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营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汤淑娟 《品牌研究》 2024年第6期0099-0101,共3页
本次研究结合民营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展开深入分析,科学了解民营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体系,并基于民营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分析、实施作用展开讨论,由此针对民营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进行深层次研究剖析,并结合预算管理意识、... 本次研究结合民营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展开深入分析,科学了解民营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体系,并基于民营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分析、实施作用展开讨论,由此针对民营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进行深层次研究剖析,并结合预算管理意识、组织架构、管理覆盖面、管理流程、信息化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实践性、科学性的应用策略,力求有效提升民营医院的运营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全面预算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痛患者行急诊PCI绿色通道时间点的监测及策略分析
2
作者 王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83-086,共4页
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胸痛中心就诊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绿色通道时间点监测及优化策略,评估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急诊PCI标准的ACS患者440例,根据... 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胸痛中心就诊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绿色通道时间点监测及优化策略,评估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急诊PCI标准的ACS患者440例,根据D2B时间达标与否,将其分为达标与不达标两类。观察和记录从发病至球囊扩张的时间节点,比较两组患者D2B时间、FMC2B时间和治疗效果的差别。结果 达标组与未达标组相比,D2B时长明显缩短(88.3±25.4 min,135.6±43.9 min, P<0.001),告知心内科、知情同意、到达导管室所需时间均明显缩短(P<0.001)。符合标准的医院死亡率(1.1%对4.7%,P=0.032),PCI后心衰的发生率(15.1%对29.4%,P<0.001)明显低于非达标组(P<0.001)。结论 优化急诊PCI绿色通道的时间管理,特别是缩短D2B时间和提高FMC2B达标率,可显著改善ACS患者的短期预后,降低院内病死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胸痛中心 急诊PCI 绿色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肌腱病:靶向线粒体治疗的可能性
3
作者 杨朔 张振 +6 位作者 白硕 盛黎 申亮 孙青峰 高蓓瑶 葛瑞东 江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276-4285,共10页
背景:临床上治疗肌腱病的多种策略的短期效果较好而长期效果不佳,研究证明线粒体与肌腱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未总结出线粒体与肌腱病之间的关系和靶向线粒体治疗肌腱病的策略,不利于专科从业者及相关领域学者了解研究近况。... 背景:临床上治疗肌腱病的多种策略的短期效果较好而长期效果不佳,研究证明线粒体与肌腱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未总结出线粒体与肌腱病之间的关系和靶向线粒体治疗肌腱病的策略,不利于专科从业者及相关领域学者了解研究近况。目的:综述现有的临床或临床前原始研究,以期对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肌腱病之间的关系、靶向线粒体治疗肌腱病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线粒体在肌腱病中的评估和管理进行一定的展望。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至2024年3月,英文检索词为“Tendinopathy,Tendons Injuries,Tendon,Tendons,Mitochondria,Mitochondria Dysfunction,Mitochondria Disease”;中文检索词为“肌腱,肌腱病,肌腱炎,线粒体,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疾病”。根据纳排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最终纳入6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在临床的肌腱病患者或是肌腱病模型中,普遍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主要以活性氧过量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嵴杂乱和线粒体数量减少为代表,这说明线粒体将会由于肌腱损伤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进一步恶化肌腱病,形成恶性循环。②当肌腱尚未损伤或肌腱病尚未发生时,线粒体功能会由于受到内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诱发肌腱病,这说明正常肌腱将会由于线粒体的功能异常而被损害,发生病变甚至断裂。③机械拉伸应力、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衰老等内外界因素是导致线粒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主要原因,且这些因素将会通过细胞凋亡、炎症和呼吸链损害等分子机制,损害正常肌腱的生物活性与力学性能,诱发肌腱病的发生。④针对分子机制而归纳总结的靶向线粒体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线粒体转移/移植、移植及靶向抗氧化剂等。⑤文章主要针对具有肌腱病的临床患者或具有相似造模方式的动物模型,为临床上探讨肌腱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靶向治疗肌腱病的方法提供新思路,但缺点在于纳入的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需要更多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功能障碍 肌腱病 肌腱损伤 肌腱炎 氧化应激 生物活性 分子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联合microRNA-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杰 孟凡磊 +1 位作者 吴杰 邵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microRNA-29a(miR-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天津市泰达医院87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3个月,根...