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发世界的“收藏家”——依恋焦虑与老年囤积行为
1
作者 李姝 《保健医苑》 2024年第10期30-31,共2页
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几位长者,他们的居所仿佛是一座时光的宝库,堆满了“岁月的痕迹”—一旧报纸、破旧衣物、空瓶子、塑料袋……这些看似平凡的物品,在他们眼中却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囤积行为”。
关键词 心理学 依恋焦虑 旧报纸 塑料袋 不可替代 收藏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智慧养老,让家成为养老的最优选择
2
作者 刘亚明 《保健医苑》 2025年第3期23-25,共3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安享晚年,而不是去陌生的养老院,强迫自己在年迈的时候再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点,家庭辅助养老技术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智能技术赋能下,如何帮助老...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安享晚年,而不是去陌生的养老院,强迫自己在年迈的时候再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点,家庭辅助养老技术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智能技术赋能下,如何帮助老年人在家中更安全、更舒适地度过老年生活,是未来人性化、智能化养老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智慧养老 老年人 家庭辅助养老技术 智能技术 人性化 智能化养老 老年生活 养老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爸妈出游如何才能愉快玩耍
3
作者 刘亚明 《保健医苑》 2025年第1期44-45,共2页
旅游是一种丰富多彩的体验,可以让人们探索新的文化、风景和生活方式。但旅游不仅仅关乎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搭子的选择也尤为重要。都说情侶旅游可以检验两个人是否真的合适,那么与父母旅游则是考验家庭关系和代际互动的紧张时刻,两代人... 旅游是一种丰富多彩的体验,可以让人们探索新的文化、风景和生活方式。但旅游不仅仅关乎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搭子的选择也尤为重要。都说情侶旅游可以检验两个人是否真的合适,那么与父母旅游则是考验家庭关系和代际互动的紧张时刻,两代人都需要在旅行前做好许多心理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互动 旅游 出游 目的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4
作者 吉德力 《中国老年》 2021年第17期43-44,共2页
在我们通常的认知里,老年人的睡眠情况有两个艮明显的特征:一是睡得少,二是早睡早起。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就算是健康的老年人睡得也会少。老年人睡眠轻,夜里醒的次数多。从睡眠结构上来看,一个睡眠周期包括非快速眼动期(NREM)和快速... 在我们通常的认知里,老年人的睡眠情况有两个艮明显的特征:一是睡得少,二是早睡早起。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就算是健康的老年人睡得也会少。老年人睡眠轻,夜里醒的次数多。从睡眠结构上来看,一个睡眠周期包括非快速眼动期(NREM)和快速眼动期(REM),非快速眼动期又可以简单分为浅层睡眠和深层睡眠,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是90分钟的时间,夜里的睡眠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周期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周期 睡眠结构 快速眼动期 NREM 睡眠质量 老年人 生理特点 睡眠情况
原文传递
什么是主观回想感?
5
作者 郭滢 《中国老年》 2021年第1期46-46,共1页
人一上岁数,可能会出现这么一个有意思的记忆现象:客观来说,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我记得可能不像年轻人那么准确,回忆出的细节也没有年轻人多,但主观上我就是觉得回忆出的内容还挺生动鲜明的。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这又会给我的生活带来... 人一上岁数,可能会出现这么一个有意思的记忆现象:客观来说,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我记得可能不像年轻人那么准确,回忆出的细节也没有年轻人多,但主观上我就是觉得回忆出的内容还挺生动鲜明的。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这又会给我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客观记忆和主观记忆我们对一件事的记忆可以分为客观记忆和主观记忆两个维度。客观记忆指记忆的准确性,它反映了对事件的记忆是真是假,是对是错,回忆出的细节是多是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动鲜明 记忆 细节 回忆 有意思 主观 准确性 年轻人
原文传递
认知健康不容忽视
6
作者 李渊柏 《中国老年》 2021年第16期28-28,共1页
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精神病学系为首的研究小组追踪调查了1000余名退伍军人后发现,一个人在20岁时的逻辑分析能力、记忆力和感知力水平,可以准确预测其62岁之后的大脑认知状况。而后者几乎不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和老年后智力训练... 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精神病学系为首的研究小组追踪调查了1000余名退伍军人后发现,一个人在20岁时的逻辑分析能力、记忆力和感知力水平,可以准确预测其62岁之后的大脑认知状况。而后者几乎不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和老年后智力训练的影响。这个研究结果发现未免有些悲观,如果从毕生发展的观点来看,人到老了也可以不断学习和进步。那么如何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健康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分析能力 智力训练 精神病学 感知力 追踪调查 圣迭戈 记忆力 退伍军人
原文传递
笑着变老
7
作者 荀佳伟 《中国老年》 2022年第1期47-47,共1页
人口老龄化社会,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增加,首当其冲的就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会逐渐找上门来,再也回不到一口气爬五层楼的高光时刻了。健康的行为,比如慢走、充足睡眠、戒烟戒酒等是公认的慢性病... 人口老龄化社会,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增加,首当其冲的就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会逐渐找上门来,再也回不到一口气爬五层楼的高光时刻了。健康的行为,比如慢走、充足睡眠、戒烟戒酒等是公认的慢性病的“克星”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尽管这些促进健康的行为具有众多潜在的好处,但许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却很少进行类似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健康 慢性病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高血压 糖尿病 养老负担 充足睡眠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认知健康不容忽视
