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庄更新视角下北京市传统村落风貌管控导则研究
1
作者 孙颖 刘孙卓然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4期68-70,共3页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规划中均有对传统村落风貌管控的要求,但绝大部分传统村落风貌现状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梳理北京市市级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现存问题,分析传统村落风貌管控条例编制的技术薄弱点,提出在规划指引下构建传统村落...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规划中均有对传统村落风貌管控的要求,但绝大部分传统村落风貌现状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梳理北京市市级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现存问题,分析传统村落风貌管控条例编制的技术薄弱点,提出在规划指引下构建传统村落风貌管控导则、细化传统村落风貌管控三级要素及各要素编制技术要点,以构建传统村落风貌导则编制技术体系,在保护优先的理念下指导传统村落有机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风貌管控 村庄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月坛街道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研究
2
作者 郭雨萌 戴俭 惠晓曦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存量更新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面临诸多困境,摸清现状尤为重要。以北京月坛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5类设施行进数量及位置统计,确定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并进行空间分布研究,为... 存量更新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面临诸多困境,摸清现状尤为重要。以北京月坛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5类设施行进数量及位置统计,确定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并进行空间分布研究,为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模型的多维实现及其在ABAQUS中的应用
3
作者 董青 陈苏 +4 位作者 李小军 董云 陈亚东 周正华 朱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对数函数作为骨架曲线,引入“修正动骨架曲线”和“阻尼比退化系数”的概念,考虑试验阻尼对滞回曲线的影响,实现试验阻尼和滞回阻尼在数学上自洽的非线性动力本构。该本构只适用于一维土层场地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对数函数作为骨架曲线,引入“修正动骨架曲线”和“阻尼比退化系数”的概念,考虑试验阻尼对滞回曲线的影响,实现试验阻尼和滞回阻尼在数学上自洽的非线性动力本构。该本构只适用于一维土层场地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基于对数动态骨架本构函数关系式,给出对数动态骨架参数的求解方法,并推导出加卸载曲线的时变切线剪切模量。通过ABAQUS软件的操作平台和等效剪应变算法,开发了基于对数动态骨架本构模型的显式子程序模块,该模型适用于二维和三维土层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选取含软弱淤泥质土层场地作为计算模型,将从基岩输入不同加速度峰值的EI centro地震动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可考虑土体阻尼效应的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及开发子程序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动骨架本构 阻尼比 场地地震反应 时变切线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妇幼医院过渡季开窗行为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根银 张畅畅 +5 位作者 吴金顺 刘鸿炜 吕闯 潘嵩 于浩玮 刘奕巧 《暖通空调》 2020年第7期44-52,共9页
室内人员开窗行为是对空调系统能耗、室内空气质量和热舒适性有显著影响的人行为。通过对2018年北京地区某妇幼医院过渡季室内外环境参数及病房窗户状态的实时监测,研究了对妇幼医院建筑开窗行为可能产生影响的环境参数。结果表明,室外... 室内人员开窗行为是对空调系统能耗、室内空气质量和热舒适性有显著影响的人行为。通过对2018年北京地区某妇幼医院过渡季室内外环境参数及病房窗户状态的实时监测,研究了对妇幼医院建筑开窗行为可能产生影响的环境参数。结果表明,室外温度是妇幼医院建筑过渡季开窗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室内相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和室内温度,室外PM2.5质量浓度对开窗行为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行为 妇幼医院 影响因素 空气质量 自然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建筑院落风貌整治研究——以北京市柳林水村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戴俭 滕龙吟 +2 位作者 钱威 卢钖钖 戎卿文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1期95-97,共3页
随着城镇化加速,传统村落逐渐遭到破坏,其状况日益严峻,自身价值日渐消亡,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针对传统村落保护中尤其是建筑院落风貌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要求,提出建筑院落的风貌整治策略。以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为例... 随着城镇化加速,传统村落逐渐遭到破坏,其状况日益严峻,自身价值日渐消亡,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针对传统村落保护中尤其是建筑院落风貌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要求,提出建筑院落的风貌整治策略。以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为例,阐述村落街巷、院落和建筑保护中的问题及其修缮整治措施,为更多传统村落的建筑院落保护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建筑院落 风貌保护 整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援助体系下社区居家养老空间需求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喆 刘瑞卿 朱金成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第11期83-86,共4页
