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膦酸胆碱合剂处理对北京市夏玉米不同密度下茎秆形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裴志超 张泽山 +2 位作者 宋慧欣 周继华 郎书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72-76,共5页
针对北京市夏玉米种植密度偏低,若密植则群体倒伏率增加,单株性状恶化等限制产量增加的问题,采用磷酸胆碱合剂处理夏玉米,探索化学调控处理后夏玉米的增密和增产空间。研究结果表明:磷酸胆碱合剂处理后,高密度(90 000株/hm2以上)条件下... 针对北京市夏玉米种植密度偏低,若密植则群体倒伏率增加,单株性状恶化等限制产量增加的问题,采用磷酸胆碱合剂处理夏玉米,探索化学调控处理后夏玉米的增密和增产空间。研究结果表明:磷酸胆碱合剂处理后,高密度(90 000株/hm2以上)条件下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显著降低,基部第三节间长度显著缩短、茎粗和单位长度干物重显著增加;穗部性状(穗长、穗直径、秃尖长)改善,倒伏率降低,收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最终表现为高密度条件下产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磷酸胆碱合剂 茎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通州区示范地膜覆盖栽培中草药地黄取得高效益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春兰 曹振启 刘瑞芳 《北京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北京 地黄 中草药 地膜覆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通州高温季节菇棚生物覆盖技术与示范
3
作者 臧春龙 杨莉莉 +2 位作者 崔永恒 崔建丽 王黎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8-9,共2页
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宋庄镇双埠头村开展菇棚生物覆盖新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结果显示,利用生物覆盖与当地传统的利用遮阳网遮光降温的香菇产量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但子实体农艺性状优于后者,销售价格较高,而且蔓生蔬菜作物也能获得一... 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宋庄镇双埠头村开展菇棚生物覆盖新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结果显示,利用生物覆盖与当地传统的利用遮阳网遮光降温的香菇产量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但子实体农艺性状优于后者,销售价格较高,而且蔓生蔬菜作物也能获得一定收益,因此示范单位面积总体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季节 菇棚生物覆盖 技术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增加密度为核心,集成推广玉米高产创建技术体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宋慧欣 付铁梅 +6 位作者 杨殿伶 朱青雁 张玉祥 王风英 高东 李玉泉 徐向东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117,共4页
北京市在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根据实施目标和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确定了以增密为核心的"一增二改三提高"技术方案,集成建立了新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在示范区强化推广应用。两年共建立示范区7114hm2,实现了... 北京市在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根据实施目标和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确定了以增密为核心的"一增二改三提高"技术方案,集成建立了新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在示范区强化推广应用。两年共建立示范区7114hm2,实现了单位面积产量的稳定跨越和总产增加,带动北京市玉米单产从全国中下水平上升至中上水平,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水平开避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创建 增密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早春日光温室小果型南瓜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周永香 崔永恒 +2 位作者 姚发翠 张光伟 马占武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3,50,共2页
小果型南瓜不仅外观靓丽,适宜观光采摘,而且其口感甜糯,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亲睐和种植户欢迎。在北京地区利用日光温室进行早春小果型南瓜栽培,产量高,避免了长途远运,方便了市民选购和节假日观光采... 小果型南瓜不仅外观靓丽,适宜观光采摘,而且其口感甜糯,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亲睐和种植户欢迎。在北京地区利用日光温室进行早春小果型南瓜栽培,产量高,避免了长途远运,方便了市民选购和节假日观光采摘需求,经济效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型南瓜 日光温室 高产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早春日光温室小果型西瓜平茬再生栽培技术
6
作者 周永香 崔永恒 +2 位作者 姚发翠 张光伟 马占武 《中国瓜菜》 CAS 2014年第6期58-58,共1页
日光温室早春小果型西瓜12月底进行嫁接育苗,2月初定植,5月初开始成熟。5月中旬采摘完毕后,在嫁接口以上25-30cm处进行平茬再生栽培,选留2条健壮侧蔓,加强肥水管理及做好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6月初即可授粉,7月初成熟采摘。平... 日光温室早春小果型西瓜12月底进行嫁接育苗,2月初定植,5月初开始成熟。5月中旬采摘完毕后,在嫁接口以上25-30cm处进行平茬再生栽培,选留2条健壮侧蔓,加强肥水管理及做好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6月初即可授粉,7月初成熟采摘。平茬再生栽培正值高温高湿季节,西瓜生长快,单瓜偏小。平均单瓜质量1-1.5kg,667m2产量在2000kg左右。该技术可作为搭配茬口,缩短采摘间隔期,还可省去育苗、定植缓苗时间,降低费用投入,按1株苗1元的成本计算,每667m2仅种苗一项就可节省开支2500元,节支增收效果明显。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栽培技术 平茬再生栽培 小果型西瓜 日光温室 早春 北京 高温高湿季节 嫁接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夏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7
