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香料发展趋势及挑战 被引量:6
1
作者 杨绍祥 刘永国 +2 位作者 梁森 田红玉 孙宝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1-490,556,共11页
食品香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占整个食品添加剂市场的四分之一以上。近些年食品香料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分离提取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生物技术等,而后者包括消费者的心理需... 食品香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占整个食品添加剂市场的四分之一以上。近些年食品香料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分离提取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生物技术等,而后者包括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化学性质相对活泼、在食品中天然含量低、阈值低而特征性强的高影响力的含硫香料成为食品香料中快速发展的一类重要香料,而天然香料市场也稳步扩大。该文对这两类香料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香料 高影响力 天然香料 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XVI)——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胡俊 刘红芹 +1 位作者 徐宝财 赵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1-195,共5页
从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出发,论述了表面活性剂作为食品乳化剂、增溶剂、起泡和消泡剂及增稠剂等的作用机理,概述了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可食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作用机理 食品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型食品中降血糖活性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楠 石国英 +2 位作者 赵婷婷 刘红芹 徐宝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75-77,共3页
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重点介绍了食品中含有的多糖类、黄酮类、多肽类、生物碱类和皂苷类等降血糖活性因子的降血糖机制和功效等,为开发新型降血糖功能型食品和研制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降血糖 多糖 黄酮 多肽 生物碱 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香料香精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4
作者 田红玉 陈海涛 孙宝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共11页
近些年,天然食品香料香精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促成这一发展趋势的动力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天然产品的心理需求,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实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近些年食品香料香精领域的很多研究工作均以天然为核心。重点介绍了... 近些年,天然食品香料香精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促成这一发展趋势的动力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天然产品的心理需求,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实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近些年食品香料香精领域的很多研究工作均以天然为核心。重点介绍了利用生物技术制备重要食品香料的一些进展,包括香兰素、香芹酮、诺卡酮、降龙涎醚、芳樟醇氧化物、玫瑰醚等。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回收,然后重新加入到最终的产品中,是一种保持食品原有天然风味的有效途径。介绍了蒸馏技术、膜蒸馏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以及吸附技术在风味物质回收中应用的研究情况。咸味香精是天然香精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香料香精市场的拳头产品,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将是咸味香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香料 生物技术 香味物质回收 咸味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食品乳化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9
5
作者 徐宝财 王瑞 +1 位作者 张桂菊 王肖彦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食品乳化剂是一种用量最多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和食品加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介绍了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49种食品乳化剂及具有乳化剂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并概述了国内食品乳化剂在制备、性质... 食品乳化剂是一种用量最多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和食品加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介绍了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49种食品乳化剂及具有乳化剂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并概述了国内食品乳化剂在制备、性质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对114种食品乳化剂及具有乳化剂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意见;分析了国内外食品乳化剂行业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乳化剂 安全性 天然乳化剂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或SDE结合GC-MS分析贾永信十香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32
6
作者 陈海涛 张宁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71-176,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或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贾永信十香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78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烃类7种、醛类15种、醇类23种、酮类12种、脂肪酸类2种、酯类3种...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或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贾永信十香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78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烃类7种、醛类15种、醇类23种、酮类12种、脂肪酸类2种、酯类3种、醚类2种、杂环化合物14种。两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SPME法提取到较多的醇类(38.92%)和杂环化合物(21.40%),SDE法提取到较多的醇类(42.63%)和醛类(42.61%)。两种方法均检测到的化合物有21种:3-甲基丁醛、己醛、苯甲醛、1-辛烯-3-醇、糠醇、2,3-戊二酮、3-羟基-2-丁酮、茴香脑、2,5-二甲基吡嗪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永信十香酱牛肉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风味化合物及其风味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爽 杨春霞 +2 位作者 窦屾 徐曼 廖永红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5-88,共4页
对白酒风味化合物的检测技术及香型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风味化合物及风味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白酒风味化合物与风味微生物关系的重要性,为白酒酿造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白酒 风味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Ⅺ)——表面活性剂在化学反应过程及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婷婷 胡俊 +1 位作者 刘红芹 徐宝财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85-489,494,共6页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催化反应和乳液聚合等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其在纳米材料、电子陶瓷等制备中的应用。最后对表面活性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以及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化学反应过程 纳米材料 电子陶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大蒜粉和柠檬酸对草鱼内脏调味基料风味的改善 被引量:2
