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捕食性天敌及害虫种群动态筛选功能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米莹莹 杨亚洁 +2 位作者 王甦 金振宇 李姝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7,共9页
新兴的生态调控技术是利用非作物植物进行天敌生境管理的重要措施。为筛选出适宜增效捕食性天敌的功能植物,进而提高天敌对农林生态系统害虫的控制能力,本文通过追踪调查15种功能植物与对照杂草区域内节肢动物群落时序动态,比较了捕食... 新兴的生态调控技术是利用非作物植物进行天敌生境管理的重要措施。为筛选出适宜增效捕食性天敌的功能植物,进而提高天敌对农林生态系统害虫的控制能力,本文通过追踪调查15种功能植物与对照杂草区域内节肢动物群落时序动态,比较了捕食性天敌及植食性害虫的累积量、益害比以及优势天敌类群与主要害虫关联性、时序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绿豆Vigna radiat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蓖麻Ricinus communis、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罗勒Ocimum basilicum、芝麻Sesamum indicum上捕食性天敌累积量、益害比高于其他植物,且与主要害虫的关联性和时序变化关系明确,有益于优势天敌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等种群,可以作为捕食性天敌的生境管理功能植物。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更好的筛选出应用于田间保护性生物防治的植物提供基础以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植物 保护性生物防治 害虫综合管理 天敌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2
作者 矫文玉 王守现 +2 位作者 刘宇 宗宪春 郭远 《蔬菜》 2025年第3期18-29,共12页
食用菌营养均衡、食药兼用、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综述了近年来发掘的食用菌萜类、多糖、蛋白质和多肽、酚类、固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的种类、结构和检测方法,并分别概述了不同功能成分具有的抗癌、抗氧化、抗炎... 食用菌营养均衡、食药兼用、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综述了近年来发掘的食用菌萜类、多糖、蛋白质和多肽、酚类、固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的种类、结构和检测方法,并分别概述了不同功能成分具有的抗癌、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力等药理功能。食用菌多样化的活性成分使其具有很高的健康食品、保健品和药品开发潜力,目前活性物质的挖掘、利用和产品开发正逐渐成为食用菌领域的研究热点,但仍有部分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未来可以在加强技术研究的同时提高食用菌活性成分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活性物质 生物功能 提取 检测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新格局下农业科研院所的国际合作发展探讨——以北京某市级农业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严冬 石琨 +2 位作者 冯雪 宋婧祎 张宝香 《农业科技管理》 2022年第4期43-46,共4页
文章以北京某市级农业研究所为例,统计分析了“十二五”和“十三五”该所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工作开展情况,剖析了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树立国际理念、强化科技创新、重视招才引智、拓展合作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国际合... 文章以北京某市级农业研究所为例,统计分析了“十二五”和“十三五”该所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工作开展情况,剖析了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树立国际理念、强化科技创新、重视招才引智、拓展合作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工作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科研院所高质量开展国际合作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国际化 合作交流 外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树上壳囊孢属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4
作者 何治政 宋金艳 +1 位作者 尚巧霞 周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明确从桃树上分离到的壳囊孢属(Cytospora)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探索该属真菌在实验室培养适宜条件,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壳囊孢菌接种至不同培养基上,置于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氮源条件下,观察记录培养性... 【目的】明确从桃树上分离到的壳囊孢属(Cytospora)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探索该属真菌在实验室培养适宜条件,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壳囊孢菌接种至不同培养基上,置于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氮源条件下,观察记录培养性状。