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氦资源对科学仪器及科研项目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凌辉 周勇义 +2 位作者 张黎伟 黄凯 江颖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24,共4页
全球氦市场价格与供应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氦产量、价格和政策,而近期美国将氦核定为战略储备资源,限制粗氦产量,频频提高氦价格,并实行定额供应措施,对我国大量用氦的科学仪器装置以及科研项目造成重大危害。面临严峻形势,全面掌握氦供应... 全球氦市场价格与供应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氦产量、价格和政策,而近期美国将氦核定为战略储备资源,限制粗氦产量,频频提高氦价格,并实行定额供应措施,对我国大量用氦的科学仪器装置以及科研项目造成重大危害。面临严峻形势,全面掌握氦供应紧缺对科学仪器与科研项目的影响,进行前瞻性部署,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对策,显得相当重要而且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资源 氦市场 科学仪器 低温科学 核磁共振成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霍尔系统中的演生现象”专题国际研讨会
2
作者 庄怀玢 《国际学术动态》 2011年第6期47-48,共2页
量子霍尔效应是目前凝聚态物理学最为重要和活跃的领域之一,“量子霍尔系统中的演生现象”专题国际研讨会是国际上量子霍尔效应领域举足轻重的盛会。该会议自2005年在美国举办首届国际会议以来,每隔两年召开一次,重点讨论量子霍尔效... 量子霍尔效应是目前凝聚态物理学最为重要和活跃的领域之一,“量子霍尔系统中的演生现象”专题国际研讨会是国际上量子霍尔效应领域举足轻重的盛会。该会议自2005年在美国举办首届国际会议以来,每隔两年召开一次,重点讨论量子霍尔效应领域的最新重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霍尔效应 国际研讨会 专题 系统 凝聚态物理学 国际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电镜观测氧化石墨烯的加热还原过程
3
作者 白天琦 黄坤 +2 位作者 杜进隆 裴嵩峰 高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12,共8页
近年来石墨烯导热膜在高性能手机等电子产品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加热的方式还原氧化石墨烯是一种被应用于石墨烯导热膜批量制备的商业方法,但其原子尺度上的结构演化过程并不很清楚。本文利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原位观测了氧化... 近年来石墨烯导热膜在高性能手机等电子产品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加热的方式还原氧化石墨烯是一种被应用于石墨烯导热膜批量制备的商业方法,但其原子尺度上的结构演化过程并不很清楚。本文利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原位观测了氧化石墨烯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的微观结构演化,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在还原初期会释放大量气体从而形成丝状网络结构,且层间距会随着还原进程而减小,经过高温石墨化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能够具有稳定的结构。本论文的研究揭示了氧化石墨烯在还原过程的微观结构演化,为指导优化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热膜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原位加热 孔洞 层间距 还原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透射电镜表征的挑战与机遇
4
作者 陈树林 高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0-594,共15页
卤化物钙钛矿价格低廉,易于合成,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和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子器件,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领域,同时入选工信部和国资委评出的首批前沿材料之一。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是揭示卤化物钙钛矿... 卤化物钙钛矿价格低廉,易于合成,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和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子器件,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领域,同时入选工信部和国资委评出的首批前沿材料之一。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是揭示卤化物钙钛矿形貌、结构、成分等物理和化学信息的关键。然而,卤化物钙钛矿在电子束辐照下易分解,这种极端敏感性通常会阻碍我们获取钙钛矿本征信息,甚至引起假象。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卤化物钙钛矿的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卤化物钙钛矿电子束损伤机理、影响钙钛矿电子束敏感性因素、如何降低电子束损伤并获得钙钛矿原子尺度信息。