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水源条件下的藻类生长成因及控制技术探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慧婷 王敏 +1 位作者 李玉仙 顾军农 《城镇供水》 2016年第6期73-78,共6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进入到水体,使城市供水中的部分水源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藻类污染。藻污染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水质安全带来许多问题,本文将着重对藻类现状、成因及影响因素,给水质、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进入到水体,使城市供水中的部分水源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藻类污染。藻污染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水质安全带来许多问题,本文将着重对藻类现状、成因及影响因素,给水质、制水工艺带来的危害以及除藻方法进行总结,以北京藻类的现状为例对比各种除藻方法的效果,为饮用水供水水质安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藻类 除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处理丹江口水库源水的“零污染”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磊 顾军农 +2 位作者 游晓旭 王晶 李玉仙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9,共5页
通过处理丹江口水库源水的小试及中试探讨了超滤膜在组合工艺中的"角色"和实现"零污染"的可能性。对于城市净水厂而言,超滤膜在组合工艺中应该有适当的处理负荷,同时运用有效的前处理或过滤过程中膜污染控制手段,... 通过处理丹江口水库源水的小试及中试探讨了超滤膜在组合工艺中的"角色"和实现"零污染"的可能性。对于城市净水厂而言,超滤膜在组合工艺中应该有适当的处理负荷,同时运用有效的前处理或过滤过程中膜污染控制手段,保证其既能发挥控制颗粒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作用,同时又能达到简化膜系统运行维护条件,从而保证产水量并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丹江口水库源水 处理负荷 零污染技术
原文传递
对BAF预处理低温水源水系统中硝化细菌的识别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梅 高伟 崔福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0,共5页
生物处理工艺是解决水源水氨氮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但其功能菌属硝化细菌在工艺系统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在低温期生物活性下降,因此识别适应低温水环境的硝化细菌,有利于为其构筑最适生长环境,进而提升工艺降解氨氮的效果。以前期构... 生物处理工艺是解决水源水氨氮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但其功能菌属硝化细菌在工艺系统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在低温期生物活性下降,因此识别适应低温水环境的硝化细菌,有利于为其构筑最适生长环境,进而提升工艺降解氨氮的效果。以前期构建的悬浮填料-沸石曝气生物滤池为基础,研究了经长期低温驯化后,适应低温水环境的菌种及其演替。研究表明,对曝气生物滤池系统中的硝化细菌按属、种进行分类,主要的氨氧化细菌菌属是Nitrosomonas,优势菌种为Nitrosomonas uncultured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um。就亚硝酸盐氧化细菌而言,主要的菌属为Nitrospiraceae Nitrospira和Candidatus Nitrotoga,其中Nitrospiraceae Nitrospira为硝化系统中常见菌属,Candidatus Nitrotoga是新型的、可以功能性替代Nitrospira的菌属,更适在低温环境下生长;进一步将硝化细菌按种进行分类发现,系统中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优势菌种为Nitrospiraunculturedbacterium、Nitrospira uncultured soil bacterium、Nitrospira sp.、Candidatus Nitrospira defluvii和Candidatus Nitrotoga uncultured bacte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细菌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曝气生物滤池 低温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砂过滤单元对超滤膜阻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晓岚 李玉仙 +3 位作者 柴文 游晓旭 王晶 张雯雯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5-49,共5页
为了研究炭砂过滤单元对浸没式超滤膜的影响,以北京市某给水厂的机械加速澄清池出水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混凝沉淀/超滤"和"混凝沉淀/炭砂过滤/超滤"工艺中膜过滤单元的运行特性、膜阻力及出水水质。增加炭砂过滤单元... 为了研究炭砂过滤单元对浸没式超滤膜的影响,以北京市某给水厂的机械加速澄清池出水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混凝沉淀/超滤"和"混凝沉淀/炭砂过滤/超滤"工艺中膜过滤单元的运行特性、膜阻力及出水水质。增加炭砂过滤单元后,跨膜压差(TMP)的上升速度得到缓解,增长率由1.23 k Pa/d下降为0.29 k Pa/d;对不同膜阻力分别进行测量并辅以扫描电镜和三维荧光技术表征膜面及出水水质,发现炭砂滤柱可以截留沉后水中的矾花,使膜的沉积阻力下降了77%;炭砂滤柱还可以有效地吸附色氨酸类蛋白质和腐殖酸等有机物,使UV254由0.026 cm-1下降到0.020cm-1,使膜的孔堵阻力下降了约90%。将炭砂过滤工艺作为膜的预处理单元,其减缓膜污染的能力优于混凝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膜污染 混凝沉淀 炭砂过滤
