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弹性阻尼减振技术及其在梁类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璋 龙连春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3-117,共5页
对因结构特点或工作环境所限不能采用主动振动控制的结构,采用阻尼被动振动控制具有简单易行且可靠的优势。在对黏弹性阻尼材料黏弹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耗能原理,建立约束阻尼层梁的动态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小变形线弹性理论对阻... 对因结构特点或工作环境所限不能采用主动振动控制的结构,采用阻尼被动振动控制具有简单易行且可靠的优势。在对黏弹性阻尼材料黏弹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耗能原理,建立约束阻尼层梁的动态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小变形线弹性理论对阻尼夹芯梁进行ABAQUS有限元仿真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约束阻尼减振比自由阻尼减振更适合于梁类结构,合理设计阻尼层厚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消耗掉输入的振动能量,使结构振动减弱甚至趋于静止。所设计的环形夹芯约束层可以解决梁因中间添加较软黏弹阻尼层而造成的层间大变形错位以及刚度的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特性 阻尼材料 耗能减振 阻尼夹芯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齿轮激光跟踪在位测量原理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23
2
作者 石照耀 张白 +2 位作者 林家春 魏华亮 陈显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40-2347,共8页
为了实现特大型齿轮精密测量,介绍了作者提出的特大型齿轮激光跟踪在位测量原理,重点阐述了其中的几项关键技术。特大型齿轮激光跟踪在位测量系统整合了激光跟踪仪的大尺寸测量能力和三坐标测量机的高精度,采用激光跟踪仪建立齿轮工件... 为了实现特大型齿轮精密测量,介绍了作者提出的特大型齿轮激光跟踪在位测量原理,重点阐述了其中的几项关键技术。特大型齿轮激光跟踪在位测量系统整合了激光跟踪仪的大尺寸测量能力和三坐标测量机的高精度,采用激光跟踪仪建立齿轮工件坐标系和三维测量平台坐标系,通过激光跟踪仪坐标系将齿轮工件坐标系与三维测量平台坐标系关联起来,并建立了相应坐标系的拟合模型及算法。同时,建立了三维测量平台的姿态调整模型,通过姿态调整机构完成了三维测量平台的姿态调整,进而确保三维测量平台与齿轮轴线的位置关系满足要求。最后,给出了该在位测量系统的实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特大型齿轮激光跟踪在位测量系统原理正确可行,满足6级以下特大型齿轮的精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齿轮 齿轮测量 激光跟踪仪 在位测量 姿态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技术研究(Ⅲ)——辅助动力控制系统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博彦 吴斌 +2 位作者 李新燕 王子光 周大森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7-551,共5页
为了实现辅助动力系统与整车的高效协调运转,开发了辅助动力控制系统.介绍了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辅助动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控制系统以INTEL 16位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检测动力电池组的电压和电流判断电池组的荷电状态... 为了实现辅助动力系统与整车的高效协调运转,开发了辅助动力控制系统.介绍了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辅助动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控制系统以INTEL 16位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检测动力电池组的电压和电流判断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OC),当电池容量降低到设定值时,起动辅助发动机,控制发电机组在优化后的稳定转速下工作,以给电池组充电,辅助动力控制系统还具有判断混合动力电动车工作模式的功能,并能驱动车载的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整车的工作状态以及电池组电压、电流等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混合动力 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机器人工具坐标系标定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5
4
作者 康存锋 王红伟 +2 位作者 张鹏飞 李舒进 陈树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六点标定法对工具坐标系进行标定.首先标定工具参数的位置向量,其次标定工具坐标系的姿态矩阵,其中工具中心点位置标定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的矩阵形式进行求解,工具坐标系姿态采用向量和矩阵的基本运算进行求解.针对RB_1400六自由度... 采用六点标定法对工具坐标系进行标定.首先标定工具参数的位置向量,其次标定工具坐标系的姿态矩阵,其中工具中心点位置标定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的矩阵形式进行求解,工具坐标系姿态采用向量和矩阵的基本运算进行求解.针对RB_1400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基于开放式软件平台CODESYS开发了工具坐标系标定算法模块和焊枪位姿变换模块,最后以此为基础移动机器人对准基准点,测试分别绕x、y、z轴旋转检查TCP点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实可行,并且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机器人的工具坐标系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坐标系 焊接机器人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坐标机测量齿轮齿廓的不确定度评价 被引量:26