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microRNA-29a(miR-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天津市泰达医院87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2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FIB水平、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miR-29及二者联合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87例患者中,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3.33%(29/87),预后良好率为66.67%(58/87)。预后不良组脑积水严重程度、环池消失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FI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严重程度[OR=4.289(95%CI:1.885,9.756)]、环池消失[OR=4.559(95%CI:2.004,10.370)]、NIHSS评分[OR=3.927(95%CI:1.727,8.934)]、FIB水平[OR=3.561(95%CI:1.565,8.100)]、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OR=0.365(95%CI:0.160,0.830)]为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miR-29a及二者联合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79.31%(95%CI:0.597,0.913)、86.21%(95%CI:0.674,0.955)和89.66%(95%CI:0.715,0.973);特异性分别为84.48%(95%CI:0.721,0.922)、82.76%(95%CI:0.701,0.910)和93.10%(95%CI:0.825,0.97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95%CI:0.696,0.879)、0.842(95%CI:0.747,0.912)、0.908(95%CI:0.826,0.961)。结论血浆FIB、miR-29a对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脑积水 纤维蛋白原 microRNA-29a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不同皮片获取方式联合清创与VSD治疗对皮肤撕脱伤患者创面愈合及VEGF、bFGF的影响
5
作者 郭光东 王娟 孙志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24-027,共4页
分析不同皮片获取方式联合清创与VSD治疗对皮肤撕脱伤患者创面愈合及VEGF,bFGF的影响。方法 将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2021年1月到2024年5月的100例皮肤撕脱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皮片获取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切取薄中... 分析不同皮片获取方式联合清创与VSD治疗对皮肤撕脱伤患者创面愈合及VEGF,bFGF的影响。方法 将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2021年1月到2024年5月的100例皮肤撕脱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皮片获取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切取薄中厚皮片,观察组反取薄中厚皮片,两组均给予清创与VSD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2组疗效、创面愈合等指标对比,有一定差别,且满足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 反取薄中厚皮片结合清创、VSD治疗对皮肤撕脱伤患者的应用,可改善其炎症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并调整VEGF,bFGF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取薄中厚皮片 切取薄中厚皮片 VSD治疗 皮肤撕脱伤 创面愈合 VEGF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处理后脑电图用于深度镇静及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监测
6
作者 张守文 付佳郁 高路盈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7-69,82,共4页
目的通过处理后脑电图(p-EEG)检测深度镇静的急性器官衰竭危重患者的患者状态指数(PSI),并评估低PSI值(<25)与ICU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AM-ICU)评估的谵妄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97例急性器官衰竭患者。在最初的72 h治疗期间,使用SE... 目的通过处理后脑电图(p-EEG)检测深度镇静的急性器官衰竭危重患者的患者状态指数(PSI),并评估低PSI值(<25)与ICU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AM-ICU)评估的谵妄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97例急性器官衰竭患者。在最初的72 h治疗期间,使用SEDLine脑功能监测仪监测患者PSI;使用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模糊评估方法(CAM-ICU)评估谵妄。根据ICU中有无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n=41)组和无谵妄组(n=56)。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ICU中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谵妄组相比,谵妄组患者镇静阶段接受的芬太尼和丙泊酚总剂量较高,而且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延长(P<0.05)。与无谵妄组患者相比,谵妄组患者PSI<25比例较高(P<0.05)。针对镇痛和镇静的累积剂量进行校正后,PSI<25时间增加与较高的谵妄发生率相关(OR=1.017,95%CI=1.021~1.229,P=0.033)。结论早期深度镇静时,PSI<25比例较高可能与谵妄发生相关。PSI靶向镇静是否有助于减少镇静剂量和谵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谵妄 脑电图 患者状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膜骨化风险的分级减压手术策略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学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在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的治疗中,针对基于硬膜骨化风险的分级减压手术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调查对象为我院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50例,时间范围2022年6月~2024年6月。