8
作者 李渊柏 《中国老年》 2022年第4期44-44,共1页
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精神病学系为首的研究小组追踪调查T 1000余名退伍军人后发现,一个人在20岁时的逻辑分析能力、记忆力和感知力水平,可以准确预测其62岁之后的大脑认知状况。而后者几乎不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和老年后智力训练... 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精神病学系为首的研究小组追踪调查T 1000余名退伍军人后发现,一个人在20岁时的逻辑分析能力、记忆力和感知力水平,可以准确预测其62岁之后的大脑认知状况。而后者几乎不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和老年后智力训练的影响。这个研究结果发现未免有些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分析能力 智力训练 精神病学 感知力 追踪调查 圣迭戈 记忆力 退伍军人
原文传递
做个好奇“老”宝宝
9
作者 郭滢 《中国老年》 2021年第13期40-40,共1页
目前,许多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好奇心有所下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好奇心的某些方面有所下降,比如对于他人的好奇,又比如对新知识的好奇,还比如对自己的好奇,老年人可能并不那么热衷于发现新的自己。还有研究会去测量和好奇心相关的一些... 目前,许多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好奇心有所下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好奇心的某些方面有所下降,比如对于他人的好奇,又比如对新知识的好奇,还比如对自己的好奇,老年人可能并不那么热衷于发现新的自己。还有研究会去测量和好奇心相关的一些其他心理特征,这些研究也表明,老年人探索、忍受、思考新事物的意愿,即大五人格测试中的"开放性(openness)"下降;寻求复杂多变、强烈新异感受体验的意愿,即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下降;他们还会更多出现冷漠(apathy),对新事物缺乏兴趣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体验 感觉寻求 大五人格 好奇 心理特征 缺乏兴趣 开放性
原文传递
影响认知健康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10
作者 金梦菡 《中国老年》 2022年第9期48-48,共1页
当我们考虑影响认知的因素时,大脑本身的结构损伤,例如中风或脑瘤,会是十分关健的因素。除了大脑本身的生物学特点,至少还有三个关键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健康。
关键词 生物学特点 结构损伤 关键因素 认知 大脑 健康 关健
原文传递
隔代抚养,有利有弊
11
作者 焉成成 《中国老年》 2020年第13期24-24,共1页
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天伦之乐"的说法,祖辈无比享受着与孙辈开心生活的种种乐趣。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前社会出现了大比例的隔代教养,而由隔代教养产生的家庭矛盾,已然成为中国家庭一大难题,困扰着千家万户,真所谓"养孙... 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天伦之乐"的说法,祖辈无比享受着与孙辈开心生活的种种乐趣。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前社会出现了大比例的隔代教养,而由隔代教养产生的家庭矛盾,已然成为中国家庭一大难题,困扰着千家万户,真所谓"养孙烦恼多"。中国隔代教养规模的大面积形成,从时间点来看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恰好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段。经济处在转型期,双职工家庭比例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职工家庭 隔代教养 有利有弊 家庭矛盾 隔代抚养 转型期
原文传递
我的记忆怎么不如从前了?
12
作者 张汝卓 《中国老年》 2021年第9期40-40,共1页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会遇到以下情况?感觉自己的记忆再不如从前;需要检查一遍,自己是否已经做了某事;有个词就在嘴边,却怎么也想不起那个确切的表述……如果类似情况时常发生,你可能正在经历主观认知障碍。什么是主观认知障碍?主观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会遇到以下情况?感觉自己的记忆再不如从前;需要检查一遍,自己是否已经做了某事;有个词就在嘴边,却怎么也想不起那个确切的表述……如果类似情况时常发生,你可能正在经历主观认知障碍。什么是主观认知障碍?主观认知障碍指观察到自己出现了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而其中又以记忆的下降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不起 主观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下降 记忆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智商和变老的秘密
13
作者 张汝卓 《中国老年》 2022年第7期49-49,共1页
人们对变老的主观体验也不尽相同。抛开实际年龄不谈,你认为自己现在多少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你的主观年龄。研究发现,那些主观年龄小于实际年龄的老年人身心更加健康。跨越50多年的追踪研究有人可能会说,老是一种心态,在很大程... 人们对变老的主观体验也不尽相同。抛开实际年龄不谈,你认为自己现在多少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你的主观年龄。研究发现,那些主观年龄小于实际年龄的老年人身心更加健康。跨越50多年的追踪研究有人可能会说,老是一种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年龄 主观体验 追踪研究 老年人 身心
原文传递
老夫老妻了,谁更离不开谁?
14
作者 刘雪萍 《中国老年》 2021年第5期40-40,共1页
“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是我们对每一对新人的祝福。在西式婚礼里有一句誓言是:“不离不弃,直至死亡把我们分开……”当死亡把白头到老的爷爷奶奶分开时,谁会更受不了这打击?对2180名67-102岁的男性和女性进行调查发现:在7年间经历了婚... “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是我们对每一对新人的祝福。在西式婚礼里有一句誓言是:“不离不弃,直至死亡把我们分开……”当死亡把白头到老的爷爷奶奶分开时,谁会更受不了这打击?对2180名67-102岁的男性和女性进行调查发现:在7年间经历了婚姻状况变化,尤其是丧偶之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生活满意度都下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婚姻状况 白头偕老 西式婚礼
原文传递
越害怕变老的人老得越快
15
作者 文小宁 《保健与生活》 2019年第15期50-50,共1页
美国著名作家贝蒂·弗里丹曾说:“老去并不是青春的逝去,而是开启了一个充满着机会和力量的新阶段。”然而,并不是所有人对变老的态度都能够如此积极。对很多人来说,变老或许只是意味着身体饱受疾病折磨,记忆力下降,行动速度变慢,... 美国著名作家贝蒂·弗里丹曾说:“老去并不是青春的逝去,而是开启了一个充满着机会和力量的新阶段。”然而,并不是所有人对变老的态度都能够如此积极。对很多人来说,变老或许只是意味着身体饱受疾病折磨,记忆力下降,行动速度变慢,胃口变差,皱纹越来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怕 记忆力下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