本文旨在引起人们对卤化物钙钛矿电子束敏感性的关注,指导卤化物钙钛矿电子显微学表征,揭示卤化物钙钛矿分解机理,为构建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光电器件提供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化物钙钛矿 电子束损伤 低剂量成像 原子尺度成像 透射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表面光催化基元过程(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庆 周传耀 +3 位作者 马志博 任泽峰 樊红军 杨学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47,共20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益于二氧化钛(TiO_2)作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分解水、污染物降解方面的潜在应用,人们对TiO_2光催化剂的开发、改良以及TiO_2表面光催化机理的基础研究方面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因此,在超高真空环境下,利用不同的实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益于二氧化钛(TiO_2)作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分解水、污染物降解方面的潜在应用,人们对TiO_2光催化剂的开发、改良以及TiO_2表面光催化机理的基础研究方面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因此,在超高真空环境下,利用不同的实验和理论方法,人们对TiO_2表面(特别是金红石TiO_2(110)表面)的热催化和光催化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此来获得上述重要反应中的一些机理性的信息。本文中,将从TiO_2的物质结构以及电子结构开始,然后着重介绍TiO_2表面光生电荷(电子和空穴)的传输、捕获以及电子转移动力学方面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甲醇在金红石TiO_2(110)、TiO_2(011)以及锐钛矿TiO_2(101)表面光化学基元反应过程的一些实验结果。这些结果不仅能增进我们对表面光催化基元过程的认识,同时也能激励我们进一步去研究表面光催化基元过程。最后,基于现有光化学实验结果,简短地讨论了我们对光催化反应机理的一点看法,并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光催化模型,这可以引起人们对光催化反应机理更全面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电子-空穴分离 非绝热过程 基态势能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尔物理的世界”专题国际研讨会
6
作者 庄怀玢 《国际学术动态》 2012年第6期55-55,共1页
“霍尔物理的世界”专题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6月21-22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主办。
关键词 国际研讨会 专题 世界 物理 北京大学 科学中心 量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电子能量损失振动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思瑜 时若晨 +5 位作者 李跃辉 武媚 李宁 杜进隆 俞大鹏 高鹏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224,共12页
近年来,透射电子显微镜在球差矫正器、单色仪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它在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等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近十年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在声子物理研究方面的进展。目前,基于这一技术,可... 近年来,透射电子显微镜在球差矫正器、单色仪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它在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等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近十年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在声子物理研究方面的进展。目前,基于这一技术,可以开展实空间和倒空间同时分辨的电子能量损失谱测量(简称四维电子能量损失谱,4D-EELS),在纳米尺度上绘制空间分辨声子色散分布图;能实现原子尺度上声子谱的测量,得到声子态密度的信息。此外,电子散射在能量匹配、动量匹配方面都与光子散射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为声子极化激元的测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最后,本文简要展望电镜能损振动谱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振动谱 原子分辨 声子色散 四维电子能量损失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加工中的缺陷及成因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聚焦离子束技术作为一种直接加工微纳米结构的工具,在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它并不能总是如人所愿,加工出的结构有时会产生缺陷。如在切割截面时会形成倾斜侧壁、窗帘结构;在刻蚀平面结构时形成非均匀的底面;在利用... 聚焦离子束技术作为一种直接加工微纳米结构的工具,在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它并不能总是如人所愿,加工出的结构有时会产生缺陷。如在切割截面时会形成倾斜侧壁、窗帘结构;在刻蚀平面结构时形成非均匀的底面;在利用气体注入系统诱导沉积生长结构后残留污染物等。本文将剖析聚焦离子束加工中这些常见缺陷产生的根源,探讨减轻或消除这些缺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 加工缺陷 倾斜侧壁 窗帘结构 沟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极限下的超导
