的英国土地贵族对林肯政府恨之入骨。首先,他们认为美国是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劲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政府 英国人 美国政府 美国内战 战争 南部同盟 殖民地 美英关系 危机 华盛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国普通中等教育中 历史课程设置情况的简介
5
作者 叶小兵 《课程.教材.教法》 1986年第8期56-57,共2页
历史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普通中等教育中,都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但由于各个国家的中等教育在学校类别、年级阶段、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等方面多有不同,因而历史课的设置也不尽相同,就是在学科的名称上也不完全一样。近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 历史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普通中等教育中,都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但由于各个国家的中等教育在学校类别、年级阶段、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等方面多有不同,因而历史课的设置也不尽相同,就是在学科的名称上也不完全一样。近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教育改革,历史课的设置亦有所变化。下面就各国普通中学里有关历史课程的设置情况,分别介绍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程设置 普通中等教育 历史教育 教育改革 普通中学 学校类别 学时安排 社会学科 总学时 世界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课担负的思想教育任务
6
作者 黄一欧 《中国教育学刊》 1981年第3期60-61,64,共3页
当前,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历史课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历史基本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开发学生智力的任务,而且它对学生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具有... 当前,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历史课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历史基本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开发学生智力的任务,而且它对学生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程 青少年 思想教育 历史教学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智力 新形势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私社的“义聚” 被引量:16
7
作者 郝春文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7-30,19,共5页
在敦煌为数众多的私社中,有一部分置有“义聚”.“义聚”是私社的公共积累①.敦煌遗书斯二○四一“唐大中某年儒风坊西巷社补充社条”中云.“所置义聚,备凝凶祸 相共助诚,益期赈济急难”②.据我们所知,在敦煌遗书中,”义聚”一词仅此一... 在敦煌为数众多的私社中,有一部分置有“义聚”.“义聚”是私社的公共积累①.敦煌遗书斯二○四一“唐大中某年儒风坊西巷社补充社条”中云.“所置义聚,备凝凶祸 相共助诚,益期赈济急难”②.据我们所知,在敦煌遗书中,”义聚”一词仅此一见,但置有公共积累的私社却不是个别现象.本文拟对敦煌私社的这种公共积累所贮备的内容、来源、用途、作用、渊源等问题略作探讨.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暂把私社的公共积累称为“义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邑 黄麻 敦煌遗书 物品 公共积累 义仓 巷社 瓶子 押衙 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本围棋经校释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春文 许福谦 《敦煌学辑刊》 1987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一、录文(前缺) 1.乎之计,有若□打,使有劣形,纵使无功,于理不损。前锋待(日東),宜可侵凌;势若已输,自牢边境。贪则多败,怯则多功,喻两将相谋,有便而取。古人云:不以实心为善,还须巧诈5.为能,或意在东南,或诈行西北。似晋君之伐虢,更有... 一、录文(前缺) 1.乎之计,有若□打,使有劣形,纵使无功,于理不损。前锋待(日東),宜可侵凌;势若已输,自牢边境。贪则多败,怯则多功,喻两将相谋,有便而取。古人云:不以实心为善,还须巧诈5.为能,或意在东南,或诈行西北。似晋君之伐虢,更有所窥;若诸葛之行兵,多能好诈。先行不易,后悔实难,棋有万徒,事须详审,勿使败军反怒,入围重兴。如斯之徒,非乎一也。者诱征而浪出,或因征而反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校释 春秋左传 魏晋南北朝 诸葛亮传 三国志 形势 艺文志 围棋 子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世纪英国农业革命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乃耀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5-90,共6页
16世纪是英国都铎王朝(1482—1603)统治时期。此时,英国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历史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正在剧烈地进行,整个社会充满着变革: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机构... 16世纪是英国都铎王朝(1482—1603)统治时期。此时,英国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历史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正在剧烈地进行,整个社会充满着变革: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机构方面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了宗教改革和清教运动;文学艺术方面涌现出大批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运动方兴未艾。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农业革命 十六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 英国都铎王朝 资本原始积累 历史阶段 宗教改革 圈地运动 君主专制制度 思想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的“永不起科”政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培栋 《晋阳学刊》 1986年第6期58-63,共6页