作者 周永香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08年第5期5-6,共2页
随着京郊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北京市通州区农业生产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夏播玉米生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本区的夏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夏播玉米 品种更新 合理密度 配套技术
原文传递
提升北京市通州区耕地质量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8
作者 郑雅莲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0年第5期15-18,共4页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对耕地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摸清北京市通州区耕地质量情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取土、化验、调查和分析的工作,初步掌握了现阶段耕地质量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都市农业 现状
原文传递
2012年北京市通州区观赏春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莉莉 张亚男 +1 位作者 王鹏 纪淑珍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2年第11期27-28,共2页
2012年3—7月。通过种植5种观赏型春油菜品种,对生长发育和花期观赏效果等项目进行比较研究,找出适合北京市通州地区种植的观赏型春油菜品种,为本地区推行观赏型春油菜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春油菜 观赏 品种
原文传递
2007-2008年北京市通州区耕地质量现状及提升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万军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耕地土壤质量由土壤肥力状况、土壤安全状况直接构成,并且通过产出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间接反映。通州区是北京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其耕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全区种植业的发展水平和北京市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2007-2008年采用... 耕地土壤质量由土壤肥力状况、土壤安全状况直接构成,并且通过产出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间接反映。通州区是北京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其耕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全区种植业的发展水平和北京市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2007-2008年采用取样、实地调查和化验、统计的方法得出:2007年北京市通州区耕地资源总面积为35800hm2,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类型为潮土,全区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5.64g/kg、1.07g/kg、46.15mg/kg和139.32mg/kg,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目前耕地质量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升耕地质量,保证通州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质量现状 问题 通州区
原文传递
北京市通州区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雅莲 吴万军 赵广茹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2年第7期35-38,共4页
为加强北京市通州区耕地质量管理,提高耕地的地力水平打下良好基础,2007年,北京市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根据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全区40051.7hm2耕地4007个代表样点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化验,所得结果以《耕地限制... 为加强北京市通州区耕地质量管理,提高耕地的地力水平打下良好基础,2007年,北京市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根据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全区40051.7hm2耕地4007个代表样点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化验,所得结果以《耕地限制类型划分及指标评价》为依据,对通州区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建立本区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分析耕地限制原因,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地力评价 改良利用
原文传递
滴灌灌水量对北京春茬露地生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厚成 程明 +3 位作者 安顺伟 贾松涛 孟范玉 岳焕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0,共5页
为了探索春茬露地生菜滴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水量,设置了4种不同的滴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对生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梯度范围内,不同的灌水量对生菜的株高、球径、Vc含量、硝酸盐含量等指标影响不显著,但... 为了探索春茬露地生菜滴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水量,设置了4种不同的滴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对生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梯度范围内,不同的灌水量对生菜的株高、球径、Vc含量、硝酸盐含量等指标影响不显著,但极低水量处理的展开度、叶片数、单球重以及产量均显著低于高水处理。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外,中水处理植株各指标均与高水处理差异性不显著。