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1
作者 高振意 虞雪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1期9-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EA)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本科择期行骨科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组(观察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及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EA)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本科择期行骨科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组(观察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及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采用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恶心呕吐(PONV)以及术后EA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作为麻醉诱导用药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可以减少对心血管的影响,可使老年骨科患者较快苏醒,且对于术后EA发生率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老年 医院 骨科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用于预防鼻内镜术后咽喉痛 被引量:7
2
作者 史成梅 王雪冬 +2 位作者 刘又鲲 邓莹 郭向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用于预防鼻内镜术后咽喉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6月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Ⅰ~Ⅱ级且年龄18~72岁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接受鼻...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用于预防鼻内镜术后咽喉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6月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Ⅰ~Ⅱ级且年龄18~72岁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接受鼻内镜手术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组(G组,30例)及对照组(C组,30例)。G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地塞米松0.1 mg/kg滴入,术前将奥布卡因凝胶涂抹气管导管套囊及前端15 cm范围内,之后进行常规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C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前气管导管套囊及前端涂抹生理盐水,之后进行常规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等用药量;记录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毕及术后4、8、12、24 h进行咽喉痛随访。结果:与C组比较,G组患者的苏醒时间[(8.4±3.9)min vs.(10.8±4.7)min]、拔管时间[(8.8±3.7)min vs.(11.9±4.8)min]、出室时间[(20.0±5.3)min vs.(23.0±5.8)min]显著缩短,丙泊酚用量[(11.8±1.8)mg/kg vs.(15.9±4.6)mg/kg]及瑞芬太尼用量[(10.9±4.7)μg/kg vs.(14.1±3.6)μg/kg]显著减少,发生低血压[10%(3/30)vs.30%(9/30)]、心动过缓[16.7%(5/30)vs.20%(6/30)]及术后躁动[6.7%(2/30)vs.23.3%(7/30)]的比例显著降低,两组患者肌松药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G组术毕即刻、术后4 h、术后8 h、术后12 h及术后24 h的咽喉痛评分[0(0,1)vs.1(1,2),0(0,0)vs.1(1,2),0(0,0)vs.1(1,2),0(0,0)vs.1(0.75,1),0(0,0)vs.1(0,1)]均显著降低。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预防鼻内镜术后咽喉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 术后咽喉痛 鼻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布卡因凝胶预防鼻内镜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雪冬 刘又鹍 +2 位作者 李岩 邓莹 史成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奥布卡因凝胶预防鼻内镜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ASAⅠ~Ⅱ级择期全麻鼻内镜手术80例,随机分为奥布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奥布卡因组术前将2 ml 0.3%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涂抹气管... 目的探讨奥布卡因凝胶预防鼻内镜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ASAⅠ~Ⅱ级择期全麻鼻内镜手术80例,随机分为奥布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奥布卡因组术前将2 ml 0.3%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涂抹气管导管套囊及前端15 cm范围内,对照组涂抹等量生理盐水,2组均进行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记录2组苏醒期躁动及严重程度,记录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高血压、心动过速、体动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奥布卡因组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0.0%(4/40)vs.37.5%(15/40),χ^2=8.352,P=0.004],且程度更轻[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36、4、0、0例vs.25、7、5、3例,Z=-3.051,P=0.002]。奥布卡因组发生术中低血压[22.5%(9/40)vs.47.5%(19/40),χ^2=5.495,P=0.019]及心动过缓[7.5%(3/40)vs.27.5%(11/40),χ^2=5.541,P=0.019]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奥布卡因凝胶可以有效预防鼻内镜术后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布卡因凝胶 鼻内镜手术 苏醒期躁动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局麻疝修补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振意 范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0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联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局麻疝修补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开腹局麻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76例老年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观察组给予舒芬太...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联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局麻疝修补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开腹局麻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76例老年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4个时间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手术切皮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1、T2、T3时两组MAP、HR均较T0升高明显,相比对照组,观察组T1、T2、T3的MAP、HR较低,T2的SpO2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开腹局麻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血流动力学波动,且镇痛、镇静优良,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疝修补术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鸡尾酒疗法用于膝关节术后镇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振意 井凤云 梁晓初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鸡尾酒疗法用于膝关节术后的镇痛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于北京市中关村医院行膝关节术的患者89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在超声引导下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鸡尾酒疗法用于膝关节术后的镇痛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于北京市中关村医院行膝关节术的患者89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股神经阻滞联合鸡尾酒疗法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44例则仅给予股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静止状态、被动运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膝关节最大伸直度及最大屈曲度,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静止状态VAS评分术后2 h[(0.72±0.12)分vs(1.12±0.29)分]、6 h[(0.90±0.21)分vs(1.41±0.32)分]、12 h[(1.46±0.31)分vs(2.35±0.54)分]、24 h[(2.41±0.62)分vs(3.02±0.87)分]及48 h[(1.67±0.43)分vs(2.52±0.71)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被动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术后2 h[(1.51±0.33)分vs(2.39±0.54)分]、6 h[(1.89±0.52)分vs(2.77±0.81)分]、12 h[(2.53±0.59)分vs(3.38±0.83)分]、24 h[(2.49±0.64)分vs(3.11±0.83)分]及48 h[(1.91±0.33)分vs(2.65±0.79)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KSS评分、膝关节最大伸直度、最大屈曲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鸡尾酒疗法用于膝关节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其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鸡尾酒疗法 膝关节 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异体输血的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梁晓初 曹凤仪 +1 位作者 古兵虹 杨彦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0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减少异体输血量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住院顺序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单纯急性等容血液稀...