9
作者 章灿洵 王健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937-1948,共12页
二维极限下的超导,即单原胞层厚度或只有单个量子阱通道的薄膜晶体体系的超导现象已成为超导领域的前沿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实验上利用成像、谱学和输运等手段,发现或证实的二维极限下的超导,以及相应的Berezinskii-Kosterlitz-T... 二维极限下的超导,即单原胞层厚度或只有单个量子阱通道的薄膜晶体体系的超导现象已成为超导领域的前沿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实验上利用成像、谱学和输运等手段,发现或证实的二维极限下的超导,以及相应的Berezinskii-Kosterlitz-Thouless(BKT)拓扑相变,包括Si(111)衬底上的单原子层Pb/In薄膜、SrTiO3(001)衬底上的单原胞层FeSe薄膜、GaN(0001)衬底上的Ga薄膜等体系。因为各向异性、维度受限的量子尺寸效应以及薄膜与衬底之间的界面效应等,二维极限超导体的超导转变温度、Bardeen-Cooper-Schrieffer(BCS)比值、临界磁场等参量与相应体材料的参量可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高温超导体均为准二维的层状材料以及电子器件的发热问题已成为制约集成电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二维极限下超导的研究不仅有望发现新的物理现象或规律,也对揭示高温超导机理、探索新的高温超导体、发展新一代无耗散电子器件和低耗散集成电路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态物理 超导 二维 薄膜 界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纳米尺度测量界面晶格振动的方法:四维电子能量损失能谱技术
10
作者 毛瑞麟 时若晨 +3 位作者 武媚 亓瑞时 杜进隆 高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5-614,共10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四维电子能量损失谱(four-dimensional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4D-EELS)方法的原理及在界面晶格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四维电子能量损失谱数据采集的需求、方案设计、技术特点等,并对比...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四维电子能量损失谱(four-dimensional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4D-EELS)方法的原理及在界面晶格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四维电子能量损失谱数据采集的需求、方案设计、技术特点等,并对比了该方法与其它散射谱学方法,尤其是振动谱学技术的主要优缺点。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具有较高能量分辨率的同时,可以分别实现较高的空间、动量分辨能力,也可以通过调整实验参数灵活地在二者间取得平衡,从而将色散测量的空间分辨率提高至纳米量级。这一方法的发展使得声子色散的测量不再依赖于中子散射、同步辐射等大科学装置,也不再局限于大单晶样品的测量,能够实现对单个纳米结构甚至单原子尺寸的界面进行色散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物理 界面晶格振动 四维电子损失能谱学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凌春 庄怀玢 谢心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5-37,共3页
现有的各种支持计划、创新基地、合作平台已经推动了高校资源的部分整合和有组织的创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开放度有待提高、科教结合有待加强等。“2011计划”的推出,有助于探索适应不同需求... 现有的各种支持计划、创新基地、合作平台已经推动了高校资源的部分整合和有组织的创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开放度有待提高、科教结合有待加强等。“2011计划”的推出,有助于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机制改革 协同创新 创新中心 载体 创新基地 高校资源 合作平台 科教结合
原文传递
二维材料范德华器件中界面的透射电子显微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泉林 顾恬 +2 位作者 王悰 张志斌 刘开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873-2885,共13页