【结果】从桃上分离到的壳囊孢菌在10~35℃均能生长;pH值对壳囊孢菌生长速度的影响较小,在pH值为5~9时,6种壳囊孢菌生长较快,无显著差异;除C.erumpens的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外,其他5个种均为酵母膏;6个种的最适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除C.ailanthicola外均差异显著。在PDA上,C.leucosperma生长速度最快,C.gansuensis最慢。【结论】壳囊孢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5~9,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囊孢 桃树腐烂病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和张家口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建雷 张道丰 +4 位作者 姚佳祺 许艳君 渠成 罗晨 王然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02,共6页
为明确北京、张家口地区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叶片药膜法监测10个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抗性水平。结... 为明确北京、张家口地区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叶片药膜法监测10个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普遍表现低水平抗性,部分种群进化为中等水平抗性;对溴氰虫酰胺总体处于敏感或敏感性降低阶段,少数种群表现出低水平抗性。在张家口怀来种群中发现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同步产生显著抗性的现象。结合文献报道和调查结果,北京、张家口地区的田间番茄潜叶蛾种群已经对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表现出中等水平的抗药性,建议限制使用次数;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较高,但考虑其与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的杀虫机制相同、潜在抗性机制可能相似,推荐与非双酰胺药剂轮换使用防治番茄潜叶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双酰胺类杀虫剂 田间抗性 抗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芫荽精油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及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泽华 杨帆 +4 位作者 高恬恬 张道丰 于秋月 高梦瑶 王山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6-373,共8页
【目的】探究芫荽Coriandrum sativum精油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生物活性和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以及桃蚜对芫荽精油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分别测定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对桃蚜成蚜的24 h熏蒸活性(精油浓度为200,100,50,25,12.5和6... 【目的】探究芫荽Coriandrum sativum精油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生物活性和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以及桃蚜对芫荽精油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分别测定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对桃蚜成蚜的24 h熏蒸活性(精油浓度为200,100,50,25,12.5和6.25μL/mL)和触杀活性(精油浓度为12.5,6.25,3.125,1.563和0.781μL/mL)半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_(50))值;配制浓度为4.0,2.0,1.0,0.5和0.25 mg/L的吡虫啉,分别添加体积分数为0.05%的芫荽叶精油和芫荽籽精油,采用浸叶法处理桃蚜成蚜,48 h时检测芫荽叶精油和芫荽籽精油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检测LC_(50)浓度芫荽叶精油和芫荽籽精油触杀处理桃蚜成蚜48 h时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解毒酶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活性。【结果】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对桃蚜成蚜的24 h触杀LC_(50)值分别为1.63和3.72μL/mL,24 h熏蒸LC_(50)值分别为14.69和34.15μL/mL。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体积分数0.05%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后,吡虫啉对桃蚜成蚜的LC_(50)值分别为0.99和1.51 mg/L,增效比分别为4.78和3.1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C_(50)浓度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触杀处理桃蚜成蚜48 h时,保护酶SOD和CAT活性均显著增强,但P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解毒酶CarE和GST及AChE活性均显著增强,其中,芫荽籽精油处理组桃蚜成蚜SOD,GST和AChE活性分别是芫荽叶精油处理组的1.58,1.20和1.34倍。【结论】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对桃蚜均具有触杀和熏蒸活性,且均对吡虫啉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芫荽籽精油效果更强;桃蚜可通过升高体内保护酶SOD,CAT活性和解毒酶CarE,GST及AChE活性来应对芫荽精油杀虫成分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芫荽精油 杀虫活性 增效 保护酶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两种虫媒传播的重要病毒病研究进展