基于患者的硬膜骨化风险,分别实行不同的分级减压手术方案,评定各组... 在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的治疗中,针对基于硬膜骨化风险的分级减压手术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调查对象为我院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50例,时间范围2022年6月~2024年6月。基于患者的硬膜骨化风险,分别实行不同的分级减压手术方案,评定各组的手术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 (1)50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中,硬膜骨化低危38例,高危12例。在一般资料上,低危组的下肢疼痛率比高危组高(P<0.05)。(2)手术治疗后,高危组患者的手术节段数、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引流时间长,和低危组患者相比有差异(P<0.05)。(3)高危组患者脑脊液漏发生率83.33%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 结合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的硬膜骨化风险实施手术治疗方案,可减少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 硬膜骨化 分级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效果评估
8
作者 杨伟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41-044,共4页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2023年5月-2024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择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2023年5月-2024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择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普遍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更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行股骨截骨与先行胫骨截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比较
9
作者 王壮 刘刚 赵海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27-030,共4页
比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先行股骨截骨与先行胫骨截骨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总容量控制在80例,研究时段范畴限定在2022.5~2024.5期间,研究对象为我院行TKA治疗的患者,入组患者结合截骨不同顺序展开组别例数分类,分别命名为... 比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先行股骨截骨与先行胫骨截骨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总容量控制在80例,研究时段范畴限定在2022.5~2024.5期间,研究对象为我院行TKA治疗的患者,入组患者结合截骨不同顺序展开组别例数分类,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纳入40例患者,先行胫骨截骨,后者40例患者先行股骨截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各围术期指标用时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性P值<0.05;2组患者VAS评分随着术后时间越长疼痛值越轻微,并且观察组VAS分值低于对照组P值<0.05;相比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与HSS评分,观察组数值更高P值<0.05。结论 在TKA中先行股骨截骨,相比术中先行胫骨截骨更利于调节围术期指标,降低疼痛程度,提升膝关节功能,治疗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股骨截骨 先行胫骨截骨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材料在骨折固定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世燕 苏志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6期28-33,共6页
可吸收材料在骨折固定中具有逐步降解吸收的特点,能够有效替代传统金属内固定材料,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可降解材料因其能逐步被机体吸收,减少了术后不适和二次手术的需求而备受关注。本研究综述了可吸收材料的分类和性... 可吸收材料在骨折固定中具有逐步降解吸收的特点,能够有效替代传统金属内固定材料,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可降解材料因其能逐步被机体吸收,减少了术后不适和二次手术的需求而备受关注。本研究综述了可吸收材料的分类和性能及在肋骨骨折及其他骨折固定中的应用现状。然而,目前可吸收材料的应用范围有限,力学强度与降解速率的匹配问题仍待完善。可降解材料中展现出优越的力学支撑和生物相容性,经过表面涂层处理后,更加适用于高负荷骨折的固定,有望成为未来骨折固定的首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材料 骨折固定 研究现状
原文传递
腰椎后路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云飞 黄立军 +4 位作者 夏纪元 夏庆福 赵国峰 田新奇 刘畅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594-598,共5页
目的评估腰椎后路截骨手术矫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10至2021-06共收治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11例,其中合并Andersson损害(Andersson lesion,AL)1例,平均(32.8±... 目的评估腰椎后路截骨手术矫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10至2021-06共收治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11例,其中合并Andersson损害(Andersson lesion,AL)1例,平均(32.8±3.4)岁;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及后凸畸形,术前胸椎后凸角59.36°±12.63°;腰椎前凸角-0.54°±32.89°;颏眉角31.82°±12.25°。10例AS后凸畸形患者均在L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1例AS合并AL后凸畸形患者采用腰椎后路经损害处清创、截骨矫形。综合评价术后影像学、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手术顺利,耐受性良好,术后平均胸椎后凸角55.18°±11.59°,腰椎前凸角43.91°±19.14°,颏眉角1.82°±0.83°。患者均获随访,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应力性骨折等并发症。结论经L行PSO截骨矫正AS重度后凸畸形,合并AL后凸畸形行经损伤处截骨矫形,术后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Andersson损害 脊柱后凸畸形 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在肌腱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珂 徐卫东 +3 位作者 周恒宇 白硕 张振 葛瑞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80-1788,共9页
