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业分类的工业用地演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文雯 周丁扬 +1 位作者 苏珊 田盈盈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39,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和发展"双转型期"北京市工业行业用地演变特征。研究方法:基于2007—2015年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重心转移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和行业三个维度探讨了北京市工业用地演变特征。研究结...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和发展"双转型期"北京市工业行业用地演变特征。研究方法:基于2007—2015年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重心转移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和行业三个维度探讨了北京市工业用地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总面积及各行业受让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出让行业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但出现由"现代制造业"向"高新技术工业"转变的趋势;出让工业用地集中分布于距市中心20—40 km的近郊区,具有明显的工业园区指向性和近郊区环状集聚态势,不同行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工业用地出让重心经历了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转移的过程。研究结论: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应加大高新技术工业集聚范围和集聚程度,并引导工业配套科教文卫福利服务业向西南方集聚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转型期 工业用地出让 时空分异 行业分布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黄芩有效成分含量的地理差异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祎 江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5-649,共5页
黄芩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药用植物之一,市场需求量极大.受气象因子的影响,黄芩野生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进而影响黄芩在不同地区的利用价值.本文通过总结不同产地黄芩信息,探讨其有效成分含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 黄芩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药用植物之一,市场需求量极大.受气象因子的影响,黄芩野生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进而影响黄芩在不同地区的利用价值.本文通过总结不同产地黄芩信息,探讨其有效成分含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产地有效成分含量间的差异性,为保证黄芩资源利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1)我国黄芩分布范围内,野生黄芩可达到中国药典的标准的概率为77%;2)年平均降水量是影响黄芩根部黄芩苷含量的主导因子;3)相较于其他道地产区,河北省的黄芩2种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性好,符合中药现代化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野生 黄芩苷 黄芩素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主要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海云瑞 马菁 姜广辉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8期54-57,F0002,共5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现象日益加剧,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和管理已迫在眉睫。为了研究北京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绘制了北京市植物入侵梯度图,分析了各区县相关因素对外来入侵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现象日益加剧,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和管理已迫在眉睫。为了研究北京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绘制了北京市植物入侵梯度图,分析了各区县相关因素对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密度与外来人口数、耕地面积、公路里程数、货运周转量、自然保护区数量、旅游人数、林分起源等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均有影响,北京地区的耕地面积、货运周转量、自然保护区数量、旅游人数与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状况有较高相关性,最后探讨了防范外来入侵植物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外来入侵植物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关系分析——以雅江县食用菌产业园为例
4
作者 高雅 董孝斌 +2 位作者 张玉芳 牙茜葭 刘梦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以雅江县食用菌产业园区的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构建生态减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产业园区建设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贫困户减贫的效果,综合评估产业减贫模式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园区的食用菌产业系统比传统... 以雅江县食用菌产业园区的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构建生态减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产业园区建设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贫困户减贫的效果,综合评估产业减贫模式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园区的食用菌产业系统比传统农田系统更具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更高的供给功能和文化功能能值服务量,其减贫效果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提供同等生态系统服务的情况下,食用菌产业系统提供的生态减贫能力强于农田系统,一定程度上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能值分析 减贫 产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来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冯舒 赵文武 +1 位作者 陈利顶 吕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57-3966,共10页