5
作者 石照耀 张宇 张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6-771,共6页
介绍了坐标测量中几种常用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指出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大都不适用于评价坐标测量中面向对象的测量不确定度,并对使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价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三坐标测量机详细标定文... 介绍了坐标测量中几种常用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指出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大都不适用于评价坐标测量中面向对象的测量不确定度,并对使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价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三坐标测量机详细标定文件及补偿策略说明建立测量模型。然后,将测量中的采样点通过测量模型生成大量测量结果,并以此评价测量不确定度。在齿廓评价实验中,评定齿廓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96μm时,多次评价结果之间的最大差值不超过0.03μm,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较稳定的评定结果。文章指出,目前商用三坐标测量机大都不能为特定的测量对象提供测量不确定度报告,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有希望改变此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测量机 齿轮齿廓 蒙特卡洛方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TIG焊接电流参数对电弧形态及焊缝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方臣富 俞加俊 +1 位作者 陈树君 宋永伦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25,共5页
采用高速录像系统、记忆示波器同步实时采集变极性氩弧(VPTIG)焊接电流、电弧形态信息,比较分析了VPTIG焊接电流频率、直流电极接负(DCEN)时间和直流电极接正(DCEP)时间、DCEN及DCEP电流幅值5个参数对电弧形态及焊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高速录像系统、记忆示波器同步实时采集变极性氩弧(VPTIG)焊接电流、电弧形态信息,比较分析了VPTIG焊接电流频率、直流电极接负(DCEN)时间和直流电极接正(DCEP)时间、DCEN及DCEP电流幅值5个参数对电弧形态及焊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以上5个参数,可以控制电弧形态、电弧力及焊接热输入,从而控制熔深及焊缝正反面成形;控制焊缝两侧清理区宽度;减少钨极烧损。采用平板对接低频脉冲调制铝合金VPTIG焊接工艺,单道焊熔深可达6 mm,焊缝成形良好、质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氩弧焊 焊接电流 电弧形态 焊缝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产热机理 被引量:19
7
作者 韩永全 陈树君 殷树言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5-37,42,共4页
从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物理特性出发,研究了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产热机理,分析了焊接参数对电弧热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发现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时不对称电极特性对正、反极性期间电弧的产热具有很... 从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物理特性出发,研究了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产热机理,分析了焊接参数对电弧热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发现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时不对称电极特性对正、反极性期间电弧的产热具有很大的影响。反极性期间由于铝合金作为阴极,阴极压降大电弧产热量也增大。在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时正、反极性期间的焊接电流和持续时间等参数不同也是造成正、反极性等离子电弧产热不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电弧 电特性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箍快开卧式深海模拟舱的径向密封结构及其密封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振华 聂松林 +1 位作者 廖伍举 张立茂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6-353,360,共9页
针对卡箍快开盖结构的卧式深海模拟舱在深海高背压环境下存在密封可靠性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深海模拟舱O形圈径向密封结构,建立了该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O形圈的密封面接触应力与内部Von Mises应力评价该结构的密封可靠性,讨论... 针对卡箍快开盖结构的卧式深海模拟舱在深海高背压环境下存在密封可靠性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深海模拟舱O形圈径向密封结构,建立了该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O形圈的密封面接触应力与内部Von Mises应力评价该结构的密封可靠性,讨论了舱内介质压力、O形圈预压缩率、槽口倒圆、配合间隙对深海模拟舱密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加压过程中接触应力峰区位置显著改变,舱内水压由0 MPa加至25 MPa时,橡胶圈形状及Von Mises应力分布急剧变化,由25 MPa加至45 MPa时,橡胶圈形状及Von Mises应力峰区位置基本不变,该结构能够实现45 MPa压力下的有效密封.