背景:活性氧可能与肌腱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确切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尚未进行全面总结。目的:综述目前临床或临床前原始研究,对活性氧在肌腱病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其作用特点以及是否存在统一的下游... 背景:活性氧可能与肌腱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确切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尚未进行全面总结。目的:综述目前临床或临床前原始研究,对活性氧在肌腱病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其作用特点以及是否存在统一的下游通路。方法:通过计算机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的相关原始研究进行检索,依据入选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排除,最终纳入90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活性氧可通过同时作用于肌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来影响肌腱愈合方向,其作用方式呈双面作用特点,浓度可能是决定其作用方向的关键,低剂量活性氧可以参与肌腱正常生理愈合活动或肌腱组织具有刺激自适应性可能是产生这种作用特点的内在机制。②活性氧主要是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线粒体凋亡、叉头转录因子O家族、自噬、炎症以及抗氧化信号转导通路,来改变肌腱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和结构,影响肌腱细胞正常修复、应对外界和维持生存能力,对肌腱状态造成影响。③不同的活性氧刺激强度、时间以及外在环境可能会造成下游分子通路的不同改变,从而对肌腱产生不同影响。④由于目前纳入的活性氧正、负面作用的考察文献数量差距较大,可能对寻找活性氧在肌腱中作用特点的背后因素造成一定的分析误差;另外由于大多数实验干预条件和关注结果比较单一,具体活性氧的时效、量效机制以及与其他干预因素的协同作用未能明确,也未能构建活性氧在肌腱病中的分子作用整体体系。⑤文章结果表明,活性氧未来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有利因素参与肌腱病的治疗和预防,并促进之后肌腱病中氧化应激信号转导通路和整体分子作用体系的探索,也为不同抗氧化剂在肌腱病中的治疗策略打下研究基础,以更好地达到防治肌腱损伤变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肌腱病 正负面作用 信号转导通路 量效关系 时效关系 协同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肌腱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孙青峰 白硕 +3 位作者 张振 申亮 高蓓瑶 葛瑞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231-5237,共7页
背景:大量的研究发现雌激素与肌腱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长期以来雌激素在肌腱病中的实验研究成果与总结较少,不方便专科从业者及相关领域学者全面了解研究近况。目的:综述目前临床或临床前原始研究,以期对雌激素在肌腱病中的作用进行总... 背景:大量的研究发现雌激素与肌腱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长期以来雌激素在肌腱病中的实验研究成果与总结较少,不方便专科从业者及相关领域学者全面了解研究近况。目的:综述目前临床或临床前原始研究,以期对雌激素在肌腱病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并对未来雌激素在肌腱病中的评估和管理进行一定的展望。方法:通过计算机对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8年1月至2023年9月,英文检索词为“Oestrogen,Estrogen,Estrogen receptor,Tendinopathy,Tendonopathy,Sinew,Tendon,Tendons,Myotenositis”;中文检索词为“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肌腱病,肌腱,肌腱炎”。依据入选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排除,最终纳入60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体内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促进肌腱的合成代谢。也有体外实验证明多种雌激素对肌腱能够起到促进肌腱细胞增殖、减轻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作用,但实验大都局限于动物模型。②雌激素受体β更多的在肌腱损伤和修复过程起作用,而雌激素受体α暂未发现能够在肌腱损伤过程中产生主要影响。雌激素受体β的表达通过影响脂肪形成、Ⅰ型胶原蛋白的沉积和减少肌腱细胞凋亡来修复肌腱,而其过度表达则可能会促进炎症和血管生成,从而推进炎症进程,在肌腱损伤中发挥作用。③动物研究显示,雌激素缺乏可能会降低肌腱的胶原合成效率,肌腱弹性下降,抑制肌腱的合成代谢,不利于肌腱损伤修复,而正常水平的雌激素可能对肌腱中Ⅰ型胶原合成有刺激作用,促进肌腱细胞增殖和代谢。④目前雌激素在肌腱损伤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释,更多实验围绕肌腱胶原合成、细胞增殖凋亡,仅有少量文献研究了雌激素受体β缺陷调控干扰素调节因子5-趋化因子配体3轴、E2调控雌激素受体α和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高水平雌二醇降低游离循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3方面的分子机制。