严重的水土流失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剧了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退化,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服务不断下降。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问题,我国学者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围绕"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水土流失过程-生... 严重的水土流失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剧了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退化,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服务不断下降。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问题,我国学者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围绕"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水土流失过程-生态系统服务"的框架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和总结2010年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区域比较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耦合研究、生态服务权衡方法和模型构建等方面比较缺乏。建议未来黄土高原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应加强区域尺度上的综合研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深化景观格局演变的形成机理;进一步开展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定量识别方法学研究,开发格局-过程耦合模型;加强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研究,同时开展相应的实证性研究,研发适宜的生态服务权衡模型,进而深入探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景观格局 生态过程 生态恢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带草地蒸散发及波文比观测与比较:涡动相关及波文比系统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佩 马琪顺 +3 位作者 王家琪 黄洁钰 李炜 张赐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3-459,共7页
蒸散发的精确观测及估算是水资源管理及水文遥感验证的基础。该文利用已有的涡动塔观测数据集,配合波文比系统进行了同步观测,对二者观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涡动相关法和波文比方法估算的蒸散发均值及季节变动分别为298.73... 蒸散发的精确观测及估算是水资源管理及水文遥感验证的基础。该文利用已有的涡动塔观测数据集,配合波文比系统进行了同步观测,对二者观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涡动相关法和波文比方法估算的蒸散发均值及季节变动分别为298.73±128.58 W·m-2和272.37±116.87 W·m-2,整体而言这两种方法所观测的蒸散发较为一致,决定系数R2=0.75,平均相对误差小于6%。较涡动相关法,波文比方法估算潜热较低。生长季内,植被在生长初期及割草期出现明显的差别,表明波文比系统在植被生长旺盛期测量潜热效果更为稳定。两种方法估算的波文比具有相似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动趋势。波文比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动,其变动均值及标准差为0.21±0.42;其日变化与太阳辐射相关度较强(R2变动为0.41~0.52),其季节变化与叶面积指数(LAI)具有较高的非线性相关性(R2=0.65),而土壤水分对季节变动影响较小。该研究表明:在温带湿润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的生长很大程度上调节着该系统能量的分配。以上研究结果对波文比系统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涡动相关法 能量平衡波文比法 日变化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IM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青海湖布哈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一飞 陈慧颖 +1 位作者 张淑兰 黄永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8-214,共7页
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利用SWIM模型模拟了该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布哈河流域在未来3个时期(2016—2035年、2046—2065年和2081—2100年)径流深、实际蒸散量和深层渗漏量的变化及其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模型对布哈河流... 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利用SWIM模型模拟了该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布哈河流域在未来3个时期(2016—2035年、2046—2065年和2081—2100年)径流深、实际蒸散量和深层渗漏量的变化及其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模型对布哈河流域径流的模拟结果较为理想,表明SWIM模型在高寒地区有较强的适用性;2)随着降水的增加和气温的持续上升,流域的径流深和实际蒸散量在2100年前会持续增加,而深层渗漏量则先下降后上升;3)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有季节差异性,其对深层渗漏量的影响集中于7、8月,而对径流深和实际蒸散量的影响主要在6—8月期间;4)流域各水文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SWIM模型 青海湖 布哈河流域 水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现状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思洋 朱文泉 +2 位作者 江源 董满宇 郑周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8-365,共8页
生态现状评价是开展区域规划和生态管控的前提基础,本研究以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支撑,从地形、生物、土壤和人类活动4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现状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现状进行了评价,... 生态现状评价是开展区域规划和生态管控的前提基础,本研究以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支撑,从地形、生物、土壤和人类活动4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现状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现状进行了评价,获得了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现状分布图.结果表明: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状况达到优等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的森林覆盖区,其面积约为24 16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8%;达到良等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良好的东南部农耕区,面积约为169 23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37%;一般等级的地区面积最大,约为454 510km^2,占总面积的46.65%,广泛分布在巴基斯坦的中西部和中国喀什的中部和东部;差等级的地区面积约为326 390km^2,占总面积的33.50%,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和沙漠地区.本研究得到的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现状分布图,可为优化中巴经济走廊的产业类型、结构、规模和布局,完善区域生态保护设施和措施,提升投资区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供数据支撑和规划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生态评价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水力结构特征及其干旱适应策略 被引量:24