9
作者 丛艳君 周胜云 +1 位作者 易红 苘钰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9-124,共6页
以氨态氮、多肽的含量及感官评定值为指标,结合风味物质分析,分别研究了添加大蒜粉、VC和柠檬酸对草鱼内脏蛋白质调味基料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VC、大蒜粉和柠檬酸均能促进风味化合物的形成,大蒜粉最适添加量为0.1%,检测到22种香味活... 以氨态氮、多肽的含量及感官评定值为指标,结合风味物质分析,分别研究了添加大蒜粉、VC和柠檬酸对草鱼内脏蛋白质调味基料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VC、大蒜粉和柠檬酸均能促进风味化合物的形成,大蒜粉最适添加量为0.1%,检测到22种香味活性化合物;VC最适添加量为0.2%,检测到25种香味活性化合物;柠檬酸最适添加量为1.5%,检测到23种香味活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内脏 大蒜粉 VC 柠檬酸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5种酱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纪南 廖永红 +1 位作者 丁芳 马金同 《酿酒科技》 2016年第9期17-22,30,共7页
采用直接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5种酱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鉴定出63种风味物质,其中21种风味物质为酱香型白酒所共有,在共有香气成分中,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丙醇、异戊醇、乙酸、1,1-二乙氧基乙烷... 采用直接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5种酱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鉴定出63种风味物质,其中21种风味物质为酱香型白酒所共有,在共有香气成分中,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丙醇、异戊醇、乙酸、1,1-二乙氧基乙烷等的相对含量较高。对所有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构建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5.369%,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始数据的信息。运用5种酱香型白酒的香气质量评价模型计算酱香型白酒综合得分,顺序由高到低为JX1>JX4>JX2>JX3>JX5。5种酱香型白酒和63种风味物质在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上的散点图显示,5个样品在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上的差异明显。本研究为酱香型白酒的风味品质评价及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气质联用(GC-MS) 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PCA)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达奶酪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的多典型相关融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干佳俪 谭励 +2 位作者 王蓓 艾娜丝 宁晓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8,27,共8页
切达奶酪在其成熟期内的感官品质级别与其挥发性风味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传统的特征风味组分相关性、贡献程度研究方法常依赖于仪器及人的主观因素制约,甚至无法摆脱化合物香气协同作用的束缚,存在很多缺陷,不能高质量快速的判断出特... 切达奶酪在其成熟期内的感官品质级别与其挥发性风味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传统的特征风味组分相关性、贡献程度研究方法常依赖于仪器及人的主观因素制约,甚至无法摆脱化合物香气协同作用的束缚,存在很多缺陷,不能高质量快速的判断出特征风味物质对于不同奶酪级别的重要性以及贡献程度。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本文将切达奶酪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与其感官品质级别的相关性展开探讨,对相关性分析的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多CCA(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融合的切达奶酪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识别分析方法。经过实验得出,本方法在成熟期内淡味、中味、浓味切达奶酪中具有优势,优于CCA典型相关分析、PCA主成分分析以及PLS偏最小二乘法,能够更好的识别与切达奶酪淡味、中味、浓味3种感官风味级别相关性较强的风味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达奶酪 典型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最大值聚类的奶酪风味鉴别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干佳俪 谭励 +2 位作者 宁晓辉 王蓓 孙践知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4,共5页
针对传统的食品风味鉴别方法具有的局限性、食品种类比较单一,并不能覆盖所有食品类别,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奶酪样本上表现效果较差,无法准确快速区分不同风味奶酪,本研究基于密度最大值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鉴别奶酪风味的模型,该模型首先... 针对传统的食品风味鉴别方法具有的局限性、食品种类比较单一,并不能覆盖所有食品类别,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奶酪样本上表现效果较差,无法准确快速区分不同风味奶酪,本研究基于密度最大值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鉴别奶酪风味的模型,该模型首先用改进的密度最大值聚类算法对风味物质进行聚类,自动获取聚类中心形成具有风味表征的特征,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分类鉴别。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密度最大值聚类算法得到风味物质特征后,分类器模型更加稳健,均适用于切达奶酪和马苏里拉奶酪的类别鉴定,准确率均在95%以上,高于原始特征、DBSCAN聚类特征、K-means聚类特征的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密度最大值聚类 SVM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生产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38
13
作者 钱冲 廖永红 +4 位作者 张弦 马寒冰 徐瑾 樊星 张影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2期5-8,共4页
近年来,中国传统白酒在继承传统酿造工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技术,该文在总结白酒生产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概述制曲、酿酒、勾兑、包装等方面的技术原理和研究应用现状,并展望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白酒行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白酒生产 机械自动化 制曲 酿酒 勾兑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酶解工艺对热反应鸡肉香精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海涛 徐晓兰 +2 位作者 张宁 孙宝国 王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0-154,共5页
以鸡肉酶解液为原料,通过热反应制备鸡肉香精。以水解度和热反应香精的感官评价为综合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不同的酶解工艺对鸡肉香精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肉不经加热预处理更有利于水解;优化的酶解条件为采用动物蛋白... 以鸡肉酶解液为原料,通过热反应制备鸡肉香精。以水解度和热反应香精的感官评价为综合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不同的酶解工艺对鸡肉香精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肉不经加热预处理更有利于水解;优化的酶解条件为采用动物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进行质量比1:1复配、总加酶量1.100‰、底物质量比(肉和水的质量比)1:1、酶解温度50℃,采用分步加酶法(先用复合蛋白酶酶解1h后,不灭酶,再用动物蛋白酶酶解2h),水解度可达20.47%。用该酶解液制备的鸡肉香精香气浓郁、仿真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水解度 感官评价 鸡肉香精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和SAFE结合GC-O-MS分析鲜榨西瓜汁挥发性香气成分 被引量:39