预压缩率的增加会显著增加主接触面密封带宽度,增大槽口倒圆有助于降低Von Mises应力,Von Mises应力峰值随配合间隙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增大配合间隙有助于提高密封带宽度.试验结果证明:当O形圈的预压缩率为10%、槽口倒圆为0.4 mm、配合间隙为0.7 mm时,利用该密封结构所研制的深海高压舱在40、45、50 MPa水压时均能保证有效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模拟舱 O形橡胶圈 径向密封 密封可靠性 卡箍快开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有源消声实验系统的阻抗控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斌 周大森 +1 位作者 费仁元 杨立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7-458,504,共3页
以声阻抗为控制目标 ,对管道有源消声实验系统的消声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 ,有源消声的效果取决于次级扬声器位置的等效声阻抗以及管道的阻抗分布特性。在消声实验台的自适应控制结果表明 ,在主频上取得了降噪 40dB以上的效果。
关键词 有源消声 声阻抗 自适应控制 Filtered-X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变换原理的直线摆焊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康存锋 王明凯 +2 位作者 张鹏飞 陈树君 蒋晓青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I0002,共6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变换原理的直线摆焊算法.通过建立摆动基础平面的方式将三维空间摆动问题化简到二维空间中求解,首先通过部分示教参数求出摆动基础平面中的基础摆动点,然后利用示教参数求解摆动平面与摆动基础平面的坐标变换矩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变换原理的直线摆焊算法.通过建立摆动基础平面的方式将三维空间摆动问题化简到二维空间中求解,首先通过部分示教参数求出摆动基础平面中的基础摆动点,然后利用示教参数求解摆动平面与摆动基础平面的坐标变换矩阵.通过坐标变换矩阵将摆动基础平面中的基础摆动点映射到摆动平面,得到最终的摆焊轨迹.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输入参数多,轨迹运算速度快,程序编写简单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直线摆焊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焊接 空间变换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路过渡CO_2焊全数字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曰海 刘嘉 +1 位作者 殷树言 卢振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7-212,共6页
以短路过渡CO2焊全数字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为背景,针对全数字控制设计面临的新问题,应用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理论,有机地将数字PI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和专家系统结合起来,使控制层次清晰化,实现方案简单化。试验证明,应用该系统在短路过渡... 以短路过渡CO2焊全数字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为背景,针对全数字控制设计面临的新问题,应用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理论,有机地将数字PI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和专家系统结合起来,使控制层次清晰化,实现方案简单化。试验证明,应用该系统在短路过渡区间实现了CO2焊较为理想的波形控制,弧长控制稳定,焊丝伸出长度变化的适应性增强,焊接过程控制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控制短路 过渡CO2焊 分级递阶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预稳压全桥移相逆变电路系统模型仿真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嘉 李云峄 +1 位作者 岳长路 白立来 《电焊机》 2016年第6期8-13,共6页
弧焊逆变电源具有低电压、大电流的特点,为了提高其在大功率、高频化场合中电源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一种Boost串联预稳压输入,全桥移相并联输出的弧焊逆变电源拓扑结构。通过小信号模型分析,研究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利用Matlab/... 弧焊逆变电源具有低电压、大电流的特点,为了提高其在大功率、高频化场合中电源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一种Boost串联预稳压输入,全桥移相并联输出的弧焊逆变电源拓扑结构。通过小信号模型分析,研究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电源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电源系统在输入电压、负载突变和给定信号变化情况下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优化了电源系统的闭环控制参数,有效地预测了弧焊逆变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电源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预稳压 移相全桥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器人视觉抓取系统快速标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康存锋 郑玉坤 高媛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0,共5页