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人养老供需矛盾突出,以社区服务设施为载体、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区居家养老方式既符合我国传统养老理念,又可借助社会力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适老化社区服务。从社会援助角度出发,基于15min生活圈理... 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人养老供需矛盾突出,以社区服务设施为载体、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区居家养老方式既符合我国传统养老理念,又可借助社会力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适老化社区服务。从社会援助角度出发,基于15min生活圈理论对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体系整合,并针对社区内各类既有养老设施和待植入新功能提出改造策略,以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社会援助 养老服务 设施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高等教育经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启示——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尚文龙 杨早立 +1 位作者 王扬 陈艳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8期15-18,共4页
鉴于新加坡高等教育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其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学习的几点内容,分别从人才引进、自主化办学、国际同行评审、国际化战略和排名提升策略几个方面分析其... 鉴于新加坡高等教育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其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学习的几点内容,分别从人才引进、自主化办学、国际同行评审、国际化战略和排名提升策略几个方面分析其对于南洋理工大学成功所发挥的作用,并基于此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高等教育 南洋理工大学 经验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新风系统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地区过渡季节的案例分析
8
作者 李庆平 高洋 +6 位作者 王国建 王骞 熊樱子 李群 潘嵩 张文静 刘奕巧 《暖通空调》 2020年第7期53-60,77,共9页
住宅新风系统使用行为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和建筑能耗。选取北京地区4户家庭,对其过渡季新风系统使用行为进行了实测。分析发现,使用新风系统能够明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住宅新风系统并非24 h开启,存在使用行为。提出了开启... 住宅新风系统使用行为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和建筑能耗。选取北京地区4户家庭,对其过渡季新风系统使用行为进行了实测。分析发现,使用新风系统能够明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住宅新风系统并非24 h开启,存在使用行为。提出了开启时长和开启概率的概念来定量评价使用行为,得出每日平均开启时长为16.5 h,平均开启概率为70.6%。室外PM2.5浓度是影响新风系统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当室外PM2.5质量浓度大于125μg/m^3时,新风系统开启概率基本趋近于100%;当其小于125μg/m^3时,新风系统的使用是随机性行为。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分析发现,影响不同类型家庭新风系统使用行为的最大环境因素不同:对于活跃型家庭是室内温度,对于非活跃型家庭是室外PM2.5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系统 人行为 细颗粒物(PM2.5) 预测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街区形态特征与PM2.5相关性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两个居住街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培浩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9期97-100,共4页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通过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策略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文章基于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影响路径选取相关城市形态参数,通过实地监测与数值模拟构建全时空污染物分布预测模型,以双变量相关分析探究...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通过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策略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文章基于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影响路径选取相关城市形态参数,通过实地监测与数值模拟构建全时空污染物分布预测模型,以双变量相关分析探究对PM2.5影响较大的形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街区尺度空间环境的优化建议,可为中观尺度下居住街区内缓解空气污染、优化居住街区形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PM2.5 居住街区 CFD模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站止水帷幕深度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李元洁 李珠妍 姚爱军 《路基工程》 2022年第6期189-195,共7页