9
作者 龚容 徐霞 +3 位作者 田晓宇 江红蕾 李霞 关梦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984-4993,共10页
水分胁迫是干旱半干旱区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以干旱半干旱区的3种锦鸡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从生态适应策略角度来分析3种锦鸡儿植物产生生态分离的原因。对三种锦鸡儿属植物茎干叶片的显微结构、生理功能(导水率、光合速率以及水分... 水分胁迫是干旱半干旱区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以干旱半干旱区的3种锦鸡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从生态适应策略角度来分析3种锦鸡儿植物产生生态分离的原因。对三种锦鸡儿属植物茎干叶片的显微结构、生理功能(导水率、光合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测定,并统计了3种锦鸡儿植株的形态特征,如一、二级枝的直径、长度、末端叶面积。结果表明:三种锦鸡儿属植物都能形成较小的导管直径来适应旱生环境,但是在导水结构上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中间锦鸡儿的导管直径最小,次脉密度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柠条锦鸡儿的导管直径、叶片厚度和比叶重(LMA)最大。小叶锦鸡儿在导水率下降50%时的水势(P_(50))最大,水分胁迫时极易发生栓塞,但正是由于导管的栓塞降低了水分运输效率,使其在旱生环境中能够通过减少水分的供应来降低水分的丧失,从而保证自身生长的水分需求;而中间锦鸡儿则主要通过减小导管直径来适应旱生环境;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抗栓塞能力最强,抗旱性最好,同时柠条锦鸡儿可以通过减少蒸腾面积来减少水分的丧失。植物的导管直径大小、叶片厚度、LMA、叶脉密度对植物导水速率、光合速率等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特征 导水结构 导水率 干旱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型和地形因子对太岳山森林地表凋落物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峰 赵鸣飞 +5 位作者 康慕谊 王宇航 王国义 邢开雄 陈晨 施晶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3-498,共6页
森林地表凋落物是树木生长所需矿质养分的重要储库,探索森林凋落物矿质元素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植物—凋落物—土壤的反馈机制.本研究选择涵盖整个太岳山的9个不同海拔梯度,采样收集森林地表凋落物并同时记录环境因... 森林地表凋落物是树木生长所需矿质养分的重要储库,探索森林凋落物矿质元素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植物—凋落物—土壤的反馈机制.本研究选择涵盖整个太岳山的9个不同海拔梯度,采样收集森林地表凋落物并同时记录环境因子特征,经实验室分析测定样品中的6种重要矿质元素,包括磷(P)、硫(S)、钾(K)、钙(Ca)、镁(Mg)、铁(Fe)的质量分数,并分析林型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对凋落物矿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是凋落物S质量分数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单独解释了S质量分数变异的40%;凋落物P和Ca质量分数变异主要是由林型、海拔和二者的交互作用造成的;然而,林型和地形因子对凋落物中K、Mg、Fe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差别反映了矿质元素受植物生理调节及其在凋落物中固持能力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生态系统矿质养分循环建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坡度 坡向 养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耗的平衡与盈余——以密云县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雪超 位贺杰 +5 位作者 鲁纳川 徐子涵 樊围国 董孝斌 刘艳 赵亚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6-371,共6页
全面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以及定量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价值的评估体系,基于遥感、统计、调研等多源数据对密云县1998和2013年的生态... 全面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以及定量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价值的评估体系,基于遥感、统计、调研等多源数据对密云县1998和2013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及消耗进行评估,并分析了1998—2013年密云县"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密云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价值远大于消耗价值,这主要由其区位功能定位决定;密云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价值、消耗价值均明显增加,但消耗增长率远大于供给增长率,这主要是由社会的快速发展引起;密云县及密云水库在供给北京市饮用水、保护生态屏障甚至维护地区稳定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给予其生态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 生态系统服务消耗 密云县 密云水库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气温梯度中国森林生物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霞 徐霞 +2 位作者 龚容 江红蕾 田晓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8-464,共7页
基于长期定位监测的森林生物量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利用生物量加权计算法和空间关联法,研究气温梯度下中国森林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森林总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随着温度梯度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随着气温的增加而持续升高,当气温达到... 基于长期定位监测的森林生物量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利用生物量加权计算法和空间关联法,研究气温梯度下中国森林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森林总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随着温度梯度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随着气温的增加而持续升高,当气温达到一定值,森林总生物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继而又逐渐上升最后下降趋势.地上生物量随着温度梯度变化有微小差别,随着气温的增加而直接下降,继而又逐渐上升,最后呈下降趋势,在低温前期没有上升的趋势.2)植物地上生长与地下生长对温度有不同的响应机制,具有滞后效应.3)对森林生物量总贡献,地上生物量比地下生物量贡献大,茎生物量比枝叶生物量贡献大.以上结果表明了我国森林生物量随着气温的变化有明显规律可循,气温对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梯度 森林生物量 置信区间 地理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居工程实施背景下牧民的生计风险及应对策略——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海英 李波 +1 位作者 邬志龙 代旭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7-252,共6页