机器视觉技术给传统工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对机器视觉的并联机器人抓取系统的快速标定进行了研究,该机器人抓取系统的标定主要包括相机的标定和人机(相机与机器人)标定。该标定装置的硬件采用德国Basler Ace系列的工业相机和Delta机器... 机器视觉技术给传统工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对机器视觉的并联机器人抓取系统的快速标定进行了研究,该机器人抓取系统的标定主要包括相机的标定和人机(相机与机器人)标定。该标定装置的硬件采用德国Basler Ace系列的工业相机和Delta机器人本体。相机标定软件使用C#编程工具通过调用图像处理软件HALCON的函数库开发图像处理软件,实现了对相机的标定。人机标定使用开放式软件平台CODESYS开发了机器人人眼标定变换模块。实测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方便快捷、运行可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HALCON 标定 CODE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预稳压并联全桥逆变电路仿真
14
作者 刘嘉 郭子强 李云峄 《电焊机》 2015年第10期1-5,共5页
以逆变焊机为研究对象,为提高逆变焊接电源系统动态特性和控制精度,提出一种串联Boost预稳压输入,全桥逆变并联输出的逆变焊接电源主电路结构。分析了电路系统的功率传输原理和工作模态,进行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路系统仿真设计,... 以逆变焊机为研究对象,为提高逆变焊接电源系统动态特性和控制精度,提出一种串联Boost预稳压输入,全桥逆变并联输出的逆变焊接电源主电路结构。分析了电路系统的功率传输原理和工作模态,进行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路系统仿真设计,能更加直观地分析了电路的动态特性,并与传统的全桥逆变电路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电源 Boost预稳压 全桥逆变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齿轮螺旋线样板的测量方法与仪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小燕 凌四营 +3 位作者 凌明 任泓霖 石照耀 王立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00-2118,共19页
齿轮螺旋线偏差是评定齿轮精度等级及承载均匀性的重要指标,也是齿轮国家标准GB/T 10095.1-2008中规定的四项必检项目之一,其溯源与量值传递基准是齿轮螺旋线样板。高精度螺旋线偏差测量,目前从高精度螺旋线样板结构及制造、研制高精度... 齿轮螺旋线偏差是评定齿轮精度等级及承载均匀性的重要指标,也是齿轮国家标准GB/T 10095.1-2008中规定的四项必检项目之一,其溯源与量值传递基准是齿轮螺旋线样板。高精度螺旋线偏差测量,目前从高精度螺旋线样板结构及制造、研制高精度专用测量仪两个维度开展研究,测量精度得到一定提升,但现有齿轮螺旋线样板结构参数不符合我国1级精度齿轮螺旋线样板的规格要求,已有专用测量仪的测量不确定度也不能满足我国1级齿轮螺旋线样板的测量需求。本文综述了螺旋线偏差的两类常规测量方法与仪器,归纳了齿轮螺旋线样板的设计与结构特性以及国内外高精度齿轮螺旋线偏差测量专用量仪的研究成果,在总结现有典型螺旋线测量仪及专用测量仪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国家标准的等公法线齿轮螺旋线样板及其纯滚动测量方法与仪器,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 测量不确定度 螺旋线偏差 齿轮螺旋线样板 纯滚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回路阻抗测量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舸 刘嘉 +1 位作者 乔彩颖 周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02-205,共4页
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回路阻抗影响焊接电源输出性能。为使整个焊接系统控制更加精准,因此设计焊接回路阻抗测量系统。阻抗测量系统包括以DSP为核心的信号采集控制模块、DDS正交信号发生模块、调制解调模块、电压放大模块、精准恒流源模块... 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回路阻抗影响焊接电源输出性能。为使整个焊接系统控制更加精准,因此设计焊接回路阻抗测量系统。阻抗测量系统包括以DSP为核心的信号采集控制模块、DDS正交信号发生模块、调制解调模块、电压放大模块、精准恒流源模块等。此系统是针对焊接回路中的毫欧姆级电阻、微亨级电感进行测量。利用Pspice软件进行仿真模拟试验,将仿真结果并与标准电感和电阻对比。结果表明,焊接回路阻抗测量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回路 阻抗测量 毫欧姆级电阻 微亨级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堆焊成形钛合金高周疲劳实验数据的R-S-N模型
17
作者 朱良 王晶 +2 位作者 李晓慧 锁红波 张亦良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4-720,共7页
针对应力比对疲劳寿命影响的问题,以TC18钛合金堆焊成形(利用多层堆焊的方法制备)试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3种应力比(R=0.5、R=0.06、R=-1)的疲劳实验,得出相应的疲劳极限,应用"应力幅值寿命模型"和"三参数寿命模型"... 针对应力比对疲劳寿命影响的问题,以TC18钛合金堆焊成形(利用多层堆焊的方法制备)试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3种应力比(R=0.5、R=0.06、R=-1)的疲劳实验,得出相应的疲劳极限,应用"应力幅值寿命模型"和"三参数寿命模型"得到6条S-N曲线。根据裂纹扩展速率与疲劳寿命的积分关系,以两种疲劳寿命数学模型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应力比(R)与疲劳寿命曲线(S-N)的关系,提出了考虑应力比的疲劳寿命(R-S-N)数学模型。根据本文提出的修正公式,建立了适用TC18钛合金堆焊成形材料的两种R-S-N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用应力幅值寿命模型可对中等疲劳寿命区进行准确的预测,而三参数寿命模型更适合中长寿命区域的预测。提出的两种R-S-N数学模型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并可在工程上预测任意应力比下的疲劳寿命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应力比 疲劳寿命 疲劳极限 R—S-N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