以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站深基坑为工程背景,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悬挂式止水帷幕插入深度对渗流作用下深基坑渗流场及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位降深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止水帷幕插入深度的增大,基坑周围... 以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站深基坑为工程背景,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悬挂式止水帷幕插入深度对渗流作用下深基坑渗流场及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位降深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止水帷幕插入深度的增大,基坑周围的孔隙水压力减小,且分布逐渐趋于均匀,地下水位沿基坑侧壁的降幅逐渐减小;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悬挂式止水帷幕基坑外地表沉降趋势与理论趋势相同,开挖完成后,地表沉降呈现“凹槽型沉降”的变形规律,随着止水帷幕深度的增加,基坑外地表最大沉降量减少了约29%,沉降影响区范围缩小了约21%,当帷幕超过最佳深度后地表沉降将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止水帷幕 深基坑 渗流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骨料取代率下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娟 李秀领 郭强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为探讨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胶比之间的关系,以RC30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设计了16组配合比,制作了96块再生混凝土试块,主要进行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为探讨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胶比之间的关系,以RC30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设计了16组配合比,制作了96块再生混凝土试块,主要进行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得出如下结论: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抗压强度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30%和40%时,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大。粉煤灰掺量大于20%时,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急剧下降,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幅度均较小,大掺量粉煤灰在再生混凝土中或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通过观察抗折强度试件破坏断面,分析再生混凝土变形破坏特征。粉煤灰的掺入提高了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且掺量为20%强度最高。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时,随粉煤灰掺量变化抗折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40%和50%时,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折压比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再生混凝土折压比随粉煤灰掺量的变化趋势与抗折强度一致,但变化幅度略小。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大于抗压强度;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粉煤灰掺量为10%为较优掺量。提出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预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粉煤灰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折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降雨及高温天气对风积沙路基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荆鹏 张雅琪 +4 位作者 宋心彤 张莉 杨海顺 于涛 王鹏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18-5029,共12页
风积沙是内蒙古沙漠地区铁路/公路路基的主要填筑材料。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强降雨和高温事件频发,造成风积沙路基土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显著变化,抗剪强度衰减,从而引发路基变形和滑坡,危害路基稳定性。为探讨强降雨和高温天气对风... 风积沙是内蒙古沙漠地区铁路/公路路基的主要填筑材料。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强降雨和高温事件频发,造成风积沙路基土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显著变化,抗剪强度衰减,从而引发路基变形和滑坡,危害路基稳定性。为探讨强降雨和高温天气对风积沙路基的水力行为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内蒙古某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为研究对象,根据内蒙古中部地区气候特征设计了短时强降雨-蒸发和连续降雨-蒸发2种干湿循环工况,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风积沙路基在不同类型的强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的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和路基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强降雨条件下,降雨初期,入渗率等于降雨强度,随着降雨过程持续进行,路基的入渗能力不断降低,当路基表层含水率达到饱和时,入渗速率即为风积沙路基土的饱和渗透系数;相同总降雨量下,连续降雨工况的入渗量较高,因此连续降雨工况下风积沙路基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变化量和入渗深度均高于短时强降雨工况,连续降雨和短时强降雨工况下的入渗深度分别为5.65 m和3.29 m;降雨导致风积沙路基的体积含水率上升,负孔隙水压力随之下降,高温蒸发对路基水力行为的影响规律则与之相反,随着路基深度增加,强降雨和高温天气对风积沙路基的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滞后性增强。研究结果可为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的设计和养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路基 强降雨 高温 干湿循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既有综合医院公共空间优化研究——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为例
13
作者 郎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6期50-53,共4页