明代前期推行的“永不起科”政策与移民政策以及军屯,是明初朱元璋所制定的三大开荒政策。其中尤以永不起科政策,对于荒地的开垦、大量果树的栽培,都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明代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样... 明代前期推行的“永不起科”政策与移民政策以及军屯,是明初朱元璋所制定的三大开荒政策。其中尤以永不起科政策,对于荒地的开垦、大量果树的栽培,都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明代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样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策略,至今在明朝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却很少有人涉及。现在重新研究这个问题,不仅是了解它在明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可以追究明代皇庄所占土地的来源,甚至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在万历九年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时查出的大量不纳粮的缘由。这一政策虽在明代嘉万时期停止,而它的影响仍是很深远的,在清初的开荒政策中也有部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移民政策 明代前期 朱元璋 山东地区 河南地区 直隶 明初 河北地区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陕北的农业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培栋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2-37,12,共7页
明清时代,陕西地区曾遭受了各种灾害,摧残非常严重,致使该地变成了一个有名的贫穷落后地区。今天,我们要加速改变陕北的现状,就需要研究一下明清时期该地的农业经济,从历史上寻找贫穷的根源。这种作法,无疑会对当今的工作起到一定程度... 明清时代,陕西地区曾遭受了各种灾害,摧残非常严重,致使该地变成了一个有名的贫穷落后地区。今天,我们要加速改变陕北的现状,就需要研究一下明清时期该地的农业经济,从历史上寻找贫穷的根源。这种作法,无疑会对当今的工作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明清时期 河套 税粮 延安 陕北农业 《明经世文编》 兵燹 通志 万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尤(Ta-you)”考
12
作者 许福谦 《敦煌学辑刊》 1986年第2期82-83,共2页
由公元九至十一世纪旅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所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穆根来、汶江等译,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是现存最早的中外关系史名著之一,它提供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真实生动的材料,其史料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此书... 由公元九至十一世纪旅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所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穆根来、汶江等译,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是现存最早的中外关系史名著之一,它提供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真实生动的材料,其史料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此书手稿是十七世纪在叙利亚发现的,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入该馆阿拉伯文藏书目录第2281号。法国著名汉学家P·自希和曾有意加以研究,后因过早谢世而未能如愿以偿。另一法国著名东方学学者J·索瓦杰则为此书作了详尽的注释,使之锦上添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关系史 十七世纪 史料价值 丝绸之路 东方学 三国志 中华书局 汉学家 三国时期 公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塞尔会议与中日战争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蓝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一会议召开的背景及会前各国制定的方针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英、法一再阻挠中国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但9月12日中国代表团长顾维钧仍然根据盟约第10、11、17条向国联秘书长提出了申诉,要求行政院采取必要措施。10月6日,... 一会议召开的背景及会前各国制定的方针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英、法一再阻挠中国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但9月12日中国代表团长顾维钧仍然根据盟约第10、11、17条向国联秘书长提出了申诉,要求行政院采取必要措施。10月6日,国联大会通过了远东顾问委员会的两个报告书和一个决议。第一报告书承认日本在中国的军事行动“不能依据现行合法约章或自卫权以资辩护”,并违背了九国公约与巴黎和约,但是没有明确宣布日本是侵略者。第二报告书则建议九国公约签字国举行会议,“并与其他在远东有特殊利益之国家联合工作,寻求以彼此同意之方式结束此次争议之方法”。决议要求各会员国“应勿采取足以减弱中国抵抗力量以致增加其在此次冲突中之困难之任何行动,并应就各该国对于中国之个别援助究能达如何程度一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塞尔会议 戴维斯 英国 中国代表团 国际联盟 自卫权 内阁会议 罗斯福 参加会议 联合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我国古代主张限制和减少人口的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向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3-86,共4页
我国古代有着十分丰富的人口思想。在人口增减的问题上,主张广土众民是人口思想中的主流。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家,大都提倡和鼓励增殖人口,把人口的多寡当做衡量国家盛衰的标志。与此相反,也有一些思想家主张限制或减少人口,对传统... 我国古代有着十分丰富的人口思想。在人口增减的问题上,主张广土众民是人口思想中的主流。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家,大都提倡和鼓励增殖人口,把人口的多寡当做衡量国家盛衰的标志。与此相反,也有一些思想家主张限制或减少人口,对传统的众民思想提出大胆挑战。目前学术界对此思想似肯定不足,未能在人口思想史上给其一定的地位和应有的评价。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在明末以前主张减少人口的思想是倒退的思想。本文试对主张限制或减少人口的思想要点做一归纳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人口思想 人口增殖 人口质量 洪亮吉 思想家 土地兼并 三十年 主张 人口增长过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科举制度的改革