⑤包括内源性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在内的多种雌激素在正常水平时有益于肌腱病的修复,其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β影响脂肪形成、Ⅰ型胶原蛋白的沉积和减少肌腱细胞凋亡发挥作用,这为未来不同亚型雌激素用于在体肌腱病的治疗以及关于雌激素膜性受体种类对肌腱病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亚型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水平 肌腱病 肌腱损伤 肌腱炎 生物力学特性 增殖分化 分子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结合血清CCNA2、AFP检测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琴 刘戬 邓茂松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结合血清细胞周期素A2(CCNA2)、甲胎蛋白(AFP)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04例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患者,其中肝硬化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结合血清细胞周期素A2(CCNA2)、甲胎蛋白(AFP)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04例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患者,其中肝硬化结节69例,肝细胞肝癌35例,均接受腹部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测血清CCNA2和AFP水平。分析肝硬化结节和肝细胞肝癌患者的MSCT影像学特征和肝硬化结节组和肝细胞肝癌组血清CCNA2和AFP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SCT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鉴别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的应用价值。结果104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肝硬化结节组69例、肝细胞肝癌组35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SCT鉴别诊断肝细胞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7.14%、75.36%(Kappa=0.493);肝细胞肝癌组血清CCNA2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ROC结果显示,MSCT和血清CCNA2和AFP预测肝细胞肝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6、0.836和0.775,MSCT结合血清CCNA2和AFP预测肝细胞肝癌的AUC为0.902,敏感度为82.86%(P<0.05)。结论MSCT结合血清CCNA2、AFP检测在肝硬化结节和肝细胞肝癌的临床鉴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清细胞周期素A2 肝硬化结节 肝细胞肝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o-骨盆牵引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纪元 杨云飞 +2 位作者 黄立军 夏庆福 张玉双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Halo-骨盆牵引(HPT)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至2023-10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100例脊柱侧弯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一期HPT牵引治疗和二... 目的探讨Halo-骨盆牵引(HPT)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至2023-10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100例脊柱侧弯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一期HPT牵引治疗和二期脊柱侧弯矫形术。牵引前、牵引末次复查、内固定术后,比较患者影像学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统计学相关性分析主弯Cobb角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纳入患者肺功能结果显示,牵引前、牵引末次复查、内固定术后比较,限制性通气功能参数均存在不同程度增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随着主弯Cobb角减小,肺限制性通气功能参数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HPT牵引能有效矫正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改善呼吸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骨盆牵引 肺功能不全 重度脊柱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占锋 陈同林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市上地医院和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市上地医院和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6、8个月,两组骨盆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康复,提高骨折复位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环骨折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骨折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离脊柱骨折,避免瘫痪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云飞 黄立军 夏庆福 《健康生活》 2024年第5期15-16,共2页
骨头是人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一旦受损,就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骨头受损较严重的是骨折,而骨折较为严重的是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发生的原因人体的脊椎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1块尾骨。脊柱骨折是... 骨头是人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一旦受损,就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骨头受损较严重的是骨折,而骨折较为严重的是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发生的原因人体的脊椎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1块尾骨。脊柱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脊柱损伤,一般以胸腰段骨折为主,其次是颈椎、腰椎和胸椎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骨折 脊柱损伤 骶骨 胸腰段骨折 颈椎 腰椎 尾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守文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评估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为代表的全身炎症对急性脑梗死后3月认知障碍发展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后3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认知障碍组(n=137)和脑梗后认知障碍(PSCI)... 