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项机制帮助少年犯走上自新之路——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创新机制加强少年审判工作 |
胡羽
王义嫔
|
《中国审判》
|
2008 |
1
|
|
2
|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审判大楼 |
|
《法庭内外》
|
2007 |
0 |
|
3
|
北京市青少年抢劫犯罪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赵学军
袁煜驰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
2019 |
0 |
|
4
|
青年法官的新课堂——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探索商事审判青年法官带教新形式 |
付蕾
|
《法庭内外》
|
2010 |
0 |
|
5
|
陪审制大合议庭事实审与法律审分离的程序保障--以北京市法院大合议庭陪审机制试点为基础 |
龚浩鸣
梅宇
|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6
|
打造党群司法服务站 建强深山战斗堡垒——北京门头沟法院斋堂法庭党建工作纪实 |
谢耀宗(文/图)
|
《人民司法》
|
2024 |
0 |
|
7
|
个人信息保护案件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辨与构建——以公益诉讼案件为视角 |
张艺伟
朱慧敏
|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执破衔接”实施的困境反思与制度改进--以破产启动职权主义为视角 |
张世君
李雨芊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2020 |
6
|
|
9
|
网络缓存的法律认定及其规制——以快播案为分析视角 |
吴沈括
何露婷
|
《财经法学》
|
2019 |
2
|
|
10
|
在青少年罪犯改造中实行肯定性评价机制的价值及设想——以心理学自我概念理论为根据 |
赖修桂
赵学军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07 |
0 |
|
11
|
疫情防控中 强制隔离措施的理解与适用 |
李凌云
陈杰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2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民法庭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完善 |
龚浩鸣
|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3
|
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分案审理制度的程序规制——兼论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平衡 |
赵学军
|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
2009 |
2
|
|
14
|
行政诉讼立案制度的模式选择与规范运行 |
李凌云
|
《西部法学评论》
|
2017 |
4
|
|
15
|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
张永健
马婧怡
|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
2014 |
2
|
|
16
|
论强制医疗制度中鉴定人出庭作证义务 |
陈峰
马冬梅
|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7
|
人民法庭参与社会治理70年:回顾与展望 |
李凌云
陈杰
|
《现代法治研究》
|
2020 |
5
|
|
18
|
机动车所有人在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的民事责任 |
吕玉宝
|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
2003 |
4
|
|
19
|
关于“瑕疵病历”真实性的司法认定 |
张广
|
《中国卫生人才》
|
2016 |
3
|
|
20
|
医疗费司法审查的法律问题探析 |
张广
|
《中国卫生人才》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