7
作者 常晓丽 武向文 +5 位作者 袁永达 张天澍 顾浩天 王冬生 王培 王然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122-127,共6页
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番茄褪绿病毒对番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这两种病毒都主要通过烟粉虱传播。本文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番茄褪绿病毒病的扩散趋势、引起这两种病毒病的病原物特性及其发病症状差异、传播这两种病毒的主要媒... 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番茄褪绿病毒对番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这两种病毒都主要通过烟粉虱传播。本文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番茄褪绿病毒病的扩散趋势、引起这两种病毒病的病原物特性及其发病症状差异、传播这两种病毒的主要媒介昆虫、烟粉虱媒介的危害及其研究概况、烟粉虱生物型的演化及其鉴定方法、烟粉虱和番茄两种病毒的互作以及烟粉虱媒介和番茄两种病毒病的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番茄病虫害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植物病毒 昆虫媒介 烟粉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废弃物的食用菌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武月园 刘宇 +5 位作者 孙晓红 高琪 郑凯 王守现 宋庆港 宋爽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146-152,共7页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森林维护和林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林业废弃物。食用菌强大的碳水化合物降解酶系可将林业废弃物中的营养转化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菌物蛋白、活性多糖、膳食纤维等。林业废弃物的食用菌基质化利用不仅可以消耗大量...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森林维护和林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林业废弃物。食用菌强大的碳水化合物降解酶系可将林业废弃物中的营养转化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菌物蛋白、活性多糖、膳食纤维等。林业废弃物的食用菌基质化利用不仅可以消耗大量林业废弃物,同时还可以解决食用菌栽培原料短缺的问题。本文从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其食用菌基质化利用等方面,论述了林业废弃物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从宏观政策引导、基础应用研究加强以及基质化生产链条建立等角度推进林业和菌业结合的发展潜力,以期为林业废弃物生产食用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废弃物 食用菌 基质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蓄植物系统田间应用关键参数对七星瓢虫种群定殖及控害的影响
9
作者 汪加佳 李姝 +3 位作者 杨亚洁 王甦 顾俊杰 岳艳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1278,共8页
储蓄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是近年来新兴的用于提升天敌昆虫高效可持续防控害虫的保护型生物防治的技术,然而在田间应用中效果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储蓄植物系统的田间应用关键参数并不明确。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储蓄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是近年来新兴的用于提升天敌昆虫高效可持续防控害虫的保护型生物防治的技术,然而在田间应用中效果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储蓄植物系统的田间应用关键参数并不明确。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作为我们熟知的优势天敌昆虫,田间应用时因为定殖率低,严重限制了其可持续控害效率。本试验对已构建的七星瓢虫储蓄植物系统进行田间试验验证,探究了不同替代猎物的初始密度等关键参数对天敌昆虫七星瓢虫的种群变化及对靶标害虫桃蚜Myzus persicae的控害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储蓄植物系统接种替代猎物豌豆修尾蚜Megoura crassicauda不同初始密度时,对七星瓢虫个体数量及桃蚜密度均有显著差异,初始接种密度为300的Y300、N300处理组在21~28 d时桃蚜的虫口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同时七星瓢虫定殖率在7~14 d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相比,初始设置1 d笼罩去除在7~14 d内有效帮助七星瓢虫个体数量维持,而且有助于卵、幼虫种群的建立。在距离储蓄植物系统9 m处,七星瓢虫成虫定殖率高于其他处理组,由此证明七星瓢虫储蓄植物系统作用距离可达9 m处,有助于七星瓢虫种群维持发挥可持续控害作用。本研究为科学地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完善优化储蓄植物系统可持续控害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植物系统 七星瓢虫 笼罩试验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混栽樱桃园果蝇物种组成及种群消长动态