二维材料范德华器件是以二维材料为基础组成的单元,依靠范德华相互作用构造的具有潜在颠覆性能的新器件,是近年来量子材料体系、电子器件领域以及半导体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二维范德华器件的性能与其界面息息相关,例如材料生长的质量受衬... 二维材料范德华器件是以二维材料为基础组成的单元,依靠范德华相互作用构造的具有潜在颠覆性能的新器件,是近年来量子材料体系、电子器件领域以及半导体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二维范德华器件的性能与其界面息息相关,例如材料生长的质量受衬底表面的调控,电学器件的性能受界面接触电阻的影响等.因此,界面表征对材料质量的检测和器件工艺的优化至关重要.由于二维材料仅具有原子级厚度,必须用具有原子级及以上分辨能力的检测技术才能实现对其界面的直接表征.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具有亚埃级空间分辨率、准确的元素分辨能力和原位探测技术等诸多优势,非常适合于二维范德华器件的界面表征.本文将全面综述二维材料范德华器件制备中3种主要界面的透射电子显微表征,包括二维材料生长过程中材料与衬底间界面的表征、异质结制造过程中平面界面和垂直界面的表征以及电子器件构造过程中金属电极与二维材料间接触界面的表征.通过梳理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在这些界面处的原子级结构表征,揭示出二维材料范德华器件界面处的微观作用机制.这些关键的界面信息为阐明材料的生长机理、解析异质结的界面结构以及优化电子器件的性能提供了方向,同时为二维材料范德华器件在未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透射电子显微技术 范德华器件 界面表征
原文传递
物理学中的全量子化效应与新的探索
13
作者 陈基 孙兆茹 +1 位作者 张千帆 王恩哥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1-325,共5页
在一般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中,原子核总是被近似成经典粒子.然而,在一些特殊的体系中,原子核的量子效应对体系的物理性质和物理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相关问题的模拟中,考虑了原子核量子效应的全量子化计算,展示了其独有的准确性.目前... 在一般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中,原子核总是被近似成经典粒子.然而,在一些特殊的体系中,原子核的量子效应对体系的物理性质和物理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相关问题的模拟中,考虑了原子核量子效应的全量子化计算,展示了其独有的准确性.目前,路径积分分子动力学是被广泛采用的全量子化计算方法.而第一性原理的路径积分分子动力学不仅保留了第一性原理计算中电子结构和电子基态能量计算的方法,同时还应用费恩曼(Feynman)路径积分原理,得到了包含原子核量子信息的运动方程.张千帆等人应用第一性原理路径积分分子动力学,计算了BaZrO3中氢核的输运情况.结果表明,原子核的量子化对输运中两个不同的子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使得有氢氧键断裂的T过程的势垒下降更多,使T过程成为快过程,从而验证了红外光谱实验的结果,同时否定了传统计算给出的T过程是慢过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量子化 路径积分分子动力学 第一性原理计算
原文传递
界面超导新进展:外延于SrTiO3衬底上的单层FeSe薄膜的超导转变温度超过40 K
14
作者 王立莉 王健 +4 位作者 王亚愚 陈曦 季帅华 马旭村 薛其坤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界面超导概念的起源可追溯至50多年前物理学家对二维超导的研究。1968年,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界面增强超导现象,即当Al与Cu或者Sn混杂形成超晶格时,其超导转变温度提高接近1 K[1]。在1986年和2008年发现的铜基[2]和铁基[3]两大类高温... 界面超导概念的起源可追溯至50多年前物理学家对二维超导的研究。1968年,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界面增强超导现象,即当Al与Cu或者Sn混杂形成超晶格时,其超导转变温度提高接近1 K[1]。在1986年和2008年发现的铜基[2]和铁基[3]两大类高温超导体系都具有层状三明治结构,形成库珀对的载流子来源于氧化物电荷库层的掺杂。不仅铜基和铁基两大类高温超导体系,还有MgB2[4]等,目前已发现的超导转变温度超过30 K的高温超导材料,都具有层状结构。由此,薛其坤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高温超导是否源自于界面增强效应并且其机理就是基于电声子作用的BCS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转变温度 SRTIO3 界面 高温超导材料 薄膜 单层 衬底 超导体系
原文传递
一维石墨烯超晶格上的氢吸附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向前 林陈昉 +3 位作者 尹秀丽 赵汝光 王恩哥 胡宗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9-313,共5页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一种典型的高指数面铜(410)-氧上制备出了一维石墨烯超晶格,并利用拉曼光谱(Raman)、低能电子衍射(LEED)、扫描隧道显微术(STM)等方法研究了氢原子在该超晶格上的吸附.实验结果揭示了由于超晶格的调制作用所引起的...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一种典型的高指数面铜(410)-氧上制备出了一维石墨烯超晶格,并利用拉曼光谱(Raman)、低能电子衍射(LEED)、扫描隧道显微术(STM)等方法研究了氢原子在该超晶格上的吸附.实验结果揭示了由于超晶格的调制作用所引起的无缺陷石墨烯区域的选择性吸附,氢原子优先吸附在石墨烯超晶格一维周期中的相同部位.这一发现为进一步通过一维超晶格调控石墨烯的性质提供了更多可能.在石墨烯上的吸附氢原子除了单个或成对存在之外,实验还首次观察到一种新的三氢原子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石墨烯 一维超晶格 氢吸附
原文传递
路径积分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相变问题中的应用
16
作者 冯页新 陈基 +1 位作者 李新征 王恩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2824-2832,共9页
