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心目中的课堂教学 被引量:1
1
作者 芦咏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2期24-25,共2页
我深爱一线课堂教学。1997年,我开始走进小学课堂,很幸运,听的是特级教师的课。现在想起来,一切都是那么赏心悦目。就在那时,我一下就爱上了课堂教学,只因为那奇妙的互动。后来,我有幸和小学生一起上课,和小学老师们一起备课。我们一起... 我深爱一线课堂教学。1997年,我开始走进小学课堂,很幸运,听的是特级教师的课。现在想起来,一切都是那么赏心悦目。就在那时,我一下就爱上了课堂教学,只因为那奇妙的互动。后来,我有幸和小学生一起上课,和小学老师们一起备课。我们一起探讨课堂驾驭,包括教师在上课时的站位与走位,教师在上课时的提问对象以及提问的顺序,教师设问的线形路径与扇形路径,自主课堂不多于3个核心问题;我们探讨文本,包括文本中的知识结构,文本的编排顺序及其深意,当节课内容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内含的学科文化与学科思想方法、涉及的学科人物;我们探讨学生,包括学生的年龄、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方法,生活经验,兴趣点和生长点,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其背后的蕴意;我们探讨教学设计,包括整节课的结构与流程,主干问题+辅助问题构成的“问题串”,分层设计的内容与时机,推敲每一个提问、每一句措辞,审视每一页的PPT或动画、每一份教具和学具,还有每个环节的时长及其之间的起承转合;我们探讨教师角色,包括教师经验的价值及其不可或缺性,教师角色的转换,即从文本到设计之间、从学生经验到科学概念之间这两次的“转换”功能,以及教学设计者、引领者、分享者与组织者的涵义,教师适切的教学行为——何时开口追问、何时静候不语,鼓励与总结的时机;我们探讨课堂评价,包括鼓励与表扬的区别,言语与非言语的激励方式,教学效果的考查方式,课堂练习,及好课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课堂 自主课堂 课堂评价 问题串 小学老师 编排顺序 课堂教学 课堂练习
原文传递
我心目中的话题讨论
2
作者 芦咏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6期29-30,共2页
继“爱,是满足合理需求、拒绝不合理需求;爱坏人不是纵容坏人干坏事,爱坏人是制止坏人干坏事”之外,在后来的各种对话和交流中,我还悟到:友善,就是有话好好说。真诚,是做适当的自我暴露。勇敢,与眼泪无关,是悲伤之后的行动。温柔,是一... 继“爱,是满足合理需求、拒绝不合理需求;爱坏人不是纵容坏人干坏事,爱坏人是制止坏人干坏事”之外,在后来的各种对话和交流中,我还悟到:友善,就是有话好好说。真诚,是做适当的自我暴露。勇敢,与眼泪无关,是悲伤之后的行动。温柔,是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合作,是基于“个性”的“志”同“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暴露 话题讨论 不合理需求 善解人意 坏人
原文传递
我心目中的育人天职
3
作者 芦咏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4期40-41,共2页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在现实中,与教书相比,育人更难。这是由育人的本质特征和教师角色的局限性决定的。一方面,育人的本质特征表现为:生命对生命的呵护,心灵对心灵的唤醒,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等诗一...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在现实中,与教书相比,育人更难。这是由育人的本质特征和教师角色的局限性决定的。一方面,育人的本质特征表现为:生命对生命的呵护,心灵对心灵的唤醒,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等诗一般的语言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书育人 教师角色 天职 本质特征 生命 一棵树 局限性
原文传递
我心目中的教师角色
4
作者 芦咏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8期31-32,共2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然而,做教师并不容易,更无法理所当然。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是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好教师标准。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然而,做教师并不容易,更无法理所当然。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是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好教师标准。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四个引路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职责的殷殷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大计 教师角色 教师职责 教师为本 引路人 仁爱之心 道德情操 扎实学识
原文传递
我心目中的“二小”课堂
5
作者 芦咏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3期29-30,共2页
2021年,《北京教育》杂志为我开设了专栏,我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心目中的课堂教学》。对于文风和选题仍颇有些忐忑,我就转发给几位朋友,请他们指点。在一片认可声中,有一位朋友很中肯地说:好像少了学生。我顿悟到,在一切都倡导"将... 2021年,《北京教育》杂志为我开设了专栏,我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心目中的课堂教学》。对于文风和选题仍颇有些忐忑,我就转发给几位朋友,请他们指点。在一片认可声中,有一位朋友很中肯地说:好像少了学生。我顿悟到,在一切都倡导"将学生放在正中央"的当下,我在课堂教学的思考中却唯独没有提到"学生"。这是非常重要的意见,也恰恰是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二小")的课堂中最有魅力的部分。于是,第二篇我就想专门谈一谈"‘二小’课堂中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教学的思考 心目 专栏
原文传递
关于一年级,知名小学校长要告诉你的5件事
6
作者 芦咏莉 《父母必读》 2020年第9期48-51,共4页
一位知名小学校长,一位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她们用丰富的经验和有趣的故事告诉你,孩子上一年级,哪些事很重要。小学不仅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学习交往、学习融入集体的场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保持目标、行动一致,同心协... 一位知名小学校长,一位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她们用丰富的经验和有趣的故事告诉你,孩子上一年级,哪些事很重要。小学不仅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学习交往、学习融入集体的场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保持目标、行动一致,同心协作,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辅导员 家庭教育 小学校长 学习交往 融入集体 少先队 一年级
原文传递
我心目中难忘的一次对话
7
作者 芦咏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5期37-38,共2页
“校长,什么是博爱?”一位敲门进入我办公室的学生,如是问。“你觉得呢?”这是我非常擅用的反问。“博爱,是爱每一个人吗?”“是的!”我很肯定地点点头,并且预感到真正的话题即将开始。“那,包括坏人吗?”学生很慎重地问道。“包括!”... “校长,什么是博爱?”一位敲门进入我办公室的学生,如是问。“你觉得呢?”这是我非常擅用的反问。“博爱,是爱每一个人吗?”“是的!”我很肯定地点点头,并且预感到真正的话题即将开始。“那,包括坏人吗?”学生很慎重地问道。“包括!”我再次很肯定地、毫不犹豫地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 博爱 办公室 校长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