目的评估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为代表的全身炎症对急性脑梗死后3月认知障碍发展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后3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认知障碍组(n=137)和脑梗后认知障碍(PSCI)组(n=35)。另外,根据入院NLR五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1.57)、Q2(1.58~2.01)、Q3(2.02~2.55)、Q4(2.56~3.79)和Q5(≥3.80)组,每组均为34例患者。使用逻辑回归分析评估NLR和PSC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SCI组NLR高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Q5组PSCI发生率也高于其他组(所有P<0.05)。逻辑回归分析发现,NLR是PSCI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且Q5组与PSCI风险显著相关(OR=3.264)。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NLR与脑梗后3月PSCI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炎症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Halo骨盆牵引对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19
作者 杨云飞 黄立军 +5 位作者 夏庆福 张玉双 赵国峰 夏纪元 田新奇 刘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改良Halo骨盆牵引(halo-pelvic traction,HPT)联合二期手术对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一期改良Halo骨盆牵引(halo-pelvic traction,HPT)联合二期手术对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一期HPT牵引治疗和二期脊柱畸形矫形术。牵引前、牵引末次复查、内固定术后、末次随访,比较患者影像学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牵引前,患者主弯侧凸Cobb角、颈7铅垂线至骶骨正中线的距离(C7PL-CSVL)、顶椎偏距(AVT)、T1倾斜角、影像学肩高度、矢状面偏移(SVA)、腰胸椎后凸角(TK)为(119.17±15.39)°、(33.33±7.2)mm、(103.55±16.56)mm、(20.13±5.94)°、(26.78±6.32)mm、(38.29±5.54)mm、(87.66±11.63)°,高于牵引末次复查[(74.62±15.15)°、(13.23±4.27)mm、(57.70±17.56)mm、(9.29±1.73)°、(10.18±2.00)mm、(14.41±3.24)mm、(52.96±12.11)°]、内固定术后[(60.78±14.40)°、(12.42±3.58)mm、(44.31±13.77)mm、(8.89±2.66)°、(9.38±2.39)mm、(17.11±3.24)mm、(51.28±11.20)°]和末次随访[(64.21±14.86)°、(12.69±3.26)mm、(45.17±11.65)mm、(6.51±1.77)°、(9.53±2.36)mm、(17.50±3.07)mm、(51.82±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牵引前,患者FVC、FVC%、FEV1、FEV1%为(1.13±0.19)L、(31.61±4.64)%、(1.08±0.22)L、(29.68±11.56)%,低于牵引末次复查[(1.36±0.28)L、(36.19±4.95)%、(1.17±0.19)L、(33.45±5.97)%]、内固定术后[(1.49±0.28)L、(38.08±7.46)%、(1.26±0.22)L、(35.91±7.81)%]和末次随访[(1.53±0.26)L、(38.61±6.91)%、(1.28±0.24)L、(36.88±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HPT牵引能有效矫正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脊柱畸形,改善呼吸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地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骨盆牵引 改良 呼吸功能障碍 重度脊柱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er构型泰勒空间外固定架治疗重度马蹄高弓足11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杜辉 李兴 +4 位作者 李恒 赖良鹏 何啸天 王岩 武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63-1069,共7页
目的:研究Miter构型泰勒空间外固定架治疗重度马蹄高弓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1例采用Miter构型治疗的马蹄高弓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手术前后的负重侧位X线... 目的:研究Miter构型泰勒空间外固定架治疗重度马蹄高弓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1例采用Miter构型治疗的马蹄高弓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手术前后的负重侧位X线的胫骨距骨角(TTA)、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角)等影像学指标,记录术前及术后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采用Likert满意度量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1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00±13.05)个月,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26.00±10.04)岁,外固定架时间为(121.64±15.35)d。术前TTA(151.30±10.99)°,术后(117.57±3.32)°回到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Meary角(41.98±9.86)°,术后(-2.43±7.97)°回到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AOFAS评分[(81.18±10.74)分]显著高于术前[(47.18±15.00)分](P<0.001)。9例非常满意,2例满意。6例患者发生了针道感染,1例轻度平足,1例足趾屈曲挛缩畸形,1例前踝撞击,1例轻度马蹄复发,除前踝撞击予以关节镜骨赘清理外其余均保守治疗改善。结论:使用Miter构型泰勒空间外固定架治疗重度马蹄高弓足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高弓足 泰勒空间外固定架 Miter构型 ILIZAROV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