10
作者 杨帆 王泽华 +3 位作者 孙昂 王晶 樊荣 王山宁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果蝇是危害樱桃的重要害虫,为明确北京市混栽樱桃园果蝇物种组成和种群发生消长动态,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州樱桃育种基地诱集的果蝇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和形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比较园内不同果树(樱桃、梨、苹果、桃、李)和果... 果蝇是危害樱桃的重要害虫,为明确北京市混栽樱桃园果蝇物种组成和种群发生消长动态,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州樱桃育种基地诱集的果蝇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和形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比较园内不同果树(樱桃、梨、苹果、桃、李)和果园杂草上果蝇的种类组成及种群消长动态,组建果蝇-寄主食物网,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阐明果蝇种群发生与寄主植物的相关性。混栽樱桃园内共诱集到10种果蝇,其中巴氏果蝇(Drosophila busckii)、花果蝇属果蝇(Scaptodrosophila sp.)、叔白颜果蝇(Drosophila triauraria)、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为优势物种,分别占果蝇总数的27.7%、15.1%、14.7%、10.6%。果蝇物种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组成不同,巴氏果蝇种群数量在杂草上随生长季节持续下降,其他优势果蝇物种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种群波动情况相似。杂草上果蝇种类多样,种群丰富度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园杂草是斑翅果蝇的主要虫源,是樱桃果实成熟期果蝇的主要孳生地。混栽樱桃园果蝇种类丰富,需重点关注叔白颜果蝇、黑腹/拟果蝇和斑翅果蝇的发生,同时,在果树生长前期清除园内杂草,减少果蝇在樱桃和杂草等寄主间相互转移,降低其混合发生频率,以减轻樱桃成熟期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混栽樱桃园 寄主范围 种类组成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新发现外来有害生物——西部喙缘蝽
11
作者 赵京芬 苏林 +3 位作者 路红艳 郭蕾 陈宝悦 虞国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3-336,共4页
在北京的白皮松Pinus bungeana、桧柏Juniperus chinensis和龙柏J.chinensis‘Kaizuca’上发现了一种椿象,刺吸寄主植物针叶或嫩枝。这是一种北京新记录的外来有害生物,为原产于北美洲的西部喙缘蝽Leptoglossus occidentalis Heidemann,... 在北京的白皮松Pinus bungeana、桧柏Juniperus chinensis和龙柏J.chinensis‘Kaizuca’上发现了一种椿象,刺吸寄主植物针叶或嫩枝。这是一种北京新记录的外来有害生物,为原产于北美洲的西部喙缘蝽Leptoglossus occidentalis Heidemann,1910。本文记述了西部喙缘蝽的形态特征、寄主植物、发生与为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喙缘蝽 外来种 形态特征 寄主植物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欧文氏菌4个糖基转移酶活性测定及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12
作者 常晓宁 郭金英 +2 位作者 荣成博 谷彤彤 刘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北京欧文氏菌(Erwinia beijingensis)可引起刺芹侧耳细菌性软腐病,为明确该病原菌中糖基转移酶的功能,以糖基转移酶基因为研究对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进行表达纯化;并测定蛋白活性,分析蛋白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 北京欧文氏菌(Erwinia beijingensis)可引起刺芹侧耳细菌性软腐病,为明确该病原菌中糖基转移酶的功能,以糖基转移酶基因为研究对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进行表达纯化;并测定蛋白活性,分析蛋白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获得4个可溶性蛋白。经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MshA、WbnH2、EpsH及TuaG蛋白,活性测定显示4个蛋白均可以利用UDP-糖,并优先利用UDP-半乳糖。GST pull down证实WbnH2及TuaG蛋白分别与MshA及EpsH蛋白在体外具有相互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北京欧文氏菌糖基转移酶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欧文氏菌 软腐病 糖基转移酶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疯病媒介昆虫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帆 虞国跃 +2 位作者 李姝 王甦 王山宁 《落叶果树》 2024年第6期47-52,共6页