医院各个区域功能不同,加大了设计难度。空间句法是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本文选取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通过CAD图纸的绘制,运用空间句法(Space Syntax)进行比较分析,对其公共空间的空间布局及功能组织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其空间连接度、... 医院各个区域功能不同,加大了设计难度。空间句法是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本文选取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通过CAD图纸的绘制,运用空间句法(Space Syntax)进行比较分析,对其公共空间的空间布局及功能组织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其空间连接度、视域整合度、可理解度等,评估了综合医院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可视性,发现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综合医院 公共空间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研究
14
作者 张超 陈昽 +3 位作者 武程 杜修力 赖志超 王丕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517,共12页
人工模拟地震动是目前开展海洋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的主要地震输入分析。强度包络函数是人工模拟地震动的重要参数,决定了地震动的强度非平稳性特性,并对地震动持时起控制作用。目前的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均是基于陆域地震动记录统计分析得... 人工模拟地震动是目前开展海洋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的主要地震输入分析。强度包络函数是人工模拟地震动的重要参数,决定了地震动的强度非平稳性特性,并对地震动持时起控制作用。目前的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均是基于陆域地震动记录统计分析得出,无法准确反应海域地震动的强度特性。因此,基于日本K-Net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实测地震数据库,分析海域地震动在时域中强度分布特性;提出适用于海域地震动的三段式强度包络模型,回归得到震级M、震中距R及关键参数上升段t_(1)、强震平稳段ts、下降段衰减率c(无量纲)的计算表达式;研究震级、震中距对海域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的影响规律,并探讨海域地震动与陆域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海域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中关键参数上升段t_(1)、强震平稳段ts、下降段衰减率c的取值范围分别为[13~52 s],[12~79 s],[0.037~0.173];震级对关键参数(t_(1)、t_(s)、c)的影响要大于震中距;与陆域地震动相比,海域地震动的强度包络模型的下降段衰减率c相差显著,且各关键参数的分布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地震动 强度包络模型 衰减关系 三段式模型 相模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辨析的我国历史地段的内涵及分类探析
15
作者 戴俭 卢钖钖 +2 位作者 戎卿文 鞠德东 王巍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3,53,共8页
文章首先梳理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宪章、公约、宣言等国际文件和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6个历史遗产保护代表性国家以及我国历史地段相关概念的产生过程,其次从适用范围、内涵范畴、概念类型、内容分类4个方... 文章首先梳理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宪章、公约、宣言等国际文件和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6个历史遗产保护代表性国家以及我国历史地段相关概念的产生过程,其次从适用范围、内涵范畴、概念类型、内容分类4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与对比,最后根据内容解读与对比,对我国历史地段的保护层次与内涵、内容分类及分级进行思考与探索。文章建议将我国“历史地段”概念调整为“历史(文化)地段”以及对应的英文翻译,勾勒了2个等级10种分类的历史文化地段内容框架,以期对未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中的历史地段概念的判定与保护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段 历史文化街区 遗产保护 概念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五代建筑材等与平面主要尺度特征关联性研究
16
作者 刘婷婷 段智钧 钱威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文搜集宋《营造法式》之前唐五代木构建筑遗存中的典型实例,研究材等与平面各主要尺度特征的关联性。探究建筑材等与建筑当心间、步架均值、外檐出跳均值等平面主要尺度的相关性,初步推论:唐五代木构建筑中,建筑的材等等级与当心间,... 本文搜集宋《营造法式》之前唐五代木构建筑遗存中的典型实例,研究材等与平面各主要尺度特征的关联性。探究建筑材等与建筑当心间、步架均值、外檐出跳均值等平面主要尺度的相关性,初步推论:唐五代木构建筑中,建筑的材等等级与当心间,有成正比的趋势。材等与步架比值在8.85~16.94的范围内,材等与外檐出跳比值在2.03~3.75的区域范围。为古建筑营造尺度规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等 当心间 步架 外檐出跳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COVER体系的我国城市韧性演进特征分析
17
作者 钟紫蓝 齐娜娜 +3 位作者 缪惠全 侯本伟 许成顺 杜修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面临的多样化挑战使得城市韧性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之一,深入研究我国城市韧性水平的演进特征对于全面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整体情况和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了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级行...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面临的多样化挑战使得城市韧性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之一,深入研究我国城市韧性水平的演进特征对于全面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整体情况和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了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城市韧性水平的时空演进特征,基于城市韧性评价体系ReCOVER对5 a间各省级行政区城市韧性水平进行综合测算,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各省级行政区城市韧性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方面,我国城市韧性水平整体得到提升,但各省级行政区的演变特征存在多样性。