低水处理植株展开度、叶片数、单球重等指标与高水处理差异性不显著,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极低水量处理和高水处理,且该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达到最大,为33 kg/m^3。综合考虑植株生长、品质、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等要素,低水处理(实际灌水93.3 mm)最适宜春茬露地生菜的生产,其产量达到了41.96 t/hm^2。研究得出了春茬露地生菜各生育时期的作物系数,可以为实现春茬露地生菜滴灌施肥条件下的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露地生菜 灌水量 产量 作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推广方法 深入推进科技入户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吉红 王俊英 +1 位作者 周永香 田满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87,共3页
北京市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3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到位率、转化率,初步探索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机制,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同时,这项工程的实施激发了农技人员... 北京市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3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到位率、转化率,初步探索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机制,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同时,这项工程的实施激发了农技人员学习真本领的积极性,丰富了农村工作经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农技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实践证明,做好科技入户工作的前提是确定好入户对象;其次要选好"科技",科技的选择要以农民需求为目的,切忌盲目向基层乱推;科技入户工程的关键在于"入",入户的方法直接关系到科技入户工程的效果。监督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也是保证科技入户工程取得实效、持续开展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方法 科技入户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北京地区春大棚栽培黄瓜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春秀 毛爱军 +1 位作者 王鹏 王永健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5-127,共3页
选取‘京研108'、‘京研108-1'、‘京研109'、‘京研207'、‘京研105'、‘京研106'、‘京都082'、‘中农16'共8个品种进行春季保护地品种比较试验,比较了供试品种的生长势、开花结果习性、抗病性、产... 选取‘京研108'、‘京研108-1'、‘京研109'、‘京研207'、‘京研105'、‘京研106'、‘京都082'、‘中农16'共8个品种进行春季保护地品种比较试验,比较了供试品种的生长势、开花结果习性、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新品种‘京研105'和‘京研207'的产量最高,达76 500 kg/hm^2;‘京研108'、‘京研108-1'、‘京研109'产量和对照持平,产量为69 000~73 500 kg/hm^2,‘京研108'、‘京研108-1'、‘京都082'综合性状均与对照没有本质区别,在抗病性上优于对照。试验筛选出与对照‘中农16'相当,或优于对照的品种,推荐‘京研108'、‘京研108-1'、‘京都082'为适合北京地区春大棚栽培的黄瓜优良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栽培 春季蔬菜 黄瓜 品种比较试验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小麦高产优质品种筛选试验
15
作者 曹海军 张泽山 +1 位作者 朱清兰 魏娜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4年第A01期13-16,共4页
目前,北京市通州种植的小麦品种产量水平在400.00~500.00 kg/667 m2,为引进筛选一批产量水平更高、品质更优的小麦新品种,并鉴定其在通州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利用价值,进一步提升通州区小麦产量水平,特别选取农大211、中麦175... 目前,北京市通州种植的小麦品种产量水平在400.00~500.00 kg/667 m2,为引进筛选一批产量水平更高、品质更优的小麦新品种,并鉴定其在通州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利用价值,进一步提升通州区小麦产量水平,特别选取农大211、中麦175、农大212等生产主栽品种和良星99、京麦7、京麦6等新品种集中试验,筛选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做准备。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今年冬季降水多,各品种小麦越冬好,没有死苗茎现象发生。所有品种株高适中,除京麦6和京麦7株高较高,发生部分倒伏外,其余品种均未发生倒伏现象。试验品种中4个品种产量高于对照,增产率在1.0%~6.2%,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轮选987,该品种抗寒性好,成穗率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397.30 kg/667 m2,比对照中麦175(373.90 kg/667 m2)增产6.2%,其品种生育期偏长,对下茬种植籽粒玉米会有一定影响,但下茬种青贮则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建议选择种植。农大211,生育期适中,成穗率较高,穗粒数一般,千粒质量较高,产量381.10 kg/667 m2,增产1.9%。良星99,生育期较长、抗寒性一般,但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较高,产量380.80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8%。京麦6株高偏高,易发生倒伏,但其生育期适中,穗粒数较高,千粒质量一般,667 m2产377.80 kg/667 m2。这4个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中麦175,373.90 kg/667 m2。可以在通州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优质 高产 产量
原文传递
北京市通州区蔬菜地耕地地力评价
16
作者 郑雅莲 金丽华 +1 位作者 吴万军 张娜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2年第A05期94-98,共5页