15
作者 邱远猷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25,共5页
一、八股取士制度到了穷途末路科举制度自隋朝创行后,一直成为后来各朝培养和选任官吏的“正途”。经过唐、宋、金、元诸朝的发展,至明、清达到了鼎盛时期。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作用。但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秉行科举制度是以维护... 一、八股取士制度到了穷途末路科举制度自隋朝创行后,一直成为后来各朝培养和选任官吏的“正途”。经过唐、宋、金、元诸朝的发展,至明、清达到了鼎盛时期。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作用。但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秉行科举制度是以维护自身的统治出发的。狭隘的阶级利益又使得这一制度从创行伊始就存在着难以避免的消极因素和弊端,并随着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而进一步恶性发展起来。明清两代,八股取士大兴,八股取士制度成为禁锢思想、摧毁人材的工具,再没有什么进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科举制度 选举制度 八股取士制度 八股文 西学 改良派 光绪皇帝 清朝
全文增补中
近五年辛亥革命史研究新趋势述略
16
作者 梁芳 邱远猷 《北方论丛》 CSSCI 1991年第6期11-18,共8页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半个多世纪来我国史学界非常重视这次革命历史的研究。建国以来辛亥革命史研究成果丰富,高潮迭起。虽然中经“文革”的严重破坏,但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广大史学工作者解放思想,拓展视野,
关键词 辛亥革命史 述略 革命历史 中国近代史 史学工作者 研究成果 “文革”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之由来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亚玫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59-61,共3页
孔子以前无儒名。“儒”的名称,最初见于《论语·雍也》。《墨子》中有《非儒》篇。《荀子》中有《儒效》篇。《韩非子》称儒、墨为显学。《礼记》有《儒行》篇。以上都是较后作品。汉人刘歆有儒出于周代“司徒之官”的说法,其立论... 孔子以前无儒名。“儒”的名称,最初见于《论语·雍也》。《墨子》中有《非儒》篇。《荀子》中有《儒效》篇。《韩非子》称儒、墨为显学。《礼记》有《儒行》篇。以上都是较后作品。汉人刘歆有儒出于周代“司徒之官”的说法,其立论根据是《周礼》。《周礼》在《天官》和《地官》中,有两条非常明白地记载着“儒”。 1.《天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条下云:“四曰儒,以道得民。” 2.《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条下云:“四曰联师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奴隶主贵族 祝宗卜史 天官 周礼 术士 墨子 儒家 韩非子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外交政策
18
作者 周钢 《北方论丛》 CSSCI 1989年第6期30-35,98,共7页
威廉二世是德国的末代皇帝。在位期间,他实行“新方针”,推行“世界政策”,向英国的海洋霸权挑战,他的冲动行为和富有侵略性的演说使德国在国际上受到孤立。
关键词 威廉二世 外交政策 德国 末代皇帝 世界政策 侵略性 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章算术》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价值
19
作者 宋杰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4年第5期43-45,共3页
《九章算术》是我国传统数学的经典著作,它成书于汉代。这部书的内容鲜明地表现了数学和经济的密切联系。据我们统计,在书中的246道算题里,大约有190道是和经济活动有关的应用题,这些算题保存了当时社会经济方面的许多重要史料,为我们... 《九章算术》是我国传统数学的经典著作,它成书于汉代。这部书的内容鲜明地表现了数学和经济的密切联系。据我们统计,在书中的246道算题里,大约有190道是和经济活动有关的应用题,这些算题保存了当时社会经济方面的许多重要史料,为我们研究汉代经济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史料涉及的问题很庞杂,可以粗略归纳为三大类别: (一)汉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如《均输》章第25题,“今有程耕,一人一日发七亩,一人一日耕三亩,一人一日粳种五亩。今令一人一日自发耕耰种之,问治田几何?”叙述了汉代农业的耕作程序和劳动效率。又《衰分》、《均输》章中“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今有一人一日为牡瓦三十八枚,一人一日为牝瓦七十六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 史料价值 经济史料 汉代社会 九章算术 居延汉简 食货志 黄金 汉书 密切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1931—1941) 被引量:8
20
作者 齐世荣 《世界历史》 1987年第4期1-14,共14页
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变,中国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英勇地抵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日本悍强,中国积弱,而又乏外援,张伯伦之流在卢沟桥事变后以为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阿比西尼亚,但是中国的抗战奇迹般地坚持下来了。... 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变,中国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英勇地抵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日本悍强,中国积弱,而又乏外援,张伯伦之流在卢沟桥事变后以为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阿比西尼亚,但是中国的抗战奇迹般地坚持下来了。1931—1941年是中国孤军奋战的时期,斗争异常艰苦,研究抗战这一阶段的中外关系,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中外关系 抗日战争 珍珠港 日本帝国主义 卢沟桥事变 张伯伦 外援 英国 苏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