阿勒泰地区是全国和新疆自治区的重要牧区之一,在退耕还林(草)工程、牧民定居工程等农牧业重大政策实施过程中,当地农牧户也面临各种生产生活压力,暴露于各种风险之中.本文通过对阿勒泰地区牧民进行随机入户调查,探讨了牧民面临的主要... 阿勒泰地区是全国和新疆自治区的重要牧区之一,在退耕还林(草)工程、牧民定居工程等农牧业重大政策实施过程中,当地农牧户也面临各种生产生活压力,暴露于各种风险之中.本文通过对阿勒泰地区牧民进行随机入户调查,探讨了牧民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并采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牧民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牧民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为市场风险、就业风险、子女教育/婚姻风险、医疗风险等,牧民最担心的生计风险为子女教育/婚姻问题,其次是医疗风险.2)牧民最常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是政府救济,也会采取寻求他人帮助、社会保险、出售资产、外出务工等应对策略,最少采用的应对策略是孩子辍学.3)金融资本、人力资本是影响牧民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物质资本、自然资本次之,社会资本影响最弱.从提高牧民生计风险抵御能力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牧民稳定定居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居工程 阿勒泰地区 生计风险 应对策略 生计资本 Probit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学敏 李强 《全球化》 2017年第8期31-46,共16页
引入第三方评估是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第三方评估的核心内容是两“率”一“度”: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和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经过2016年试评估和2017年正式评估,揭示出精准扶... 引入第三方评估是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第三方评估的核心内容是两“率”一“度”: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和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经过2016年试评估和2017年正式评估,揭示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三保障”中的“健康扶贫”存在“算账脱贫”和“被脱贫”现象,有些驻村帮扶工作未落到实处,不同帮扶单位的帮扶成效差异明显,各地以“赶考”“应试”的心态对待第三方评估,评估中的外部“干扰”严重等。为保证第三方评估的独立、客观、公正,需要在评估中处理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注重细节判定和甄别,理解基层扶贫干部工作的艰巨性,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挖掘精准扶贫工作的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工作成效 第三方评估 两“率”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地调研与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学敏 《全球化》 2017年第2期75-84,共10页
基于实地调研,认为地方实现精准脱贫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当前的形势下,解决贫困问题最大的困难还是要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创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精准脱贫,地方政府必须要有大的发展思路和规... 基于实地调研,认为地方实现精准脱贫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当前的形势下,解决贫困问题最大的困难还是要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创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精准脱贫,地方政府必须要有大的发展思路和规划,这远比具体扶持一个农户的脱贫致富更重要也更有意义;基于"负所得税"考虑,可以让现行的精准扶贫政策更"精准"。通过实施"负所得税",可以催生贫困户"自助"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经济周期 区域发展规划 负所得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和植被指数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裴婷婷 李小雁 +3 位作者 吴华武 吴秀臣 陈英 谢保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125,F0003,共8页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连接了碳循环和水循环,是碳水耦合的重要参数。全面深入理解WUE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预测陆地表面-大气相互作用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至关重要。该文基于大尺度遥感归一化植被指...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连接了碳循环和水循环,是碳水耦合的重要参数。全面深入理解WUE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预测陆地表面-大气相互作用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至关重要。该文基于大尺度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ation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以及温度和降水栅格数据,采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总初级生产力和蒸散产品计算2000—2014年黄土高原生态系统WUE,运用岭回归探究黄土高原WUE对温度、降水和NDVI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沿西北-东南随降水量的增加,黄土高原多年均WUE逐渐降低,且黄土高原西南部高海拔地区WUE最低;同时,WUE的年际变化明显,以2011年为转折点,2012—2014年WUE明显高于其他年份。2)WUE对温度的敏感性在整个黄土高原呈现正值,WUE对降水和NDVI的敏感性存在阈值效应,即小于500mm降水量,WUE随降水和NDVI的增加而升高,超过550mm降水量,WUE则随降水和NDVI增加而降低。3)草地和灌丛WUE与NDVI正相关,森林WUE与NDVI负相关;灌丛WUE对温度和降水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森林和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回归 植被指数 水分利用效率 敏感性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政策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田晓宇 徐霞 +2 位作者 江红蕾 龚容 关梦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5-30,共6页