原文传递
以净水厂污泥制备陶瓷膜支撑体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岚 曹新垲 +3 位作者 谢艳芳 李玉仙 柴文 张山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7-71,共5页
以转鼓脱水的净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干压法将其制备成陶瓷膜支撑体,并对其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经过1 100℃保温3 h烧制后,支撑体孔隙率为61.0%,平均孔径为14.237μm,纯水通量为515.72 L/(m^2·h·k Pa),抗压... 以转鼓脱水的净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干压法将其制备成陶瓷膜支撑体,并对其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经过1 100℃保温3 h烧制后,支撑体孔隙率为61.0%,平均孔径为14.237μm,纯水通量为515.72 L/(m^2·h·k Pa),抗压强度为54.92 k N,维氏硬度为49.3 MPa;净水厂污泥中Si构成陶瓷膜支撑体的主体骨架。利用净水厂的废弃物制造机械强度高、孔隙率大的陶瓷膜支撑体,将兼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厂污泥 陶瓷膜支撑体 制备技术 资源化 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水厂脱水污泥的两种资源化利用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岚 李玉仙 +3 位作者 王敏 曹新垲 游晓旭 丁硕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10期85-90,97,共7页
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角度,以添加30%~50%硅藻土的净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从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及水处理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制备陶瓷膜和陶粒的两种资源化途径,并从经济效益角度对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水厂脱水污泥制备的陶瓷膜耐腐蚀... 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角度,以添加30%~50%硅藻土的净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从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及水处理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制备陶瓷膜和陶粒的两种资源化途径,并从经济效益角度对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水厂脱水污泥制备的陶瓷膜耐腐蚀性能强,过滤性好,纯水通量达到515.72 L/(h·m^2·kPa),对沉淀出水和回流水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6%和77%,可应用于给水处理工艺中。与制备陶粒相比,陶瓷膜原料成本仅占总成本的10%,具有成本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该利用途径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厂脱水污泥 陶瓷膜 陶粒 资源化利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水源水微生物群落解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敏 李玉仙 +2 位作者 常思博 顾军农 林爱武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3-65,共3页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分子克隆文库,并对密云水库水源水中微生物群落分布进行了解析,同时考察了一年内微生物的群落变化,进而评估了出现大规模水介传染病的暴发风险。结果显示,水源水中的细菌群落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着相对稳定的演变...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分子克隆文库,并对密云水库水源水中微生物群落分布进行了解析,同时考察了一年内微生物的群落变化,进而评估了出现大规模水介传染病的暴发风险。结果显示,水源水中的细菌群落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着相对稳定的演变,未出现某种微生物急剧增加或突然暴发的态势,且未发现样品中序列与某种致病菌有直接亲缘关系。因此,该水库水源水发生水介传染病的风险较低。克隆文库分析表明,一年中1月水源水样品的最优势门类为蓝细菌门,所占比例为25.5%;4月蓝细菌门比例上升至39.4%,仍为最大门类;6月、8月、10月水源水中比例最高的为放线菌门,丰度分别为33.8%、35.5%和25.6%。蓝细菌门与放线菌门均为水体中与嗅味相关的细菌群类,应加强对该种微生物的关注,提前做好水厂工艺调整应对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蓝细菌门 放线菌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