枣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果树种类,枣疯病严重制约枣产业发展,媒介昆虫传播是枣疯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综述了枣疯病媒介昆虫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可传播枣疯病或从体内检测出枣疯病植原体病毒的昆虫种类,梳理了各种媒介昆虫的分类地位、生态习性... 枣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果树种类,枣疯病严重制约枣产业发展,媒介昆虫传播是枣疯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综述了枣疯病媒介昆虫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可传播枣疯病或从体内检测出枣疯病植原体病毒的昆虫种类,梳理了各种媒介昆虫的分类地位、生态习性及其防治策略,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昆虫 枣疯病 发生规律 植原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侵染茄子的番茄斑萎病毒分子鉴定与分析
14
作者 田文 邱艳红 +5 位作者 秦文韬 张海军 王德欣 李龙飞 贾志杨 徐秀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1,共6页
调查发现北京地区一温室栽培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出现严重病毒病。利用基于小R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和RT-PCR方法,明确了引起茄子病害的病毒种类为番茄斑萎病毒,将其命名为TSWV-eggplant分离物。进一步克隆了该病毒的基因组全长(S RN... 调查发现北京地区一温室栽培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出现严重病毒病。利用基于小R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和RT-PCR方法,明确了引起茄子病害的病毒种类为番茄斑萎病毒,将其命名为TSWV-eggplant分离物。进一步克隆了该病毒的基因组全长(S RNA、M RNA、L RNA),并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分离物的S RNA与美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M RNA与中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而L RNA与韩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因此,本研究发现的TSWV分离物与国内已发生报道的分离物不同,该分离物是否存在不同分离物之间基因组的重组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茄子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研究现状 被引量:38
15
作者 张开春 闫国华 +3 位作者 郭晓军 王晶 张晓明 周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721,750,共6页
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传播速度快,危害多种水果,已经引起广泛重视。其形态鉴别特征是雄虫翅翼边缘末端以第1翅脉为中心有一块清晰的黑斑,雌虫产卵器为坚硬的锯齿状,可将卵直接产于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果实内。斑翅果蝇... 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传播速度快,危害多种水果,已经引起广泛重视。其形态鉴别特征是雄虫翅翼边缘末端以第1翅脉为中心有一块清晰的黑斑,雌虫产卵器为坚硬的锯齿状,可将卵直接产于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果实内。斑翅果蝇繁殖速度快,1 a可繁殖3~10代,雌蝇终生产卵200~600粒。糖醋液诱捕监测以及果园清洁处理是害虫防治的必要措施。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多杀霉素等农药都有很好的局部触杀和残留杀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斑翅果蝇 种类鉴别 生物学与生态学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陈学新 杜永均 +14 位作者 黄健华 李姝 姜道宏 莫明和 庞虹 孙修炼 王琦 王甦 夏玉先 徐学农 臧连生 张杰 张礼生 张文庆 尹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0-370,共31页
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我国在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作物害虫、病害(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和线虫的生物防治、植物免疫和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以及新方法和新技术在作物病虫控制中的应用。同时,与国外的研究... 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我国在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作物害虫、病害(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和线虫的生物防治、植物免疫和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以及新方法和新技术在作物病虫控制中的应用。同时,与国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害虫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植物线虫生物防治 植物免疫 昆虫性信息素 CRISPR/Cas9基因编辑 RNAi干扰 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 捕食螨 昆虫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线虫) 有益微生物 拮抗微生物 生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草坪地草害及其化学防除 被引量:25
17