基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太仆寺旗1995、2000、2005和2008年四期土地利用现状和同时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CLUE-S模型理论框架,结合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设定生态效益最优、经济效益最优、综合效益最优、现状及预测五种情... 基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太仆寺旗1995、2000、2005和2008年四期土地利用现状和同时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CLUE-S模型理论框架,结合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设定生态效益最优、经济效益最优、综合效益最优、现状及预测五种情景,并基于五种情景,对太仆寺旗的土地利用数量需求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优化配置。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导致区域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化,但其综合效益与生态效益变化趋势一致。从用地结构来看,太仆寺旗的土地利用现状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通过综合最优目标的优化,耕地、草地和其他用地在优化后的比例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0.34%、35.33%和12.48%,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分别提高了6.2%、2.1%和3.89%,并且向着更加生态与集约的方向发展。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上来看,其东北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显著,退耕还林(草)政策仍是导致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今后,只有以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才能保证在现状土地利用效益不减少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增加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土地利用既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又能提高其经济产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土地利用空间配置 太仆寺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城市扩展过程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影响研究--以呼包鄂地区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丁美慧 孙泽祥 +1 位作者 刘志锋 何春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4-621,共8页
评价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城市扩展过程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是揭示区域城市扩展过程生态效应的基础。以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呼包鄂地区为例,基于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评价了该地区20... 评价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城市扩展过程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是揭示区域城市扩展过程生态效应的基础。以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呼包鄂地区为例,基于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评价了该地区2000-2015年城市扩展过程对NP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呼包鄂地区城市扩展导致NPP明显增加,2000-2015年城市扩展区域NPP均值从429.67 NDVI·PAR增加到489.71 NDVI·PAR,增加了13.97%。呼包鄂地区以城市土地占用草地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扩展方式是城市扩展区域NPP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 呼包鄂地区 城市扩展过程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波 付奇 张新时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93,共3页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化解生态危机严峻形势,摆脱资源环境约束这一发展短板的应对之策,还是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达成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价值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化解生态危机严峻形势,摆脱资源环境约束这一发展短板的应对之策,还是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达成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价值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并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2017年7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用九个"我们"深刻阐述了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巨大变革,其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概括为"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本期特刊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笔谈文章,从理论与实践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解读,希冀通过学术界的关注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干旱区 毛泽东 生态文明研究格局 生态观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鸟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20
作者 张征恺 黄甘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357-3367,共11页
我国的城市鸟类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城市鸟类学也有了较快发展。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城市鸟类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城市"和"鸟类"为主题词检索了1950... 我国的城市鸟类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城市鸟类学也有了较快发展。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城市鸟类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城市"和"鸟类"为主题词检索了1950—2015年间发表的文章,筛选获得128篇文章,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综述。结果显示,城市鸟类学发表文章数量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增加,由1981—1990的年均0.7篇跃升至2011—2015年的年均11.6篇。研究地涉及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57个城市。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城市鸟类的群落结构和分布、影响城市鸟类的主要环境因素和城市鸟类的保护实践。综述发现,不同城市环带位置,城市中不同生境组合会影响城市的鸟类群落结构;不同尺度上的环境因素会对鸟类的分布、繁殖、觅食和生理情况产生多种影响,而城市化是影响这些环境因素的主要驱动力;鸟类栖息地规划以保护城市中自然栖息地,增加其景观连通性促进鸟类保护,鸟类招引技术主要通过补充巢资源和食物资源促进鸟类保护。然而,由于资源限制,有关城市鸟类的长期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已有研究中城市鸟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也鲜有涉及。为此,对我国城市鸟类学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展望,城市鸟类学研究应加强城市绿地鸟类招引措施的生态影响研究,进一步发掘城市鸟类的自然体验与环境教育价值,并促进民间爱好者参与长期系统性城市鸟类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学 城市 中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