15
作者 何聪聪 刘梦雅 +3 位作者 刘建彬 刘笑生 刘野 宋焕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3,58,共6页
为比较不同萃取方式对西瓜汁风味的萃取效果,本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两种方法结合GC-O-MS对无籽西瓜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46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主要包括醛类8种,烯醛类9种,醇类12种,酮类6... 为比较不同萃取方式对西瓜汁风味的萃取效果,本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两种方法结合GC-O-MS对无籽西瓜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46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主要包括醛类8种,烯醛类9种,醇类12种,酮类6种,呋喃2种,内酯1种,酯类2种。无籽西瓜中重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有己醛(青草香)、6-甲基-5-庚烯-2-酮(柠檬味、苹果味)、反-6-壬烯醛(甜瓜味)、反-2-壬烯醛(甜瓜味、清香)、反,顺-2,6壬二烯醛(黄瓜味)、顺-3-壬烯-1-醇(清香、动物脂味)、反,顺-3,6-壬二烯-1-醇(黄瓜味)。SPME和SAFE对西瓜汁中关键香气成分均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但SPME萃取得到的化合物种类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固相微萃取 西瓜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生产中酿酒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16
作者 赵爽 杨春霞 +2 位作者 窦屾 徐曼 廖永红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4期5-10,共6页
在传统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对白酒的品质、风味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以白酒香型为分类依据,对近年来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白酒生产中酒曲、窖泥、酒醅微生物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为白酒生产中酿造微生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在传统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对白酒的品质、风味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以白酒香型为分类依据,对近年来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白酒生产中酒曲、窖泥、酒醅微生物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为白酒生产中酿造微生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并提出了白酒微生物与风味之间的联系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微生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单糖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玉玉 张兴 +3 位作者 章慧莺 陈怡颖 陈海涛 李全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1-47,共7页
为了研究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规律,本实验以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3种单糖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了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初始pH值对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 为了研究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规律,本实验以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3种单糖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了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初始pH值对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影响较大。在初始pH 2~8的范围内,pH 2时,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量最大。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3种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量呈增加的趋势,溶液pH值呈下降趋势。在加热温度为80、100、120℃时,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动力学 单糖 模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桃采后衰老与病害发生中品质与活性氧代谢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宏伟 陈小燕 +2 位作者 张影 王友升 李丽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44-248,共5页
探讨油桃果实在采后衰老与病害发生中近果核和近表皮处的品质与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油桃采后衰老与病害发生中膜完整性、过氧化物酶(p er o x id as e,P O D)活性呈下降趋势,岀汁率、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活性、H2O2含... 探讨油桃果实在采后衰老与病害发生中近果核和近表皮处的品质与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油桃采后衰老与病害发生中膜完整性、过氧化物酶(p er o x id as e,P O D)活性呈下降趋势,岀汁率、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活性、H2O2含量呈升高趋势,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peroxidase,APX)、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比活力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膜完整性与岀汁率、H2O2、LOX呈负相关,与POD、APX呈正相关。通径分析得出APX、POD、PPO对H2O2含量变化有强的负直接作用,其作用由强到弱为APX>POD>LOX。为进一步探讨相关酶在采后油桃果实抵抗病原菌侵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衰老 病害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Ⅸ)——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周雅文 刘静伟 +2 位作者 赵莉 徐宝财 刘红芹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86-489,493,共5页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的表示方式、机理。综述了增溶作用在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胶束强化超滤技术以及药物制剂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该作用在处理土壤有机污染物以及增溶难溶性药物中的作用原理、影响因素,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的表示方式、机理。综述了增溶作用在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胶束强化超滤技术以及药物制剂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该作用在处理土壤有机污染物以及增溶难溶性药物中的作用原理、影响因素,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增溶作用 胶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ⅩⅦ)——氟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丹 张桂菊 +3 位作者 李云霞 刘机灵 徐博 徐宝财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综述了氟硅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合成方法,如硅氢加成法、自由基聚合法及缩聚法;介绍了氟硅表面活性剂在橡胶、涂料、润滑剂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等方面的应用及性能,最后对氟硅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氟硅表面活性剂 氟硅聚合物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