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减少异体输血量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住院顺序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单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果:两组间Hb、Hct于术前、术后24h无显著性差异。与稀释前比较,两组血液稀释后、术毕的Hb、Hct值均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术中出血量(800±350)ml明显少于对照组(1642±737)ml(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是适合基层医院的血液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异体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在局麻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振意 梁晓初 刘又鹍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643-264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局麻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北京市中关村医院住院拟行局麻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多模式...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局麻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北京市中关村医院住院拟行局麻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多模式镇痛,对照组给予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给药后即刻(T2)、手术切皮时(T3)、手术30 min(T4)、术后2 h(T5)血流动力学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1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T2~T5时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2时的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3~T5时,观察组患者的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5时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5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T2时的Ramsay评分为(3.44±0.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6±0.82)分,T3、T4时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93±0.71)分、(2.46±0.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0.56)分、(1.62±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2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T3、T4、T5时的VAS评分分别为(3.43±0.83)分、(3.74±0.93)分、(3.58±0.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7±1.83)分、(6.62±1.65)分、(6.21±1.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采用多模式镇痛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镇静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多模式镇痛 血流动力学 局部麻醉 镇静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拔管后喉痉挛致梗阻后肺水肿1例分析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彦伟 梁晓初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2期113-113,共1页
喉痉挛是全麻期间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发生率不高,但处理需要迅速果断,若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甚至发生肺水肿。临床工作中发生1例全麻拔管后喉痉挛致梗阻后肺水肿.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喉痉挛 肺水肿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昂丹司琼在术后止痛泵中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高振意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6期149-150,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昂丹司琼在术后止痛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9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行妇科择期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54)。患者术后均自愿接受止痛泵自控镇痛。观察组镇痛泵中给予昂丹司琼8mg,...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昂丹司琼在术后止痛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9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行妇科择期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54)。患者术后均自愿接受止痛泵自控镇痛。观察组镇痛泵中给予昂丹司琼8mg,对照组镇痛泵中给予昂丹司琼16mg,比较2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6、12、24、48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昂丹司琼在术后止痛泵中的应用效果均满意,8mg用药剂量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作为首选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丹司琼 术后镇痛 止痛泵 药物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评估
10
作者 李文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77-77,79,共2页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北京市麦瑞骨科医院骨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北京市中关村医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随机分成...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北京市麦瑞骨科医院骨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北京市中关村医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的对照组(n=36)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对照组(n=36),观察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术后以疼痛评定量表(VAS)和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认知水平。结果: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和LOT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损害较轻,镇痛效果较好,可规避常规全身麻醉对身心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的不同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1
作者 张晶玲 井凤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74-76,共3页
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并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升患者疏忽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此次研究主要选... 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并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升患者疏忽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此次研究主要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8例,为了更好的对不同麻醉方式下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进行观察,此次研究过程中主要选择某种尼联合丙泊酚、七氟烷以及异氟烷三种方式对选取的患者展开全身麻醉。先将选取的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三组,将其中的1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X组,主要使用某种尼联合丙泊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再将其中的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Y组,使用七氟烷吸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最后将剩余的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Z组,使用异氟烷吸入的方式对患者展开全身麻醉。在对选取的三组患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手术所需的时间,麻醉的时间,术后睁眼的时间以及拔管所用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对比。同时在对患者进行研究之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目前各方面的状态进行一定的观察,确保患者精神意识等正常,可以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且配合完成此次研究的内容后,才可以将其纳入。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有义务主动将此次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目的告知患者,在其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将研究的结果进行公示。结论:通过使用以上的方式对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麻醉后发现,使用三种方式均可以对患者的认知造成一定的障碍现象,从患者术后恢复所需的时间上来看,使用某种尼联合丙泊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会更快。因此,医护人员想要更好的提升患者术后恢复认知的水平,应积极的推荐并使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