通过进行蔬菜地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基本查清了北京市通州区蔬菜耕地的肥力质量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为通州区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地力建设,都市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耕地地力... 通过进行蔬菜地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基本查清了北京市通州区蔬菜耕地的肥力质量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为通州区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地力建设,都市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伟业,是一项民心工程、富民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耕地 地力评价 通州区
原文传递
不同叶用甘薯品种在北京地区种植的比较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思帅 李仁崑 +3 位作者 周继华 王俊英 钟连全 崔永恒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0期47-50,共4页
为丰富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叶用甘薯品种,选取13个品种,以福菜薯18号为参照,对比各品种的食用评价、采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结果表明:食用评价方面,鄂菜薯10号、薯绿1号、鄂菜薯1号、鄂菜薯2号、广菜薯5号、浙菜薯1号的综合评分高于对照... 为丰富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叶用甘薯品种,选取13个品种,以福菜薯18号为参照,对比各品种的食用评价、采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结果表明:食用评价方面,鄂菜薯10号、薯绿1号、鄂菜薯1号、鄂菜薯2号、广菜薯5号、浙菜薯1号的综合评分高于对照。采收产量方面,与对照相比,莆薯53、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号的总采收量分别增加14.1%、7.6%、4.6%,其中莆薯53达到显著性差异;广菜薯5号和广菜薯7号分别减少5.1%、6.5%,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单次采收构成,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号、广菜薯5号的单个茎尖平均鲜重较对照增加15%以上,其中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号达到显著性差异;莆薯53的单次平均采收茎数较对照增加6.6%,其中采收前期增幅较为明显。综上,除福菜薯18号外,以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广菜薯5号综合表现较佳,建议进一步生产试验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甘薯 食用评价 采收产量 单次采收茎数 单个茎尖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施肥技术在北京市春玉米上的试验验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娟 曲明山 +5 位作者 郭宁 廖洪 周婕 吴万军 张海伶 赵懿 《中国农技推广》 2016年第9期42-44,共3页
科学施肥是保证产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采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田块面积普遍较小,若依据田块进行推荐施肥,实现实时实地精准管理不经济,实际操作也有难度。2006年以来,北京市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开展多... 科学施肥是保证产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采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田块面积普遍较小,若依据田块进行推荐施肥,实现实时实地精准管理不经济,实际操作也有难度。2006年以来,北京市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开展多点"3414"田间试验制定了不同作物大配方,但"大配方"是否合理,需要进一步验证,同时根据验证结果,调整配方,提高其适应性是实现配方肥落地的重要途径。以京郊春玉米为研究对象,探讨配方施肥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春玉米 农民习惯施肥 田块面积 田间试验 肥料利用率 肥料效应 施肥处理 增产效果 玉米播种面积
原文传递
北京市通州区耕地地力评价与种植业布局
19
作者 郑雅莲 赵广茹 金丽华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2年第6期29-36,共8页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及《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现场调查、采样、化验,依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和《通州区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对通州区耕地地力进行...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及《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现场调查、采样、化验,依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和《通州区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对通州区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建立了本区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分析了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对种植业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为通州区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地力建设、都市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力评价 种植业布局 通州区
原文传递
北京市通州区观赏向日葵露地栽培品种筛选评价试验
20
作者 杨莉莉 张亚男 +1 位作者 纪淑珍 王鹏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4年第6期19-22,共4页
通过对欢乐火炮竹、帕蒂小葵等28个观赏向日葵品种进行筛选评价试验,记录比较各品种的生长特性,综合各项调查结果。8月上旬播种的矮化分枝型品种活力、单杆品种绿天使、分枝型品种宝石红芳等均表现优异,露地观赏效果美观。
关键词 向日葵 品种 观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