作者 武菊英 江国铿 贾春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通过两年的系统调查,查明北京地区草坪地杂草有62种,分属22科。重要杂草有牛筋草(Elensineindica(L.)Gaertn)、狗尾草(Setarinviridis(L.)Beauv)、马唐(Digitaria... 通过两年的系统调查,查明北京地区草坪地杂草有62种,分属22科。重要杂草有牛筋草(Elensineindica(L.)Gaertn)、狗尾草(Setarinviridis(L.)Beauv)、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和旋覆花(InulajapouicaThunb)。农得时和草克星40g/亩用量在草坪播后苗前处理对牛筋草、马唐和一年生双子叶草的防效在85%以上,不影响草坪的出苗和长势。除草通、丁草胺150ml/亩在草坪地苗后处理对马唐、牛筋草和稗草的防效达90%,对草坪安全。圃草定80g/亩对马唐,稗草的防效达90%,但对牛筋草效果差。恶唑禾草灵60ml/亩,快杀稗40g/亩和80g/亩在草坪苗后茎叶处理,均可有效地防除马唐、稗草,且恶唑禾草灵对牛筋草有特效。两药剂对草坪安全。2,4-D丁酯50ml/亩,阔叶净1g/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地 早熟禾 高羊茅 杂草危害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衍生物研究(X):2-仲丁氨基-5-(2-芳氧吡啶-4-基)-1,3,4-噻二唑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彦军 王庆海 +4 位作者 武菊英 吴厚斌 冉兆晋 毛朝姝 覃兆海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为了研究2-仲丁氨基-5-(2-氯吡啶-4-基)-1,3,4-噻二唑(BCPT)的结构-活性关系和开发活性更高的新型除草剂,以BCPT为先导化合物,依据活性亚结构连接法,在吡啶环2-位上引入二芳醚类除草剂的典型结构单元——芳醚,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 为了研究2-仲丁氨基-5-(2-氯吡啶-4-基)-1,3,4-噻二唑(BCPT)的结构-活性关系和开发活性更高的新型除草剂,以BCPT为先导化合物,依据活性亚结构连接法,在吡啶环2-位上引入二芳醚类除草剂的典型结构单元——芳醚,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芳氧吡啶噻二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初步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0mg/L剂量下,所有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抑制率0-45%)远低于先导化合物(抑制率72%-87%),说明吡啶环2-位上的氯原子可能对维持该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芳醚 吡啶衍生物 1 3 4-噻二唑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苗后除草剂和表面活性剂多元混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向阳 徐筠 +3 位作者 陈莉 林祥明 刘巽浩 李孙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5-131,共7页
在大豆田采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测定了 3种大豆苗后除草剂 (虎威、苯达松、精喹禾灵 )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ABS)、渗透剂JFC 5元混用的最佳配比和互作关系。药剂间的互作关系分别采用回归系数t测验法和变量轮换 -方差分析法测定。两种方... 在大豆田采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测定了 3种大豆苗后除草剂 (虎威、苯达松、精喹禾灵 )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ABS)、渗透剂JFC 5元混用的最佳配比和互作关系。药剂间的互作关系分别采用回归系数t测验法和变量轮换 -方差分析法测定。两种方法对除草剂间的互作关系判别结果一致。其结果表明 ,虎威 +苯达松对苘麻有增效作用 ,虎威 +精喹禾灵对反枝苋有拮抗作用 ,其余为相加作用或独立作用。对除草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互作关系的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不一致。其原因是在不同剂量范围某些因素相互作用方式和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回归系数t测验表明的相互作用关系指的是整个试验剂量范围 ,而变量轮换 -方差分析法则能反映特定剂量内 (如最佳配比 )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后者测定表明 ,在最佳配比范围内ABS和JFC与 3种除草剂组合有增效作用。采用微分法求混用的最佳配比 ,某些值会超出了试验水平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苗后除草剂 表面活性剂 二次旋转回归 除草剂 多元混用 互作关系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苗后除草剂灭草松与精喹禾灵联合防除马唐、反枝苋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向阳 徐筠 +2 位作者 陈莉 刘巽浩 李孙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在温室内采用单轴等效线法测定大豆苗后除草剂灭草松与精喹禾灵联合作用的结果表明 ,灭草松与精喹禾灵混用对马唐有增效作用 ,随着灭草松的剂量从 0增加到 60 0 ga .i./hm2 ,精喹禾灵抑制马唐 90 %的有效剂量 (ED90 )随之从 14.88ga .i.... 在温室内采用单轴等效线法测定大豆苗后除草剂灭草松与精喹禾灵联合作用的结果表明 ,灭草松与精喹禾灵混用对马唐有增效作用 ,随着灭草松的剂量从 0增加到 60 0 ga .i./hm2 ,精喹禾灵抑制马唐 90 %的有效剂量 (ED90 )随之从 14.88ga .i./hm2 下降到 4 .89ga .i./hm2 。当灭草松与精喹禾灵以低剂量混用时 ,对反枝苋表现为拮抗作用 ,而两者以高剂量混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灭草松 精喹禾灵 除草剂混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