依据玻恩-奥本海默近似,理论模拟分子与凝聚态体系材料的性质,需要人们对电子结构和原子核运动两个层面的内容都进行尽量准确描述.目前,电子结构的计算已相对成熟,很多情况下密度泛函理论、传统量化或量子蒙特卡洛方法都能在量子力学的... 依据玻恩-奥本海默近似,理论模拟分子与凝聚态体系材料的性质,需要人们对电子结构和原子核运动两个层面的内容都进行尽量准确描述.目前,电子结构的计算已相对成熟,很多情况下密度泛函理论、传统量化或量子蒙特卡洛方法都能在量子力学的层面给出相当精准的结果;但就原子核运动的描述而言,绝大部分理论方法却还依赖于经典力学.越来越多的实验和理论工作表明,在很多材料的相变过程中,原子核的量子属性可能对相变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将路径积分分子动力学方法与两相法、自由能计算等分子模拟方法结合,可以有效地处理相变问题中的核量子效应,进而对材料的相变行为进行准确地描述.本文将结合两个具体的例子,简要介绍近几年我们在该研究方向的一些工作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积分 分子动力学 核量子效应 两相法 自由能计算
原文传递
二维拓扑绝缘体退相干效应研究
17
作者 江华 成淑光 +1 位作者 孙庆丰 谢心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54-457,共4页
拓扑绝缘体是当前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退相干效应对该体系的影响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是实现未来量子器件的不可或缺的前期工作.文章作者从理论上研究了退相干对二维拓扑绝缘体特别是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拓扑绝缘体是当前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退相干效应对该体系的影响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是实现未来量子器件的不可或缺的前期工作.文章作者从理论上研究了退相干对二维拓扑绝缘体特别是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标志的量子化纵向电阻平台对不破坏自旋记忆的退相干效应(普通退相干)不敏感,但却对破坏自旋记忆的退相干效应(自旋退相干)非常敏感.因此,该量子化平台只能在尺寸小于自旋退相干长度的介观样品中存在,从而解释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实验中所观测到的结果(见Science,2007,318:766).同时,文章作者还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即自旋霍尔电阻,并发现该自旋霍尔电阻也有量子化平台.特别是该量子化平台对两种类型的退相干都不敏感.这说明在宏观样品中也能观测到自旋霍尔电阻的量子化平台,因此更能全面地反映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拓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绝缘体 量子自旋霍尔效应 退相干
原文传递
演生原理与物质世界的层次结构
18
作者 张龙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0-121,共2页
人类一直尝试以不同方式认识和理解我们所面对的物质世界。从这些尝试中生长出哲学与自然科学这两种思维方式。前者侧重思辨的、定性的讨论;而后者则更加注重实证的、定量的分析。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主流可以概括为探索物质的基本组成与... 人类一直尝试以不同方式认识和理解我们所面对的物质世界。从这些尝试中生长出哲学与自然科学这两种思维方式。前者侧重思辨的、定性的讨论;而后者则更加注重实证的、定量的分析。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主流可以概括为探索物质的基本组成与运动的基本规律。综合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逐渐确立了对物质世界"还原论"的认识,并进而上升到对整个物质世界"构造式"的理解,即相信从最终可以认识的物质"原子"的运动规律出发,通过逻辑与数学的演绎即可理解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规律 还原论 现代物理学 层次结构 凝聚态物理学 原子尺度 定量的 研究成果 定性的 物理规律
原文传递
核绝热去磁制冷
19
作者 林熙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1-569,共9页
温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在科学研究中,将研究对象放置在低温环境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方法。更低的温度有助于发现低能量尺度的量子多体系统的新演生现象,也有助于在更低的热噪声下实现更高的实验分辨率。低温实验工作者有两个基本任务... 温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在科学研究中,将研究对象放置在低温环境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方法。更低的温度有助于发现低能量尺度的量子多体系统的新演生现象,也有助于在更低的热噪声下实现更高的实验分辨率。低温实验工作者有两个基本任务,一个是在低温环境下发现新的物理,另一个是提供低温环境和创造新的低温环境。在液氦或者干式制冷提供前级预冷环境的基础上,核绝热去磁等制冷原理被提出和使用。低温设备的无液氦消耗化,是与氦液化和稀释制冷同等重要的低温制冷突破。氦于1908年被液化,20世纪60年代中国有能力液化氦;同个时期,稀释制冷机被发明,中国近期正在发展稀释制冷技术。文章讨论了核绝热去磁制冷的基本原理,回顾了干式核绝热去磁技术的出现背景,并介绍了这种设备的一次搭建尝试。这次在中国的尝试,成功地实现了世界最低温度的无液氦消耗制冷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物理 制冷 核绝热去磁 极低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