分阶段而言,4个阶段的韧性水平整体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分维度而言,除社区与人口维度韧性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外,其余维度韧性水平均得到提升。在空间维度方面,各省级行政区城市韧性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即城市韧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集聚的现象,且集聚趋势呈现一定的离散性;总体而言,我国城市韧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格局,空间分布差异特征明显。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各省级行政区的韧性水平演进趋势以及驱动城市韧性的主要因素,从而可以基于韧性演进特征和区域城市特点,为未来的韧性提升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城市韧性 韧性评价 时空演进 韧性特征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积法和水文模型法的海绵设施效能评估研究
18
作者 卢兴超 徐宗学 周玉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6-744,共9页
为了提升海绵设施布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海绵设施的效能,提出了基于容积法和水文模型法的海绵设施效能评估方法.以迁安市某海绵型建筑小区为例,借助容积法量化海绵设计方案,利用水文模型设置海绵设施控制雨水的优选路径,分别选... 为了提升海绵设施布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海绵设施的效能,提出了基于容积法和水文模型法的海绵设施效能评估方法.以迁安市某海绵型建筑小区为例,借助容积法量化海绵设计方案,利用水文模型设置海绵设施控制雨水的优选路径,分别选用2、5、10 a的短历时(2 h)设计降雨情景对海绵设施建设效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与排水口演算和不透水区演算模式相比,透水区演算模式更契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2)在2、5、10 a的短历时(2h)设计降雨情景下,相对于海绵设施布设前,布设后场地雨水径流总量削减率分别为86.9%、82.4%、79.6%,径流峰值流量平均削减为94.57%、87.89%、86.45%,雨水管道中最大充满度80%以上的管道长度分别降低了86.55%、85.27%、64.48%;3)在10 a一遇设计降雨重现期下,溢流节点J31在海绵设施布设后,井内最高水位降低了1.332 m,且其他9个溢流风险节点其水位也明显降低.上述研究表明,在低重现期短历时(2h)设计降雨情景下,海绵设施对场地径流总量、峰值流量有很好的削减作用,对雨水管道排水压力有显著减轻作用,对节点溢流风险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为今后开展海绵城市源头减排设施的布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法 水文模型法 径流路径 优化 径流总量 峰值流量 溢流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蓄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影 毕月虹 +1 位作者 李召金 刘林威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4期12-23,32,共13页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基础上,从太阳能集热器、蓄能形式、辅助热源、吸收式冷水机组以及太阳能集热器与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匹配等方面详细阐述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蓄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的控...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基础上,从太阳能集热器、蓄能形式、辅助热源、吸收式冷水机组以及太阳能集热器与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匹配等方面详细阐述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蓄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分析及理论研究进行总结,最后指出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蓄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空调 冷水机组 吸收式 太阳能 集热器 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热采井套管瞬时安全系数计算及优选
20
作者 任振琨 姜海龙 +2 位作者 席岩 王海涛 李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136,共8页
辽河油田稠油热采井套管损坏现象频发,注汽过程中套管热应力过高是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考虑稠油热采工程地质参数对套管规格进行优选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针对此,考虑高温条件下套管屈服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 辽河油田稠油热采井套管损坏现象频发,注汽过程中套管热应力过高是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考虑稠油热采工程地质参数对套管规格进行优选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针对此,考虑高温条件下套管屈服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套管应力计算及分析数值模型,分析了热采过程中套管-水泥环-地层温度场变化规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了温压耦合作用下套管应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套管规格参数(钢级、壁厚)和工程地质参数(注汽压力、地层力学特性)对套管应力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套管安全系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注汽温度升高时,套管的热应力会显著增加,导致安全系数降低。为了满足更高温度的热采环境,可以采用更高级别和厚度的套管钢材,并根据不同工程场景选择不同的套管钢级和壁厚。在热采井地层弹性模量下降时,套管内壁所受的热应力会减小。为了减小套管所受的热应力,可以调整注汽压力以降低其与地应力之间的压差。研究结果可为辽河油田热采井的套管优选和高温状态下套管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套管损坏 安全系数 温度场 井筒完整性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